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忆)《轮渡上》
《王安忆·轮渡上》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王安忆
我还没写过轮渡上的那二男一女。他们的面容在时间的河流中浮现起来,越来越清晰。这是在稠厚的淮河的背景之下的画面,有一种油画的酱黄的暖色调,二男一女的面容是由光和影结构的,不是那种线描式的。他们的皮肤显出粗粝的质感,肌理和颗粒变得细腻了。他们要比实际上更美一些,像那种光和影对比最好的照片,看上去柔和,饱满,松弛。那女的脖上的红方巾,以及那两个男的头上的栽绒棉帽,也显出毛绒绒的质感。比质感略有些不同,红方巾要明亮一些,而栽绒棉帽则是硬扎的。他们的脸型都是蒙古脸型,宽扁,鼻梁平塌,单眼皮,嘴唇的线条不太明显。这种脸型的轮廓是模糊的,比较多肉,有些粗笨。可是美妙的光影使它们产生了变化,它们有了起伏、对比,他们的脸庞,有一种迟钝的美。这是一种泱泱大族的美,一点不是精致的,妩媚的,而是沉着,滞重,朴拙。包在这厚重的单眼皮里的小眼珠,你几乎看不见它们的转动,也没有光芒。可正因为此,它们就具有了一种分外锐利的、鹰隼般的视力。理由很简单,就是说,你很难相信,它们是像表面上那样的木讷。这绝不会是真的木讷,而是,而是有含意的。
现在,他们的面容又清晰了一些,他们走近了一些。太阳呢,也高了,那种油画的酱黄换成了白炽的光色,暗影退去了,呈现了线条。他们的面容就变得不那么美妙了。皮肤上由于紫外线强烈照射形成的紫斑,上火发出的疙瘩,变得显眼了。还有粗大的毛孔,鼻凹里的油腻,皴出的口子。他们的神情也起了变化,有些活泛起来。是一种拙笨的活泛,绝谈不上是灵活,也谈不上活泼,甚至不是生动,他们更像是紧张不安,或者亢奋,面部肌肉始终在移动,但表情却僵持着不变,依然是木讷的。这种木讷和真正的庄稼汉的木讷是有区别的。庄稼汉的木讷其实是一种很深刻的安静。他们的劳动和收成都是可靠的,已经有几千年的经验证明这点了,有一些失望也不要紧。他们的安静就来自于这个信心。这种深刻的安静使得他们的面容有了一种真正的文雅。庄稼人的面容是文雅的面容,他们完全没有浮躁和粗鲁。他们是辛劳的,可却不是憔悴。所有表面的粗糙都是户外生活的痕迹,是自然的图画。我想,法国画家米勒笔下的农人为什么如此打动人心,就因为他画出了农人的高贵文雅气质,辛劳的农人与他身后的田野饱含着温馨的默契,特别令人心安。而轮渡上的二男一女,他们显然不再安静,就像方才说的,他们是活泛的。他们在船舱里走动着,大声说着话,还笑着。尤其是那个女的,她更活跃一些,上下走动得更勤,博来周围人的目光。
他们显见得是见过些世面的,不怕人,坐车行船也老练,花钱相当泼辣。他们一上船就去买面包,还有饼干,这使得他们与周围的农人截然不同。这表明他们手头有着现钱,而这正是庄稼人所缺的。可他们又不是街上人,“街上人”是农人对城市居民的称呼。他们的穿着,口音,都是乡里人。说话间也露出就是这四乡八里的人士。他们是离家很久的样子,大包裹小行李的,占了一大片地。在这一堆包裹里,有两件东西表明了他们的身份,那就是一把三弦,一把二胡。
这是一伙民间艺人,在歉收的秋季,离乡出外谋生。度过寒冷的冬天,在这春耕时分回家了。他们不仅糊住了口,省下口粮聊度春荒,还积攒了不少。看他们的行李和出手便可知道。因为有收获和回家,他们都有些克制不住的兴奋,越来越多话,那女的一刻不停地收拾东西,其实是在清理财产。即使是在吃面包时,她也只用嘴衔着,空出两只手倒腾这些包裹。她理完一个,放下一个,再抓住一个,一使劲,提起来,墩在膝上。有着一股庄稼人的利索劲。她重新组合着这些包裹,有的一个分成两个,有的则两个并成一个。她忙活得脸上沁出了油汗,脸更红了,是一种猪肝色。她的嘴和她的手一样忙个不停。她说话的声很高,是粗嘎的音色,语速相当快,北地的方言又多是喉部发音,就难免语音浊重,口齿含糊,听上去极聒噪。她差使着那两个男的,逼迫他们也同她一起收拾行李,他们则表示出没兴趣。她就奢侈地用面包去投掷他们,他们呢,接住后,再掷还她。
轮渡上大都是少出远门的农人,家住淮河两岸。这班轮渡是溯流而上,从蚌埠出发,终点大柳巷;沿岸要停十数个码头。农人出门总是为了农事,所以轮渡上,尤其是底舱里,挤满了箩筐。或是瓜菜,或是鸡鸭,或是苗猪。这些家禽和家畜都很安静,很安于它们的处境,在轮渡震耳欲聋的柴油机马达声中,伏卧着,安详地眨着眼睛,偶然发出“咕”的一声,动动腿脚,又重新卧好。一切都处于昏然状态,有一股地窖里缺氧的,含着些腐味的暖意。由这二男一女,打破了宁静。
人们将眼光投向他们,眼光里并没有兴趣和惊讶的表情,看上去反是漠然的。这却不表示麻木,而只是深谙一切。乡里人的静默里,有着多么深的世故,轻薄的城里人是不会懂得的。守着他们的鸡鸭和苗猪的乡里人,手袖在棉衣袖筒里,静静地看那二男一女嬉笑打闹。他们这三张脸都笑开了,显得更加宽扁。他们旁若无人地斗着嘴,看起来那两个男的一起对付那女的,这使那女的加倍兴奋起来。她在花棉袄外面披一件男式的制服短袄,不知是两个男的中间的哪一个的。这一件制服棉袄再一次将她与乡里的姐妹区别开了。她的头发很松散地编成两条发辫,由于没有好好梳理和缺乏营养,头发枯黄稀疏,分了岔。两鬓的散发披在脸颊上,并没有将脸形遮窄一些,反使它更宽扁,更为邋遢。她是说不上好看的,可是她大胆。她的大胆和放肆使人忘记了她的不好看。好看不好看变得不怎么重要。
她显然意识到人们的目光,这非但不使她怯场,反使她得意。她显示出格外的优越感,更大声地与那两个男的叫骂,表现得特别过火。一过火难免要出岔,霎时间,她的某一句触犯了其中的一个,他顿时翻了脸,刻毒地回骂一回,悻悻地走开了。这一个男的,看起来比那个年轻一些,这不是表现在相貌上,而是气质上。那一个比较宽仁厚道,具兄长风度。这一个则暴戾而且易怒,方才三个人的调侃中,以他和女的为主,那一个只是起着凑趣和圆场的作用。等这一个翻了脸,他却手足无措,惶惶不安,赶着去劝解,又丢不下女的。回头看她,她也是恼羞成怒,紫涨了脸,在众人眼前丢了脸面,有些气他,也有些气自己。
舱里一时安静了。船不知什么时候停靠了一个码头,这时又离岸了。从舷窗里可看见外边的耀眼的日光,却一点也照不进底舱。船上开始供应面条,面条一碗碗排放在饭车上,热气蒸腾了一时,很快便在乍暖还寒的气温里消散了。一些人上去买了面条,回来呼呼地吃着。舱里格外的静默,那些不吃面条的农人们,识趣地闭上眼睛,开始打盹。面汤酸甜的馊气弥漫在舱里,舱里的空气又混浊了一些。那两个男的又回到了舱里,手里端着面条,年长的也替女的端来了一碗。三人便一起吃着面条。易怒的这个还是虎着脸,女的,一边吃面,一边觑他。年长的那个吃完一碗,复又上去,再端下两碗,要他们再吃。女的接过来,往自己碗里拨了一半,那一半则递给这一个,是和解的态度。他不要,但用筷子指指年长的那位,意思是给他,就算是接受了和解,搭了话。那年长的将半碗面条合在一碗上,面汤从碗沿漫了下来,他赶紧喝一大口,将面汤喝下去,在那两个对面坐下了。他吃面的脸上,露出满足和放心的表情。
现在,他们都安静了下来,小声地说着话。女的也老实了,态度有点卖乖,对那易怒的说话里,还带着明显的讨好。人们的注意力从他们身上移开了。漫长的旅途使人们感到了倦意。那二男一女将长椅上的包裹收拾一下,腾出地方让女的躺下,两个男的则坐着,头垂在膝上打起盹来。很快他们便响起了鼾声。这时,连鸡和猪们都合上眼,犯瞌睡了。舱外,淮河亮闪闪的,一河的日头。是淮河里较宽的一段,河岸有些远,但传来的杵衣声依然很清晰,一声声的,在空旷的河面上传得很远。还有女人的说话声和笑声,格外的清冽。轮渡走在河心,船身被太阳照得发亮。
舱里是昏沉的世界,浓重的睡意使得空气黏稠而且腥臭。有甲板上的人朝舱里伸下头看看,什么也看不清。轮渡又靠了一站,进来些新人,再继续向前。太阳渐渐地移向了西边,不那么耀眼。相反,底舱里倒显得不那么暗了,甚至有些明亮起来。不知什么时候,那女的坐了起来,张大嘴,忘情地打着哈欠。她的头发乱得不成样子,可她连拢都不拢一下,听凭它披挂着,大约她是以为这样美的。那两个男的也睁开了眼睛。舱里的空气波动了一下,鼾声止了。人们虽然还保持着原先的姿势不动,但显然都从瞌睡中出来了。此时才发现,底舱里的人至少已经走了有一半,是在方才的瞌睡中上岸的,换了几张新面孔。那女的转头去问边上人,这船到什么地方了。那人回答了她,又问她是去哪里。他们渐渐地攀谈起来。
这人是新上的船,穿一件蓝卡其面栽绒领长大衣,手腕上戴坦克链手表,亮晃晃的。也是见过世面的模样,像是这班轮渡的常客。他很有兴趣与那二男一女攀谈,他们的攀谈显然也引起了周围人的注意,又有几个人凑上去,参加了谈话。这时候,舱里又掀起了一个小小的高潮,气氛活跃起来,甚至连那些少出家门的农人脸上,都有了关心的表情,朝这边张望着。那女的这一回表现得比较收敛,因为受了上一回的没趣的教训。她出言谨慎,说话间还不时看她那位好翻脸的同伴的脸色,生怕造次。她的同伴此时显得随和多了,并且表现出对谈话的热情。另一个自然就更和气了,脸上挂着憨厚的笑容。这是个大哥型的人,也许就是大哥。民间艺人总是像一家人。他们离乡背井,四处漂流,靠的就是彼此照应,彼此相帮。这时的和平气氛是令人陶醉的,并且令人放松警惕。那女的不由又有些忘形。她的话稠了,声出高了,又出现了那种猪肝色的脸色。她兴奋起来,成了谈话的中心,攀谈的人显然也兴奋起来,他们渐渐冷落了那两个男的,围绕着这个女的,问这问那,易怒的这一个看起来也是敏感的,他站起身离开了人群,走出了舱外。年长的顿时紧张起来,也站起身,尾随上去。他对这个兄弟特别小心。
等他俩重新回到舱里,那穿大衣,干部模样的人,便提出一个建议。当他提这建议时,女的则低着头,面带喜色,却有些紧张。看起来这建议正中她意,并且征得她的同意,深恐她同伴不赞成。那干部模样的人建议道:舱里每人出二分钱,给大家唱一场。易怒的这个立即翻脸,说嗓子疼,不能唱。女的怕的就是这个,一听果然是这样,也立即翻脸,腾地站起来,走到另一张长椅上躺下了。留下那年长的,左右为难,不知说什么好。人们一见这形势,都扫了兴,散开去,那干部也走出舱外。易怒的寻了另一张长椅躺下。两人隔了几排条椅,开始争执。这一回是认真的了,那女的也动了怒。年长的这边劝劝,那边劝劝,谁都劝不动。他是个口讷的人,又怕得罪这二位,话就更不敢出口了,嗫嚅了半天也吐不出几个字。
两个吵了一阵,终于静了下来,各睡各的觉。这时,船已走了大半,太阳也偏西了,再有一个来钟点,就到大柳巷。又有人下了船。中间那干部又回到舱门口一回,朝里望望,问道:“还唱不唱?”“不唱!”那易怒的叫嚷了一声。女的应声就翻了个身,脸朝里睡着。汽笛鸣叫起来,再次靠岸,旅途行将告终。年长的最后一次买来一摞面包,递给他俩。这两个谁也不吃,一个说要睡觉,一个说嗓子疼。然后,那干部样的人也上了岸,再没回舱里。萍水相逢的人们渐渐地散了。
这二男一女是在大柳巷前一个码头下的船。这是一个大码头,五河县城,下客最多。年长的从舱外走下来,说了声“到了”,并不多言,那两个就都翻身起来,收拾起东西。他们虽然还憋着气,但不再作计较,搁下不提。三人一起动手,将行李打点整齐。两个大的由那易怒的挎上肩;几件碎的归年长的;女的则背那三弦和二胡,手里挽自己的一个花布小兜。他们很利索,并且很默契地互相把行李搭上肩,系好,再椅上椅下看了一遍,确信没有拉下什么,便出了舱。
舱外人群熙攘,壅塞在甲板上,望着渐渐靠近的码头。他们三人挤在人丛中,被推搡着,不由自主地移动着脚步,脸上流露出紧张的表情。顿时间,前嫌尽释。只听“当”的一声,下锚了。铁链子哗啦啦地一开,人们拥上了跳板。肩大包的那个因看不见脚下的跳板,提小包的又空不出手,就由女的在前边抓住他的包裹引路,颤颤地走过独木桥似的跳板。他们终于上了岸,在拥挤的人头中,犹见他们大包小包,在人丛中移动着。
此时的天空是红色的,夕照染了云彩,形成晚霞。那种油画的酱黄色又出来了,布满在画面上。但这一回二男一女只是背影,轮廓线被光影融化了,模糊了,光和影都是柔软和充盈的,温和了某些粗糙的细节,看上去比较细洁。他们身穿棉衣裤,被前后包裹挟持着的臃肿的身影,有一种夸张的变形的效果。在那酱黄色的调子衬托下,显出奇异的美。他们上了大堤。人群疏散了,堤上渐渐只剩下他们三个,越来越小。天呢,越来越红,终于红成血一样的。最终,他们小成三个黑点,却凝固在画面里,再不消失了。
自“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城乡”对照就成为中国新文学的核心主题之一。时至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一股清新纯朴的乡土创作之风,伴着阵阵“回归”的呼声,吹走了大都市的喧嚣浮躁,也吹走了世纪末特有的浮华和不安气息。王安忆这一时期的《轮渡上》即为其中之优秀作品。
《轮渡上》讲述的是一个返乡途中的故事。小说一开始,就是一组意味深长的句子:
“我还没写过渡轮上的那二男一女。他们的面容在时间河流中浮现出来,越来越清晰。”
普鲁斯特在积累了足够的材料之后,将自身囚禁在孤独之中,摒弃了有意记忆,而在触及肌肤与灵魂的灵感、联想、想象与无意识中打捞遗忘的过去,最终抵达一个海市蜃楼般富丽堂皇的艺术世界。王安忆的经验来自文革插队的生活,然而,如同普鲁斯特的创作经验一样,经过二十多年之后,这轮渡上的二男一女的形象依然沉淀在记忆深处,并且随着时间的流逝,他们的形象越来越清晰。
循着这条记忆之河,渐渐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在朝霞的映衬下,整个画面透出一种“酱黄的暖色调”。作家用大量的修辞对人物面容和精神状态进行精细、生动的描摹:光影中鲜活的面容,皮肤的质感,人物衣着,脸形和面部器官及表情等。所有人物肖像描写都因为有了朝霞的映衬而熠熠生辉。这部分人物肖像描摹,透露出作家特有的视角和画家般的描摹技巧。人物的声色、光影、气息都有一种由远趋近,“越来越清晰”的蒙太奇效果。
太阳渐渐升起,伴着叙述者“我”的视点,我们走入了那个底舱世界,走近那二男一女。作家匠心独运地选取了“渡船”作为小说的情节展示场所,而主要人物——两男一女就被凸显出来。从他们的衣着、口音来看,都是乡里人,浑身透出一股“四乡八里”的土气。但是,他们又不同于一般的乡里人,他们特有的“活泛”气质,使他们和真正的农民有着明显的区别。于是,一些微妙的声气骚动,光影摇乱,甚至是直接的“气质”碰撞就在这两类人之间展开了。
正是在与周围正宗乡里人的对比中,他们的身份才得以彰显。这三个背井离乡,外出闯荡的民间艺人,他们所面临的是处于城乡夹缝中的“身份危机”:一方面,他们为生活所迫,“在歉收的季节,离乡出外谋生”,他们虽然勇敢地迈出了跨向城市门槛的第一步,但是,他们常会因是“乡下人”的身份而遭到歧视;另一方面,他们因为曾经在大城市中闯荡,故而带来了城市的现代气息,这与土生土长的乡里人的气质是截然不同的,这表现在他们的衣着和神态上。比如女的脖子上的红方巾,身上的制服棉袄;他们“出手阔绰,花钱泼辣”;更为重要的是他们说笑打闹的开放、大胆和活泼,成为整条船上的亮点。
在船行进中,作者精心描写了两场冲突。两次冲突都是在那女人和她的其中一个脾气暴躁、易怒的男伴之间。第一次是因为嬉戏打闹过火;第二次是因为男伴不愿意为众人表演,使女人颜面尽失。很明显,这女人是整篇小说的核心人物。女人的性格十分具有典型性。她因为受了城市文化的熏陶,又因为其本行,所以具有十分强烈的表现欲,这与传统的乡村女子性格明显不同,是她的性格中“不守规矩”、“反叛”的一方面。在小说中,她表现得“更活跃一些,上下走动得更勤”,她“一刻不停地收拾东西”,“忙活得脸上沁出了油汗”,“她的嘴和她的手一样忙个不停”。并且肆无忌惮地和男伴打闹成一团,毫不在乎旁人的眼光。
透过她的一举一动,我们可以看出,女卖艺人是从传统向现代过渡阶段的一个人物形象。在归家路上,她没有表现出半点的恋家或感伤情绪,反而一再将自己置于公众的注视中,十分关注自己的形象和面子。她与男伴打闹毫不示弱,在第一次与男伴闹翻之后,她还是主动讨好求和,但第二次和男伴闹翻之后,她感到面子上受了极大的伤害,因而是真的动怒了,并激烈地和他争吵起来,劝都劝不住。
王安忆着重塑造了女卖艺者这一生动的形象,表现了她深深的底层情怀。在作家笔下,即使是最底层、最卑贱的人,特别是底层女性,内心深处都有一种精神上的需求,也有受尊重、被关注的愿望;也正是通过这一群民间艺人在城乡夹缝中生存和身份的尴尬,以及他们独特的存在意义,为我们揭示了传统农村现代化进程道路的艰难。这三位民间艺人,他们是农村迈向城市化的先驱者,正如小说前一部分对他们所做的描摹:他们身上透露的是“泱泱大族”特有的“沉着,滞重,拙朴”的美。他们身上具有传统农民所没有的特有气质,他们的返乡为滞后的乡村带来了新鲜、活泛的气息,正如在渡轮上“一切都处于昏然状态”时,“这二男一女,打破了宁静”。
小说结尾,经过了一天的旅程,船到了目的地。在拥挤的人流中,三个卖艺人互相搀扶,彼此依靠,“顿时间,前嫌尽释”,一切又归于和谐宁静的状态。此时,黄昏的渡口,又呈现出油画的美。最后,在这种凝固的奇异的美之中,那二男一女变幻出一种永恒的美,成为作家脑海中永不消失的定格。
《轮渡上》代表了王安忆在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后期创作上的新的审美风格:叙事更自由,更超脱,作家以出人意料的多样性表达了纯朴温婉、平和深邃的人间情怀。
今日更新
-
(陈东东)《雨中的马》
[2019-05-13]
-
(宗 璞)《紫藤萝瀑布》
[2019-05-13]
-
(鲁迅)《铸剑》
[2019-05-13]
-
(冯文炳)《竹林的故事》
[2019-05-13]
-
(冯骥才)《珍珠鸟》
[2019-05-13]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