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地山)《落花生》
《许地山·落花生》原文阅读|主旨理解|赏析|读后感
许地山
我们屋后有半亩隙地。母亲说:“让它荒芜着怪可惜,既然你们那么爱吃花生,就辟来做花生园吧。”我们几姊弟和几个小丫头都很喜欢——买种的买种,动土的动土,灌园的灌园;过不了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妈妈说:“今晚我们可以做一个收获节,也请你们爹爹来尝尝我们的新花生,如何?”我们都答应了。母亲把花生做成好几样的食品,还吩咐这节期要在园里的茅亭举行。
那晚上的天色不大好,可是爹爹也到来,实在很难得!爹爹说:“你们爱吃花生么?”
我们都争着答应:“爱!”
“谁能把花生的好处说出来?”
姊姊说:“花生的气味很美。”
哥哥说:“花生可以制油。”
我说:“无论何等人都可以用贱价买它来吃;都喜欢吃它。这就是它的好处。”
爹爹说:“花生的用处固然很多,但有一样是很可贵的。这小小的豆不像那好看的苹果、桃子、石榴,把它们的果实悬在枝上,鲜红嫩绿的颜色,令人一望而发生羡慕的心。它只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人把它挖出来。你们偶然看见一棵花生瑟缩地长在地上,不能立刻辨出它有没有果实,非得等到你接触它才能知道。”
我们都说:“是的。”母亲也点点头。爹爹接下去说:“所以你们要像花生,因为它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我说:“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了。”爹爹说:“这是我对于你们的希望。”
我们谈到夜阑才散,所有花生食品虽然没有了,然而父亲的话现在还印在我的心版上。
本篇虽然篇幅简短,但却蕴藏着深刻的哲理。
许地山早期的散文创作,除了表现出世的宗教思想之外,也反映了他入世的平民思想和不求闻达、切实益世的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他的笔名也叫“落花生”,可见他对落花生的喜爱。在作者心目中,落花生体现着他一贯追求和实践的人生态度。
散文表现哲理,常常借助意象。本篇围绕“落花生”这一意象展开叙写,文章写孩子们在后园种下的花生收获了,父亲引导孩子们讨论花生的好处。三个孩子从不同视角说出了自己所看到的花生作为食物的各种好处。父亲肯定了孩子们的回答,但他提问的目的,不在于孩子们说出作为食物的各种好处,而是要孩子们认识到花生这种平凡的食物所体现出来的一种人生态度。他赞扬花生不以鲜红嫩绿的颜色和果实炫耀别人,“它只把果子埋在地底,等到成熟,才容人把它挖出来”,并且要等到人们接触它才能知道它有没有果实。他由此归结说花生“是有用的,不是伟大,好看的东西”,启发孩子们要像花生一样,“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伟大、体面的人了”。
散文与其他文学体裁的作品一样,文章的主题不宜直说,它必须把主题蕴藏于事件、物品的叙写之中,才能收到含蓄蕴藉的艺术效果。本篇借赞美花生,抒写一种朴实无华、不求闻达,只求踏实处世、切实益世的人生态度。由于作者不是将自己的这种积极、踏实的处世态度直接说出来,而是有所依托、借物阐理,因而意味深长,令人回味无穷。
朴素平实是本篇风格上的显著特色。在抒写上,作者既没有去抒写花生园的景物,没有去描写合家过花生收获节的场面,也没有去刻画父亲与子女们的心理活动,只是平实地写出父亲与子女们围绕花生好处的谈话。在语言运用上,作者的叙述语言与人物语言都是朴素的口语,洗净铅华,显示了日常生活语言的朴实本色。
-
(陈东东)《雨中的马》
[2019-05-13]
-
(宗 璞)《紫藤萝瀑布》
[2019-05-13]
-
(鲁迅)《铸剑》
[2019-05-13]
-
(冯文炳)《竹林的故事》
[2019-05-13]
-
(冯骥才)《珍珠鸟》
[2019-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