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4日 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成立
7月24日 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成立 : 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领导“平江起义”后,7月24日,将起义部队改编,正式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5军。暂编成第13师。军长兼师长彭德怀,党代表滕代远,参谋长陈鹏飞,政治部主任滕代远(兼)。党内成立了第5军军委,书记邓萍。部队编为3个团。第1团,团长雷振辉,党代表李灿;第4团,团长陈鹏飞,党代表黄公略;第7团,团长黄纯一,党代表贺国中。全军共2000余人。
1928年7月29日,红5军同进攻平江之敌展开激战后,转至东乡龙门休整。8月6日,攻占修水城。尔后,部队进行了整训,红5军改编为5个大队、1个特务连。第1大队长雷振辉,第2大队长黄公略,第3大队长贺国中,第4大队长李玉华,第5大队长李灿。全军约1000人。9月上旬,红5军又进行休整。由滕代远任军委书记,邓萍任参谋长。将5个大队同地方赤卫队混编成3个纵队。第1纵队长孔荷宠,党代表胡筠;第2纵队长黄公略,党代表张启龙;第3纵队长贺国中,党代表刘崇义。除纵队外还编有1个特务大队。全军约3000人。11月,彭德怀、滕代远率军部、第3纵队及特务大队去井冈山,第1、2纵队留在湘鄂赣地区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底,红5军主力在彭德怀、滕代远的率领下,在井冈山与红4军会师,尔后暂编为红4军第30团。彭德怀任红4军副军长,滕代远任红4军党代表,第30团团长和党代表分别由彭德怀和滕代远分别兼任。1929年初,红5军留守井冈山。面对湘赣敌军第三次“围剿”,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彭德怀指挥红5军同敌激战四昼夜后,主力撤离井冈山到赣南与红4军会合。4月初,红5军同红4军在江西瑞金会合。尔后,红5军一部同湘赣边地方武装合编为红4军第4纵队。纵队长贺国中,党代表张纯清;留井冈山的红5军同红4军32团组成红4军第5纵队。纵队长王佐,党代表何长工。第4、5纵队由彭德怀统一指挥。6月,红5军恢复建制,辖第4、5两个纵队和一个特务大队,共1200余人。尔后,红5军连克酃县、桂东。南下袭占广东的城口、南雄,消灭敌一旅一团。部队得到壮大。7月初,红5军军部辖2个纵队计9个大队。第4纵队长贺国中,党代表张纯清;第5纵队长李灿,党代表彭鳌(后何长工)。7月中旬,红5军攻打安福时,军参谋长刘治志,4纵队长贺国中牺牲。邓萍、郭炳生分别继任。8月,红5军主力与在湘鄂赣铜鼓地区与黄公略领导的红5军第1、2纵队会合。9月,红5军重编。分5个纵队, 1个特务大队及1个干部训练大队。此时,军长彭德怀,副军长黄公略,政治委员滕代远,参谋长邓萍,政治部主任袁国平。1纵队长孔荷宠,党代表张启龙;2纵队长李实行,党代表于兆龙;3纵队长吴溉之,党代表彭鳌;4纵队长郭炳生,党代表张纯清;5纵队长李灿,党代表何长工。全军共3100余人。随后,4纵队去湘赣边根据地活动,5纵队去鄂东南开展工作,军部则率第1、2、3纵队去平江、浏阳、铜鼓地区。
1930年1月,彭德怀任中国工农红军第2路军总指挥,统一指挥红5、6军。3月,红5军攻克安福,全歼守敌。后又再克宜分、袁州。4月,红5军在莲花潞口歼敌2个团。5月,全歼敌王东原旅,攻克修水。6月,红5军第5纵队扩编为红8军;第1纵队和湘鄂赣独立师扩编为红16军;第2、3、4纵队仍归红5军指挥。此时,红5军军长彭德怀,政治委员滕代远,参谋长邓萍,政治部主任吴溉之。下辖第1纵队(由原2、3纵队合编),纵队长李实行,政治委员于定一;第3纵队(原平江起义部队、第4纵队),纵队长郭炳生,政治委员张纯清。全军共7000余人。尔后,红5军参加了通山,岳州等地战斗。7月下旬,红5军在红8军的协同下,在平江击溃敌3个旅,并攻占长沙。8月初,平江整编,红5军同红8军混编。将原来的纵队、支队改为、师、团,成立了新的红5军军部。军长邓萍,政治委员张纯清,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第1师师长李实行,政治委员吴溉之,师辖第1、2、3团。第3师师长彭鳌,政治委员于定一。师辖第7、8、9团。全军约8000人。9月,红5军参加了第二次进攻长沙的战斗。尔后东进,占领了袁州,峡江等地。策应红1军团攻克吉安。不久参加中央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作战。
1923年1月,红5军配合其它部队在东韶歼敌半个师,俘敌3000余人。5月,在第二次反“围剿”中,协同兄弟红军全歼敌公秉藩师。尔后攻克广昌,奔袭福建建宁歼敌3个余团。此间,红5军军部取消,第1、3师直接由彭德怀率领的第3军团指挥。8、9间,第1、3师在第三次反“围剿”中,会同其他红军六战五捷。9月中旬,红5、8军的建制和番号取消。原部队改编成3个师。由第3军团指挥。第1师(原红5军第1师):师长李实行,不久牺牲,由候中英继任,政治委员吴溉之(后黄克诚)。下辖第1、2、3团。第2师(原红8军第6师):师长郭炳生,政治委员彭雪枫。下辖第5、6、7团。第3师(原红5军第3师及红8军一部):师长彭鳌,政治委员黄克诚。下辖第9、10、11团。
1932年春,第1师在攻打赣州时,师长候中英牺牲,由洪超继任。3月,红5军恢复建制。军长邓萍,政治委员贺昌,参谋长耿万敌,政治部主任黄克诚。第1、2、3师直接由军部指挥。尔后,红5军先后攻克城口、文英、桂东、汝城。7月,在池江击溃敌4个团。8月,红5军建制又被取消。第1、2、3师仍归红3军团直接指挥。此时,彭绍辉继任第1师师长,李志民继任第2师政治部主任,黄克诚继任第3师政治委员。8月21日,第1师协同第7师攻克宜黄,歼敌1个多旅。10月,参加建(宁)黎(川)泰(宁)战役,攻克黎川。
1933年1月,红3、5军团协同作战,取得黄狮渡战斗胜利。后在围攻丰城的战斗中,第3师师长彭鳌牺牲。2月至3月,红3军团参加了第四次反“围剿”。黄陂大龙一战,全歼敌52师1个旅。草台冈一战,会同友军歼敌1个多师。6月,原红5军第1、2、3师缩编为第4师,归红3军团直接指挥。师长张锡龙,政治委员彭雪枫。下辖第10、11、12团(分别由原第1、2、3师缩编成)。7月,第4师作为第3军团主力,连克归化、清流、连城等地。10月,洵口遭遇战中,歼敌1个旅。12月,在团村的战斗中,第4师师长张锡龙牺牲,洪超继任。
1934年初,第4师在福建沙县歼敌2个团。3月,参加了南丰三溪、三坑反击战。4月,参加了广昌保卫战。7月,第4师参加了驿前凤凰山阻击战。10月,第4师随中央红军长征。此时,师长洪超,政治委员黄克诚,参谋长黄子荣,政治部主任李井泉。第10团团长沈述清,政治委员杨勇;第11团团长邓国清,政治委员王平;第12团团长谢嵩,政治委员张爱萍。后在突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时,师长洪超牺牲,张宗逊继任师长,张爱萍任师政治部主任。11月底,在湘江东岸与敌战斗中,全师损失严重,第10团团长沈述清和继任团长杜中美先后牺牲,由姚喆继任第10团团长。
1935年2月,红3军团取消师的建制,第4师的3个团随同第6师编为3个大团,归军团直接指挥。第10团:团长张宗逊,政治委员黄克诚;第11团:团长邓国清,政治委员张爱萍;第12团:团长谢蒿,政治委员钟赤兵。随后,各团参加了四渡赤水战役。2月下旬,随红3军团二打娄山关,重占遵义城。后在忠庄铺、老鸦山歼敌1个半师,俘敌3000人。9月,红3军团改为第2纵队,第10、11、12团分别改为第10、11、12大队。第10大队长黄振(后李天佑),政治委员杨勇;第11大队长邓国清,政治委员王平;第12大队长姚喆,政治委员苏振华。11月,第10、11、12大队重新改为第10、11、12团,组成第4师。师长陈光,政治委员彭雪枫,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舒同。第10团团长李天佑,不久由肖远久继任,政治委员杨勇;第11团团长邓国清,政治委员王平(后黄克功);第12团团长文年生,政治委员苏振华。随后全师参加了直罗镇战斗。
1936年2月至4月,第4师参加了东征战役,获重大战果。6月,参加西征战役,在阜城地区歼敌6个营,俘敌1100余人。抗日战争爆发后,第4师这支原红5军的部队改编成八路军115师第686团。团长李天佑,政治委员杨勇,参谋长彭雄,政治处主任舒同。第10团、11团、12团分别成为第1营、2营、3营。
1928年7月29日,红5军同进攻平江之敌展开激战后,转至东乡龙门休整。8月6日,攻占修水城。尔后,部队进行了整训,红5军改编为5个大队、1个特务连。第1大队长雷振辉,第2大队长黄公略,第3大队长贺国中,第4大队长李玉华,第5大队长李灿。全军约1000人。9月上旬,红5军又进行休整。由滕代远任军委书记,邓萍任参谋长。将5个大队同地方赤卫队混编成3个纵队。第1纵队长孔荷宠,党代表胡筠;第2纵队长黄公略,党代表张启龙;第3纵队长贺国中,党代表刘崇义。除纵队外还编有1个特务大队。全军约3000人。11月,彭德怀、滕代远率军部、第3纵队及特务大队去井冈山,第1、2纵队留在湘鄂赣地区开展游击战争。1928年底,红5军主力在彭德怀、滕代远的率领下,在井冈山与红4军会师,尔后暂编为红4军第30团。彭德怀任红4军副军长,滕代远任红4军党代表,第30团团长和党代表分别由彭德怀和滕代远分别兼任。1929年初,红5军留守井冈山。面对湘赣敌军第三次“围剿”,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彭德怀指挥红5军同敌激战四昼夜后,主力撤离井冈山到赣南与红4军会合。4月初,红5军同红4军在江西瑞金会合。尔后,红5军一部同湘赣边地方武装合编为红4军第4纵队。纵队长贺国中,党代表张纯清;留井冈山的红5军同红4军32团组成红4军第5纵队。纵队长王佐,党代表何长工。第4、5纵队由彭德怀统一指挥。6月,红5军恢复建制,辖第4、5两个纵队和一个特务大队,共1200余人。尔后,红5军连克酃县、桂东。南下袭占广东的城口、南雄,消灭敌一旅一团。部队得到壮大。7月初,红5军军部辖2个纵队计9个大队。第4纵队长贺国中,党代表张纯清;第5纵队长李灿,党代表彭鳌(后何长工)。7月中旬,红5军攻打安福时,军参谋长刘治志,4纵队长贺国中牺牲。邓萍、郭炳生分别继任。8月,红5军主力与在湘鄂赣铜鼓地区与黄公略领导的红5军第1、2纵队会合。9月,红5军重编。分5个纵队, 1个特务大队及1个干部训练大队。此时,军长彭德怀,副军长黄公略,政治委员滕代远,参谋长邓萍,政治部主任袁国平。1纵队长孔荷宠,党代表张启龙;2纵队长李实行,党代表于兆龙;3纵队长吴溉之,党代表彭鳌;4纵队长郭炳生,党代表张纯清;5纵队长李灿,党代表何长工。全军共3100余人。随后,4纵队去湘赣边根据地活动,5纵队去鄂东南开展工作,军部则率第1、2、3纵队去平江、浏阳、铜鼓地区。
1930年1月,彭德怀任中国工农红军第2路军总指挥,统一指挥红5、6军。3月,红5军攻克安福,全歼守敌。后又再克宜分、袁州。4月,红5军在莲花潞口歼敌2个团。5月,全歼敌王东原旅,攻克修水。6月,红5军第5纵队扩编为红8军;第1纵队和湘鄂赣独立师扩编为红16军;第2、3、4纵队仍归红5军指挥。此时,红5军军长彭德怀,政治委员滕代远,参谋长邓萍,政治部主任吴溉之。下辖第1纵队(由原2、3纵队合编),纵队长李实行,政治委员于定一;第3纵队(原平江起义部队、第4纵队),纵队长郭炳生,政治委员张纯清。全军共7000余人。尔后,红5军参加了通山,岳州等地战斗。7月下旬,红5军在红8军的协同下,在平江击溃敌3个旅,并攻占长沙。8月初,平江整编,红5军同红8军混编。将原来的纵队、支队改为、师、团,成立了新的红5军军部。军长邓萍,政治委员张纯清,政治部主任袁国平。第1师师长李实行,政治委员吴溉之,师辖第1、2、3团。第3师师长彭鳌,政治委员于定一。师辖第7、8、9团。全军约8000人。9月,红5军参加了第二次进攻长沙的战斗。尔后东进,占领了袁州,峡江等地。策应红1军团攻克吉安。不久参加中央根据地第一次反“围剿”作战。
1923年1月,红5军配合其它部队在东韶歼敌半个师,俘敌3000余人。5月,在第二次反“围剿”中,协同兄弟红军全歼敌公秉藩师。尔后攻克广昌,奔袭福建建宁歼敌3个余团。此间,红5军军部取消,第1、3师直接由彭德怀率领的第3军团指挥。8、9间,第1、3师在第三次反“围剿”中,会同其他红军六战五捷。9月中旬,红5、8军的建制和番号取消。原部队改编成3个师。由第3军团指挥。第1师(原红5军第1师):师长李实行,不久牺牲,由候中英继任,政治委员吴溉之(后黄克诚)。下辖第1、2、3团。第2师(原红8军第6师):师长郭炳生,政治委员彭雪枫。下辖第5、6、7团。第3师(原红5军第3师及红8军一部):师长彭鳌,政治委员黄克诚。下辖第9、10、11团。
1932年春,第1师在攻打赣州时,师长候中英牺牲,由洪超继任。3月,红5军恢复建制。军长邓萍,政治委员贺昌,参谋长耿万敌,政治部主任黄克诚。第1、2、3师直接由军部指挥。尔后,红5军先后攻克城口、文英、桂东、汝城。7月,在池江击溃敌4个团。8月,红5军建制又被取消。第1、2、3师仍归红3军团直接指挥。此时,彭绍辉继任第1师师长,李志民继任第2师政治部主任,黄克诚继任第3师政治委员。8月21日,第1师协同第7师攻克宜黄,歼敌1个多旅。10月,参加建(宁)黎(川)泰(宁)战役,攻克黎川。
1933年1月,红3、5军团协同作战,取得黄狮渡战斗胜利。后在围攻丰城的战斗中,第3师师长彭鳌牺牲。2月至3月,红3军团参加了第四次反“围剿”。黄陂大龙一战,全歼敌52师1个旅。草台冈一战,会同友军歼敌1个多师。6月,原红5军第1、2、3师缩编为第4师,归红3军团直接指挥。师长张锡龙,政治委员彭雪枫。下辖第10、11、12团(分别由原第1、2、3师缩编成)。7月,第4师作为第3军团主力,连克归化、清流、连城等地。10月,洵口遭遇战中,歼敌1个旅。12月,在团村的战斗中,第4师师长张锡龙牺牲,洪超继任。
1934年初,第4师在福建沙县歼敌2个团。3月,参加了南丰三溪、三坑反击战。4月,参加了广昌保卫战。7月,第4师参加了驿前凤凰山阻击战。10月,第4师随中央红军长征。此时,师长洪超,政治委员黄克诚,参谋长黄子荣,政治部主任李井泉。第10团团长沈述清,政治委员杨勇;第11团团长邓国清,政治委员王平;第12团团长谢嵩,政治委员张爱萍。后在突破敌人第一道封锁线时,师长洪超牺牲,张宗逊继任师长,张爱萍任师政治部主任。11月底,在湘江东岸与敌战斗中,全师损失严重,第10团团长沈述清和继任团长杜中美先后牺牲,由姚喆继任第10团团长。
1935年2月,红3军团取消师的建制,第4师的3个团随同第6师编为3个大团,归军团直接指挥。第10团:团长张宗逊,政治委员黄克诚;第11团:团长邓国清,政治委员张爱萍;第12团:团长谢蒿,政治委员钟赤兵。随后,各团参加了四渡赤水战役。2月下旬,随红3军团二打娄山关,重占遵义城。后在忠庄铺、老鸦山歼敌1个半师,俘敌3000人。9月,红3军团改为第2纵队,第10、11、12团分别改为第10、11、12大队。第10大队长黄振(后李天佑),政治委员杨勇;第11大队长邓国清,政治委员王平;第12大队长姚喆,政治委员苏振华。11月,第10、11、12大队重新改为第10、11、12团,组成第4师。师长陈光,政治委员彭雪枫,参谋长陈士榘,政治部主任舒同。第10团团长李天佑,不久由肖远久继任,政治委员杨勇;第11团团长邓国清,政治委员王平(后黄克功);第12团团长文年生,政治委员苏振华。随后全师参加了直罗镇战斗。
1936年2月至4月,第4师参加了东征战役,获重大战果。6月,参加西征战役,在阜城地区歼敌6个营,俘敌1100余人。抗日战争爆发后,第4师这支原红5军的部队改编成八路军115师第686团。团长李天佑,政治委员杨勇,参谋长彭雄,政治处主任舒同。第10团、11团、12团分别成为第1营、2营、3营。
今日更新
-
同日 宁夏军管会成立
[2020-12-07]
-
9月26日 青海人民军政委员会成立
[2020-12-07]
-
9月25日 陶峙岳、包尔汉等率军政人员起义
[2020-12-07]
-
同日 国民党旗舰“长治”号起义
[2020-12-07]
-
同日 漳厦战役
[2020-12-07]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