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荫轩,汉字正蓝旗人,尚书泽醇之子。道光三十年(1851年)进士,授编修。同治时,令在上书房行走,后任侍讲学士、礼部侍郎。当时在北京的外国使臣、教士很多,徐桐对此深感忧虑,曾上疏建议任用才能之士,团结稳定庶民,节约国家开支,整顿加强国防。光绪初年,任礼部尚...
清代著名的数学家,字定九,号勿庵,安徽宣城人。儿时即喜观天象,与父梅士昌,塾师罗王宾观星象,即有所体会。二十七岁时,师事竹冠道士仉观湖,与弟文鼐、文鼐习《交食法》有所启发,著《历学骈枝》二卷,得到其师仉观湖的首肯。他读书往往废寝忘食,一字的同异,不敢忽...
清末著名抗法将领。字南干,号萃亭,一作翠亭。广东钦州(今属广西)人。行伍出身。1850年,曾于广西博白聚众造反,次年参加了刘八领导的广东天地会起义。后接受“招安”。追随向荣、张国梁镇压太平天国革命,升副将。1860年江南大营被击溃后,率残部退踞镇江。后配合...
字骏孙,自号羡门生,浙江海临人。顺治十六年(1659)进士,官中书舍人。康熙十八年(1679),开博学鸿词科,召试太和殿,发赋、诗题各一,康熙亲拨彭孙遹一等一名。授编修,历官吏部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充经筵讲官。彭孙遹才学宏博,词采清华,与王士祯齐名,时称“彭王”。...
字筠仙,湖南湘阴人。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进士,选庶吉士。太平天国起义军进攻长沙时,他曾跟随江忠源守章门,并建议编练水师以守城。郭嵩焘因此被清廷论功授为编修。至京师后,入直上书房。咸丰九年(1859年),英国侵略军进攻天津时,郭嵩焘正随同僧格林沁在塘沽设...
字雪村,江苏无锡人。清末著名科学家。他生于偏僻农村,个性朴实无华。成年后,喜好钻研物理。在道光、咸丰年间,西方的现代科学在中国流传还不普及,有关物理试验的仪器更少。徐寿和全匮的华蘅芳千方百计寻求,也只能满足十分之一二的需要。他经常自己仿制。在无法...
字天生,又字孔德,号中南山人,陕西富平人。博学强记,深于经学,工诗。性质朴,尚气节,人称“关西夫子”。与盩屋(今陕西周至县)李颙,郿县(今陕西眉县)李柏称“关中三李”。崇祯七年(1634),李自成攻下关中,兵至李因笃居所,其祖母杨氏与族人登楼自焚,李家死了八十一...
初名绍隆,字翁山,又字介子,番禺(今广东广州市)人。清初岭南最有名的诗人。 明亡时,屈大均十五岁,坚持不屈服于清朝。其父屈宜遇,终生不仕,并告诫屈大均要“以田为书,日事耦耕”。顺治七年(1650),清兵再陷广州,他逃到金瓯山海云寺为僧,法名今种,改字一灵,把住所...
字博川,瓜尔佳氏,满州正红旗人,世居盛京(今辽宁省)。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进士,授工部主事,历任太仆寺少卿、内阁学士、刑部侍郎、礼部侍郎等。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占天津时,僧格林沁建议清帝往热河避难。文祥认为此举将会动摇人心,坚决反对。其后,侵...
东天地会首领之一。粤剧演员出身。广东鹤山(今高鹤)人。1854年6月,东江天地会首领何六(何禄)等,占东莞,全省天地会纷纷响应。李文茂以粤剧班天地会员为骨干,在广州北郊江村举义。会同陈显良所率义军,聚众十万,在佛岭建立大营。7月22日,李文茂率众围广州,不数日...
字子翼,江西永新人。明末诸生,九岁能文,称为神童。当时社会动乱,贻孙与万茂先、陈士业、徐巨源等在豫章结社。明亡,隐居不出。顺治七年(1650),学使慕其名,特列贡榜,辞不就。巡按御史笪重光欲举荐他应博学鸿儒科,荐书至,贻孙很不高兴的说:“吾逃世而不逃名,名之...
清初著名的政治思想家,本名大陶,后以字行,更字铸万,四川达县人。顺治十四年(1657)举人,选山西长子县知县。一至县即引导农民种桑树八十万株,农民因而获利。不久,因受逃人法的牵联,被罢官,在吴市租三四间陋屋居住,四壁萧然,但奋笔著书。作《衡书》,志在权衡天下...
太平天国著名将领。广东花县人,原籍嘉应州(今梅县),一作惠州(今惠阳)。洪秀全的妻弟。通经史,精医道。金田起义初,因授内医,职同军帅。太平天国壬子十年(1852年11月)擢殿右四指挥,始独领一军。1853年初,率水师进克南京,出榜安民,宣传天朝新政,大得民心,升殿右...
清末官员。字根云,自号五华山房主人,云南昆明人。道光十五年(1835)进士,选庶吉士。散馆授编修。1852年太平军北上进入湖南,下道州(今道县),围长沙、取益阳、岳州(今岳阳)。当时清廷穷于应付外患,又遭太平军严重打击,库帑空虚难以为继。时何桂清任户部右侍郎兼...
清代著名的文学家,字锡鬯,号竹坨,浙江秀水人。年轻时致力古学,博览群书,过目不忘,游遍祖国南北。所至之处“丛祠荒塚、破炉残碣之文,莫不搜剔考证,与史传参校同异”(《清史稿》)。康熙十八年(1679),应试博学鸿儒科,与李因笃、潘耒、严纯孙皆以布衣入选,除翰林...
清朝大臣,宗室贵族。爱新觉罗氏,字雨亭,一字豫庭。满洲镶蓝旗人。道光末年(1850年)署銮仪使。咸丰即帝位,“以其敢任事”,升授内阁学士。太平天国兴起后,攻城夺府势如破竹,至1853年1月,太平军已驰骋中原腹地,清廷岌岌可危。肃顺主张利用地主武装,起用汉人曾国...
字晓庵,江苏吴江人。学兼中西,对中西异说都能究其原委,考其得失。自立新法,用以测日、月蚀,不爽秒忽。每逢夜色晴朗,就爬上屋顶仰观星象,通宵不睡。日积月累的观察,竟写出《晓庵新法》六卷。第一卷讲勾股割圆理论,后五卷讲推步、七政、交食、凌犯之术,对日蚀、...
字中孚,陕西周至人(今陕西周至县),别号二曲土室病夫,人称二曲先生。与黄宗羲、孙奇逢齐名,并称清初三大儒,幼时家贫如洗,无力上学,但自学发愤,一边打柴,一边读书。因面上饥色如菜,乡人称之为“李菜”。但李颙潜心读书,借书于有书之家,终于自学成才。并深受宋明...
太平天国著名将领。广西平南县花洲山人村人。出身地主家庭,曾中武秀才。为人任侠好义,结交江湖豪杰。早年参加拜上帝会。洪秀全发布团营令筹划起义期间,曾与冯云山密聚胡以晃府第。时胡集聚会众千余人,杀翁镇三等恶霸,于山人村祭旗誓师,事为清军侦知,乃派兵扼...
字星期,号已畦,吴江(今江苏吴江县)人,原籍浙江嘉善。是清初著名的诗论家。其父叶绍袁,天启进士,官工部主事,明亡出家为僧。康熙九年(1670)中进士,十四年选派为江苏宝应县知县,因为人耿直,不容于上司,两年后即被罢官。从此,他绝意仕途,浪迹江湖,遍游各地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