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统
将帅名号。唐代后期讨藩镇和镇压农民起义,设诸道行营都统,为各道出征军队的统帅,以后由于都统之官过多,又在......
参军戏
又名“弄参军”,唐代流行的一种表演形式。参军戏具体形成于何时,有东汉、后赵和唐等说。其形式主要由参军、......
节度使
官名。《新唐书·兵志》:“夫所谓方镇者,节度使之兵也。”唐初,军队戍边防守的,大者为军,小者为守捉,而总领......
《阳关三叠》
又名《阳关曲》,属唐代古琴曲。所用歌原是王维的七言律诗《送元二使安西》,因诗中有“阳关”,曲式有三叠的......
监军使
唐政府为了加强对军队的控制与监督,唐朝沿用了前代的监军制度,前期由御史充当。大约从玄宗开始用宦官充当。......
观军容使
官名。唐代后期禁军的最高军职,以宦官中的首领充任。原为节制、监察出征军队而设,后专掌神策军。一般来说,......
《霓裳羽衣曲》
唐代宫庭舞乐。传说是开元年间玄宗李隆基所作。一说为西凉节度史杨敬述所献,初名《婆罗门曲》,后经玄宗润色......
都监
官名。即监军。唐末镇压农民起义,以宦官监军,由于监督多路兵马作战,故称都监,或都都监。《旧唐书·韩全义传......
留后
官名。唐朝中后期,节度使死后以其子弟或亲信将吏代行其职务,称节度留后,也有自称为观察留后的,事后多由皇帝......
民族关系
唐代统治者总结了历代处理民族关系的经验教训,较少轻视少数民族,能比较正确的处理民族间的关系。唐统治者对......
经略使
官名。唐太宗贞观二年(628年)始于沿边要州和都督并置,是边防军事长官,后多由节度使兼任。如《新唐书·则天......
突厥族安居北疆
地处北方的突厥族是个无固定住所的游牧民族。突厥统治者凭借其军事上的强大不断向人口稠密物产丰饶的中原地......
回纥文化
回纥民族原靠游牧为生。贞观二十年(646),回纥酋长配合唐军战败薛延陀,成为漠北的唯一强部,建立了唐属的地方......
招讨使
官名。掌管镇压人民起义和招降伐叛事务。战时任命,事后即撤销。《新唐书·玄宗纪》:天宝十五载(756年)四月,......
防御使
官名。唐初置于西北边镇。安史之乱时分设于中原军事要地,专掌军事,以刺史兼任,后时罢时设。上元后,改防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