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兰经》

是伊斯兰教的最主要经典,也译为《可兰经》,它是7世纪中期,穆罕默德的弟子所整理写成的“穆罕默德言论集”。而伊斯兰教徒假托为安拉对穆罕默德的教谕,嘱其教谕世人。《古兰经》计114章,6236节。它是伊斯兰教的教义、教规及神话等的总集。中国从明、清时期始有...

汤刑

中国商(殷)朝(前16世纪~前11世纪)法律的总称。因为商朝开国君主名汤而称之“汤刑”。它包括商部落久已沿用的习惯法,承袭夏代的禹刑以及商王的命令、誓、诰、训等,大臣如伊尹、仲虺等人的命令、诰、训等,也同样具有法律效力。相传商初以实行“德教”为主,法制...

达浦生

江苏六合人。是著名的中国伊斯兰教的教育家、阿訇。在清光绪年间,与王宽在北京牛街清真寺创办“回教师范学校”。民国年间又在上海创设伊斯兰教师范学校。解放后,任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主任和中国伊斯兰教经学院院长等职。从1954年起,被选为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

禹刑

中国夏朝(约公元前21世纪~前16世纪)法律的总称。因夏朝开国君主是禹,统称“禹刑”。禹继尧、舜之后建立夏,开始制定五刑,五刑是我国古代法制史上的主刑(正刑)。五刑除死刑大辟外,余皆是残害肢体的肉刑。《尚书·吕刑》认为夏代五刑,是夏灭掉另一个部落——苗...

匠班银

对工匠征收的代役银。明朝前期,对工匠户实行轮流剥削的制度。由于工匠户不堪忍受剥削与压榨,许多人纷纷逃役。1485年,明朝政府规定,轮班匠可纳银代役:南匠每人每月纳银9钱,北匠每人每月6钱;不愿纳银者可以继续轮流当班。1562年又规定,对全部轮班匠实行纳银代役...

王静斋

生于天津。在1937年“七七事变”后,曾组建“中国回民抗日救国协会”,进行抗日活动。他精通英文和阿拉伯文,曾翻译、著述有关伊斯兰教经书多部,是中国著名的伊斯兰教的经学翻译家。...

刑、法、律

刑,作为惩罚虐杀的手段,在原始社会中已经存在。那时,对于敌对的外族人和俘虏,施加刑戮是司空见惯的。古代有两个“刑”字—— 和。 ,具有刑戮的含义以及罚罪的意义。《说文》提到:“,罚罪也,从井,从刀。”在商代甲骨文中,已有刑字,但无“法”字。“法”字在古...

轮班匠

明朝工匠的服役制度。明初规定,外地工匠每三年或一两年轮班到京师服役,免全家其他科差,属工部管理,称为“轮班”;户籍在京师的工匠,每月服役10天,属内府内官监管理,称“住坐”;在本府服役的称“存留”。匠户世代相袭,不得更改。但工匠在服役时间之外,可以自由...

杂泛

明朝三大徭役之一。即“杂役”。是临时性的差役,如兴修水利、营造陵墓宫殿、修建边防工事、运粮、地方临时力役等等。每年调派的多少和时间长短不同,但总的来看是调派愈来愈多,负担愈来愈重,尤其是在明朝中期以后更加繁重。...

理与法

原始社会不存在法律,唯有社会生活的共同习俗和行为规则,它们具有普遍的对氏族成员的约束力,是一种潜在的威慑,不遵行者,必会受到部落首领的惩处。随着国家的逐渐形成,原始习俗也就演变为习惯法。统治阶级对原始习俗作精心筛选,或淘汰或保留或光大发扬,且不断增...

王宽

是中国回教俱进会副会长。生于北京。幼年受家庭影响,自小就精读伊斯兰教各种经书。清光绪年间曾去麦加朝觐,并去欧、非等地伊斯兰教国家进行学习。回至北京后,在牛街清真寺创办“回教师范学校”,以培养伊斯兰教的师资。...

马化龙

清代伊斯兰教四门宦之一的哲合林耶第五代教主。他在同治年间率陕西、甘肃一带教民起兵反清,后失败,被杀。...

里甲

明朝三大徭役之一。里甲原是明朝的基层单位,后转化成徭役。里甲的编制和服役情况参见“黄册”。...

礼与刑

在中国奴隶制时代,经夏商两代的发展,到西周林林总总集其大成。周人强调“亲亲”、“尊尊”的习俗性原则,时代和国势发展,需要周人因时度势,将其血缘宗法关系和政权密切结合起来,西周开创之初即当机立断进行了制礼的工作。在周公旦的主持下,以周族自己风俗累积...

小和卓

又称“小和卓木”,是清代初年新疆天山南维吾尔族首领,伊斯兰教上层人物玛罕木特的次子。小和卓与其父兄曾被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奴役于伊犁地区。由于准噶尔叛乱反清,清派兵镇压,乾隆二十年(1755年)攻占了伊犁,从而小和卓等父子三人获得自由。清政府命小和卓管...

刑法

中国法典,起端初创于《法经》。商鞅在秦国变法,厘定“刑”、“法”,统称为“律”,从此律被历代皇朝奉为主要的刑法典的法律形式,而中国封建法律,以刑法为主,民事法律规范附编于刑律,独立的民法,在中国古代绝难问世。中国古代法律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组成部...

均徭

明朝三大徭役之一。是民户为官府所服的经常性差役。以民户人...

徭役

明初规定,有田1顷之家,出丁夫1人,农闲时到京师服役30日,期满回籍。田不足1顷者,几家凑足合出1人为丁夫;田多丁少者可出米1石派佃户充当,非佃户充当夫役的由田主按亩出米2升5合给予补助。黄册编定后,以黄册为基础征派丁夫。这种征收丁夫办法,当时叫“均工夫”、...

大和卓

又称“大和卓木”,是清朝初年新疆天山南维吾尔族首领、伊斯兰教上层人物玛罕木特之长子。大和卓与其父玛罕木特,兄弟小和卓都被准噶尔部首领噶尔丹奴役于伊犁地区。准噶尔部在新疆叛乱,乾隆二十年(1755年),清军攻占伊犁,大和卓父子及兄弟都获得自由,小和卓留在...

传胪

在科举殿试之后由皇帝宣布登第进士名次的典礼。古代以上传语于下为胪,依次唱名宣布名次,所以名传胪。在清代,传胪这个典礼非常隆重。传胪,又是二甲第一名的称呼。三甲第一名也间有称之。...

Copyright © 2002-2017 可可诗词网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鄂ICP备2023021681号-1
友情链接:食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