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
【注释】
选自三国魏·曹植《洛神赋》。
翩:轻快飞翔的样子。
惊鸿:鸿雁惊飞,比喻美人的体态轻盈。鸿,鸿雁。
婉:柔曲。
游龙:游动的龙。比喻美人的姿态婀娜。此二句写洛神如惊鸿翩翩,游龙婉婉,体态轻盈。
荣曜:繁华光彩。荣,茂盛。曜,照耀。
华茂:华美茂盛。
轻云:淡云。
蔽:遮挡。
飘飖:飘动摇曳的样子。
流风:旋风。
回:旋转。
皎:洁白光明。
迫:逼近,靠近。
察:细看。
灼:明丽的样子。
芙蕖:荷花。蕖,一本作“蓉”。芙蓉,芙蕖的别名。
渌:水清澈的样子。
【赏析】
魏文帝黄初四年(公元223年),曹植入京朝见哥哥,在回封地鄄城时,停留洛水边,夜宿舟中。有感于洛神的传闻,写了这篇名传千古的浪漫主义名篇《洛神赋》。相传古帝宓羲氏的女儿宓妃,溺死于洛水,化为了美丽的女神。《洛神赋》以此为题材,表达作者与女神两相爱慕,一往情深,却因人神道殊,含泪痛别的怨怅情怀。文中以华美的词章、真挚的情感、浓烈的色彩塑造了一个美丽动人、回波含情的洛神形象: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
意思是:洛神的形象,翩翩移步像惊飞的鸿雁,婉转走来像盘曲的游龙。 繁华光彩如秋菊,华美茂盛似青松。恍恍惚惚如轻云遮掩明月,飘飘婉转如流风吹动雪花。远远望去,光亮如朝阳初升满天云霞,走近细看,鲜明如芙蓉探出清澈水波。
这一段对洛水女神形貌的描写,运用了大量鲜亮、华美的事物做譬,进行粗线条、印象式的展现,既不具体,也不完整。比如“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若轻云之蔽月”,“若太阳升朝霞”,“若芙蕖出渌波”几个排喻的连用,从整体上勾画洛神轻盈娴雅的身姿、云蒸霞蔚般的色彩、及动静皆宜的美丽。
显然,这种美丽虚虚幻幻,是可见而不可触摸的。然而正是这种虚幻的美,才更容易激起人们对她的向往和吸引,促使人们调动一切想象,去融炼她光彩照人的神采和明艳娇俏的容颜。实际上,透过惊鸿、游龙、秋菊、春松、轻云、太阳、朝霞这些亮丽的譬喻,一个华美灿烂的女神形象已经开始在人们的脑海中形成了:她衣袂飘飘,如天上舒卷的“轻云”;她轻盈欲举,如风中飞旋的雪花。光亮如朝阳初升云霞满天,鲜明如芙蓉出水绿波荡漾。
接下来,作者详尽地描绘了她的容貌、神情、举止和服饰,犹如给美丽的洛神注入血肉,使之丰满起来,生动起来,立体地活灵活现地呈现在了人们眼前,仿佛触手可及。
这样一个优雅美丽、纯洁多情的女神,千百年来,曾令多少文人骚客、俊男靓女为之心驰神往,读之念之,美之爱之,生出千般遐想、万般怜爱。
然而,描写女神形象,并非自曹植始。战国时期,楚国诗人屈原写过山鬼、湘夫人;宋玉写过巫山神女;到了汉代,司马相如和张衡在其汉赋《上林赋》和《思玄赋》中,还直接描写过洛水女神。曹植继承前人创作的经验、形象、意境,大胆创新,彻底摆脱汉大赋繁重铺写的弊端,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塑造出了这个超越前代、光照千秋的女神形象。
-
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
[2018-11-17]
-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之境界:“昨夜西
[2018-11-17]
-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
[2018-11-17]
-
王国维
[2018-11-17]
-
近世诗人,能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者,当推黄公度。
[2018-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