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欲得正,必以颜子为准的。
求学的人要想德行纯正,必须以孔子的得意弟子颜回为榜样。......
学贵变化气质,岂为猎章句、干利禄哉? 如轻浮则矫之以严重,褊 (bian扁) 急则矫之以宽宏,暴戾则矫之以和厚
学习贵在改变优化生理、心理等素质,难道是为了搜寻一些好章句、求取利禄吗? 如果轻浮就要用谨严持重来纠正......
必以身任道,静存动察,敬义夹持,知行并进,始可言学,不然则不诚无物,虽勤无益也。
学者必须以担当道义为己任。静则存心养性,动则检点行为;敬学与取义兼顾,增知与躬行并进。如此才可谈得上学......
人的资质不同,施教不可躐(lie猎)等,中人以下的人,便与他说性说命他也不省得,也须慢慢琢磨他起来。
人的天资、禀赋各不相同,施以教育不可以不按次序、逾越等级。中等智力以下的人,即使与他说有关性命的大事他......
静而敬,以涵养喜怒哀乐未发之中;动而敬,以省察喜怒哀乐中节之和。此为学之切要也。
静处时要敬肃反省,以加强控制喜怒哀乐、冷静处事的修养;行动时要敬肃反省, 以检查自己的喜怒哀乐是否合乎法......
勿忘,最是学者日用切要工夫。人所以心与理背驰者,正缘忘于有所事耳。诚能时时刻刻不忘于操存省察等事,即
一言一行不忘记合乎道义法度,是学者平日最应在这方面努力下功夫的。一个人之所以思想与正理背道而驰, 正是......
我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 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
我们的明智,只是分别根据学生接受能力的限度来教育,今天学生天赋的道德水平这样,就根据今天所具有的程度,加......
夫良医之治病,随其疾之虚实强弱,寒热内外,而斟酌加减,调理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初无一定之方,不问症
好的医生治病,根据病人脉膊的虚实强弱和内外体气的寒热情况,而考虑用药量的增加或减少,并加以适当的调理和......
为学第一在变化气质,不然,只是讲说耳。
学习的目的, 首先在于改变自己的气质, 不然, 只是说空话而已。......
读书贵知要, 只颜子四勿: 心不绝想, 口不绝念, 守之勿失,循之勿违,岂有差错? 泛观天下之书而不知用力
读书贵在懂得掌握要点, 只要做到像孔子弟子颜回提出的那样: 非礼勿视, 非礼勿听, 非礼勿言, 非礼勿动; 并且......
圣人教人,不是个束缚他通做一般,只如狂者便从狂处成就他,狷(juan绢)者便从狷处成就他。人之才气,如何同
品德高尚、智慧高超的人教育人,不是把每一个人都管束成一般模样,而是因人而异。如果是狂妄的人便从妄狂之处......
学者有段兢业的心思, 又要有段潇洒的趣味。 若一味敛束清苦, 是有秋杀无春生, 何以发育万物?
学者既要有兢兢业业、 小心谨慎的思想, 又要有风流潇洒的雅趣。 倘若一味谨小慎微、 清寒刻苦, 就是只有秋......
因人而施之,教也,各成其材矣,而同归于善。
依据各人的个性特点施行教育,才是科学的教育方法,使受教育者充分发展各自的才能和专长,而共同具备良好的品......
磨铁可以成针,磨砖不可成针。
下功夫可以把铁杵磨成针,而再下功夫去磨,砖终究不能成针。......
学行之邪正,判之义利而已。有辩而淫者曰:“义,利也。”利乃所以为义也, 则学术乱矣。
检验一个人的学问品行是否端正, 从他对义与利的看法就可以判别出来。 有迷惑人心的人诡辩说: “义就是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