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
【注释】
选自唐代·魏徵《谏太宗十思疏》。
浚:疏通。
【赏析】
唐太宗执政以来,任贤授能,开言纳谏,政治清明。到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一派歌舞升平景象。这时,唐太宗便显露出了一些“纵情傲物”、骄矜懈怠的苗头。魏征高瞻远瞩,写了这篇著名的《谏太宗十思疏》,希望太宗“居安思危,戒奢以俭”。他说:
“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意思是:要想树木长得高大,必先稳固它的根部;要想水流向远方,必先疏导它的源头;要想国家安宁稳定,必先多积德义。
作者以“求木之长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远者,必浚其泉源”为喻,阐发安邦治国的道理,通俗易懂而又深刻贴切。所谓“固根”者,喻其治本也。 根深才能叶茂,干壮才能枝高。身为人君者,多积“德义”,政治清明,国家才能安定,社会才能进步。所谓“浚源”者,喻其疏导也。《国语·周语上》记载,邵穆公劝诫周厉王消除谤言,提出著名的“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观点。意思说,如果用堵的办法,即用高压政策来防止人民提意见,如同筑堤防水,一旦水道壅塞,决堤泛滥,将会导致很大灾难,伤人必多。所以治水的人,主要用疏导的办法,让水有地方宣泄,才不致造成灾祸。对老百姓的意见,也应该进行宣导,让老百姓把话都说出来。如果政事顺从民意,群众不满的地方改进了,老百姓自然就没有意见了。
魏徵《谏太宗十思疏》一文,总纲就是“思国之安者,必积其德义”。 作为人君者,只要认同了这一观点,就应该积极行动,多积“德义”,并听取多积“德义”的具体方法。唐太宗接受了这一观点,唐朝得以走向“贞观之治”的太平盛世。
-
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
[2018-11-17]
-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之境界:“昨夜西
[2018-11-17]
-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
[2018-11-17]
-
王国维
[2018-11-17]
-
近世诗人,能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者,当推黄公度。
[2018-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