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雁荡山八首(选一)
徐照
石门庵
庵是何年立,其中住一僧。
苍崖从古险,白日少人登。
众物清相映,吾生隐未能。
夜来新过虎,抓折树根藤。
此诗选自徐照《芳兰轩诗集》卷上,是《游雁荡山八首》组诗中的第六首,是其“寺观诗”的佳作。
简约清淡,贵精不求多,得意不恋事,是南宋“四灵”诗人的创作准则。徐照这首五律,正是其实践成果。全诗文字平易,不用典事,不资书作诗,诗意显豁,但诗情、诗味醇厚隽永,令人爱读。
* * * *
在“四灵”诗中,对北雁石门庵都有涉及,但他这首律诗是其佼佼者。诗人从各个方面极力渲染某种艺术境界。你瞧,他把古险苍崖,少人攀登,庵中一僧和夜虎抓藤等几个情调相类的形象,集中地摄人诗篇,创造出一种古险、荒寂的“冷”调子,这正好同诗人自己于人生征途上的“欲隐未能”的情境相吻合,这使诗篇从一般的记事、描景进而上升为抒情和述志。从这里,不仅可以证实宋人江湖诗派头面人物刘克庄对“四灵”诗之“篇幅小而警言多”的评语的准确性,而且再一次显露出诗人的心理状态和诗歌创作的一贯思想。这就是:即使在探山寻水,仿僧问道,或者写景记游,也是难于忘情现实生活所带给诗人的创伤的。这也许可算得诗人对当时丑恶社会现实的一种曲折反映和消极反抗吧。
促促词
徐 照
促促复促促,东家欢欲歌,
西家悲欲哭。丈夫力耕长忍饥,
老妇勤织长无衣。东家铺兵不出户,
父为节级儿抄簿; 一年两度请官衣,
每月请米一石五; 小儿作军送文字,
一旬一轮怨辛苦。
这是一首新乐府诗,“促促词”之题,在唐代以前就已有了。现在能见到的有李益的《促促曲》(《全唐诗》作《仿古促促曲,为河上思妇作》),还有张籍的《促促词》和王建的《促促行》等。其篇幅并不统一,一般是十句至十二句不等,李益的最少,只有六句。而宋人徐照这篇却有十一句。“促促”即含有忙碌、困迫的意思。
* * * *
这首诗文字平实,结构简洁,主要是两层意思即:前五句是一层意思:西家夫妇,力耕勤织仍悲哭;后六句,是又一层意思:东家父子,不出户却怨苦。
诗篇中两个阵营,对垒分明:两种人物两重天;两个阶层两种生活,这就是——
一边西家夫妇是农家,耕耕织织“长忍饥”,“长无衣”,生活无着。
一边东家父子是铺兵,年年月月“请官衣”,“请官米”,生活宽裕。
这是为什么?诗篇只摆出事象,并未作深入剖析。其实答案不难找到,可是诗人愿意留给读者去思索。大家不妨代为想一想吧:是由于彼此各自谋生本领高低的差异?还是各人社会背景有无或者强弱的缘故?也许这些都不是,或者并非主要的,而根本因由是,当时社会制度所使然!
在这里补释几个辞语:
铺兵——有二义:司巡查之兵卒;承铺司之指挥,掌公家文书之传达者。一般为民间征募。也即“铺司兵”,铺司之劳役兵卒也。铺司,唐宋时在重要的县所设置之主司传递之官吏。
节级——唐宋时低级武职人员。据《宋史·兵制》载:“河北强壮编制:‘百人为都,置正副都头二人,节级四人。”
抄簿——疑即抄事,主司书记、文书之事。《水浒传》有云:“着他在本营抄事房做个抄事。”
* * * *
《促促词》是徐照诗集中反映南宋中后期社会矛盾的一篇比较重要的作品,常为人们所选读。它通过一悲一欢,一歌一哭的贫富对比,毫不含糊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不合理现象,反映了诗人的愤愤不平的心志。诗集中还有一些作品,如《猛虎行》、《废居行》、《缫丝曲》、《征妇思》、《妾命薄》、和《宫怨》以及《送翁灵舒游边》等,也都表达了诗对以边人、征妇、蚕娘、宫女、婢妾和其他劳动者所遭受苦难的同情和关爱。诗人在作品中还鼓励亲朋尽忠报国,为社会立功。
这些都说明,诗人并非对“政治上的低气压好像并无反感,反而乐得清闲,”而是没有、绝对没有忘怀世事,且挥着自己的诗笔予以无情地讥刺与揭露。特别是其中的《废居行》更是激情澎湃,矛头直指穷兵黩武的战争。以下节录此诗:
北风萧萧胡马鸣,边人走尽空户庭。……子西父南弗相守,仰面看日啼无声。生儿不合属中土,自昔无时无战争。家桑椹熟生野蛾,兔跳席箕田成坡。一路几州皆荒废,处处战骨平原多……
他的《猛虎行》,则假虎以刺人,诗曰:“猛虎出林行,咆哮取人食”;“人兮不如虎,甘心堕荆棘。”
今日更新
-
黄海舟中日人索句并见日俄战争地图
[2019-06-14]
-
岁暮杂感(十首选一)
[2019-06-14]
-
哀旅顺
[2019-06-14]
-
西郊落花歌
[2019-06-14]
-
己亥杂诗(三百十五首选五)
[2019-06-14]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