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文的创制

明万历年间,满州没有文字,文件往来都必须学蒙语,把蒙古语译满语,才能相互交流。万历二十七年(1599)二月,努尔哈赤想把蒙古语编成满语。有人反对,认为学了蒙古语就懂得蒙古语,若再编成满语,我们都不认识。努尔哈赤反驳说“汉人念汉字,学与不学者皆知之,则不习蒙...

清代交通事业

我国之交通事业,在清代有了很大发展。古代之陆路交通,一向以车、马为主,沿途设立驿站。自秦汉以来,将近二千年间,无甚变化。清初,由工部车驾司掌握全国驿站。各省所设驿站由一百余站至三百余站不等。清代后期,因受西洋文明之影响,旧日之陆路交通乃逐渐改变。同...

官办企业

从同治年间开始,以洋务派奕訢、曾国...

商办企业

洋务派从同治年间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后,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部分商人、地方、官僚遂逐渐向新式工业投资,从而出现了商办企业。同治十一年(1872),广东华侨陈启沅于广东南海创办继昌隆缫丝厂,为中国商办企业之开始。光绪六年(1880),恒昌祥机器厂在...

清代商业的繁荣

商品生产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繁荣。在康熙、雍正、乾隆时期,长江沿岸的无锡是布码头,汉口是船码头,镇江是银码头。南京、广州、佛山、厦门、汉口的商业繁荣都超过了明代。佛山虽是一个小镇,但是在乾嘉时期,商业、市集、作坊如林,共有六百二十二条大街小巷。而汉...

清代的造船

康熙帝很重视造船业。康熙五十五年(1716)十月,谕大学士九卿等:……朕南巡过苏州时,见船厂,问及,咸云每年造船出海贸易者多至千余,回来者不过十之五六,其余悉卖在海外,齑银而归。官造海船十只尚需数万金,民间造船何如许之多?且有人条奏:海船龙骨,必用铁梨艻木,...

清代的火炮

火炮的制造,是清人在明代火炮基础上,进一步研制的,有铁炮、铜炮,或铜质木镶等。重至五百六十斤至七千斤,轻者三百九十斤至二十七斤,长自一尺七寸七分至一丈二尺。康熙十五年(1676)造炮五十二位,钦定名为神威无敌大将军。其中重二千二百七十四斤铜炮八位,各长七...

清代的陶瓷

清朝建厂造陶,始于顺治十一年(1654)。清廷命造龙缶罔,面径三尺五寸,墙厚三寸,底厚五寸,高二尺五寸,但没有造成功。康熙十年(1671)奉命造祭示用具,烧成后,解运京师。雍正六年(1728),又命烧宫用陶瓷。据《陶成纪事》载:厂器陶成,每岁秋冬二季雇觅船只、夫役解送...

清代的丝织

在明代、江宁是丝织业的主要城市。正德元年(1506)以诸色绢、丝、纱、罗,织金色蟒龙、斗牛、飞鱼、麒麟、狮子等袍件。到清朝康熙、乾隆年间,有织机三万余台。其后稍零落,亦有七、八千台。当时的丝织品绸类:曰宁、曰宫、曰亮花。缎类有:锦缎、闪缎、装花、暗花...

清代手工业生产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清代的手工业和商业也发展起来。先从手工业看。康熙时废除了工匠的代役银(即班匠银)。雍正时施行地丁合一制度,把无地的乡民、市民的丁银一律免除,工商业者不再有丁银负担。康熙、雍正时,允许民间开采铜、铁矿,把冶铜和煮盐改为私营或官督...

清代宗教

清代之宗教政策仍奉行封建社会中“神道设教”之宗旨,利用宗教以羁糜百姓。除佛道两教外,回教也有较大之发展。而天主教、耶稣教之传布,清廷屡加限制、取缔,但收效甚微。佛教以乾隆年间最为盛行,乾隆四年(1739),清廷发放之僧尼度牒已达三十四万一百二十张,较康...

《訄书》

书名。近代章炳麟(1869—1936)著。1899年冬在苏州付梓,1900年7月前出版。共五十篇,另补佚二篇。1902年增订,删去了一些戊戌变法时宣传改良主义的文章,增加了宣传反清革命的文章,共六十三篇,另“前录”(《客帝匡缪》)、《分镇匡缪》)二篇出版。书中反映了作者资...

《孔子改制考》

书名。写于1892年,刊行1898年,是康有为在其弟子陈千秋、梁启超协助下完成的。共二十一卷。《孔子改制考》的主旨,是依据今文经学派的理论,详尽地发挥“通三统”、“张三世”的学说。所谓“三统”是说夏、商、周三代不同,当随时变通因革;所谓“三世”,是说人类...

《天演论》

书名。“天演”即进化。严复译自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Thomas Henry Huxley)的论文集《进化论与伦理学及其他》中的前两篇。严复意译了它的主要内容,附有按语并作序,以表达他自己的许多见解。这部书在1895年即已译成初稿,并有传钞,1897年12月陆续刊载于《国闻报...

鸦片战争以后的哲学思想

鸦片战争前后,中国社会处于急剧的动荡和变化之中。严重的民族危机和社会危机,给思想领域带来深刻的影响。一批封建地主阶级知识分子开始把注意力转移到对现实问题的研究上,他们或抨击现实政治的积弊,或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他们鄙薄空谈“理性”和埋首考据...

清初理学与反理学的思想

清初,客观唯心主义的程朱理学占着支配地位。康熙极力提倡理学、标榜程朱,他把程朱理学作为巩固统治的工具,亲自编写了《理性精义》一书,重新刊行了《性理大全》等书。对一批程朱派的学者,如魏象枢、熊赐履、汤斌、李光地等委以高官厚禄,并称为“理学名臣”。这...

清初唯物主义哲学思想

明末清初之际,社会动荡激烈,阶级矛盾、民族矛盾都十分尖锐。在哲学思想上,出现许多具有唯物主义的思想家,他们反对空谈,讲究实用,反对专制主义,反对民族压迫。当时著名的代表人物有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方以智、唐甄、傅山、陈确、吕留良等人。 王夫之在哲...

清代农业生产

清朝在康熙、雍正、乾隆统治时期,农业生产有了恢复和发展。首先是耕地面积的扩大。康熙二十四年(1685),直隶、山西、山东、河南、江南等地的耕地面积比以前有了扩充。山东、河南比顺治时各增约二百万余顷。江南在顺治十八年(1661)为九十五万三千余顷,康熙二十...

乾隆时期的疆域和人口

乾隆时期,清朝的国内辖地包括顺天府(今北京市)、本部十八省(直隶(今河北省)、山东、山西、河南、江苏、安徽、江西、浙江、福建、湖北、湖南、陕西、甘肃、四川、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盛京(今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还有称为藩部的内蒙古、青海蒙古...

开垦东北

东北三省原为满族的发源地,按清初制度规定,大部分视为“禁区”,严禁汉民前往开垦。实际上,邻近东北的直隶(今河北省)、山东生活无着的农民仍不断前往禁区开垦。以奉天(今辽宁省)为例,雍正末年的人口总数已较康熙时增加了将近一倍,其中,旗兵不到二万人,汉民已达...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