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景祺之狱

汪景祺为雍正年间川陕总督年羹尧的书记官。雍正三年(1725),年羹尧被清廷逮捕问罪时,搜出了汪景祺写的《西征随笔》一书。书中对清廷的用人制度提出了批评,认为有些官员本无才学,只是由于皇帝的“特旨补授”就可以担任地方长官。汪景祺还对年羹尧功高而遭到压抑...

后金

努尔哈赤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最终建成八旗制度外,还设立了一套官职,有理政大臣,扎鲁固齐(断事官,掌管诉讼检查),笔贴式(书记,掌会计),基本奠定立国规模。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1616),五十八岁的努尔哈赤正式建立金政权(后人为区别于十二世纪建立的金朝,称...

断事官

后金掌管诉讼检查的官员。努尔哈赤很重视法制,曾命令臣下翻译《刑部会典》和《明会典》,以便采取适合于女真族的各种法规律令。随着辖地的扩大,各族人口,特别是汉民人口的增加,原来各种军政刑事都由旗主裁定的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为了对臣民进行有效的统...

雍正削弱满州亲贵势力

清初,满洲的八旗旗主们保存有极浓厚的传统的势力,这些满洲亲贵往往结党营私,扩大自己的势力。旗主和旗籍群众实质上是主人与奴隶的关系。这些现象对强化中央集权是不利的。雍正登位后,遂逐步推行削弱满洲亲贵势力的政策。 雍正登位前,为了争夺皇位,和他的众多...

理政大臣

由于统一战争的顺利进行,辖地不断扩大,人口日益增多,后金原来各种军政事务都由旗主裁定的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形势。为了对臣民进行有效的统治,努尔哈赤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置理政听讼大臣五人,佐理国事。努尔哈赤挑选理政大臣的标准是,公正处理国事,不贪...

罗卜藏丹津叛乱之平定

雍正元年(1723)八月,曾被清政府封为亲王的蒙古贵族罗卜藏丹津在青海发动了叛乱。在他的煽动下,附近各部落的喇嘛和牧民群众同时骚动。叛乱分子在西宁一带烧杀抢掠,形势十分紧张。清廷派当时驻在西宁的侍郎常寿前往疏导,反被扣押。雍正遂于当年十月任命川陕总督...

雍正帝翦除诸王

康熙末年,将太子胤礽废除,其后并未立储。诸皇子为了争夺帝位,多树立党羽,相互攻讦。其中,以胤禛、胤禩、胤禔、胤禟、胤、胤禵间的争斗最为激烈,其后,胤禛在竞争中获胜,即帝位后是为雍正帝。雍正帝即位后,首称将胤禩封为和硕廉亲王,令其与怡亲王胤祥等同理政务...

建州三卫

建州女真为女真族一部。元时,建州女真居住在松花江和牡丹江交汇处的依兰县境内。明朝洪武时期,建州女真胡里改部在首领阿哈出率领下,迁到绥芬河流域的凤州地区。成祖永乐元年(1403)明政府在胡里改部设置建州卫,以首领阿哈出为该卫指挥使,赐姓名李诚善。阿哈出...

建州女真

明代女真族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三部。建州女真生活在牡丹江、绥芬河流域和长白山一带,绝大部分居住于现在的松花江和牡丹江汇流处的依兰县境内。唐朝时渤海国人把依兰县称为建州,因此居住此地的女真人便被称为建州女真。元末时,建州女真主要有两...

兴修永定河水利

永定河上游为桑干河,因流向不定,故原名无定河。康熙三十七年(1698)始改名为永定河。永定河从高原山地下流,河道曲折,水流湍急,经常有暴溢泛滥之患。沿岸之永清、固安、文安等地时被水灾。雍正三年(1725),诏令怡亲王允祥、大学士朱轼前往实地查勘,并进行大规模...

雍正时整饬吏治

康熙末年,康熙帝以“不生事为贵”,在吏治上有所松弛。雍正帝在即位前,长期生活于藩邸四十余年,对当时朝政弊端甚为洞悉。他即位之初,即颁发谕旨多道,严厉要求文武各官整饬吏治,其中以严禁贿赂为主。当时各部在审批、处理各省题奏时,有索...

女真三部

女真是个古老的部族,在秦以前叫肃慎,隋唐叫靺鞨,辽代才叫女真。明代女真分为建州女真、海西女真和东海女真(明人称“野人女真”)三大部。海西女真原居住在松花江中下游两岸及牡丹江流域,这个部落的名称就因为松花江原名海西江而得名。建州女真生活在牡丹江、绥...

蠲免江浙四府浮粮

清初,各地的田赋征收标准按照明朝定额标准执行。江苏的苏州、松江,浙江的嘉兴、湖州(今吴兴县)等四府的田赋远较其他各地为高。形成此种现象之原因,系由于此四府在元末明初时为吴王张士诚之根据地,朱元璋进攻时,当地军民曾固守抗明,故朱元璋遂于平定后对之加赋...

李过

字补之,后改名李锦,是李自成之侄,陕西米脂县人。骁勇善战,绰号“一只虎”。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建立襄阳政权,把主力军编为五营,李过为后营制将军。同年十月李自成克西安,命李过攻取榆林,并平定陕北地区。崇祯十七年(1644)正月,李自成在西安建立大顺国,李...

清除开垦弊端

清朝初年,自康熙以来即倡导开垦荒地,使可耕土地面积增加,而无地农民可藉此得食,原为发展农业生产之良策。在推行此项政策时,地方官吏往往将无法耕种之贫瘠荒地上报为开垦田亩,并向农民征税,借此以邀功请赏。其中以河南、福建两省虚报之数最多。雍正年间,田文镜...

高一功

陕西米脂人。李自成妻弟。崇祯九年(1636),李自成转战陕西北部地区时,高一功率众万余人从固原与李自成会合。崇祯十六年(1643),李自成在襄阳建立政权,高一功任襄阳卫左威武将军。同年十月,李自成占领西安,高一功攻占绥德。崇祯十七年(1644),李自成建立大顺国,高...

刘文秀

张献忠四义子之一,籍贯身世不明。大西军入川前,他已是张献忠部下的大将。崇祯十六年(1643)入川时,他任平南先锋,领兵攻克常德,发布惩治明督师阁部杨嗣昌家族令:“照得朱贼杨某,昔年曾调天下兵马敢抗天兵,某幸早死于吾刃矣。今过武陵,乃彼房屋、土田、坟墓在此...

朱一贵起义

康熙晚年老病交加,有时“神不守舍”“目不辨远近”。因此地方官吏贪污四起。远在台湾的官员更甚,一甲土地征谷八石八斗,折银二两六钱四分多,比内地高出一倍以上。另外还有各种名目的苛捐杂税。这样,在康熙六十年(1721),暴发了朱一贵领导的农民起义。 朱一贵,小...

李定国

字宇宁,或作一人,一纯,霖宇、鸿远,大缓,陕西榆林人,他出身于农民之家,十岁就参加了农民军。李定国骁勇善战,有“万人敌”“小尉迟”之称。崇祯十年(1637),他十七岁,即率所部二万人,随张献忠攻河南、湖北一带,崇祯十四年(1641),他攻克襄阳。崇祯十七年(1644)底,...

《南山集》之狱

《南山集》之狱,是清朝的又一大文字狱。此案发生在康熙五十年(1711)。《南山集》的作者叫戴名世,戴是安徽桐城人,好读《左传》、《史记》,特别留心明史。晚年得到友人赵良等人的资助,买了五十亩田、一套房屋,住在故里南山冈,埋头著述,整理出一个集子:《南山集...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