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2022-10-06 可可诗词网-马戴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词简介
     《楚江怀古》是作者因为仗义直言,被贬为龙阳尉,赴任途中所作。全诗共三首,这是其中的第一首。全诗描写洞庭的自然风光,十分真切,气象广阔。“露气”、“寒光”、“微阳”、“楚丘”、“猿啼”、“木兰舟”、“明月”、“苍山”、“乱流”,将洞庭风光点染得清微婉约,气象高远,含而不露。“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二句,是晚唐诗中的名句,一写听觉,一写视觉;一写物,一写己;上句寓动于静,下句寓静于动。即如杨慎所云: “虽柳吴兴(柳恽)无以过也。” (《升庵诗话》)广泽,指青草湖,周长265公里,与洞庭湖相连,是古代云梦泽的遗迹。末尾一联: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点明题目中的“怀古”,也是伤今,而且以“夕”、“秋”在时间与节候上呼应开篇,使全篇呈和谐、完整之美,让人寻绎不尽。因此翁方纲在《石洲诗话》中赞扬他的五律,“直可与盛唐诸贤侪伍,不当以晚唐论矣”。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楚江怀古三首·其一》
    .[唐].马戴.
    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楚江怀古
     
  • 《 chǔ jiānɡ huái ɡǔ sān shǒu · qí yī 》 
    《 楚  江    怀   古 三  首   · 其 一 》 
    .[ tánɡ ]. mǎ dài.
    .[ 唐   ]. 马 戴 .
    lù qì hán ɡuānɡ jí , wēi yánɡ xià chǔ qiū 。 
    露 气 寒  光    集 , 微  阳   下  楚  丘  。 
    yuán tí dònɡ tínɡ shù , rén zài mù lán zhōu 。 
    猿   啼 洞   庭   树  , 人  在  木 兰  舟   。 
    ɡuǎnɡ zé shēnɡ mínɡ yuè , cānɡ shān jiá luàn liú 。 
    广    泽 生    明   月  , 苍   山   夹  乱   流  。 
    yún zhōnɡ jūn bú jiàn , jìnɡ xī zì bēi qiū 。 
    云  中    君  不 见   , 竟   夕 自 悲  秋  。 
  • 《楚江懷古三首·其一》
    .[唐].馬戴.
    露氣寒光集,微陽下楚丘。
    猿啼洞庭樹,人在木蘭舟。
    廣澤生明月,蒼山夾亂流。
    云中君不見,竟夕自悲秋。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翻译】
     
    露气凝结着湿寒的清光,夕阳沉落下古国的山丘。猿猴在洞庭湖畔悲啼,诗人在木兰舟中浮游。广袤的沼泽托起皎洁的明月,苍茫的群山俯抱奔腾的激流。美丽的云神却不肯降临,使我终夜苦思,独自悲秋。

    【逐句翻译】
    露气寒光集,水雾迷茫江面的波光带着寒意,
    微阳下楚丘。秋日薄暮夕阳坠落楚地的山丘。
    猿啼洞庭树,耳听洞庭畔树丛内清猿的哀叫,
    人在木兰舟。眼见江上漂流着载人的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广阔无垠的湖泽升起一轮明月,
    苍山夹乱流。青苍的山峦间夹泻着滔滔乱流。
    云中君不见,屈子《九歌》中的云中君没有出现,
    竟夕自悲秋。整夜里诗人缅怀古人独自悲秋。

  • ①楚江:楚地的江流。这里指湘江一带。
     
    ②微阳:微弱的阳光,这里指夕 阳。楚丘:指楚地的山丘。
     
    ③木兰舟:用木兰树木造的船。南朝梁任昉《述异记》下:“木 兰洲在浔阳江中,多木兰树。昔吴王阖闾之植木兰于此,用构宫殿也。七里舟中,有鲁 班刻木兰为舟,舟至今在洲。诗家云木兰舟,出于此。”后用作船的美称,并非实指木兰 木所制。木兰,又名杜兰、林兰,皮如桂香,其花内白外紫。
     
    ④广泽:洞庭湖和湖湘一带 的水泽。
     
    ⑤云中君:指云神丰隆,或云屏翳。屈原《九歌》有《云中君》篇。
     

  •  
    【集评】 明·杨慎:“‘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虽柳恽不是过也。晚唐有此,亦希声乎!严羽卿称戴诗为晚唐第一,信非溢美。”(《升庵诗话》卷七)
     
    明·王世贞: “权德舆、武元衡、马戴、刘沧五言,皆铁中铮铮者。‘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真不减柳吴兴。”(《艺苑卮言》卷四)
     
    近·俞陛云:“唐人五律,多高华雄厚之作。此诗以清微婉约出之,如仙人乘莲叶轻舟,凌波而下也。首二句言楚丘凝望,正残阳欲下之时,露点未浓,露气已集,写出薄暮嫩凉天气。三四句绝无雕琢,纯出自然,风致独绝,而伤秋怀远之思,自在言外,读者当于虚处会其微意也。五六言因水阔故明月早生,因山多故乱流夹泻,乃楚江所见之景。收句说明怀古意,借云中君以托想,谓其恋阙怀人,亦无不可也。”(《诗境浅说》,上海书店1984年版,第22页)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唐宣宗大中初年,诗人因直言由太原幕府掌书记贬为龙阳 (今湖南汉寿)尉。从北国到江南,他徘徊于洞庭之滨,湘江之畔,触景生情,追慕前贤,感伤身世,写下三首诗,这是第一首。
     
      首联是说,秋风萧瑟,薄暮时分,江上晚雾弥蒙,楚山夕阳西下。肃杀的暮秋景象,浸透诗人悲凉凄清的落寞愁绪。
     
      颔联两句堪称晚唐诗中名句,视听结合,物己交融,动静相映,绘出了这样一幅图画: 但闻浩渺的洞庭湖边枯树丛中猿猴哀鸣,只见江中木兰小舟飘流。“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 (《楚辞·九歌·湘夫人》)、“船容与而不进兮,淹洄水而凝滞” (《楚辞·涉江》),诗人泛舟湘江之上,对景怀人,屈原诗句仿佛在扣击他的心弦。
    颈联二句是说,夜幕降临,明月冉冉升起于浩瀚无边的洞庭湖上,苍青色的山峦夹泻着的乱流奔涌而下。同是写明月,张九龄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李白的“梦绕城边月,心飞故国楼”,杜甫的“星垂平野阔,江入大荒流”,都是所谓“高华雄奇”之作,马戴此联的风格却明显不同,阔大和静谧恰恰反衬出他远谪南荒的孤单凄凉,迷茫与纷扰则深深映照出他内心深处的烦乱彷徨。
     
       尾联“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是说,云中君无由得见,屈子邈矣难寻,自然更是感慨丛生,彻夜悲叹了。这两句不仅点明 “怀古”之题,而且“竟夕”与“悲秋”在时间与节令上呼应开篇,使全诗于变化错综之中首尾一致,和谐完整。
     
        从本诗可见,清微婉约之风格,是由内容上的细腻低回决定的。所谓清超而不质实,深微而不粗放,清丽淡远忌艳抹浓妆,含蓄而忌直露。
     
  •  
         唐宣宗大中(847—859)初年,马戴被贬龙阳(今湖南汉寿) 尉,途经洞庭湖畔和湘江之滨,诗人触景生情,追慕先贤,感怀身世,写下 《楚江怀古》组诗三首,此诗为 第一首。全诗借景抒怀,在缅 怀屈原的高洁情怀时,亦传递 出感时伤世、知音难遇之人生 感叹。
     
         首联以大开大阖之笔,总 写洞庭湖的夕阳美景。夜幕降 临,寒气初露,落日的余晖洒在 湖面上,泛起万点粼光。一 “集”字,一“下”字,将洞庭湖之 烟波浩渺与湖光山色渲染得多 姿多彩,令人浮想联翩。
     
         颔联则将视角从远处转入 眼前,从猿啼到树木,从游人到 木兰舟,短短十个字,依然是写 景,但景中寓情,幽思绵远。此 刻的洞庭湖上,呈现出两个不 同的世界:一方面,猿猴在洞庭湖畔的树上悲啼,声声悲切;另一方面,游 人则乘坐着木兰舟泛游湖上,笑语盈盈。此二句,不仅对仗工整,句格有 六朝之风,而且“风致自绝”(胡震亨《唐音癸签》),风韵直逼盛唐。清人黄 生《唐诗摘钞》评曰:“此以景事衬对,句中便含有悲秋意故也。”其悲秋之 意,正暗含于一悲一喜之间。
     
        颈联依然从广阔的洞庭湖写起,为我们展现出洞庭湖上山、水、月、湖 交相辉映的壮观景象。宽阔的湖面上升腾起一轮明月,苍山峻岭间奔涌 着汩汩而下的乱流。
     
          尾联则在通篇写景之外,点出本诗的题旨“怀古”。云神怎么不见了 呢?无奈之下,我只有通宵达旦,独自悲秋了。此处,云中君指代的是云 神,但从通篇来看,实际上代指情操高洁、志向远大的先贤屈原。由此观 之,此诗名为“悲秋”,实则“悲己”;名为“怀古”,实为“抒志”。写萧瑟之 秋,实为借景抒情,表达诗人悲凉寂寞的忧郁情怀;写“云中君”之不见,实 为借屈原的怀才不遇,来传递出诗人仕途失意的落寞与孤愤。
     
        关于此诗,前人向来评价颇高,尤其是“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二句,脍炙人口,传诵至今。不过,这首诗之所以在晚唐独树一帜,更重要的 是在于超凡脱俗的艺术风格。俞陛云在《诗境浅说》中说:“唐人五律,多 高华雄厚之作,《楚江怀古》以清微婉约出之,如仙人乘莲叶轻舟,凌波而 下也。”应该说是准确、形象地把握住了本诗的艺术风格。
     
  •  
         唐宣宗大中初,马戴在太原幕府任掌书记,因直言被斥,贬为龙 阳(今湖南汉寿)尉。他从山西来到江南,于秋色中漫游楚江,因追思 前贤,感怀身世,写下怀古五律三章。这里的一首是其中的第一篇。
     
       全诗并无生涩的字句,简洁而自然,写出楚江日落后山水的动人 景色。夕阳已在楚丘缓缓西沉,江上露气集聚,寒气粼粼。此时诗人 在飘荡的木兰舟上,不时听到洞庭湖畔高树上传来的阵阵猿鸣声。夜 幕降临了,一轮明月从广阔的水面冉冉升起,月光下可以望见,苍翠 的山谷中有条条涧水飞流而下。在这六句中,楚江、楚丘、洞庭、木 兰,皆楚地特有的景物,而且它们都曾出现在屈原的辞赋中,诗人徘 徊、巡游其间,触景生情,是不能不联想到自己之所以来到这里的原 因的。因此在他笔下,虽有“微阳下楚丘”、“广泽生明月”这样阔大 而静谧的景色的描写,但是“寒光”、“乱流”、“猿啼”的纷乱和凄寒, 都反映出诗人内心深处的凄楚和迷茫。以猿声入诗,在唐诗中并不少 见,“君莫向秋浦,猿声碎客心”(李白《秋浦歌》),“猿啼客散暮江头, 人自伤心水自流” (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猿啼常与悲凄之情 相关。此处的猿啼虽不似巫峡之猿鸣凄厉、哀转,催人泪下,但亦足 以表达诗人悲秋怀古的心情。“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为晚唐诗 歌中名句,其妙处在于: 一写所闻,一写所视; 一句写物,一句写人; 一句静中有动,一句动中有静,浅彩淡墨,而情韵悠长。
     
          “云中君”,是楚地传说中的云神丰隆(屈原《九歌》中有《云中君》)。 结句借天上的神灵点明诗题“怀古”。“竟夕自悲秋”笼括了全诗在时 间、景物上的变化,以情化景,使作品更加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