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抗日根据地
山东抗日根据地是由党领导的地方武装和一一五师共同开辟的抗日根据地,包括鲁中区、鲁南区、渤海区、滨海区和胶东区。该区处于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东南端,是联系华北和华中两大敌后战场的枢纽,在战略上既可以配合华北地区作战,又可以直接配合华中战场新四军的行动。1937年底,国民党军韩复榘部不战而逃,泰安中共党员领导一批平津抗日学生和农民,以3杆枪在徂徕山组织抗日起义,抗日武装起义二三十起。各地起义军组成八路军山东纵队,到1938年秋发展到9个支队共3万人左右,接连收复10余县,逐步创建了鲁中、鲁南、胶东、清河、冀鲁边等抗日根据地。1939年3月,罗荣桓、陈光率八路军一一五师主力进入山东,在山东沂蒙山地区建立抗日根据地,巩固和扩大了山东抗日根据地。1939年和1940年是山东敌顽与我军摩擦最频繁的时期。山东军民在敌顽夹击下艰苦斗争,多次粉碎敌人的合围与清剿,根据地不断扩大。1940年底,山东抗日根据地已有70多个县成立了各级参议会,选举了山东最高政权机构——战时工作推行委员会。1942年以来,日军对山东根据地集中兵力分区“扫荡”,大“扫荡”19次,小“扫荡”79次。1943年,日军1000人以上的“扫荡”50次。经过两年苦战,山东军民终于在1943年秋,将军事主动权夺取过来。1944年春,开始局部反攻,有计划地对日伪军展开战役攻势,收复了3万多平方公里失地,建立了鲁中、滨海、鲁南、胶东、渤海5个独立区,人口达2900万。经1945年夏季攻势,使山东境内的胶济、津浦、陇海3条铁路干线直接暴露在我军打击之下,促使山东抗日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巩固和壮大了山东抗日根据地,为最后反攻奠定了十分有利的基础。自1937年冬至1944年春,根据地军民与日、伪军作战19000余次,给日、伪军以沉重打击。
今日更新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2019-05-29]
-
解放大西南
[2019-05-29]
-
解放华东
[2019-05-29]
-
解放中南
[2019-05-29]
-
解放大西北
[2019-05-29]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