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释义】
古代格言。意思是: 知道的就说出来,要说就毫无保留。
出处: 宋·苏洵《衡论·远虑》: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百人誉之不加密, 百人毁之不加疏。”
【评析】
毛泽东经常讲: “要实行两条原则: (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二) 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这番话更体现了一代伟人的宽阔胸襟,这种胸襟正是 我们应该具有的胸襟。
要做到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就要营造一种让人敢于说真话的理想环 境。
大型文献纪录片 《周恩来》 中有这样一个情节: 周总理在大跃进后期到邯 郸伯延村去实地调查,发现农村明明存在着严重的饥荒,却无人敢说真话。他 亲自找农民谈话,其中有位叫张二廷的老农不客气地指着周总理说:
“再吃二年大锅饭,连你们也得饿死了!”这时地委的一位同志在一边打圆 场说: “张二廷是落后分子!”不料周总理当天夜晚就把张二廷的话电告毛主 席,于是当即决定: 解散农村食堂。张二廷的大实话,解救了当时挣扎于饥饿 和死亡线上的几亿农民。
既然共产党人提倡讲真话,反对说大话、套话、和假话,领导者就应当像 周总理那样有勇气和胸襟,体察民意,倾听民声,而决不以言论治罪,并长期 坚持下去,这样才能造就一种说真话的时代氛围。
【作者简介】
苏洵 (1009—1066) 字明允,四川眉山人。年二十七,始发愤为学。岁馀 举进士,又举茂才异等,皆不中。乃悉焚所写文章,闭户益读书,遂通六经、 百家之说,下笔顷刻数千言。至嘉祐初,与二子轼、辙同至京师。欧阳修上其 所著 《衡论》 《权书》 《几策》等文章,认为可与刘向、贾谊相媲美,于是向 朝廷推荐苏洵。公卿士大夫争相传诵苏洵,苏洵文名因而大盛。宰相韩琦奏于 朝,出秘书省校书郎。与陈州项城令姚辟同修建隆以来礼书,为 《太常因革 礼》一百卷。书成而卒。苏洵著有 《嘉祐集》,及 《谥法》三卷,并传于世。
-
立朝则尽言得失,守邦则抚字万民。
[2018-10-27]
-
直言者, 国之良药也; 直言之臣, 国之良医也。
[2018-10-27]
-
凡听言择善, 须先绝去自己私意, 使心如明镜之空,
[2018-10-27]
-
广听纳,则穷凶极恶,人为我撄之;深情隐慝,人为我发
[2018-10-27]
-
销忠直之气, 结谏诤之舌, 非国家福。
[2018-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