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父

2023-04-06 可可诗词网-先秦两汉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屈原既放,游于江潭,
        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渔父见而问之曰:“子非三闾大夫与?
        何故至于斯?”
        屈原曰:“举世皆浊我独清;
        众人皆醉我独醒,是以见放。”
        渔父曰:
        “圣人不凝滞于物,而能与世推移。
        世人皆浊,何不淈其泥而扬其波?
        众人皆醉,何不铺其糟而啜其醨?
        何故深思高举,自令放为?”
        屈原曰:“吾闻之,
        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
        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
        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
        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11)
        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12)
        遂去,不复与言。

        
        【注释】 ①江:此指湖南境内的沅江,是屈原晚年的流放地。潭: 楚方言,深水。②泽畔:水边。③渔父:渔翁。楚人对老年人尊称为父。三闾大夫:楚官名,掌管楚王族屈、景、昭三姓的事务。屈原曾担任过此官。至于斯:来到这偏僻的地方。屈原为三闾大夫,是京官,本不应来到沅江一带,故渔父有此问。④浊、清:指品德的卑劣与高尚。醉、醒:指对楚国形势认识的糊涂与清醒。见:被。⑤凝滞:本义是水流不通畅,引申为拘泥、固执。与世推移:随波逐流。推移,变化。⑥淈(gu谷):搅浑。⑦餔(bu补):吃。糟:酒渣。啜(chuo绰):饮。醨(li离):薄酒。⑧高举:高出于世俗的行为。举,行为,举动。为:表示疑问的语气词。⑨察察:洁白。汶(men门)汶:昏暗,此指玷污。 ⑩莞(wan碗)尔:微笑的样子。鼓:划动。枻(yi义):船桨。(11)沧浪(lang郎):水名,汉水的支流,在今湖北省境内。濯(zhuo浊):洗。缨:系帽的带子。(12)以上四句为《沧浪歌》,是楚地古歌谣,渔父借以劝屈原应适应环境,“与世推移”。
        
        【译文】 屈原被放逐之后,在沅江一带流荡,在河边慢行吟唱。 他容颜憔悴,形体消瘦,面色蜡黄。渔翁见了他问道:“先生不是三闾大夫吗?为何来到这偏僻的地方?”屈原说:“世人品行污浊,唯我清高洁净;众人昏醉,唯我识见清醒,所以被放逐到这里。”渔翁说:“圣人不会拘泥于外物,他能适应变化,随着世俗走。世人污浊,你何不搅浑清波激起污泥?众人昏醉,你何不食其糟、饮其酒?你为何深思熟虑、高出俗人,以致遭受放逐的罪尤?”屈原说:“我听说,刚刚沐发应弹去冠上的尘埃;浴身之后应抖净穿戴的衣服。我怎能让高洁的人格,蒙受外物的玷污?我宁可投身湘江、葬身鱼腹;我怎能让清白的身躯,蒙上世俗的尘土?”渔父听了,微微一笑,他举桨划船边去边唱:“沧浪江的水流清澈洁白,可以洗涤我的帽带;沧浪江的水流漂荡着泥污,可以冲洗我的双足。”渔翁唱完摇桨远去,不再和屈原交谈一句。
        
        【集评】 汉·王逸:“《渔父》者,屈原之所作也。屈原放逐,在 江湘之间,忧愁叹吟,仪容变易;而渔父避世隐身,钓鱼江滨,欣然自乐,时遇屈原川泽之域,怪而问之,遂相酬答。楚人思念屈原,因叙其辞以相传焉。”(《楚辞章句·渔父》)
        近·郭沫若:“《卜居》和《渔父》两篇很多人怀疑不是屈原的作品。……这两篇由于所用的还是先秦古韵,应该是楚人的作品。作者离屈原必不甚远,而且是深知屈原生活和思想的人。这在屈原研究上,不失为很可宝贵的资料。”(《屈原赋今译·后记》)
        
        【总案】 与《离骚》、《九歌》、《九章》等诗相比,《卜居》和 《渔父》已有散文化的倾向,显示了从楚辞向汉赋演变的开始。这表明二诗不可能出于屈原之手,其写作时间应在屈原之后。但二诗的艺术风格与《离骚》又有一个明显的共同点:编造故事以抒发情志。这些共同点,表明二诗的作者不仅“深知屈原的生平和思想”,而且也深受屈原艺术风格的影响,他们也许是屈原的学生吧!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