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注释】
选自《孙子兵法·谋攻篇》。
百:概数,非实指,言其多。
善:好,高明。
善之善者:高明之中最高明的。
屈人:使人屈服。
【赏析】
战争的理想境界,是既能最大限度地消灭敌人,获得完全的胜利,又能最大限度地保全自己,强大自己,得到用兵的好处。正是从这个意义上,孙子提出著名的“全胜”论。他说:
“百战百胜,非善之善者也;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意思是:打仗做到百战百胜,并不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不战而使敌军屈服,才是高明之中最高明的。
孙子认为,战争一般以两种形态出现:一是以谋略胜敌,一是以武力攻敌。
以武力攻敌者,虽然取得了胜利,自己也必然遭受损失,不是最理想的结果。最理想的结果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即不用战争手段,使敌人完整地全部屈服,既取得“全胜”,自己又不受一点损失。两者相较,“全胜”为上,“破敌”次之。所以,“全胜”是孙子兵法的一条核心原则,是“谋攻”的出发点和重要内容,也是其军事谋略中一种高的境界和高的层次,它所追求的是战略战术的完美。
不战而屈人之兵在历史上有不少成功的战例。
东汉建武四年秋,光武帝刘秀派王霸和马武去讨伐梁王刘永的部将周建,梁王的部将苏茂赶来救援,派出精锐骑兵阻截马武的粮草。马武前往解救时,周建从城内冲出,与苏茂夹击马武,马武败北。
马武率军经过王霸营垒时,请求王霸出击支援。王霸坚守壁垒,拒不出战。王霸对部下解释说:“今闭营固守,示不相援,贼必乘胜轻进;捕虏(马武)无救,其战自倍。如此,茂军疲劳,吾承其弊,乃可克也。”(《后汉书·王霸列传》
)苏茂、周建果然轻敌冒进,攻击马武。马武见无救兵,只得奋力与敌激战,
王霸相机率精锐骑兵袭击敌军后阵,周建、苏茂腹背受敌,惊乱败走。
不久之后,苏茂重新聚集兵力,连番到营前挑战。王霸坚守不出,并在营中设宴犒赏将士。部下们认为,苏茂前日已败,容易取胜。王霸却说:“不然。苏茂客兵远来,粮食不足,故数挑战,以徼一切之胜。今闭营休士,所谓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
苏茂、周建求战不得,引军回营。当天夜里,周建的侄子周诵在城中起事,献城降汉。苏茂、周建二人偷偷逃遁。王霸达到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
始如处女,敌人开户,后如脱兔,敌不及拒。
[2018-11-11]
-
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2018-11-11]
-
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
[2018-11-11]
-
善守者,藏于九地之下;善攻者,动于九天之上。
[2018-11-11]
-
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
[2018-1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