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亡。
【注释】
选自宋·苏轼《日喻说》。
道:道理,法则,规律。
壮:壮年。
【赏析】
《日喻说》作于宋神宗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十月十二日。苏轼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二月,宋神宗采纳王安石的建议,用经义、策论试进士,而罢去自唐以来诗赋取士的制度,助长了当时空谈义理,不重实学的风气。苏轼认为,“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苏轼既看到了过去以诗赋取士的偏颇,“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也看到了“以经术取士”的弊端,“士知求道而不务学”。于是写了这篇文章,“以讥讽近日科场之士,但务求进,不务积学,故皆空言而无所得”。
《日喻说》抓住“学”字深入剖析,揭示求学必须不断接触实际,才能掌握知识学问的规律:
“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亡。”
意思是:天天跟水打交道,十五岁就能掌握水性。生来没接触过水的人,即便到了壮年,看见船也害怕。比喻只有亲身参加实践,才能学到知识才能。
苏轼认为,“学”是“致道”的不二法门,这个“道”,可以是“道理”,也可以引申为“法则”、“规律”,实际上是指儒家之道。为了掌握世事规律,精于儒家之道,苏轼特别强调刻苦学习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他所谓的“学”,指的就是不断地实践、去掌握实际的经验。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苏轼以南方人和北方人学“没”(潜水)作比:南方人天天跟水打交道,到15岁时水性就很好了。北方人生来没接触过水,长到壮年,看到船照样害怕。学道也是这样,不下苦功夫是不能“致道”的:“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苏轼强调,南方人之所以能潜水,是因为他们日与水居,熟悉水的特性和规律。北方人不习水性,是因为他们很少接触水,不了解水的特性和规律。所以,要想使自己在水中自由出没,光听人讲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亲自下水实践和体验,否则没有不失败的。
这句话昭示人们:要想学有所得,必须亲身实践,日积月累,水到渠自成。如果没有或不肯下苦功,只是道听途说,拾人牙慧,或主观臆测,必然出偏差,闹笑话,甚至酿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
诗人对于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
[2018-11-17]
-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之境界:“昨夜西
[2018-11-17]
-
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
[2018-11-17]
-
王国维
[2018-11-17]
-
近世诗人,能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者,当推黄公度。
[2018-1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