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
【注释】
选自唐·柳宗元《钴潭西小丘记》。
突怒:突起耸立的样子。
偃蹇:山石盘曲起伏、横卧直起的样子。
负土而出:从泥土里冒出来。
殆:几乎。
嵚(qīn)然:山势耸立的样子。
相累:相互重叠。
下:向下倾斜。
冲然:向上、向前突起的样子。
角列:像兽角一样排列。
罴:熊的一种,又称人熊或马熊。
【赏析】
《钴潭西小丘记》是柳宗元《永州八记》中的第三篇。作者以新颖、形象的语言,精致地描绘了小丘上布满的嶙嶙奇石。在一般人眼里,那是一些毫无生命的石头,但在作者眼中,它们都成了富有生命力的东西:它们埋在泥土之下,不见天日,但却不甘被埋没,于是愤然突破地面,顶土而上,争作异状,以显示自己的存在:
“其石之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者,殆不可数。其嵚然相累而下者,若牛马之饮于溪;其冲然角列而上者,若熊罴之登于山。”
意思说:小丘上的岩石,有的突起耸立,有的盘曲仰卧,有的顶着土挺立而出,争相表现者,不可胜数。那些相互重叠、层层向下倾斜延入水边者,宛如牛马在溪边饮水;那些像兽角一样排列,向上突起者,犹如熊罴在向山上登攀。
本句主要描写山石的千姿百态。作者先用拟人化、动态化的手法,以“突怒偃蹇,负土而出,争为奇状”十二个字,形容众石的奇特:有的突起耸立,有的盘曲仰卧,有的顶着土挺立而出,把无生命的石头写得生气流动,充满活力。它们一个个或伸头探脑,挣扎着从土里冒出来,或摆出各种奇特的姿态,让人欣赏,而以“殆不可数”言其姿态多,种种情状,令人目不暇接。
接着,作者又用比喻的手法,分写了两类石头的形状:一类向下延伸,好似“牛马之饮于溪”,它们“相累而下”,层层叠叠,活画出成群结队的牛马你推我拥的俯身就水图。一类向上突起,犹如“熊罴之登于山”,它们冲然“角列”,描绘出众多熊罴仰着头争相爬山的情景。这样的比喻,选用“相累而下”、“角列而上”、“饮于溪”、“登于山”形容之,显得生气勃勃,充满生命的律动与美感,十分传神。
作者化静为动,既写出了石数之多、石态之奇,又传达了奇石的情感。冷冰冰的石头,本无情感,是作者将自己的情感移入,使石头获得了生命力,顿时栩栩如生,有了一种运动之势。在这里,作者即景会心,主观的情和客观的景物契合无间,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境界,既寓“意”,又妙合自然。正如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卷下中所言:“烟云泉石,寓意则灵。”的确如此。
然而,这样美丽的小丘,却远弃于荒凉的永州,无人赏识,不能不令人倍感惋惜。其实,这被弃的小丘,寓意的正是作者自身的遭遇:他怀才遭弃,久贬不迁,有才华无处施展,所以只能借此一吐心中块垒,同时,也隐微曲折地透露出一丝渴望得到重用的心境。
-
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
[2018-11-17]
-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之境界:“昨夜西
[2018-11-17]
-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
[2018-11-17]
-
王国维
[2018-11-17]
-
近世诗人,能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者,当推黄公度。
[2018-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