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
泰定帝孛儿只斤也孙铁木儿
至治三年 (1323) 八月五日,元朝发生南坡之变,御史大夫铁失弑英宗,迎晋王也孙铁木儿入主大都。于是,也孙铁木儿成了元王朝的第六位帝王。
也孙铁木儿生于至元十三年 (1276) 十二月二十九日。他是元世祖忽必烈第二个儿子,真金太子的嫡孙,甘麻剌的长子。当初世祖忽必烈以其第四子那木罕为北安王,镇戍北边。北安王死后,忽必烈以其长孙甘麻剌代之,封号晋王。晋王于大德六年(1302) 早死,也孙铁木儿承袭父位,嗣封为晋王,仍镇守北边。
也孙铁木儿虽身居漠北,但他对京城的动向十分关注。他的幸臣王府内史倒剌沙常侦伺朝廷事机。倒剌沙遣其子哈散到丞相拜住手下做事,并且充任宫廷宿卫。哈散曾告诉也孙铁木儿,御史大夫铁失与拜住相忤,想图谋害之。至治三年(1323)八月二日,也孙铁木儿正在秃剌一带狩猎,铁失密遣亲信斡罗思前来通告说:“我与也先铁木儿、失秃儿已经谋定,事成之后,推立您为皇帝。”也孙铁木儿不知政变能否成功,怕受牵连,下令拘禁斡罗思派别烈迷失等赴上都,告知逆谋,但人还没到,英宗已被弑。
铁失一伙所以选中晋王,主要是基于对英宗新政的仇视。驻守于漠北的也孙铁木儿是蒙古诸王中最强有力的军事游牧贵族首领,是保守的蒙古旧贵族的代表,而且双方关系始终很密切。
九月四日,也孙铁木儿接受玺绶,即位于龙居河(今克鲁伦河),大赦天下,并颁布了即位诏书:
“成宗皇帝让我继承晋王王位,我一直忠于职守,并扶立了武宗和仁宗及侄儿硕德八剌 (英宗)。身历数朝,不谋异心,不图位次,依次本分,为国效力。诸王兄弟和众百姓均有目共睹。如今我的贤侄升天而去,诸王、大臣、军士、百姓皆以为大位不宜久虚,惟有我是薛禅皇帝 (世祖忽必烈) 的嫡系,裕宗皇帝 (太子真金) 的长孙,其余争立的哥哥兄弟也没有。为安抚百姓,使天下人心得宁,我今天在此即位,大赦天下。”
早已觊觎皇位的也孙铁木儿用顺水推舟的办法就这样当上了皇帝。他遂即任命也先铁木儿为中书右丞相,倒剌沙为中书平章政事,铁失为知枢密院事。失秃儿等人也分别被授予不同的官职。
行弑之后,铁失、失秃儿等人急驰大都,连夜赶回中书省,收封了全部印信,静候晋王的消息。十月,也孙铁木儿派旭迈杰和纽泽赴上都祭告天地、宗庙、社稷。并且调集侍从,准备择日向京师进发。
也先铁木儿等人自恃大功在身,肆意妄行,威权愈甚。宗王买奴密陈泰定帝道:“也先铁木儿等人合谋图逆,共弑先皇,其所以奉玺迎您,是怕陛下兴师问罪。若权归他手,陛下转成傀儡,此后一举一动,反被逆党所制,他们安享荣利,陛下反蒙恶名,不如斩杀逆党,讨平奸贼。”也孙铁木儿当下遣晋邸卫兵杀死了也先铁木儿、完者、锁南、秃满等人。改以旭迈杰为中书右丞相,陕西行中书左丞相秃忽鲁、通政院使纽泽并为御史大夫。并派旭迈杰和纽泽速赶至大都搜除逆党。自恃政变有功企望得到重赏的铁失、失秃儿、赤斤铁木儿、脱火赤章台等人出城相迎。卫士们一拥齐上,将铁失等人除去冠带,就地正法,并将弑君者的子孙全部杀死,籍没他们的财产; 他还搜捕了诸位叛王以及御史台经历朵儿只班、御史撤儿塔罕、兀都蛮郭等人。也孙铁木儿还任命旭迈杰兼阿速卫达鲁花赤,对曾经参与南坡之变的阿速卫严加控制。
同年十一月,也孙铁木儿到达大都。十二月,也孙铁木儿又一次对铁失余党进行了清洗:处死了月鲁、秃秃哈、哈敦等人;流放诸王月鲁铁木儿于云南,按梯不花于海南,曲吕不花于奴儿干,孛罗及兀鲁思不花于海岛。
也孙铁木儿过河拆桥,大杀叛逆,其用意在于洗刷和表白自己,同时维护了其皇权的正统性和继位的合法性,从而巩固了他自身的统治地位。
也孙铁木儿即位之后,先后尊皇考晋王谥曰光圣仁孝皇帝,庙号显宗。皇妣晋王妃日宣懿淑圣皇后。尊先帝硕德八剌谥为睿圣文孝皇帝,庙号英宗。并改元为泰定。
他接纳了御史台的建议,给铁木迭儿当政时惨遭诬杀的杨朵儿只、萧拜住、贺伯颜、观音保等人平反昭雪,将幸存者召还录用,死者予以赠官存恤。因旭迈杰、买奴等将领清除逆党,功劳卓着,泰定帝赏给买奴泰宁县五千户,加爵泰宁王,赏赐给旭迈杰金10锭、银30锭,钞70锭。其余臣下也各有爵赏。他还追赠前丞相拜住为太师,爵东平王,谥号忠献,称为清忠一德功臣,授其子答儿麻失里为宗仁卫亲军都指挥使。他的近臣倒剌沙虽曾与铁失等人密议,但并未获罪,泰定帝仍任命他担任了中书左丞相。倒剌沙很快成为泰定朝最具实权的人物。
泰定之初,朝廷百官均依照世祖旧制办理公事,泰定帝下令将《列圣制诏》和 《大元通制》印发给百官习读,他虽不如英宗那样积极地推行汉法,但却仍旧起用旧朝儒臣,许多新政的成果如 “助役法”等被他继承下来。
泰定元年 (1324) 二月,江浙行省左丞赵简上书请求开经筵、择师傅。泰定帝遂命平章政事张珪、翰林学士承旨忽都鲁忽儿迷失、学士吴澄、集贤直学士邓文原,以 《帝范》、《资治通鉴》、《大学衍义》、《贞观政要》等书进讲。
泰定帝为了防免身后的皇位继承之争,在泰定元年 (1324) 三月便立了5岁的儿子阿速吉八为太子,并册定弘吉剌氏巴巴罕为皇后。他还采纳中书平章政事秃满迭儿等人的建议,四处访求名儒,教辅太子。
泰定帝对贵族仍采取宽疏政策。导致朝政松弛。
元朝定制,太庙内神主一概用金铸制。因太常守卫不谨,仁宗神主被盗,监察御史宋本、赵成庆、李嘉宾等奏言要追查责任者,如追查,要牵连一大批人,结果泰定帝并未处置。对辽王脱脱妄杀宗王妃主一案,他也未予制裁。前太尉不花矫制诏令强令寡妇古哈再嫁给家吏撒梯,台官据实劾奏,因即烈、不花贿赂左丞相倒剌沙,泰定帝竟下了一道赦诏。适逢当时灾异频仍,泰定帝在监察御史史鹏南等人谏议之下,对朝政的废弛始有重视,他告谕倒剌沙说:“朕即位以来,无有一人能与我讲习成法。知而不言则是不忠,而且容易陷人于罪。以后应多向我汇报你所知道的情况,使我也明知法度。天下一切政务,能守法以行,则民众艾安,反之,则天下罹于忧苦。凡事防之于小则易,救之于大则难,你把我的话明告于众,让他们慎重行事。”但倒剌沙不是一个忠直的贤辅良佐,在他的蛊惑下,泰定帝时期的种种失政有增无减,其中尤以崇佛事为最烈。
泰定帝多次令番僧大修佛事。每作佛事,数万僧人会集一处,泰定帝还大加赏赐,并命各处建造佛寺,铸造金像,所费以亿万计。
泰定帝信佛达到了迷狂的地步,他认为兴佛事可以避灾御难,事事灵验。他命令岭北守边的宗王彻彻秃,每月修佛事一次,以防外患入侵。还让僧徒在大殿之内作佛事以压天雷。他在光天殿特请西僧讲习西番经,并且让800僧徒伙同僧人帝师游览京城。泰定帝本人亲受佛戒于帝师,连皇后弘吉剌氏等人也都至帝师前受戒,泰定帝还将帝师八思巴的塑像颁赐给各行省,让他们供奉祭祀。并用纯金书制了用西番文字写成的 《藏经》。帝师亦思宅卜每年所受赏赐不可胜计,他的兄弟索诺木藏布竟领西番三道宣慰司事,封白兰王,赐金印,甚至还娶了公主为妻。众僧徒也是各有名号,佩金带玉,他们气焰薰灼,无所不为,成为一大社会公害。
西台御史李昌曾痛心疾首地揭露西僧横行恣肆所带来的恶果,他上奏说:“我曾经过平凉府,静会、定西等州,见西番僧佩金字圆符,络绎道途,驰骑数百。传舍住不下,就借用民舍,扰闹百姓。圆符本来用于边防报警,僧人动不动就佩带在身,劳用驿户,应立令禁止才是。”对待臣下的劝谏,泰定帝只是敷衍了事,仍是我行我素。他命令在卢师寺修建显宗神御殿,大兴土木,动用役卒数万人,用财数百万两。还赐给住持僧钞2万锭,并吉安、临江二路良田千顷。
每遇天变人异,泰定帝总是令番僧默祈解禳。番僧请求释赦囚犯,他就屡下赦诏,奸盗贪淫等罪行,一律降恩不问,律令王法全变得如同虚设。泰定帝迷信佛事,把郊天祀祖的大礼也搁到一边。监察御史赵思鲁提仪天子应亲祀郊庙,泰定帝不以为然地说:“世祖成宪中并无亲祀郊庙之事。我只知效法世祖,世祖所行的事,我一定遵行; 世祖未行的事,我也不愿增添。此后郊天祭庙,由大臣代便就是了。”他只信佛佑,对朝中事务已漠不关心了。
僧人帝师亦思宅卜死去之后,泰定帝大修佛事,命塔失铁木儿、纽泽监督,召集京畿僧侣诵经讽咒,一搞就是几十天。他又延请西僧藏班藏卜为帝师,赐奉玉印,大加赏赐。为增福延寿,泰定帝在兴圣殿,设经坛,供金佛,在锣钹声中又跪受了无量寿佛戒,并分赐数万两金银钞赏给僧徒。
泰定年间,各地水旱、地震等灾害交相发生,泰定帝除了祈求佛佑之外,也确实组织兴修了一些水利工程。泰定元年 (1324) 五月,他调发兵民修筑运河大堤。泰定二年(1325),在汴梁设行都水监,备捍河防,并且命令濒河州县正官兼任知河防事。五月,浙西诸郡暴雨连降,江湖水溢,遂命江浙行省及都水庸田司调发役卒疏浚排水。后又在松江设置一个都水庸田司,负责江南河渠水利。还将宋人董煟所编的《救荒活民书》颁行州县,以求消弭祸灾。
对各处流民也曾适当予以安抚,泰定帝发给蒙古流民粮钞,将他们遣还本部,并严令他们不得擅自迁徙,违者斩首,藏匿流亡者也要杖笞。为安顿蒙古饥民,泰定元年七月,元朝政府一次就给钞29万锭。对汉族流民,他们也派官吏护送他们还乡,对聚至千人的饥民还要杖打罚笞。泰定三年 (1326) 正月,将山东、湖广一带的官田分赐给流民耕垦,每人受田3顷,并给少量牛具。还向各地颁行了 《农桑旧制》。
元朝旧制,台宪每年可推举守令、推官2人,但有罪要连坐。泰定帝时改由中书省在常选中择人用之。1324年泰定帝廷试进士,赐给八剌、张益等84人及第、出身等名号,会试居下第者,也赐给教官之职。这是对汉制的一种继承。
泰定二年(1325)六月,中书参知政事左塔不台奏言:“大臣兼领军务弊大于利。铁失以御史大夫,也先帖木儿以知枢密院事,都领有宿卫兵,如虎添翼,故能勾奸成谋。军卫之职,不要让大臣统领,以保全勋旧之家。”泰定帝采纳了他的意见,并赐予金帛以旌其直。他还听从塔失帖木儿、倒剌沙的请求,对蒙古、色目人仿效汉法为亲属守丧者暂时予以除名。泰定帝还派遣22位宣抚使,分18道查访民间疾苦和冤狱,授权给他们,凡可以兴利除害者,均可举行。遇官吏有罪者,四品以上将其停职查办,申请中央予以处分。五品以下的官吏可以就地处决。这对监督地方、澄清吏治有一定功效。
由天滥行爵赏,财政很窘迫。西南边省连绵不断的苗乱与瑶乱,也费用了不少财力。加上水旱灾害,政府的赈济、减免税收,都加剧了当时的财政危机。为摆脱这种困境,泰定帝甚至以七品以下的官爵为诱饵,招募富民入粟拜官,二干石可得从七品,千石得正八品,五百石从八品,三百石正九品,不愿入仕者旌表其门。所募粮食储于义仓之中,防备郡县水旱之饥。
泰定帝对汉人的防范甚严,泰定二年六月,河南息州的汉人赵丑厮与郭菩萨二人扬言说: “弥勒佛当有天下”。结果被元军逮捕。朝廷如临大敌,命令宗正府、刑部、枢密院、御史台与河南行省,会同审讯,唯恐汉人造反。广西普宁有一个和尚陈庆安造反,自称皇帝,结果被很快地镇压下去。元廷规定,汉人不得藏执兵仗,有军籍者,武器征则发给,归来后马上上缴。泰定帝为稳固帝位还规定,在外地诸王私自入京者,不供其所用,如携带宿卫士兵私自入京,则要获罪。
泰定帝虽有零星的治绩,但他本人不能从贤纳谏。中书平章政事张珪等人联名奏疏,历陈时政得失,指出崇佛厚赐对百姓的危害,官员冗滥的弊端等社会问题。泰定帝浏览多时,渐渐厌烦,劝张珪下去休息。张珪愤闷无奈,只好托称老病,上表辞职。泰定帝念其忠直,命他养病西山,并加封蔡国公,知经筵事。张珪一再恳请,得准返归乡里,不久便死去。
泰定四年 (1328),灾异接连发生。扬州路崇明州、海门县发生海溢。汴梁路黄河决口。延安、晋宁、河南等路出现旱灾。南阳、济宁、济南等八路发生蝗灾。巩昌府通漕县山崩,碉门地震,凤翔、兴元、成都等地也同日地震。泰定帝亲自膜拜顶礼,祈福消灾,还命京内外的官员,恭祀五岳四渎名山大川。但是水灾旱荒,虫灾风灾,仍杂沓而至。泰定帝只得下诏改元,由廷臣议定,在泰定五年春季,改泰定为致和,并且又在沿海各地建造浮屠216座,以作镇压海啸之用。
泰定帝非常怀恋北方的生活,他命西安王阿剌忒纳失里和签书枢密院事燕帖木儿留守京师,自己率皇后、皇太子及丞相倒剌沙等人,向北巡幸上都。他在行宫之内,整日沉于酒色之中,不再过问朝政。与他的先祖一样,泰定帝也是个嗜酒好色之人,他曾派阔阔出等人专程到高丽,搜罗30名美女供其玩乐。对向他敬献葡萄酒的诸王脱别帖木儿、哈儿蛮等人,他一次就颁赏金银6000锭。由于酗酒好色,游猎享乐,泰定帝身染疾病。终于致和元年 (1328) 七月,死于上都行宫之中,年仅36岁。遗体葬于起辇谷。
泰定帝尸骨未寒,燕铁木儿等人发动政变,谋立武宗之子怀王图帖睦尔为皇帝。九月十三日,图帖睦尔即皇帝位于大明殿,是为文宗,改元天历。而倒刺沙和梁王王禅等人也在同月立泰定帝皇太子阿剌吉八为帝,改元天顺,并派兵进攻燕铁木儿指挥的大都防线,经过两个多月的较量,燕铁木儿屡屡得胜,年仅9岁的天顺帝不知所终。泰定帝早立太子维系大统的梦想化成了泡影。
泰定帝自幼生长在漠北,所受的是正统的蒙古教育。但他借政变之机取得帝位后,迅速处决了铁失等人,维护了臣仆不准杀害主人的原则,也赢得了大批臣僚的拥护,他一遵世祖成宪,保留了仁、英两朝的改革成果,基本上顺应了汉化的历史趋势,因此他得以平平稳稳地做了5年皇帝。另一方面,他又算不上是一个有作为的君主,他崇信佛道,怠忽朝政,宠信近臣,拒纳忠言,终使他一朝治绩平庸无奇。他死后,元朝渐趋衰弱,并且很快走上了崩溃的边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