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是天下公认的道理; 学问,是天下共同的学问; 并不是朱熹能够据为己有的,也不是孔子能够据为己有的。...
所谓教育,并不是仅仅读读文章而已,主要目的是让他们认识道理,懂得廉耻,不去做违法的事情,不去作无礼的举动。...
长久安定的老百姓容易骄傲贪图舒服,骄傲贪图舒服就难于教育; 经过乱世之害的百姓多有愁苦,有愁苦则易于教化。...
教育的基本规律是一定要先兴办学校。...
教育的主体是从学校开始的;学校的兴办,从乡里就开始了。...
达到无下大治的基础在于人才,成就天下之才的方法在于教育,从事教育工作的在于教师; 弘扬教育并使之让百姓接受的在于地方官府,而培养教育人材的基地则在学校。...
如果不受教育,人的品性就会迁流堕落。教育的方法,贵在专心致志。...
善于教育的人能够理解百姓的心理并加以教育,而使百姓们不易感觉到,这就是用道理来教化百姓呀!...
教育感化可以用来纯净社会风气。...
教育人与惩处人,都应当以正直作为首要的标准。...
才德兼备的人去从事教育的事业,那么人们都能够归复到善良的方面去,而不用再去谈论他们的邪恶了。...
一个人接受教育,就像金屑在承受冶炼; 器皿做得好坏,在于工匠手艺的灵巧或笨拙; 教化的好坏,则与国君的行为相关。...
学习以培养思想品质最重要,礼义是教育的首要问题。...
聪明机智的人即使没有受到别人的指教也可以成才,愚笨呆痴的人不管怎样教育也是没有用处的,智力一般的人,如果不受教育则不知如何去做。...
你在求学时,应当每天都学到新知,以养成良好的品德。...
学习可以用来防止鄙陋的话语,识礼可以用来修正粗俗的行为。所以学习可以帮助人修养道德,礼义可以帮助人端正品性。...
人们知道害怕法律,却不知道学习礼义。于是中古圣人文王、周公便开设学校进行教育,来端正上下之间的礼仪,明确父与子之间的礼节,君与臣之间的礼义,使强不凌弱,众不侵寡,丢掉贪婪卑鄙的邪念,去做清廉纯洁的事情。...
法令是用来消除邪恶而并不是用来规劝善良的。所以曾参、闵子骞非常孝顺,伯夷、叔齐非常廉洁,难道是他们怕死才这样做的吗? 是教化使得他们这样做的。...
政教风化以礼义作为根本,礼义以法典书籍作为根本。...
教育目的不明确,那么百姓就会无所信仰; ……百姓们无所信仰,那么他们的志向也就不能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