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①。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人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②。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无以应③。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④。(《列子·汤问》)
【注释】 ①太行山:位于河南、山西、河北交界处。王屋山:位于河南、山西交汇处,中条山东北。冀州:古代九州之一,纵贯河北。河阳:古地名,属现在的河南孟州市。②愚公:寓言人物。惩:苦恼。杂然:七嘴八舌,众人齐说。魁父:小山名。箕畚(jīběn):簸(bò)箕,三边有沿、一边敞口的一种簸粮食的工具。始龀(chèn):开始换牙。③智叟:是相对于愚公而言的,也是虚构的寓言人物。惠:慧,聪明。一毛:一根草。固不可彻:固执而不通达。④操蛇之神:手中拿着蛇的山神。夸蛾氏:可能是一位大力神。厝(cuò):安置。朔东:朔方之东。雍南:雍州之南。
【译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圆七百多里,高达万丈,原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山北面有位愚公,年近九十,他一家面对着太行山、王屋山居住。常年苦于山北的闭塞、出入迂回的不便,就招集家人合谋,说:“我与你们一起尽力削平险阻,铲掉门前的这两座山,从而通达豫南、汉阴,可以吗?”众从说,好。他的妻子却提出了疑问:“凭你的力量,还平不了魁父那个土丘山,怎么能够平太行山、王屋山呢? 况且那平山的土呀石呀堆放在哪里?”众人说:“运到渤海边、隐土的北面。”愚公于是率邻子孙,三个挑起担子出发了;砸石垦土,用簸箕担着运往渤海边。邻居京城氏的遗腹子,才到换乳牙的年龄,也蹦蹦跳跳地前来帮忙。一冬一夏,才往返运一趟。河湾里的一位智叟老人听说了,笑着欲劝阻愚公,说:“你真是愚笨透顶! 凭你的年老力衰,还拔不了山上的一根草,怎么能搬运二山的土石呢?”北山愚公长叹了一口气,说:“你的心太固执、迂腐了,固执、迂腐得不能明了,还不如寡妇和孩童呢。你想,即使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呢。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之后有儿子,儿子之后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那山是不会增大、只会减小,怎么担心平不了那山呢?”智叟老人无言以对。手中握蛇的山神听说了,害怕愚公他们挖山不止,就告诉了天帝。天帝为愚公的意志感动,就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一人背一座山,分别把太行山、王屋山放在了朔方之东、雍州之南。从此,冀州之南、汉水之北就通达而没有什么阻隔了。
【感悟】 愚公移山,精神可嘉,行为愚蠢。
愚公之“愚”,在于他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著;愚公之“智”,在于他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迂腐。
从经济学的成本着眼,愚公不应该去移山,而应该转移主体自我——全家从山北“移民”到山南。
它的哲学意义在于:从常识的不可能中看到其可能性;而从可能性过渡到现实性,最根本的措施就是行动。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人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②。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无以应③。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④。(《列子·汤问》)
【注释】 ①太行山:位于河南、山西、河北交界处。王屋山:位于河南、山西交汇处,中条山东北。冀州:古代九州之一,纵贯河北。河阳:古地名,属现在的河南孟州市。②愚公:寓言人物。惩:苦恼。杂然:七嘴八舌,众人齐说。魁父:小山名。箕畚(jīběn):簸(bò)箕,三边有沿、一边敞口的一种簸粮食的工具。始龀(chèn):开始换牙。③智叟:是相对于愚公而言的,也是虚构的寓言人物。惠:慧,聪明。一毛:一根草。固不可彻:固执而不通达。④操蛇之神:手中拿着蛇的山神。夸蛾氏:可能是一位大力神。厝(cuò):安置。朔东:朔方之东。雍南:雍州之南。
【译文】 太行、王屋二山,方圆七百多里,高达万丈,原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山北面有位愚公,年近九十,他一家面对着太行山、王屋山居住。常年苦于山北的闭塞、出入迂回的不便,就招集家人合谋,说:“我与你们一起尽力削平险阻,铲掉门前的这两座山,从而通达豫南、汉阴,可以吗?”众从说,好。他的妻子却提出了疑问:“凭你的力量,还平不了魁父那个土丘山,怎么能够平太行山、王屋山呢? 况且那平山的土呀石呀堆放在哪里?”众人说:“运到渤海边、隐土的北面。”愚公于是率邻子孙,三个挑起担子出发了;砸石垦土,用簸箕担着运往渤海边。邻居京城氏的遗腹子,才到换乳牙的年龄,也蹦蹦跳跳地前来帮忙。一冬一夏,才往返运一趟。河湾里的一位智叟老人听说了,笑着欲劝阻愚公,说:“你真是愚笨透顶! 凭你的年老力衰,还拔不了山上的一根草,怎么能搬运二山的土石呢?”北山愚公长叹了一口气,说:“你的心太固执、迂腐了,固执、迂腐得不能明了,还不如寡妇和孩童呢。你想,即使我死了,还有我的儿子呢。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之后有儿子,儿子之后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那山是不会增大、只会减小,怎么担心平不了那山呢?”智叟老人无言以对。手中握蛇的山神听说了,害怕愚公他们挖山不止,就告诉了天帝。天帝为愚公的意志感动,就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一人背一座山,分别把太行山、王屋山放在了朔方之东、雍州之南。从此,冀州之南、汉水之北就通达而没有什么阻隔了。
【感悟】 愚公移山,精神可嘉,行为愚蠢。
愚公之“愚”,在于他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执著;愚公之“智”,在于他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的迂腐。
从经济学的成本着眼,愚公不应该去移山,而应该转移主体自我——全家从山北“移民”到山南。
它的哲学意义在于:从常识的不可能中看到其可能性;而从可能性过渡到现实性,最根本的措施就是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