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经·元吴亮 - “王龙舒劝诫”

2020-02-20 可可诗词网-传世劝诫名言 https://www.kekeshici.com

忍经·元吴亮 - “王龙舒劝诫”

【原文】

喜怒、好恶、嗜欲,皆情也。养情为恶,纵情为贼,折情为善,灭情为圣。甘其饮食,美其衣服,大其居处,若此之类,是谓养情;饮食若流,衣服尽饰,居处无厌,是谓纵情。犯之不授,触之不怒,伤之不忍,过事甚喜。

【译文】

欢喜与愤怒,喜好与厌恶,嗜好与欲望,都是情感。培养情欲是恶,放纵情欲是贼,控制情欲是善,断绝情欲是圣。饮食要求可口,衣服要求华美,住房要求宽大,像这些都是培养情欲;饮食上的费用像流水,衣服全都装饰华丽,住房的讲究没有休止,这就是放纵情欲。被人冒犯了而不计较,受到触犯而不发怒,被人伤害了不残忍报复,等事情过后就很有好处了。

【原文】

张文定公曰:“谨言浑不畏,忍事又何妨?”

【译文】

张方平说:“言语谨慎就什么也不怕,忍耐一些事又有什么妨碍呢?”

【原文】

孔旻曰:“盛怒剧炎热,焚和徒自伤。触来勿与竞,事过心清凉。”

【译文】

孔旻说:“极端的愤怒就像烈火一样,烧掉和气只能伤害自己。受到冒犯不要跟对方争斗,事情过去之后心情自然平静。”

【原文】

山谷诗曰:“无人照此心,忍垢待濯盥。”

【译文】

黄庭坚的诗说:“没有人明白我的心思,忍耐污垢要靠清洗。”

【原文】

东莱吕先生诗云:“忍穷有味知诗进,处事无心觉累轻。”

【译文】

吕本中有诗说:“忍耐贫穷很有趣味,有益于诗作的进步;处理事情不太计较,就会觉得负担不重。”

【原文】

陆放翁诗云:“忿欲至前能小忍,人人心内期有颐。”

【译文】

陆游有诗说:“在愤怒和欲望产生之前能稍为忍耐一下,每个人的心中都希望产生美好的事情。”

【原文】

又曰:“殴攘虽快心,少忍理则长。”

【译文】

陆游又说:“打斗虽然博得一时痛快,能稍稍忍让一下就更有道理了。”

【原文】

又曰:“小忍便无事,力行方有功。”

【译文】

陆游又说:“稍为忍让一下就没事了,尽力做到才能收到效果。”

【原文】

省心子曰:“诚无悔,恕无怨,和无仇,忍无辱。”

【译文】

省心子说:“诚实就不会后悔,宽容就不会产生怨恨,和平相处就不会结仇,忍让就不会受到侮辱。”

【原文】

释迦佛初在山中修行,时国王出猎,问兽所在。若实告之则害,不实告之则妄语,沉吟未对。国王怒,斫去一臂。又问,亦沉吟,又斫去一臂。乃发愿云:“我作佛时,先度此人,不使天下人效彼为恶。”存心如此,安得不为佛!后出世果成佛,先度䳄陈如者,乃当时国王也。

【译文】

释迦牟尼当初在山里修行,当时国王出城打猎,问释迦牟尼兽在哪里。如果如实相告,就会害了野兽;如果不如实相告,就是撒谎。释迦牟尼正在思考如何回答,国王发怒了,砍掉他的一只手臂。国王又问,释迦牟尼还是在思考,国王又砍掉了他的一只手臂。于是释迦牟尼发下誓愿:“等我成了佛,首先就要超度这个人,不让天下的人学习他做坏事。”他存有这样的心思,怎么能不成佛呢!后来释迦牟尼果然出世成佛,他第一个超度的人䳄陈如,就是当时的国王。



【原文】

佛曰:“我得无诤三昧,最为人中第一。”又曰:“六度万行,忍为第一。”

【译文】

释迦牟尼说:“我领悟了‘不争’的真髓,可以说是天下第一。”他又说:“六种超度方式与万种修行方法中,忍让第一。”

【原文】

- “涅槃经”云:“昔有一人,赞佛为大福德。相闻者乃大怒,曰:‘生才七日,母便命中,何者为大福德?’相赞者曰:‘年志俱盛而不卒,暴打而不瞋,骂亦不报,非大福德相乎?’怒者心服。”

【译文】

- “涅槃经”记载说:“过去有一个人,称赞佛是有大福大德的人。听到的人很气愤,说:‘生下来才七天,母亲就去世了,怎么能说有大福大德呢?’称赞的人说:‘年龄和思想都到了鼎盛时期却没有死去,挨了打却不发怒,受了骂也不回骂,这难道不是大福大德吗?”喷怒的人心服了。”

【原文】

- “人趣经”云:“人为端正,颜色洁白,姿容第一,从忍辱中来。”

【译文】

- “人趣经”说:“为人品行端正,脸面干净洁白,姿态容貌美好,这些都要从忍让中获得。”

【原文】

- “朝天忏”曰:“为人富贵昌炽者,从忍辱中来。”

【译文】

- “朝天忏”说:“人之所以富有尊贵而昌盛,是从忍让中获得的。”

【原文】

紫虚元君曰:“饶、饶、饶,万祸千灾一旦消,忍、忍、忍,债主冤家从此尽。”

【译文】

紫虚元君说:“饶恕、饶恕、饶恕,各种各样的灾祸就会一下子消失;忍让、忍让、忍让,债主和仇家从此就没有了。”

【原文】

赤松子诫曰:“忍则无辱。”

【译文】

赤松子告诫说:“能忍让就不会受到侮辱。”

【原文】

许真君曰:“忍难忍事,顺自强人。”

【译文】

许真君说:“忍受难以忍受的事,顺从自强不息的人。”

【原文】

孙真人曰:“忍则百恶自灭,省则祸不及身。”

【译文】

孙真人说过:“忍让就能使坏事自己消失,反省自己祸事就不会落到自己身上。”

【原文】

超然居士曰:“逆境当顺受。”

【译文】

超然居士说:“人处在逆境中时,应该顺其自然地忍受。”

【原文】

谚曰:“忍事敌灾星。”

【译文】

谚语说:“忍让能对付灾祸。”

【原文】

谚曰:“凡事得忍且忍,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译文】

谚语说:“任何事情应当忍让的时候就要忍让,饶恕别人不是愚笨的人,愚笨的人不懂得饶恕别人。”

【原文】

谚曰:“得忍且忍,得戒且戒。不忍不戒,小事成大。”

【译文】

谚语说:“应当忍让的时候要忍让,应当克制的就要克制,不忍让不克制,小事就会变成大事。”

【原文】

谚曰:“不哑不聋,不做大家翁。”

【译文】

谚语说:“不会装聋作哑的人,做不了大家庭的主人。”

【原文】

谚曰:“刀疮易受,恶语难消。”

【译文】

谚语说:“被刀砍伤容易忍受,恶语伤人就很难消解了。”

【原文】

少陵诗曰:“忍过事堪者。”此皆切于事理,为此大法,非空言也。

【译文】

杜甫的诗说:“忍让一下事情就好了。”这很符合道理,以此作为行为的准则,并不是空话。

【原文】

- “莫争打”诗曰:“时闲愤怒便引拳,招引官方在眼前。下狱戴枷遭责罚,更须枉费几文钱。”

【译文】

- “莫争打”诗说:“空闲时一生气就出拳打架,马上就会招引官府来管制。被关进监狱,戴上手铐接受惩罚,还要花费冤枉钱。”

【原文】

- “误触人脚”诗曰:“触了行人脚后跟,告言得罪我当烹。此方引慝丘山重,彼却厚情羽发轻。”

【译文】

- “误触人脚”诗说:“碰到了行人的脚后跟,就对他说‘得罪了’,并且说我真该死。你这一方把罪过说得重如大山,他那边对你的责怪就轻如鸿毛。”

【原文】

- “莫应对”诗曰:“人来骂我逞无明,我若还他便斗争。听似不闻休应对,一支莲在火中生。”

【译文】

- “莫应对”诗说:“别人来骂我,显示了他不明白道理,我如果回骂就会引起争斗。听到了却装作没听到,不来回口,一朵吉祥的莲花生长在烈火当中。”

【原文】

杜牧之 - “题乌江庙诗”:“胜负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豪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译文】

杜牧的 - “题乌江庙诗”说:“军队打仗胜利还是失败是不可预料的,能忍受羞辱才是真正的男子汉。江东的子弟中有很多豪杰,卷土重来还说不定。”

【原文】

- “诫断指诗”曰:“冤屈休断指,断了终身耻。忍耐一些时,过后思之喜。”

【译文】

- “诫断指诗”说:“蒙受了冤屈千万不要斩断手指,斩断了手指一生都是耻辱。忍耐一段时间,事过后想起来就会高兴了。”

【原文】

何提刑 - “戒争地诗”:“他侵我界是无良,我与他争未是长。布施与他三尺地,休夸谁弱又谁强。”

【译文】

何提刑的 - “戒争地诗”说:“他人占了我的地界确是不好,我跟他争夺也不是上策。施舍给他三尺地,不要比较谁弱谁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