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自然科学

在植物学方面:吴其浚(1789—1847),他汇集古代有关植物的文献,成《植物名实图考长编》二十二卷,共收植物八百三十八种。又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访问,成《植物名实图考》三十八卷,共收植物一千七百一十四种,是研究我国植物种、属及其固有名称的重要参考资料。 在光学...

时务学堂

时务学堂,由谭嗣同等发起,得到湖南巡抚陈宝箴、按察使黄遵宪、学政江标的赞助,于1897年10月在长沙开办。熊希龄任提调(校长)、梁启超任中文总教习,唐才常等任分教习。宣传维新思想,培养维新人才。第一批学生四十人,至1898年春增至二百人。学生中有蔡锷、林圭、...

京师大学堂

京师大学堂为我国近代最早的大学,戊戍变法的“新政”措施之一。1898年7月开办于北京,目的在于“广育人才,讲求时务”,由光绪帝师孙家鼐主办,美国人丁韪良(william Alexander)为西学总教习。招收官员、官僚子弟及各省中学堂毕业生入学。计划设道学、政学、农学...

清代教育事业

清初沿袭明制,于北京设国学,各省府州县也普遍设学,但学习内容皆为诗赋策论及八股文,其目的只为参加科举考试作准备,学校已名存实亡。此外,各省府州县逐步建立了书院。书院延聘学识渊博之学者名流主讲,内容涉及各方面之学术。乾隆帝对书院的建立多次下诏称赞。...

清初绘画

清初有六个著名的山水画家他们是:王时敏、王鉴、王翚王原祁、吴历、恽寿平,他们被称为“清六家”或“四王吴恽”。他们的笔墨技巧有很深的功夫,特别是王翚,风格清丽,作品有深秀真实之感。此外,原济提倡“法自我立”,所作山水构图新颖。朱耷的作品则表现悲愤苍...

南社的成就

南社是辛亥革命时期进步的文学团体。1907年开始筹备。1909年11月13日于苏州虎丘正式成立。发起人为同盟会会员陈去病,高旭和柳亚子。它以诗文唱酬,提倡民族气节,反对满洲贵族的种族压迫和专制统治。命名“南社”,意谓“操南音不忘本”,“反对北庭”之意。1910...

《黑奴吁天录》

小说。原名《汤姆叔叔的小屋》为美国斯陀夫人所作。林纾(1852—1924)翻译。小说主要描绘了美国黑人遭受奴役和虐待的情形,以揭露美国统治阶级岐视、迫害黑人的罪行。林纾恰是在1905年全国开展反对美国虐待华工的反美运动高潮中译出这一著作。1907年经曾孝谷改...

《老残游记》

小说。题洪都百炼生撰,实为清末刘鹗(1857—1909)作。二十回。内容写一个摇串铃的江湖医生老残在游历途中的所见、所闻、所为,反映了晚清的某些社会现实。全书以玉贤、刚弼两个“清官”的暴政为线索,写出社会的黑暗。书中着重抨击那些名为“清官”,实即酷吏的虐...

《孽海花》

小说。清末曾朴(1872—1935)作。共三十回。前五、六回为金松岑(天翮)所作,曾经过曾朴修改。1905年出版的只有二十回,通行的三十回本,是作者于1928年修补的。后曾朴又续五回,刊在《真善美》月刊上。《孽海花》出版不到二年,竟再版到十五次,很受当时读者的欢迎。...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小说。吴沃尧(1866—1910)即吴趼人作。一百零八回。这是一部带有自传性质的作品。全书借自号“九死一生”(是作者的影子)在二十年中耳闻目见的无数怪现状,描绘了一幅行将崩溃的清帝国的社会图卷。书中以描写官场为主线,并涉及商...

《官场现形记》

清末李宝嘉(李伯元)(1867—1907)作。共六十回。1903年开始在所办《世界繁华报》连载,1905年刊毕。同时由繁华报馆先后单行出版。全书由许多相对独立的短篇蝉联而成。缺乏中心人物和情节。作品从改良主义的立场出发,抨击了晚清官僚制度的腐朽。小说中出现了形形...

鸦片战争后的文学

雅片战争以后出现了大量反侵略的爱国主义作品。这类作品热情地歌颂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谴责外国侵略者的暴行和清朝统治者的对外妥协投降。 在诗歌方面:魏源的《寰海》诗,斥责了清朝官僚的投降活动,张际亮的《东阳县》诗,愤怒斥责了英国侵略军烧杀淫掠的暴行...

京剧的兴起

清朝乾隆时期、陕甘一带的地方剧种秦腔传入北京,唱词通俗易懂,较之通行的昆曲、弋阳腔更为观众所喜爱。嘉庆以后,地方剧徽调有了一定的发展,徽调在音乐、剧种各方面又吸收了昆曲和秦腔的优点,加以不断的创造和改进,以后传入北京,成为闻名世界的京剧的起源。乾...

《桃花扇》

《桃花扇》的作者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号东塘山东曲阜人,曾任国子监博士。《桃花扇》是写南明王朝兴亡的历史剧,作品以侯方域、李香君的爱情故事为线索,反映明末腐朽、动乱的社会现实即作者所说“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这是全剧的主题思想。全剧通过...

《长生殿》

《长生殿》的作者是洪昇(见洪昇条)。《长生殿》以安史之乱为背景,写唐明皇、杨贵妃的爱情故事。作者继承了《长恨歌》和《长恨歌传》和白朴的杂剧《梧桐雨》的成就,创造性的歌颂了唐明皇、杨贵妃的爱情,并围绕李、杨二人的爱情发展,揭示了安史之乱前后的社会背...

《镜花缘》

嘉庆年间的《镜花缘》是继《红楼梦》之后比较优秀的一部小说。作者李汝珍(1763?—1830?)直隶大兴(今北京市大兴县)人,曾任河南县丞。他学问渊博,精通音韵。《镜花缘》是他晚年之作,原拟写二百回,结果只完成一百回。该书描写了许多海外奇国及奇异见闻,用以寄寓...

《儒林外史》

《儒林外史》的作者吴敬梓,(见吴敬梓条)该书是中国讽刺小说的代表作。小说的主旨是以反对科举制度和功名富贵为中心,兼及官僚制度和社会风尚、人际关系。作者对周进、范进中举前后的描写,不仅对封建科举制度毒害知识分子的心灵、影响人情世态,作了深刻的剖示,...

《红楼梦》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见曹雪芹条)。《红楼梦》的原作只八十回,以《石头记》为名传抄问世,后四十回为高鹗续补,共补成一百二十回,以《红楼梦》为名刻版问世。《红楼梦》描写的是一个封建贵族大家庭,但它所反映的却是封建社会后期整个现实,被人誉为中国封建...

《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的作者是蒲松龄(见蒲松龄条),他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是我国文言短篇小说继唐传奇之后的又一高峰。该书共收入四百九十一篇短篇小说。全书篇目中,写爱情的较多,成就也最高,著名的篇目如《婴宁》、《连城》、《瑞云》、《阿宝》等。再...

桐城派古文

桐城派古文是出现在乾隆年间的一种文章流派。主要倡导者有方苞、刘大魁、姚鼐等,他们都是安徽桐城县人,故名桐城派,由于他们广收门徒,桐城派古文逐渐风靡各地,成为当时颇有影响的一种流派。桐城派提倡学习先秦、两汉,特别是唐宋八大家的散文,主张义理、考据、...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