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2018-06-20 可可诗词网-贺知章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词简介
        唐代诗人贺知章的七绝。诗人以浅显通俗、淳朴清新的语言,抒写了久客归家的人所共有的那种悲喜交集之情。全诗直赋其事,层次分明,曲折有致,情趣横生。首二句“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以“少小”、“老大”,突出了作客异乡的久远;又抓住极熟悉、亲切的“乡音”来抒写乍喜乍悲的万千感慨。“鬓毛衰”与“老大”照应,和“乡音无改”对衬,把他初临故土的感触,对家乡的深厚感情,细腻逼真地表现出来。接着,抓住颇有戏剧色彩的情景和细节,更深刻地抒发感慨:“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笑问”二字,把孩子们惊奇、活泼、幼稚、讲礼貌的情状表现得维妙维肖。诗人与孩子面面相觑、互不认识,孩子竟称他为“客”,怎能不令他陡然一惊、感伤惆怅! 诗篇在儿童“笑问”声中戛然而止,意境含蓄,引人沉思。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回乡偶书二首·其一》
    .[唐].贺知章
    少小离乡老大回,乡音难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 《 huí xiānɡ ǒu shū èr shǒu · qí yī 》 
    《 回  乡    偶 书  二 首   · 其 一 》 
    .[ tánɡ ]. hè zhī zhānɡ 
    .[ 唐   ]. 贺 知  章    
    shǎo xiǎo lí xiānɡ lǎo dà huí , xiānɡ yīn nán ɡǎi bìn máo shuāi 。 
    少   小   离 乡    老  大 回  , 乡    音  难  改  鬓  毛  衰    。 
    ér tónɡ xiānɡ jiàn bù xiānɡ shí , xiào wèn kè cónɡ hé chù lái 。 
    儿 童   相    见   不 相    识  , 笑   问  客 从   何 处  来  。 
     
  • 《回鄉偶書二首·其一》
    .[唐].賀知章
    少小離鄉老大回,鄉音難改鬢毛衰。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译文】 年纪轻轻时离开故里老大后才重返家乡,鬓毛已经疏落而乡音却仍和往昔一样,儿童们见到我没有人能够认识,只是笑嘻嘻地问我来自何方。


    【逐句翻译】
    少小离家老大回,少小离故乡哟老大才把家回,
    乡音无改鬓毛衰。乡音未变哟双鬓如雪白皑皑。
    儿童相见不相识,一群跳蹦的儿童都不认识我,
    笑问客从何处来。个个咧嘴笑着问客从何处来。
  • ①唐玄宗天宝三年(744),贺知章八十六岁,辞去秘书监请为道士,回到故乡越州永兴(今浙江萧山),写了这两首诗。
     
    ②鬓(bin殡)毛:长在耳朵前边的头发。衰:一作“摧”都是凋落稀疏之意。
  • 【集评】 宋·刘辰翁:“说透人情之的。”(《唐诗品汇》卷四十六引)
    清·唐汝询:“鬓毛摧,毛非昔也,儿童不相识,人非昔也,横写久客之感最为真切。”(《唐诗解》卷二十五)
    清·王尧衢:“此作一气浑成,不假雕琢,兴之偶至,举笔疾书者。”(《古唐诗合解》卷五)
    近·王文濡:“旧本儿童相见不相识,多泥作后来之儿童,殊少意味。盖此句系指少小相见之人,今已鬓毛摧败,不复相识,与上句联成一气。”(《历代诗评注读本》)

    【点评】 贺知章写的是自己的遭逢和感受,但千百年来却能引起广大读者的普遍共鸣,除了他的这一作品具有高明的艺术技巧之外,关键还是在于他能将一己的审美体验予以概括和提升,创造出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艺术情境。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贺知章的诗歌今存十九首,其中绝句写得朴素自然,多用白描,时出巧思,淡而有味。
     
      这首《回乡偶书》是诗人在八十六岁高龄时辞官回故乡时所作,原题共有两首。
     
       故乡,对于人们往往有一种特殊的感情。杜甫甚至说过:“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究其原因,约有三个方面:第一、故乡的事物能引起人们对童年的美好回忆;第二、故乡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在人们思想性格上打下了永远抹不掉的烙印,甚至历久而弥鲜;第三、故乡有很多亲朋故旧,也是人们怀乡的重要感情纽带。贺知章在少小之时即离开故乡,到八十六岁垂暮之年才回来,其间阔别了几十年,他的感受之深,更与一般暂离故乡的人不可同日而语了。
     
        的确,诗人归心似箭,在归途上就已经急不可耐了:“故乡杳无际,江皋闻曙钟。始见沙上鸟,犹埋云外峰。”(《晓发》)因为晓雾刚散,近处的鸟虽然清晰可见,远处的山还埋在云雾之中,更觉前路杳冥,故乡遥远,此情难耐。诗人就是怀着这样急迫浓烈的心情返回故乡的。
     
         “少小离家老大回”,诗一开始,就紧扣题目,单刀直入,点明离家与回乡相距年岁之久、时间之遥,其中已蕴藏着很深的感慨。这感慨在同题第二首诗中即有明白的描写:“离别家乡岁月多,近来人事半消磨。惟有门前镜湖水,春风不改旧时波。”山河依旧,人事消磨,将自然的永恒与人生的多变作了鲜明的对照。这里是明写,在“少小离家老大回”中是隐含,表现手法不同,艺术效果也不同。
     
         第二句“乡音无改鬓毛衰”用的也是对比法,但不是自然与人生的对比,而是语言与鬓发的对比。语言习惯一经形成,虽经岁月磨砺也难以更改;美好青春难以永驻,童颜黑发转眼即可衰颓。“乡音无改”既是故乡在诗人身上打下的永远抹不掉的烙印,又是诗人亲近故乡儿童的媒介,所以弥足珍贵;“鬓毛衰”本是离乡数十年来宦游奔波的必然结果,幸而叶落归根,在白发飘萧的垂暮之年,终于返回朝思暮想的故乡,因而倍觉幸运。诗人这时的感情是悲喜交集,感慨与激动参半。
     
        元代杨载的《诗法家数》说:“绝句之法要婉曲回环,删芜就简,句绝而意不绝,多以第三句为主,而第四句发之,有实接,有虚接。承接之间,开与合相关,反与正相依,顺与逆相应,一呼一吸,宫商自谐。大抵起承二句固难,然不过平直叙起为佳,从容承之为是,至如宛转变化,工夫全在第三句,若于此转变得好,则第四句如顺流之舟矣。”
     
       此诗完全符合杨载所说的诗法。第一句平平叙来,说明诗人阔别故乡已有很多年。第二句顺着第一句意思下来,说明乡音依然很重而头发已经雪白。第三句“儿童相见不相识”,则调转笔来,写自己跟故乡儿童会面时的一个戏剧性场面:本乡本土长大的人,见面居然了不相识,这显然是由于诗人离家太久而造成的,对前两句来说是实接。最后,顺着第三句意思下来,使这一戏剧性场面达到高潮:“笑问客从何处来”!故乡儿童错把本乡本土的人当成客人,并笑微微地很有礼貌地询问客人是从何处而来。完成了这一精彩的神来之笔后,诗也就戛然而止,其中的情味,留给读者自己去体会。
     
       此诗前两句,在叙事描写中透露了诗人悲喜交集、感慨与激动参半的心情。到三、四两句,诗人反把自己的感情完全隐藏起来,只是就故乡儿童这一面来写,仿佛是纯客观的画面。就象一位多年失去孩子的父亲;父亲站在明处,看着孩子在表演;孩子蒙在鼓里,把父亲当作客人;孩子愈演愈真,父亲越看越爱。诗中所写,就类似这种情景。
     
       此诗运用了三种对比:通过少小离家与老大回乡的对比,以突出离开家乡时间之长;通过乡音难改与鬓毛易衰的对比,以突出人事变化速度之快;通过白发衰翁与天真儿童的对比,委婉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回乡欢愉之情和人世沧桑之感,并且将这两种迥不相同的感情水乳交融地凝合在一起。全诗采用白描手法,在自然朴素的语言中蕴藏着一片真挚深厚的感情。读之如饮醇醪,入口很淡,而后劲无穷。
     
     
  •        贺知章于天宝三年(744年)辞官归故里,时年86岁。这首诗记下了他回到家乡与家人久别重逢时的感受。
     
             在历代诗歌名篇中,不乏描写羁旅行役的佳作。如古诗“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写的就是战争年代普通老百姓服兵役少小离家年老回的情景。贺知章的这首《回乡偶书》,首句虽同样从少小离家年老回乡写起,但反映的却是不同的内容。当时不少读书人或者为了谋生,或者为了实现抱负,或者为了取得功名,而离开了家乡,由于古代社会交通极其不便,关山阻隔,不像今天那样回家探亲方便,以至一旦离家远行,常常不得不长期羁留异地,数十年方能归来。到那时,青丝已成白发,真是“朝为媚少年,夕暮成丑老。”怎不令人感慨万端。这首诗的前二句所写便是这一当时普遍的现实。流光抛人,逝者如斯,早年离家,绿鬓年少,今朝归来,鬓发如霜,朝如青丝暮成雪,更增一番惆怅。然而尘世之间,在不可避免的变化之中,也有不变者在。那就是鬓毛虽改而乡音未改。开始二句“少小”与“老大”,“鬓毛衰”与“乡音未改”形成鲜明对照,流露出老诗人对乡土的热爱。这种恋乡的情怀,不仅表现在对故乡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深情上,也表现在与家乡人的关系上。为此,后二句一转,选取了与故乡儿童相见的场面来从另一个角度表达诗人的怀乡之情。相见而不相识,可见离乡之久,未免有凄然之感;但从儿童天真而亲切的问句“客从何处来”中,诗人久客伤悲的情怀顿时一下子淡化了,同时也表达出诗人旷达的襟怀。
     
             贺知章在唐王朝为宦多年,这次自请归田,得到玄宗的批准,并赋诗饯别,也可谓富贵归故乡了。元代睢景臣在散曲《高祖还乡》中以讽刺的笔调刻画出汉高祖衣锦还乡时耀武扬威的丑态。贺知章的身分地位虽与刘邦不同,但两相比较,诗人在本诗中自我描写的情景,朴实平淡,如实地抒发出诗人长期蕴蓄胸中的乡思之情,毫无一点庸俗的夸张,品格之高,于此可见。
     
  •  
         这是唐朝诗人贺知章的名作,千古传诵。它以质朴闲淡的诗风,表达了游子久客乍归的复杂思想感情,纯以口语,天然真挚。此诗共有二首,这是其中之一。从诗题可知,这是诗人回到故乡,信笔所书之作。中华民族有一个共同的民族心理——乡土观念特别强,人们往往对哺育自己长大的故乡,感情特别深厚,到了老年,外出的人就更加怀念故园,总希望叶落归根,回故乡安度晚年。此诗正是诗人晚年回到久别的故乡时即景所感之作。
     
         “少小离家老大回”,一开头就直接点出离开家乡之久和回到家乡时年纪之大,突出诗人作客异乡的久远。“少小”与“老大”对比,写出了时间的跨度。诗人三十七岁考取进士,先后任过礼部侍郎兼集贤院学士、太子宾客、秘书监等职,直到八十二岁才辞官退休,回乡隐居。久违故乡,如今踏上故乡的土地,既熟悉又陌生,抚今追昔,百感交集,心中该有多少话要说,可什么都不说,暗寓着无限感慨之情。次句“乡音无改鬓毛衰”,生动地刻划出暮年归来时的形象。“乡音”是每个人牙牙学语时就烙下的故乡印记。尽管时光飞逝,人生易老,岁月消磨,但家乡口音却没有改变。苏轼诗有“犹胜相逢不相识,形容变尽语音存”。清人叶燮诗中也有“忽讶船窗送吴语,故山月已挂船头”。这是客子对乡音的共同感受。“鬓毛衰”照应上句“老大”,和“乡音无改”对衬,用高度凝炼的语言,明白如话地表达诗人初临故土的感慨,蕴含着对家乡无比深厚的感情,从而为唤起下两句作了精心而又自然的铺垫。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诗意陡增波澜,借儿童的眼睛和形象暗写自己,捕捉诗的意趣,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真是机杼别裁! 谁会想到他就是家乡的老长辈呢?只以为是远方来的客人,儿童们有礼貌而又透出热情地加以问讯,好客天真之情溢然可见。从诗人感受来说,儿童的笑问却是诗人心头的一击。当年离家,风华正茂; 今日归来,鬓毛疏落。昔日的主人今天反成了客人,此中感受既喜又悲,不胜感慨之至。“笑问客从何处来”,宛然看到那群儿童天真烂漫问话的音容笑貌,备感亲切,真是“亲不亲,故乡人”啊!诗有问无答,即悄然作结,留人玩味体悟。
     
        全诗毫无雕琢,全用白描,没有词藻的修饰,却意蕴醇厚,宋宗元称“情景宛然,纯乎天籁”(《网师园唐诗笺》)。在结构上又独具匠心,通过层层翻进,奇趣妙生,《对床夜语》说“语益换而益佳,善脱胎者宜参之”,此诗之境界,在唐人七绝中殊不多见。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