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列表:
  •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

    学生学习的缺点有四种类型,教师一定要知道。学生在学习中,有些人的缺点是贪多务得,有些人的缺点是学得过少,......

  • 羿之教人射,必志于彀(gou够),学者亦必志于彀。

    古代传说中擅长射箭的羿,教人射箭,一定首先期望学射者抓住关键把弓拉满。学习的人也一定要抓住学射的关键,......

  • 勤有功, 戏无益。 戒之哉! 宜勉力。

    勤奋好学,会有所成功,怠惰贪玩就毫无收益。以此为戒吧!应当时刻不忘勤勉努力。......

  • 人生世间,惟有学问一事,故时敏以求之,自不知安饱耳,非有心于不求也。 若无时敏之学, 而徒用心于安饱之

    人来到世上, 只有学问一事最为重要, 所以应时时奋勉来探求它。 如此自然不知道去追求安逸、 美食, 因为他的......

  • 教训者,以道义为本,以巧辩为末。

    教育训导学生,以道义作为根本,以巧言善辩为枝叶。......

  • 子厚以礼教学者最善,使学者先有所据守。

    柳宗元用礼教育学生是最好的方法,这样可使学生先有所依据。......

  • 古之圣人, 终其身于问学之场焉, 讲习讨论, 心解力行, 以至于寝食俱废者, 为淡也。

    古代品格、智慧完美的人,把毕生精力放在探究学业的场所,把整个身心用于讲授、 学习、 讨论、 研究探索和身......

  • 学者须耐辛苦, 不要有富贵相。

    求学的人必须耐得住辛劳困苦, 不能去追求利禄享受。......

  • 人能先立乎其大者,则小节虽或未尽合理,亦无害也。

    人能够先确立做人的一些重要品质,那么小节虽然可能有不全合理的地方,也不会有太大的危害。......

  • 学问勤乃有,不勤腹空虚。

    勤奋努力才会学识渊博, 不勤奋努力就腹中空空。......

  • 孔子孟子之所汲汲以教人者,在其不可得而知。而其可得而知者,不详论也。

    孔子孟子教育学生最迫切的,是那些学生自己难以懂得的内容; 而那些学生自己易于懂得的内容,就不详细讲授了。......

  • 主于道则欲消,而艺亦可进。主于艺则欲炽而道亡,艺亦无进。

    教育人以培养优良品德为主,就能消减私欲,而才能也可以进步。以培养才能为主,私欲就膨胀而失去优良品德,才能......

  • 学者以勤为要。 禹惜寸阴, 陶惜分阴, 不可不知, 不可不学也。

    学习的人以勤奋为关键。 大禹珍惜一寸光阴, 陶侃珍惜一分光阴, 这种精神不可不知, 不可不学。......

  • 以道制欲,则乐而不厌; 以欲忘道,则惑而不乐。

    用道义制约私欲,精神快乐而不厌倦;追求私欲而忘记道义,就迷惑而烦恼。......

  • 人之心不可令闲, 闲则逸,逸则放。

    人的大脑不能让它空闲, 空闲了就要追求安逸舒适, 追求安逸舒适就会放纵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