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军目》是太平天国刊行书籍之一。内容主要记述太平军的编制。按《太平军目》规定,在正付军师统率下,丞相、检点、指挥、将军、总制、监军为各级指挥将领;军帅、师帅、旅帅、卒长、两司马、伍长为各级带兵官。“五人为伍,五伍为两,四两为卒,五卒为旅,五旅...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的纲领性文件。1859年洪仁玕提出的一个统筹全局的方案,经洪秀全同意后颁行。主要内容有:政治上主张加强中央集权,强调要“自大至小,由上而下,权归于一”,反对“结党联盟”。他主张立政的关键,“惟在乎设法用人之得其当”。所谓“设...
类书名。清吴士玉等编。共一百六十卷。于康熙六十年(1721)开始编写,至雍正五年(1727)成书。此书分天、地、帝王、文学、器物等三十部,部下分类,共二百八十类。此书专采子、史部及少数经、集书中有关社会情况、自然知识、学术文化等方面的名言警句汇编成册。本...
类书名。清陈元龙编。共一百卷,分乾象、坤舆等三十类,类下分目,共八百八十六目,包括天文、地理、建筑、器用、动植物等,“采撷极博”,体例严整,为研究我国古代科学技术和文化史的重要参考书。...
文总集名。一千卷。清初设“全唐文馆”,由董诰领衔,阮元、徐松、陈鸿犀等参与其事,编校者达一百多人。此集以清内府所藏旧钞《唐文》为蓝本,并采辑《永乐大典》、《文苑英华》、《唐文粹》等书编辑而成。此集体例仿《全唐诗》,汇辑唐、五代文三千零四十二家,共...
这是一部唐诗总集。康熙四十四年(1705)开始收辑,四十五年成书,共收入唐诗四万八千九百多首,分九百卷,还附唐五代词十二卷。作者共二千二百多人。由彭定求等奉命编辑。该书以明代胡震亨《唐诗统签》和清初季振宜的《唐诗》为底本,加以校辑。康熙四十四年三月,康...
是徐乾学奉康熙之命编选的,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完成。共计六十四卷,有注释评论。所选文章上起《左传》,下至宋代,大旨以有关风教有裨世用为主。...
《佩文韵府》于康熙十三年(1674)开始编纂,直到康熙五十年(1711)完成,耗时三十七年。是一部分韵编排的辞书。由张英等奉命编纂。“佩文”是清帝书斋名。该书分韵隶事。分韵隶事始于唐颜真卿的《韵镜源》,但该书已失传。元时作者颇多,而流传下来的有阴幼遇的《韵...
是康熙命张英等人编辑的,于康熙四十九年(1710)成书。共四百五十卷,分四十三部,二千五百三十六小类。是在明代俞安期《唐类函》一书基础上,广采元明以前直至明代嘉靖时的事类、文章,汇编而成,内容丰富。该书以宫中书斋“渊鑑”为名。...
《康熙字典》四十三卷,是康熙五十五年(1716),命张玉书、陈廷敬等编纂而成,分十二集,共收入四万七千零三十五字,按二百一十四个部首排列。每字均先列诸韵书的反切,再释字义。书后有《补遗》一卷,专收冷僻字;《备考》一卷,专收有音无义,或音义全无的字。该书引文...
《古今图书集成》,原名《古今图书汇编》。康熙帝命陈梦雷等编纂,但未完成刊行,康熙便死去。雍正继位接着编,命蒋廷锡编校,改名《古今图书集成》。全书一万卷,分六编,即:《历象汇编》、《方舆汇编》、《明伦汇编》、《博物汇编》、《理学汇编》、《经济汇编》;...
《四库全书》是乾隆年间,由清政府集中了大量人力编纂的一部规模浩大的一部丛书。乾隆三十七年(1772)组建了“四库全书馆”,选派了以纪昀(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为首的著名学者一百六十余人任编辑工作,担任校勘、誊录的人员多至三千余人,历时十年才完成。 《四...
清代继明代编纂《永乐大典》之后,又继续编纂了大部头的类书和丛书、康熙时命陈梦雷等编纂《古今图书集成》,但未完成刊行。雍正时接着编,命蒋廷锡编校。全书一万卷,分六编:《历象汇编》、《方舆汇编》、《明伦汇编》、《博物汇编》、《理学汇编》、《经济汇编...
刻书事业到了清代,有了进一步的发展,除继承前代的木版雕...
圆明园座落在北京海淀附近,本为明朝武清侯徐伟清华园故址,康熙年间重新修造,改名为畅春园,与玉泉山之静明园,香山行宫之静宜园,同为皇帝的避暑盛地。后在园内修建房屋,赐予皇四子胤禛做为府...
清代在全国各地留下不少建筑精品,最引人注目的是宫殿、陵墓、寺庙和园林等。它们在布局、造形、装饰等方面,都继承、发展了我国古代的优秀建筑传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充分体现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智慧和创造力。北京的故宫宫殿建筑群在清代经过重建翻修,色...
张履祥著。这是他对明末浙江湖州沈某所作《农书》的补充而成。张履祥在书中总结了南方农业生产,主要是水稻和蚕桑生产的经验,尤其是土壤、季节、肥料、选种、培植、田间管理等方面的经验。对水稻增产提出关键在于抓春季这一季节,要做到深耕通晒,施足基肥,多备...
清初,西洋之数学已在我国流传,颇受清代数学家之重视,康熙帝且学习代数学。清代著名的数学家梅文鼎将数学运用于天文历算,颇有成效。不少数学家还利用西洋数学的原理来参证我国古代的数学著作。如乾隆时之数学家王元启,即将《周髀算经》与西洋数学计算公式相对...
天文历法之学,我国古代极为重视,但因长期相沿旧规,不加修正,故有时出现计算上之失误。明末,意大利人传教士利玛窦(Matthoeus Ricci)来华,西洋之天文历法之学随之传入。其后,日尔曼人汤若望(Joannes Adam)、比利时人南怀仁(Fer d inand Verbiest)等相继前来,清...
清代的医疗事业,在继承前代医学家经验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清代的著名医生有喻昌、张登、叶天士、徐大椿等。叶天士为清代前期的名医,他为人诊病时能从病人的实际出发,并在生活方式,膳食结构方面对病人进行指导。经他治疗的病人,效果都十分显著。他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