示三子

2019-06-14 可可诗词网-古典诗词作品精讲 https://www.kekeshici.com

        

时三子已归自外家


        

陈师道


        去远即相忘,归近不可忍。
        儿女已在眼,眉目略不省。
        喜极不得语,泪尽方一哂。
        了知不是梦,忽忽心未稳。


        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因陈师道家贫无力抚养妻子郭悟及儿女,岳父郭概为西川提刑,就把她们都带了去,只留下陈师道在家。哲宗元祐二年(1087)陈为徐州教授,才把妻子接回。这首诗即写于陈家团聚之初。
        三子,指陈师道的一女二子;外家,外祖父家。因家贫,将妻子寄居于外家,现已回来了,故言“已归自外家。”
        

* * * *


        
        这首诗文字拙朴无华,但其中几个词语倒要先作诠释——
        略不省:“略”,全,都的意思。“省”(xǐng醒),识。“略不省”,即说都不认识了。
        哂(shěn审):微笑。
        了知:明知,清楚地知道。
        忽忽:心情迷忽不定。
        以下语译全诗——
        想当年她们走远了,总以为到老才能聚头,索性将惦念之心放了下来。不料,三年之后,竟然将从四川那遥远的地方回家了,归期越来越近,自己喜乐之情越难控制。真有点“近家心转切,不敢问来人”的光景(独孤遐诗句)。
        现在,儿女已在眼前,可是,相别了几年,连眉目也全记不清,相见不相识。因为那时“大儿才学语”,“小儿襁褓间”呀!
        由于久别重逢,心里特别激动,兴奋得竟然无话以对,连笑也笑不出来,倒先哭了起来,过后才止哭为笑。正如苏轼在一首贺诗中所说“羡君临老得相逢,喜极无言泪如雨”(《贺朱寿昌郎中得母所在》)。
        最后,诗人终究明白了这并非梦境,而是切切实实的活生生相聚。但在情绪上、心境中,总觉得神情恍惚,一时难定。
        

* * * *


        
        其实,这种喜出望外的重逢,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是常有所遇的。其情景也类似诗人所述、所描那样。以诗歌形式表现这种情状,在唐宋诗坛上,也有若干诗人曾经写过。但除了唐代杜甫在《羌村三首》中那种生动描绘之外,在宋人中,似乎要数陈诗为佼佼者,它表现得特别真切、特别感人。这首诗只有八句、四十个字,就把一个复杂的微妙的心理状态——即从等待得“不可忍”到聚首时的“心未稳”的全过程统统写了,而且描绘得如此细腻入微,如此骨肉情深,实在可喜,实在难忘!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