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隐《西施》
罗隐《西施》
罗隐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罗隐这首诗,运用了异常的联想,新辟诗意。本来,按《吴越春秋》记载,越王是利用吴王夫差好色的弱点,选西施献给吴王,最后使吴亡国。诗人们多据此抒写诗篇,且都本传统说法,叙述西施灭吴。罗隐这首诗以锐敏的感受力和观察力,一反世俗见解,采用“反常合道” (苏轼语)的“陌生化”(布莱希特)手法,写出新颖动人的诗篇。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两句,表明自己的见解与常理违背,认为“国家兴亡”,自有其客观的诸多因素,非西施一个弱女子所应负责!因而他责问“吴人”:何必把亡国的罪名推到西施一人的身上呢? “何苦”是“何必”之意,是诗意转变的关键词语,用反诘的口气说明人们把亡国的原因归咎于西施是错误的,起到了去俗出新的作用。“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又一出奇的联想,运用主观推理方式创造诗境,意思是说,假若西施真的能倾覆吴国的话,那么,越王不宠幸女色,后来越国灭亡又是谁的过错呢?这是诗人用逻辑推理方式反诘,在与常理相背中生出灵趣。
这首诗,明写西施,实际上是诗人通过诗歌的艺术形式,借助咏史,故作翻案语,驳斥历史上西施亡吴的记载,强调国家兴亡自有其客观的政治、经济原因,反对把亡国的历史责任强加在西施身上。罗隐笔下的西施,以新的面貌出现于历史舞台,令人回味。
今日更新
-
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二首选一)》
[2019-05-31]
-
张谓《早梅》
[2019-05-31]
-
齐己《早梅》
[2019-05-31]
-
李隆基《早登太行山中言志》
[2019-05-31]
-
刘驾《早行》
[2019-05-31]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