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统一中国的军事胜利

崇祯八年皇太极建立“大清”当了清朝第一个皇帝,崇祯四年大凌河之战,明将祖太寿第一次投降,崇祯十四年松山之战,明军主力被歼,洪承畴被俘投降,接着锦州沦陷,崇祯十六年(1643)皇太极死,顺治即位,多尔衮专权。次年李自成入北京,崇祯自杀,吴三桂引清军,在山海关打...

宗社党的组成

宗社党是辛亥革命期间满族皇族纠合的反动组织。为了挽救清王朝的灭亡,反对清帝退位,皇族载泽、溥伟等人于1912年1月12日召开秘密会议,反对袁世凯,指斥为“私通革命的奸细”。贵族中的少壮派以禁卫军协统良弼为领袖,奏陈袁之不可用。19日以“君主立宪维持会”的...

对清室优待条件

辛亥革命时袁世凯集团为篡夺政权而炮制了关于清帝退位的优待条件。袁世凯为了便于从清王朝手中取得政权,主张给清帝及皇室以特殊“优待”。南京临时参议院急于同袁世凯妥协,竟于1912年2月6日正式通过了《优待条件》。2月11日载沣和隆裕太后接受了优待条件,2月1...

滦州兵谏

武昌起义爆发后,清政府忙派陆军大臣荫昌率领两镇(师)北洋军去攻打革命军,可是,北洋军是袁世凯的旧部,荫昌指挥不动。摄政王载沣只得在1911年10月14日任命被他罢斥在家“养...

南北议和

辛亥革命时期,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地主买办势力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举行和平谈判。1911年11月1日,袁世凯出任内阁总理大臣,对南方革命派软硬兼施。一面指挥北洋军猛攻汉口、汉阳,一面又向湖北军政府诱和,接着又通过英使朱尔典(John Newell Jor-don)电...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是湖北革命团体文学社、共进会共同发动的大规模武装起义。当四川保路运动进入高潮的时候,湖北的文学社、共进会在同盟会的推动下,准备在武昌起义。他们在武昌设立起义总部,由蒋翊武任总指挥,孙武任参谋长,刘复基、彭楚藩等为军事筹备员。由于革命党人...

辛亥革命

1911年是旧历辛亥年,武昌起义推翻了清朝。所以这次革命被称为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它是在民族资产阶级已经形成为一个阶级,资产阶级革命派初步成熟为革命领导力量的历史条件下爆发的。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第一个资产阶...

保路运动

保路运动又称“铁路风潮”。清末人民群众反对清政府出卖铁路主权的爱国运动。正当全国各地收回利权运动相继发展的时候,1911年5月,清政府新组成的“皇族内阁”宣布实行“铁路国有政策”,任命端方为督办铁路大臣,接管川、鄂、湘、粤四省铁路公司,并由邮传部大臣...

广州黄花岗起义

黄花岗起义亦称“辛亥广州起义”,或称“辛亥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这是武昌起义前同盟会发动的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广州新军起义失败后,在同盟会的一些领导人中间出现了悲观失望的情绪。这时,孙中山从美国经日本来到马来半岛的槟榔屿,召集黄兴、赵声等人开...

立宪派的形成

立宪派主要代表民族资产阶级上层、大资产阶级和部分官僚地主利益的政治派别。其代表人物有张謇、汤化龙、谭延闿等。他们主张在不损害清朝统治的前提下,实行君主立宪和经济、政治制度的和平改革,反对以暴力革命推翻清政府。但清政府宣布“预备立宪”主要是为了...

预备立宪

预备立宪是在辛亥革命前清政府为抵制革命、拉拢立宪派而采取的政治措施。清政府面临革命形势日益高涨,“新政”已经起不了欺骗作用,就在1906年宣布要“预备仿行宪政”,仿照外国立宪法、开国会了。1907年,清政府又宣布,要在中央筹建资政院,各省筹建咨议局,议员...

广州新军起义

广州新军起义又称“庚戌广州新军之役”。同盟会发动的新军起义。1909年秋,同盟会南方支部命新军的炮兵排长倪映典在广州新军中发展革命组织。经过革命党人的努力,新军中许多士兵和下级军官赞同革命,至1909年冬,加盟者达三千人,约占全军总数一半以上。年底,各项...

安庆之役

安庆之役又称“丁未安庆之役”。光复会在安庆领导的武装起义。光复会的重要领导人之一徐锡麟,不愿意参加同盟会,1905年后仍以光复会名义联络会党,在绍兴创办大通学校,对学生进行军事训练,为武装起义储备力量。次年,为在清政府内进行革命活动,捐资为道员,赴安徽...

云南河口之役

云南河口之役又称“戊申河口之役”。同盟会在云南发动的武装起义之一。1908年4月,孙中山委派黄明堂筹划云南起义事宜,以王和顺、关仁甫为辅。事先,关仁甫潜入境内,与清军防营约定,凡携械投降者,给银一元。4月30日,黄明堂、王和顺等率镇南关余部百余人,攻云南河...

钦、廉、上思之役

钦、廉、上思之役又称“戊申马笃山之役”。同盟会在华南发动的武装起义之一。1907年12月镇南关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又命黄兴为总司令,再次在钦廉地区发动。黄兴奉命后,向法商购得匣子炮百数十杆,组成以越南华侨为主的短枪队二百余人为“中华国民军南路军”于1908...

镇南关之役

镇南关之役又称“丁未镇南关之役”。同盟会在广西发动的武装起义。1907年9月防城起义失败后,孙中山命会党首领黄明堂为镇南关都督,以李祐卿为付,准备在镇南关起义。黄明堂被委任为镇南关都督后,迅速与镇南关炮台守兵联络成熟。12月2日,黄明堂、关仁甫率乡勇八...

防城之役

防城之役,是孙中山领导的华南武装起义之一。1907年春,广东钦州三那(那桑、那黎、那彭)地方人民为反对清政府增收糖捐,推派代表十来人见钦州府吏,被囚,三那人民大愤,召开“万人会”,组织了以刘思裕为首的群众队伍,掀起声势浩大的抗捐运动,一度攻入钦州城,抢出代...

惠州七女湖之役

为响应潮州黄岗起义,在华南发动了一次七女湖的武装起义。1907年5月黄岗起义时,孙中山又命同盟会会员邓子瑜到惠州运动会党。邓子瑜是惠州归善人,在香港、新加坡经营旅馆业。他从南洋到香港,委派陈纯、林旺、孙稳等在归善、博罗、龙门等处分三路起事。6月2日,陈...

潮州黄冈之役

潮州黄冈之役又称“丁未黄冈之役”。1907年同盟会计划在广东潮州、惠州起义。三合会重要头目、华侨富商许雪湫被孙中山委为中华国民军东军都督,策划起义。许雪湫联络揭阳、惠来、澄海各地会党头目余丑、余通、陈涌波等人,以汕头为基地,运动会党,起义条件渐次成...

萍、浏、醴之役

萍、浏、醴之役,是同盟会在长江流域一带发动的第一次反清武装起义。1906年春,长江流域洪水成灾,米价大涨,不少地区处于饥馑状态。因之,同盟会总部派刘道一、蔡绍南回湖南运动军队,重整会党,作起义准备。刘道一留驻长沙,负责和总部联系。蔡绍南则前往江西萍乡,...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