剃发令,是清人进北京以后,多次颁发给汉人的命令。顺治元年(1644),多尔衮谕故明内外官民:“凡投诚官吏军民皆著剃发,衣冠悉遵本朝制度。”同年六月十五日,多尔衮又谕故明官员军民:“谕到即剃发”。由于人民的抵制、反抗,多尔衮于六月二十八日又谕兵部:“予前因...
从崇祯元年(1636)到康熙二十七年(1688),长达五十二年的时间里,沙俄先后入侵我黑龙江流域,强占尼布楚城,并在雅克萨筑城盘踞,沿黑龙上下烧杀抢掠。康熙为赶走侵略者,于康熙十年(1671)、康熙二十一年(1682),两次巡幸东北,派人对俄军进行侦察。康熙二十二年,命萨...
清初皇帝登极仪礼始于清太祖建立大金之时,仪礼较简,在皇帝即位时贝勒、群臣皆跪,皇帝焚香告天,率贝勒、群臣行三跪九叩礼,然后是群臣庆贺。到了顺治、康熙时,登极仪礼基本固定。康熙登基,先派官员祭告天地、宗社。皇帝衰服诣几筵行三跪九叩礼,然后换礼服,到太...
清朝入关取得政权后,满人(在内地的旗人)在社会上享受特殊权利,在政治上处于优越地位,法律上也受到特殊照顾。从生活上来看,过着不劳而食的寄生生活。按当时制度,京城内外的满人都分到有田地(旗产),并且还拨给口粮。因之,满人不必从事其他经营,即可生活。分到的...
雍正七年(1729),清廷在处理曾静、张熙游说岳钟琪反清一案时,认为曾静系受清初逸民吕留良著作之影响,故对吕氏家族及其门生等严加惩处,诛戮人数甚多,而将曾静、张熙释放。随后,雍正帝将曾静等之供状及涉及此案之谕旨汇编成《大义觉迷录》一书颁布各州县,作为资...
顺治入关,官职多因明制,设内阁、六部、军机处等。出于满人特创而无因袭的,则是清初之八旗制。努尔哈赤创建八旗制,是肇于起兵初,出兵校猎,每人各取一矢,十人设一长领之,其长称为牛录额真。设旗以后,每旗下以三百人为一牛录,由朱录额真一人领之。嗣后续设固山额...
吕留良(1629—1683),是清初著名的思想家,明朝覆灭后,他对清朝的统治强烈不满,具有浓厚的反清意识,官府虽多次征召他出仕,他誓死不从,专门从事著书立说。在他的著作中,以反清为核心思想,主张严“华夷”之别,并向周围的读书人进行宣传。吕留良死后,湖南人曾静读...
八旗制始创于万历二十九年(1601),创始人为清太祖努尔哈赤。早在万历十一年(1583),努尔哈赤以遗甲十三副起事,征尼堪外兰,取得胜利,为了扩兵,削平其他部落,兵众日多。最初出兵打猎,不论人有多少,都随族党扎寨,每十人设一长,称为牛录额真。于是分为四旗:黄旗、白...
查嗣庭在雍正年间任江西考官。雍正四年(1726),他拟的考题中有“维民所止”四个字。清政府认为“维”、“止”两字是去掉了雍正二字的头,这是心怀不满,借题讽刺时事。经派人搜查查嗣庭的住处,又搜出日记二册。雍正审查后,指出在日记中曾批评过清政府在用人方面...
官署名。清代掌管皇室宗族的谱牒、爵禄、教诫、赏罚、祭祀等事务的机构。设宗令一人,多以亲王、郡王充任,其下有左右宗正、左右宗人,设宗人府丞负责办理具体事务,由汉人充任。...
官署名。清代总管皇宫事务的特设机构。掌宫廷内的祭礼、财务、仓储、衣服、工程、畜牧、警卫、刑狱等事。设总管大臣统领其事,下有郎中、主事等官。...
陆生柟为雍正时广西举人。他作了《封建论》,在书中他肯定了我们古代夏、商、周时的分封诸侯的封建制度,说:“封建制度,为万世无弊之良规,废之为害,不循其制亦为害。”后被顺承郡王锡保告发,认为其中有“非议朝政”的地方。雍正审查了《封建论》后,认为该书的宗...
清太宗天聪五年(1631)皇太极制订了《离主条例》。所谓“离主”,就是奴仆可以讦告主人,经审实后,讦告的奴仆可以准许离开其主人。这是削弱奴隶制的一种措施。《离主条例》规定:“一、除八分(八旗旗主)外,有被人讦告私行采猎者,其所取得之物入官,讦告者离主。一...
隆科多在康熙时任理藩院尚书。康熙帝于1722年死去前,隆科多为领受顾命的大臣,由他宣布康熙帝的遗诏,由雍正帝继位。雍正即位后,对隆科多极为信任,升任他为吏部尚书。雍正三年(1725),年羹尧之狱发生时,雍正认为隆科多有包庇年羹尧的行为,给他以削去太保称号的处...
元明以来,在浙江绍兴等地有一种受岐视的平民,被称为惰民。关于惰民的形成,说法不一:有人认为是明初陈友谅部属的后裔,因为反抗朱元璋,失败后被贬斥为惰民;也有人认为是宋将焦光瓒的部属,被元朝统治者贬斥的。惰民长期被视为“贱民”。他们只能从事在封建社会中...
女真族农业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拖克索”汉译为“庄子”、“屯里”,又译为“屯庄”、“庄屯”。《清文鉴》载:“田耕的人所住的地方叫做拖克索。”朝鲜人李民寏在《建州闻见录》中,对这种农庄有记载:“自奴酋及诸子,下至卒胡,皆有奴婢、农庄。奴婢耕作,以输...
后金政权,为继承汗位不断发生斗争,努尔哈赤两次选定继承人的计划,都一一破产。努尔哈赤接受教训,于明熹宗天启二年(天命七年,1622)三月改革政治体制,实行八和硕贝勒(汉译为“王”)共议国政的制度。由八和硕贝勒组成贵族会议,成为后金最高权力机构。这种情况的...
年羹尧是康熙、雍正年间显赫一时的大臣,累官至川陕总督、抚远大将军,在平定西北、西南的战争中立下了不少功劳。他曾经帮助过雍正取得帝位,是雍正登位前后的心腹人之一。由于他自恃功高,行为上也有骄纵之处,遭到了雍正的猜忌,终于被借机杀死,酿成了震动一时的...
后金土地分配制度。明熹宗天启元年(天命六年,1621),后金进入辽沈地区,努尔哈赤颁布了“计丁授田”令:海州一带有田十万日(日即晌,一晌约合六亩),辽阳一带有田二十万日,共三十万日,宜分给驻扎该处之军士,以免间废。其该人民之田,仍令其就地耕耘。”如不敷分派,...
雍正元年(1723),年羹尧率军出征青海时,某日忽于军营传令:明日进军,每人各携带木板一块,草一束。军中对此都不知用意何在。次日行军路过塌子沟,道路淤泥充塞,又多深坑,无法通过。年羹尧遂令将草束填入泥坑,上铺木板。全军遂顺利前进。当时叛军正凭借塌子沟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