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女操
诗词简介:
在封建社会里,女人出嫁后必须“从夫”,丈夫死后女子必须守节,如果女子守节的“事迹”显著,皇帝还会给予褒奖,树贞节牌坊。这一套封建礼教曾使多少妇女在落寞痛苦中死去,她们为了所谓的“贞节”付出了多么巨大的代价啊。这首诗宣扬的就是这种礼教,丧夫之妇心如古井之水难道是可能的么?她们有痛苦,但在当时谁能理解呢?她们敢表露痛苦的心情么?
本诗在写作艺术上有可借鉴处,题目中的“操”是琴曲名,也是诗体的一种。大多是用他物起兴本意。此诗以梧桐的偕老,鸳鸯的双死,兴起贞妇的殉夫,变应如此。结句再用井水不波来比喻守节不嫁,又是诗中的比体。
这是一首陈腐的说教诗,是表彰节烈自誓的女子的诗,这种品德是我国古来诗人最乐于吟咏的。
这首诗是从封建贞观来赞美从一而终的节妇。现在来看是陈腐的说教,然而在死守妇德的封建社会里,定然反响强烈。
这首诗是从封建贞观来赞美从一而终的节妇。现在来看是陈腐的说教,然而在死守妇德的封建社会里,定然反响强烈。
在封建社会里,女人出嫁后必须“从夫”,丈夫死后女子必须守节,如果女子守节的“事迹”显著,皇帝还会给予褒奖,树贞节牌坊。这一套封建礼教曾使多少妇女在落寞痛苦中死去,她们为了所谓的“贞节”付出了多么巨大的代价啊。这首诗宣扬的就是这种礼教,丧夫之妇心如古井之水难道是可能的么?她们有痛苦,但在当时谁能理解呢?她们敢表露痛苦的心情么?
本诗在写作艺术上有可借鉴处,题目中的“操”是琴曲名,也是诗体的一种。大多是用他物起兴本意。此诗以梧桐的偕老,鸳鸯的双死,兴起贞妇的殉夫,变应如此。结句再用井水不波来比喻守节不嫁,又是诗中的比体。
- 原文
- 拼音
- 繁体
- 《列女操》.[唐].孟郊.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贞女贵徇夫,舍生亦如此。波澜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 《 liè nǚ cāo 》《 列 女 操 》.[ tánɡ ]. mènɡ jiāo..[ 唐 ]. 孟 郊 .wú tónɡ xiānɡ dài lǎo , yuān yānɡ huì shuānɡ sǐ 。梧 桐 相 待 老 , 鸳 鸯 会 双 死 。zhēn nǚ ɡuì xùn fū , shě shēnɡ yì rú cǐ 。贞 女 贵 徇 夫 , 舍 生 亦 如 此 。bō lán shì bù qǐ , qiè xīn ɡǔ jǐnɡ shuǐ 。波 澜 誓 不 起 , 妾 心 古 井 水 。
- 《列女操》.[唐].孟郊.梧桐相待老,鴛鴦會雙死。貞女貴徇夫,舍生亦如此。波瀾誓不起,妾心古井水。
- 译文
- 注释
- 诗评
- 【逐句翻译】
梧桐相待老②,梧桐树相望相依守候到老,鸳鸯会双死③。鸳鸯鸟同宿同游直到双死。贞妇贵殉夫④,贞节妇人贵在为丈夫殉情,舍生亦如此。舍弃生命的义举应该如此。波澜誓不起,我发誓心里不会掀起波澜,妾心古井水。就像千年古井里平静之水。 - ①《列女操》:属乐府《琴曲》歌辞。列女,同“烈女”。指旧时代所谓重义轻 生、有节操的妇女。②梧桐:木名。属落叶乔木。《诗经·大雅·卷阿》:“梧桐生矣,于 彼朝阳。”在古诗中常作为坚贞爱情的象征。③鸳鸯:鸟名。雌雄偶居不离,故以之比 喻夫妇。《诗经·小雅·鸳鸯》:“鸳鸯于飞,毕之罗之。”④殉:为从夫而死。
- 赏析一
- 赏析二
- 赏析三
- 孟郊是中唐著名苦吟诗人。《列女操》是乐府琴曲 歌辞。列女,即烈女,指品性坚 贞的女子。操,是一种琴曲,此 处语带双关,兼指行为、品行。 列女操,即烈女的品行。这首诗以梧桐鸳鸯起兴。 梧桐是雌雄同株的植物。在中 国古代传说中,梧为雄树,桐为 雌树,梧桐同生同长,相守到老。 鸳鸯在汉族传说、文学作品中常 被作为爱情的象征,鸳为雄鸟, 鸯为雌鸟,据说两者永不分离,假如一只被抓,另一只就会相思而死。(据 晋崔豹《古今注·鸟兽》)所以诗歌开头说“梧桐相待老,鸳鸯会双死”,意 即梧桐、鸳鸯都同生共死。这两句使用互文的手法,刻画了相伴相守、至 死不渝的忠贞形象。“贞妇贵殉夫,舍生亦如此”,意即贞洁女性贵在为丈夫殉节,像梧桐 鸳鸯一样不惜性命。所谓贞妇,即烈女,这里指夫死不改嫁、从一而终的 妇女。最后两句用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妾心古井水,波澜誓不起”,主人 公说其心像古井水一样,誓不起任何波澜。所谓古井,即枯井。枯井无 波,借以表示自己从此心如死寂,不再动情。倒装句的使用,把“波澜誓不起”放到句子前半部分加以强调,突显誓言的坚决。唐代社会空气较为宽松,但统治者也积极提倡和表彰贞妇。初唐时, 秦王李世民府中曾以《列女传》书写屏风作为装饰。魏征《隋书·列女传》 中说:“妇人之德……非温柔无以成其仁,非贞烈无以显其义。”柳宗元《河 间传》说:“闻妇之道以贞、顺、静、专为礼。”张籍《节妇吟》:“知君用心如日 月,事夫誓拟同生死。”孟郊自己也有《去妇》诗云:“一女事一夫,安可再移 天。”这首《列女操》表达了同样的观点。作者以男性的眼光,写烈女的情 怀,希冀女性即便在丈夫死后也忠于丈夫、从一而终。以今天的眼光来 看,这种主张忽视女性的尊严,漠视女性的情感需求,思想价值不高。但 若以中国古代文学中以男女喻君臣的传统来考察,则此诗内容或许有所 寄托。诗人赞颂贞妇烈女,实际也可表达一种坚守节操、不同流合污的高 尚人格。就艺术手法而言,这首诗语言简洁朴素,押入声韵,音节短而急促,正 表现了贞妇誓言守节的短截有力的语气。诗全篇用“比”,梧桐偕老,鸳鸯 双死,比拟贞妇的殉夫,又以古井无波,贴切地表现烈女的守节不移,比喻 生动有力。韩愈称赞孟诗“神施鬼没,间见层出”(《贞曜先生墓志铭》),即 讲究艺术构思,这首诗也体现了这一特点。
- 这是一首赞美贞节妇人的诗。唐代是较为开放的社会,“从一而终、不事二 夫”的贞节观念并不很严重,但也一直受到推崇。孟郊这首诗看来是把贞女不事二夫 作为最高道德境界了。首二句采用了托物比兴的手法,以“梧桐”之守候到老、“鸳鸯” 之同生共死为喻,为的是引出诗人要表达的思想和内容:“贞女”应为夫殉情,舍弃自己 的生命。若是为了正义的事业和忠贞的爱情而殉情,是无可非议的。但诗人却把贞女 不事二夫当作妇女道德的规范和法则,在今日显然是不能接受的。末二句亦巧用比喻, 并借妇人之口表白心中不起波澜,如“古井水”一般。“古井水”是死水,没有丝毫生气, 无疑,这位少妇成了旧礼教的牺牲品,这样的道德观我们能提倡吗?此诗通过高度的 艺术表现手法,美化了这种可怕的思想。《唐诗三百首》将其选入,恐怕主要是这一道 德因素。现将其选入加以批判,显然是必要的。
- 仔细揣磨,这首诗似乎是一位新寡妇女在表露心迹。首联以“梧桐”起兴,似要讲述一个古老凄美的爱情故事。二联写“贞妇”的心志,以应题中“烈女”。后二句更像妇女表露心迹的话语。妇人表明从一而终的态度,拒绝外界的一切诱惑。这首诗虽是宣扬“从夫”的思想,写的很是直露,但同时作者也赞颂了一位对爱情忠贞不渝的女子。虽然封建礼教色彩浓厚,但是,这种对爱情的忠贞还是值得肯定的。
今日更新
-
列女操
[2018-06-1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