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制君臣何谓也?岐伯曰:主病之谓君,佐君之谓臣,应臣之谓使,非上下三品之谓也。帝曰:三品何谓?岐伯曰:所以明善恶之殊贯也。
按,神农①云: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中药为臣,养性以应人。下药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也。
[注]①神农:指《神农本草经》。
【评】一张药方,由君,臣,佐,使组成,现代称主、辅、佐、使,这个名称及其含义,起源于以上这段论述。
帝曰: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愿闻其约奈何?岐伯曰: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大要》曰: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故曰:近者奇之,远者偶之,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适其至所,此之谓也。病所远而中道气味之者①,食而过之,无越其制度也。是故平气之道,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远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大则数少,小则数多。多则九之,少则二之。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②。偶之不去,则反佐③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
[注]①气味之者:原注云:疑为“气味乏者”。②重方:即复方。③反佐:药方为热性方剂,反以寒性药佐之,或热性药冷服,这两种反佐方法。
【评】这里是最早关于“七方”的论说。特别是“反佐”法,开后世之法门。
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
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岐伯对曰:名为鼓胀。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
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帝曰:治之奈何?复以何术?岐伯曰:以四乌鲗骨一藘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
帝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曰:生于阳也。帝曰:阳何以使人狂?岐伯曰: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曰阳厥。帝曰:何以知之?岐伯曰:阳明者常动,巨阳少阳不动,不动而动大疾,此其候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夺其食即已,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即已。使服以生铁洛为饮,夫生铁洛者,下气疾也。
有病身热解堕,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此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酒风。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泽泻、术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于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不已,以竹管吹其两耳,其左角之发方一寸燔治,饮以美酒一杯,不能饮者灌之,立已。
欲将入于疫室,……小金丹方:辰砂二两,水磨雄黄一两,叶子雌黄一两,紫金半两,同入合中,外固了。地一尺筑地实,不用炉,不须药制,用火二十斤锻之也,七日终,候冷七日取,次日出合子,埋药地中七日,取出顺日研之三日,炼白沙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望东吸日华气一口,冰水下一丸,和气咽之,服十粒,无疫干也。
黄帝曰:药熨奈何?伯高答曰:用淳酒二十斤,蜀椒一升,干姜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种,皆㕮咀,渍酒中。用绵絮一斤,细白布四丈,并内酒中。置酒马矢煴中,盖封涂,勿使泄,五日五夜,出布绵絮,曝干之,干复渍,以尽其汁。每渍必晬其日,乃出干。干,并用滓与绵絮,复布为复巾,长六七尺,为六七巾,则用之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痹所剌之处,令热入至于病所,寒复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汗出,以巾拭身,亦三十遍而止。起步内中,无见风。每剌必熨,如此病已矣。此所谓内热也。
[注]置酒马矢煴中:将盛酒器放在干马粪中煨五个日夜。
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㢮纵缓,不胜收,故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以桑钩钩之,即以生桑灰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以膏熨急颊,且饮美酒,啖美炙肉,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拊而已。
[注]马膏:即马油膏,有柔润养筋舒缓拘急作用。自强之:自己不拘多少,勉强饮酒以治疾病。
黄帝问于伯高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治之奈何?伯高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黄帝曰:善。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得和者也,愿闻其方。伯高曰: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
岐伯曰: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其化为脓者,泻已则含豕膏,无冷食,三日而已。……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疏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
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久之,其病大痈脓,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剉䔖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取三升,则强饮厚衣,坐于釜上,令汗出至足已。
【评】以上奇方,汤液醪醴、生铁落饮、左角发酒、鸡矢醴、兰草汤、豕膏饮属奇方,寒痹药熨、泽泻饮、乌鲗骨丸、连翘饮、半夏秫米汤、马膏膏法、小金丹属偶方,这就是我国文献最早的,著名的《内经》十三方。
治久咳上气,喉中如百虫鸣状,卅岁以上方:茈胡、桔梗、蜀椒,各二分,桂、乌喙、姜,各一分,凡六物冶合和丸,以白蜜大如樱桃,昼夜含三丸,消,咽其汁甚良。
治金疮止痛方:石膏一分,姜二分,甘草一分,桂一分,凡四物皆冶合和,以方寸匕,酢浆饮之,日再,夜一,良。甚勿传也。
[注]茈胡:即柴胡。乌喙:即草乌头。酢浆:醋,一说是“酸酒”。甚:原书误,当作“慎”。
【评】1972年甘肃武威旱滩坡出土了九十二枚医药简牍,载较完整的药方三十余首,现在选其中二首。这是迄今较早的医方实物资料和考古的重大收获。
帝曰:非调气而得者,治之奈何?有毒无毒,何先何后?愿闻其道。岐伯曰:有毒无毒,所治为主,适大小为制也。帝曰:请言其制。岐伯曰: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
【评】根据不同的病情,裁定制剂的大小,这段论说既是最早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
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评】《艺文志》把方技分为四家,而经方家独得其一,古人把方书看成很重要的医学书籍。
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问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
其后,扁鹊过虢 ,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
姓淳于氏,名意。少而喜医方术。高后八年,更受师同郡元里公乘阳庆。庆年七十余,无子,使意尽去其故方,更悉以禁方予之,……
【评】传统医学,师传相受。师傅的配方是传授弟子的重要内容,从此条看出方书在中医学里的位置。
制方之体,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十剂是也。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是也。是以制方之体,欲成七方之用者,必本于气味生成,而制方成焉。其寒、热、温、凉四气者,生乎天,酸、苦、辛、咸、甘、淡,六味者,成乎地。生成而阴阳造化之机存焉。是以一物之内,气味兼有,一药之中,理具性矣,主对治疗,由是而出,斟酌其宜,参合为用,君臣佐使,各以相宜,宣摄变化,不可胜量。一千四百五十三病之方,悉自此而始矣。其所谓君臣佐使者,非特谓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三品之君臣也。制方之妙的,与病相对,有毒无毒,所治为病主。
【评】“十剂”分类的方法,有认为是起自成无已者。上述有关“七方十剂”的说法,是现存文献中最早的论述之一。
得之也生,失之也死;得之也死,失之也生:药也。其实堇也,桔梗也,鸡也,豕零也,是时为帝者也,何可胜言。
[注]堇:紫堇,有毒。鸡:鸡头米,即芡实。豕零:猪苓。
【评】药方配伍中含君、臣、佐、使的意义。这段文字是有关配方最早的文献。
余年十五志医术,逮今十有八稔,惧辱医名,蚤夜遑遑,惟经论是搜,不敢自是,游海内者数年,就有道者而贽谒之,见贱工什九,良工什一,不惟上古之经论眛焉,虽中古之方犹弗达也。弗明方之旨与方之证,及诸药升降浮沉、寒热温平,良毒之性,与夫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反正类从之理,而徒执方以疗病,恶能保其不殃人乎?
【评】吴氏的《医方考》总结明以前精粹之方,他的议论,很合乎医理。
内经,医之奥旨也。诸方,医之粗迹也。近代时医,相率以方授受,而求经论者无之,舍奥旨而务粗迹,安望其术之神良乎?虽然方亦何可废也,方以立法,法以制宜,譬之工倕,匠心独创,断未有偭规矩而为之者。特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焉耳。古昔方书得人而传,扁鹊、仓公皆称禁方,秘不轻受,所以汉时以前成方绝少,而仲景为方之祖也。仲景以后,方书充栋,无如制方者日益多,而注方者不少概见。
【评】近世医家称《内经》、《伤寒》、《金匮》之方为“经方”,其后方书所载之方为“时方”,且互有争论。
七方:大、小、缓、急、奇、偶、复。
大方之说有二:病有兼证而邪不专,宜君一臣三佐九之大方。病在肾肝之下而远者,宜分两多而顿服之。
小方之说有二:病无兼证而邪气专,宜君一臣二之小方。病在肺之上者,宜分两少而频服之。
缓方之说有五:有“甘以缓之”之缓方,如糖、蜜、枣、葵、甘草之属,取其甜能恋膈也;有“丸以缓之”之缓,方盖丸之比汤、散气力宣行迟,故也;“有无毒”治病之缓方,盖性无毒则功自缓矣;有“品件群众”之缓方,如万病丸,七、八十味,更相拘制,各不得骋其性也;有“补上治上”之缓方,补上治上制之以缓,故曰:治心肺之病,不厌频而少。
急方之说有五:有“急病急攻”之急方,如中风牙关紧急,浆粥不入,用急风散之属是也;有“药性急烈”之急方,如溲便闭塞,借备急丹以攻之是也;有“汤散荡涤”之急方,汤、散之比丸,下咽易散故也;有“药性有毒”之急方,盖有毒之药,能上涌下泄可以夺病之大势也;有“补下治下”之急方,盖补下治下,制之以急,故曰:治肝肾之病,不厌顿而多。
奇方之说有二:古之单方之奇方,独用一物是也;有数合阳数之奇方,一、三、五、七、九皆阳数也,故奇方宜下不宜汗。
偶方之说有二:有古之“复方”之偶方,两物相配是也;有数合阴数之偶方,二、四、六、八、十皆阴数也,故偶方宜汗不宜下。
复方之说有二:有二方、三方之复方,如胃承气汤加连翘,黄芩,栀子,薄荷为凉膈散,再加防风.荆芥,石膏,滑石,桔梗,川芎,麻黄,当归,芍药,白术为通圣散;有分两均齐病复方,如胃风汤各等分是也。
十剂
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
宣:郁而不散为壅,必宣剂以散之。生姜、橘皮之属是也。又曰,以君召臣曰宣。宣则涌剂,如瓜蒂散亦宣剂也。
通:留而不行为滞,必通剂以行之,防己,木通之属是也。又曰,溲便淋闭宜用八正散以通之,亦通剂也。通为轻而泻为重也。
补:不足为弱,必补剂以扶之,黄芪、羊肉之属是也。又曰,阳虚则补以干姜、附子,阴虚则补以大黄、硝石,亦补剂也。
泻:有余为塞,必泻剂以逐之,如大黄、巴豆之属是也。又曰甘遂、牵牛亦泻剂也。
轻:实则为壅,必轻剂以扬之,麻黄、葛根之属是也。又曰,如啑药。解表亦轻剂也。
重:怯则气浮,必重剂以镇之,如磁石、铁粉之属是也。又曰,如痫疾、涎疾,宜代赭石以缒之,亦重剂也。
滑:涩则气著,必滑剂以利之,如冬葵、榆皮之属是也。又曰,大便燥结,治以桃仁,郁李,小便淋涩治以车前、滑石,亦滑剂也。
涩:滑则气脱,必涩剂以救之,如龙骨、牡蛎之属是也。又曰,如寝汗不止,涩以麻黄根、防己。滑泄不止,涩以枯白矾、罂粟壳。如喘嗽上奔,以齑汁、乌梅煎宁肺散,亦涩剂也。
燥:湿气淫胜,必燥剂以除之,如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也。又曰,如干姜,官桂能治积寒久冷,如苍术、白术、陈皮、木香皆能除湿,如黄连、黄柏、黄芩、山栀子味苦属火,苦能燥湿,亦燥剂也。
湿:津耗为枯,必湿剂以润之,如紫石英之属是也。又曰,硝,味咸寒,本属真阴之水,诚濡枯之上药,亦湿剂也。
〔注〕啑药:疑误为嚏药《证治准绳》有“嚏惊散”方。
【评】明李氏的七方十剂,上溯于金代成无已,而且有所发挥,内容亦详细。
太岁庚辰,隐居曰:余宅身幽岭,迄将十载,虽每植德施功,多止一时之设,可以传方远裔者,莫过于撰述。见葛氏《肘后救卒》殊足申一隅之思。夫生人所为大患,莫急于疾,疾而不治,犹救火而不以水也。今辇掖左右,药师易寻,郊郭之外,已似难值,况穷村迥野遥山绝浦其间,枉夭安可胜言。方术之书,卷轴徒烦,拯济殊寡,欲就披览,迷惑多端。抱朴此制实为深益,然尚阙漏未尽,辄更采集补阙凡一百一首,以朱书甄别为《肘后百一方》于杂病单治,略为周遍矣。
【评】方书传世,除《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外,葛洪著《肘后方》为最早的方书。
盖前人作法,后人因焉。创始者难为力,后起者易为功。取古人已验之成规而斟酌用之,为效不既易乎!然而执方医病而病不能瘳,甚或反以杀人者,又何以说焉?则以脉候未辨,药性未明,惑于似而反失其真,知有方而不知方解故也。方之有解始于陈无择,无择慨仲景之书,后人罕识,爰取《伤寒论》而训诂之,诠证释方使观者有所循入,诚哉仲景之功臣,而后觉之先导矣。
补养之剂:补者,补其所不足也。养者,栽培之,将护之,使得生遂条达,而不受戕贼之患也。人之气禀罕得其平,有偏于阳而阴不足者,有偏于阴而阳不足者,故必假药以滋助之。而又须优游安舒,假之岁月,使气血归于和平,乃能形神俱茂,而疾病不生也。
发表之剂:升之、散之、汗之也。表者,对里而言也。……治病者,当及其在表而汗之、散之,使不至于传经入里,则病易已矣。若表邪未尽而遽下之,则表邪乘虚入里。或误补之,则内邪壅闭不出,变成坏证者,多矣。
涌吐之剂:邪在表宜汗,在上焦宜吐,在中、下宜下,此汗吐下三法也。若邪在上焦而反下之,则逆其性矣。经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又曰:在上者涌之,是也。先贤用此法者最多,今人惟知汗下,而吐法绝置不用,遇当吐者而不行涌越,使邪气壅结而不散,轻病致重,重病致死者多矣。
攻里之剂:邪在表宜汗,邪在里宜下,人之一身,元气周流,不能容纤芥之邪,稍有滞碍则壅塞经络,隔遏阴阳而为病矣。或寒或热,或气或血,或痰或食,为证不一。轻则消而导之,使垢瘀尽去,而后正气可复。然攻下之剂须适事为宜,如邪胜而剂轻,则邪不服;邪轻而剂重,则伤元气,不可不审也。
表里之剂:至于表证未除,里证又急者,仲景复立大柴胡。葛根、黄芩等法,合表里而兼治之。后人师其意,则有防风通圣,参苏,五积诸剂。
和解之剂:邪在表宜汗,在上宜吐,在里宜下,若在半表半里,则从中治宜和解,故仲景于少阳证而以汗吐下三者为戒也。……由是观之,和解之剂用以分理阴阳,调和营卫,顾不重欤!
理气之剂:人身有宗气、营气、卫气、中气、元气、胃气、冲和之气、上升之气,而宗气尤为主。及其为病则为冷气、滞气、上气、逆气、气虚诸变证矣。无病之时宜保之养之,和之顺之,病作之时当审其何经何证,寒热虚实而补泻之。
理血之剂:血盛则形盛,血弱则形衰,血者难成而易亏,可不谨养乎?阴气一伤,诸变立至。妄行于上则吐衄,妄行于下则肠风,衰涸于内则虚劳,枯槁于外则消瘦,移热于膀胱则溺血,阴虚阳搏则崩中,湿蒸热瘀则血痢。火极似水则色黑,热胜于阴,发为疮疡。湿滞于血则为瘾疹,凝涩于皮肤则为冷痹。蓄血在上则善忘,蓄血在下则如狂,跌仆损伤则瘀恶内聚。此皆失于摄养变为诸病也。
祛风之剂:盖天地间唯风无所不入,人受之者轻为感冒,重则为伤,又重则为中。然必其人真气先虚,营卫空疏,然后外邪乘虚而入。《经》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也。故中风之证,河间以为将息失宜心火暴甚;丹溪以为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东垣以为本气自病,若以风为虚象者。所以治之有清热、化痰、养血、顺气之不同,而不专用祛风之药也。按,《内经》“风论”、“痿论”、“痹论”分为三篇,病原不同,治法亦异,丹溪常著论辨之。然岐伯曰:中风大法有四,风痹其一也,故治痹诸方,亦次本门。
祛寒之剂:寒中于表宜汗,寒中于里宜温。盖人之一身,以阳气为主。《经》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寒者,阴惨肃杀之气也,阴盛则阳衰,迨至阳竭阴绝则死矣。仲景著书先从伤寒以立论,诚欲以寒病为纲而明其例也。其在三阳者,则用桂、麻、柴、葛之辛温以散之;其在三阴者,非假姜、附、桂、萸之辛热,参、术、甘草之甘温,则无以祛其阴冷之邪沴,而复其若天与日之元阳也。诸伤寒湿者,皆视此为治矣。
清暑之剂:暑为阳邪,心属离火,故暑先入心,从其类也。巳月六阳,尽出于地上,此气之浮也。……洁古曰:中热为阳证,为有余;中暑为阴证,为不足。盖肺主气,夏月火盛灼金,则肺受伤而气虚故多不足。凡中暑者,不可作中风治。
利湿之剂:湿为阴邪,《经》曰: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湿在表在上宜发汗,在里在下宜渗泄,里虚者宜实脾,挟风而外感者宜解肌,挟寒而在半表半里者宜温散。凡中湿者,不可作中风治。
润燥之剂: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乃肺与大肠阳明燥金之气也。金为生水之源,寒水生化之源绝,不能溉灌周身荣养百骸,故枯槁而无润泽也。或因汗下亡津、或因房劳虚竭、或因服饵金石、或因浓酒厚味,皆能助狂火而损真阴也。燥在外则皮肤皱揭、在内则津少烦渴、在上则咽焦鼻干、在下则肠枯便秘、在手足则痿弱无力,在脉则细涩而微,皆阴血为火热所伤也。治宜甘寒滋润之剂,甘能生血,寒能胜热,润能去燥,使金旺而水生则火平而燥退矣。
泻火之剂:火者,气之不得其平者也。五脏六腑各得其平则荣卫冲和,经脉调畅,何火之有?一失常度则冲射搏击而为火矣。故丹溪曰:气有余便是火也。……有以泻为泻者,大黄、芒硝、芩、连、栀、柏之类是也。有以散为泻者,羌、防、柴、葛升阳散火之类是也。有以滋养为泻者,地黄、天冬、元参、知母之类,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也。有以补为泻者,参、芪、甘草泻火之圣药是也。
除痰之剂:痰之源不一,有因热而生痰者,有因痰而生热者。有因气而生者,有因风而生者,有因寒而生者,有因湿而生者,有因暑而生者,有因惊而生者,有多食而成者,有伤冷物而成者,有嗜酒而成者,有脾虚而成者。俗云:百病皆由痰起。……治痰宜先补脾,脾复健运之常而痰自化矣。
消导之剂:消者,散其积也,导者,行其气也。脾虚不运则气不流行,气不流行则停滞而为积。或作泻痢、或成症瘕,以致饮食减少五脏无所资禀,血气日以虚衰因致危困者,多矣,故必消而导之。轻则用和解之常剂,重必假峻下之汤丸,盖浊阴不降则清阳不升客垢不除,则真元不复,如戡定祸乱,然后可以致太平也。峻剂见攻里门。兹集缓攻平治消补兼施者,为消导之剂。
收涩之剂:滑则气脱,脱则散而不收,必得酸涩之药敛其耗散,而后发者可返,脱者可收也。如汗出亡阳,精滑不禁,泄痢不止,大便不固,小便自遗,久嗽亡津此气脱也。若亡血不已,崩中暴下,诸大吐衄此血脱也。十剂曰:涩可去脱,牡蛎、龙骨之属是也。气脱兼以气药,血脱兼以血药,亦兼气药,气者血之帅也。阳脱者妄见,阴脱者目盲,此神脱也。当补阳助阴,非涩剂所能收也。
杀虫之剂:万物有依人身以为生者,是吾身一小天地也。蛲蛔为人所常有之虫,傥寒侵火迫则不安其位,亦能为病。若饮食不慎,气血虚衰又能变生诸虫,不可名状。如发症、鳖瘕、劳瘵、传尸之类,至于杀身灭门。虫之为患,若人不能杀虫,则虫必且杀人矣。
明目之剂:目之在人,特五官之一耳。而古人立有专科。盖以余窍各主一脏,或兼二脏,目虽为肝窍,而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睛,……眼具五脏六腑也,故其证多而方亦广。兹集限于篇章,故略录专治目疾者数方以备采用。
痈疡之剂:外科方证至为繁多,兹取可通用者量录数方以备缓急,其余各证各有专方,不能多录。若夫泻热解毒,活血托里之剂多散见于诸门。
经产之剂:妇人之病与男子同,惟行经、妊娠则不可以例治。故取胎产经带数方以备采用。
救急良方:人有暴横之遭,大如缢、溺、砒、蛊、蛇、犬之伤,小如骨哽、刀斧、汤火之害,坐视其转死而莫之能救者多矣。兹取简便良方以备缓急。
【评】汪氏《集解》流传甚广影响很大,现代中医的“方剂学”分类方法,多参考他的这种分类方法。
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
华佗曰:汤可以荡涤脏腑,开通经络,调品阴阳。丸可以逐风冷、破坚积、进饮食。散可以去风寒暑湿之邪,散五脏之结伏,开肠利胃。杲曰: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也。凡治至高之病,加酒煎。去湿,以生姜。补元气,以大枣。发散风寒,以葱白。去膈上痰,以蜜。细末者,不循经络,止去胃中及脏腑之积。气味厚者,白汤调;气味薄者,煎之,和渣服。去下部之痰,其丸极大而光且圆,治中焦者,次之,治上焦者,极小。稠面糊取其迟化,直至中、下。或酒、或醋,取其散之义也。凡半夏、南星欲去湿者,凡以姜汁稀糊,取其易化也,水浸宿,炊饼,又易化。滴水丸,又易化。炼蜜丸者,取其迟化而气循经络也。蜡丸取其难化而旋旋取效,或毒药不伤脾胃也。
【评】用药剂型不同,取效不一,本条所述很有代表性。
诸病处方遵古法,仲景外感,东垣内伤,河间攻击,丹溪之大成,以为典要。以运气、风土、禀赋为之权衡。且如朔漠之人,有《惠民局方》,多辛热、脑、麝之剂,北人本气自寒,食专腥膻,与之宜也。丹溪僻处东南,辨论不置。予尝比病为《易》卦,方为“爻词”,占者有吉凶悔吝之殊,夫然后医不执方之义明矣。
阅古方,必如亲见其人禀赋与当时运气风土,始可以得作者之意。有可为典要者,处方之起剂也;有一时权衡者,处方之参考也。全在真知药性,灼见病情。……
君臣佐使之外,有一标使。如剂中合从辛以达金,则取引经一味,辛者倍加之.故其效速。
【评】韩氏议论处方,是他经验所得,很有实际临床意义。
然自创局以来,所有之方,或取于鬻药之家,或取于陈献之士,未经参订,不无舛讹,虽尝镂板颁行,未免传疑承误。故有药味脱漏,铢两过差,制作多不依经,祖袭间有伪妄。至于贴榜,谬戾尤多,殆不可以一二举也。顷因条具,上达朝廷,继而被命,遴选通医,俾之刊正。于是请书监之秘文,采名贤之别录,公私众本,搜猎靡遗,事阙所从,无不研核。或端本以正末,或溯流以寻源,订其讹谬,折其淆乱。遗佚者补之,重复者削之,未阅岁而书成,缮写甫毕,谨献于朝。将见合和者得十全之效,饮饵者无纤芥之疑,颁此成书,惠及区宇。
【评】宋代《和剂局方》不仅在中国医学史方面,而且在方剂整理、流传,使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发挥重要作用。
论及医事之要,无出三因。辨因之初,无逾脉息,遂举《脉经》曰: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盖以人迎候外因,气口候内因,其不应人迎气口,皆不内外因。傥识三因,病无余蕴,故曰:医事之要,无出此也。因编集应用诸方,类分一百八十门,得方一千五十余道,题曰:三因极一病源论粹。
【评】对于方剂的应用和组成加以评述,陈氏的方论可以认为是较早的文献。
医者,意也。夫以意为文犹自误,以意为方则误人,方可废乎。但释方与用方者,不免毗于阴阳耳。仲景之有内台方也,人尽习之,至建安许宏之有方议,未流传也。余得而谛观之,虚实强弱有禀,燥湿寒热有气,君臣佐使有序,因革损益有宜。大都问答彷仿之《素问》,释疑仿仿之《难经》。令不知医者,自病自药,简方俱可无误;令深于医者,鉴轻重权衡,毫厘千里之辨,不敢轻下一匕。譬之解经者,订注疏之也,亦补经传之缺,以仁术生人,较之以学术杀人者,不大有补于世哉。
【评】张仲景《伤寒论》之方称“内台方”,《金匮要略方》称“外台方”,评论经方最早的医书,以此为最早。
余因选古方之得宜者,共若干首,列为八阵已不为不多矣,第以余观之,若夫,犹有未尽,因复制新方八阵。此其中有心得焉,有经验焉,有补古之未备焉。……
一、补略:补方之制补其虚也。凡气虚者宜补其上,人参、黄芪之属是也;精虚者宜补其下,熟地、枸杞之属是也;阳虚者宜补而兼暖,桂、附、干姜之属是也;阴虚者宜补而兼清,门冬、芍药、生地之属是也,此固阴之治辨也。
二、和略: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和之为义,广矣。
三、攻略:攻方之制攻其实也。凡攻气者,攻其聚,聚可散也;攻血者,攻其瘀,瘀可通也。攻积者,攻其坚,在脏者可破、可培,在经者,可针、可灸也。攻痰者,攻其急;真实者,暂宜解标;多虚者,只宜求本也。但诸病之实,有微、甚,用攻之法,分重、轻。大实者,攻之未及可以再加;微实者,攻之太过每因致害,所当慎也。
四、散略:用散者散表证也。观仲景太阳证用麻黄汤;阳明证用升麻、葛根汤;少阳证用小柴胡汤,此表散之准绳也。后世宗之,而不能用之,盖不得其意耳。
五、寒略:寒方之制为清火也,为除热也。夫火有阴阳,热分上下,据古方书咸谓黄连清心,黄芩清肺,石斛、芍药清脾,龙胆清肝、黄柏清肾。今之用者,多守此法,是亦胶柱法也。大凡寒凉之物,皆能泻火,岂有凉此而不凉彼者?但当分其轻清重浊,性力微甚用之得宜则善矣。
六、热略:热方之制为除寒也。夫寒之为病有寒邪犯于肌表者,有生冷伤于脾胃者,有阴寒中于脏腑者,此皆外来之寒。去所从来,则其治也,是皆人所易知者。至于本来之寒,生于无形无响之间,初无所感,莫测其因,人之病此者最多;人之知此者最少。果何谓哉?观丹溪曰:气有余便是火。余续曰:气不足便是寒。
七、固略:固方之制固其泄也。……总之,在上者,在表者皆宜固气,气主在肺也;在下者,在里者皆宜固精,精主在肾也。然虚者可固,实者不可固;久者可固,暴者不可固。当固不固,则沧海亦将竭;不当固而固,则闭门延寇也。二者俱当详酌之。
八、因略:因方之制因其可因者也。凡病有相同者,皆可按证而用之,是谓因方。如痈毒之起肿可敷也,蛇虫之患毒可解也,汤火伤其肌肤热可散也,跌打伤其筋骨,断可续也。凡此之类,皆因证而可药者也。
【评】张氏在方剂分类方面创立了新的学说。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括蒌桂枝汤主之。
括蒌桂枝汤方
括蒌根二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
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
百合洗方
右以百合一升,以水一斗,渍之一宿,以洗身。洗已,食饼,勿以盐豉也。
百合病,渴不差者,用后方主之。
括蒌牡蛎散方
括蒌根 牡蛎 熬等分
右为细末,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蚀于上部则声喝。
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
蚀于肛者,雄黄熏之。
右一味为末,筒瓦一枚,合之烧,向肛熏之。
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
皂荚丸方
皂荚八两,刮去皮,用酥炙。
右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枣膏和汤服三丸。日三,夜一服。
妇人经水闭,不利,藏坚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矾石丸主之。
矾石丸方
矾石三分烧 杏仁一分
右二味,末之,炼蜜和丸,枣核大,内脏中,剧者再内之。
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剌痛,红兰花酒主之。
红兰花一两
右一味,以酒一大升,煎减半,顿服一半,未止,再服。
小儿疳虫蚀齿方
雄黄 葶苈
右二味,末之,取腊日猪脂熔。以槐枝,绵裹头四、五枚,点药烙之。
[注]右:原书为“右”,横排版应改为“上”。但是为了保持原文面貌,依原字样录写。
【评】张仲景被后人称为医方之祖,他所著的《伤寒杂病论》里的方剂,被称为经方。从剂型方面可以看到,不仅有汤剂、散剂、丸剂,而且有洗剂,酒浸剂、熏剂、外用点药、阴道坐药等等。可以看出,两千多年以前的医药水平仅制剂种类上,已经具备如此高的程度。
分享到: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
按,神农①云:上药为君,主养命以应天。中药为臣,养性以应人。下药为佐使,主治病以应地也。
宋·林亿《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
[注]①神农:指《神农本草经》。
【评】一张药方,由君,臣,佐,使组成,现代称主、辅、佐、使,这个名称及其含义,起源于以上这段论述。
帝曰:气有多少,病有盛衰,治有缓急,方有大小,愿闻其约奈何?岐伯曰:气有高下,病有远近,证有中外,治有轻重,适其至所为故也。《大要》曰:君一臣二,奇之制也;君二臣四,偶之制也;君二臣三,奇之制也;君二臣六,偶之制也。故曰:近者奇之,远者偶之,汗者不以奇,下者不以偶,补上治上制以缓,补下治下制以急。急则气味厚,缓则气味薄,适其至所,此之谓也。病所远而中道气味之者①,食而过之,无越其制度也。是故平气之道,近而奇偶,制小其服也。远而奇偶,制大其服也。大则数少,小则数多。多则九之,少则二之。奇之不去则偶之,是谓重方②。偶之不去,则反佐③以取之,所谓寒热温凉,反从其病也。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
[注]①气味之者:原注云:疑为“气味乏者”。②重方:即复方。③反佐:药方为热性方剂,反以寒性药佐之,或热性药冷服,这两种反佐方法。
【评】这里是最早关于“七方”的论说。特别是“反佐”法,开后世之法门。
黄帝问曰:为五谷汤液及醪醴奈何:岐伯对曰:必以稻米,炊之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坚。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时,故能至坚也。
《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
黄帝问曰:有病心腹满,旦食则不能暮食,此为何病?岐伯对曰:名为鼓胀。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鸡矢醴,一剂知,二剂已。
《黄帝内经素问·腹中论》
岐伯曰:病名血枯,此得之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帝曰:治之奈何?复以何术?岐伯曰:以四乌鲗骨一藘茹二物并合之,丸以雀卵,大如小豆,以五丸为后饭,饮以鲍鱼汁,利肠中及伤肝也。
《黄帝内经素问·腹中论》
帝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曰:生于阳也。帝曰:阳何以使人狂?岐伯曰:因暴折而难决,故善怒也,病名曰阳厥。帝曰:何以知之?岐伯曰:阳明者常动,巨阳少阳不动,不动而动大疾,此其候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夺其食即已,夫食入于阴,长气于阳,故夺其食即已。使服以生铁洛为饮,夫生铁洛者,下气疾也。
《黄帝内经素问·病能论》
有病身热解堕,汗出如浴,恶风少气,此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酒风。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以泽泻、术各十分,麋衔五分,合以三指撮为后饭。
《黄帝内经素问·病能论》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气之溢也,名曰脾瘅。夫五味入于口,藏于胃,脾为之行其精气,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发也,此人必数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内热,甘者令人中满,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治之以兰,除陈气也。
《黄帝内经素问·奇病论》
邪客于手足少阴、太阴、足阳明之络,此五络皆会于耳中,上络左角,五络俱竭,令人身脉皆动,而形无知也,其状若尸,或曰尸厥,……不已,以竹管吹其两耳,其左角之发方一寸燔治,饮以美酒一杯,不能饮者灌之,立已。
《黄帝内经素问·缪刺论》
欲将入于疫室,……小金丹方:辰砂二两,水磨雄黄一两,叶子雌黄一两,紫金半两,同入合中,外固了。地一尺筑地实,不用炉,不须药制,用火二十斤锻之也,七日终,候冷七日取,次日出合子,埋药地中七日,取出顺日研之三日,炼白沙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日望东吸日华气一口,冰水下一丸,和气咽之,服十粒,无疫干也。
《黄帝内经素问·刺法论》
黄帝曰:药熨奈何?伯高答曰:用淳酒二十斤,蜀椒一升,干姜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种,皆㕮咀,渍酒中。用绵絮一斤,细白布四丈,并内酒中。置酒马矢煴中,盖封涂,勿使泄,五日五夜,出布绵絮,曝干之,干复渍,以尽其汁。每渍必晬其日,乃出干。干,并用滓与绵絮,复布为复巾,长六七尺,为六七巾,则用之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痹所剌之处,令热入至于病所,寒复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汗出,以巾拭身,亦三十遍而止。起步内中,无见风。每剌必熨,如此病已矣。此所谓内热也。
《灵枢经·寿夭刚柔篇》
[注]置酒马矢煴中:将盛酒器放在干马粪中煨五个日夜。
颊筋,有寒则急,引颊移口;有热则筋㢮纵缓,不胜收,故僻。治之以马膏,膏其急者,以白酒和桂,以涂其缓者,以桑钩钩之,即以生桑灰置之坎中,高下以坐等,以膏熨急颊,且饮美酒,啖美炙肉,不饮酒者,自强也,为之三拊而已。
《灵枢经·经筋篇》
[注]马膏:即马油膏,有柔润养筋舒缓拘急作用。自强之:自己不拘多少,勉强饮酒以治疾病。
黄帝问于伯高曰:夫邪气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卧出者,何气使然?……治之奈何?伯高曰:补其不足,泻其有余,调其虚实,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饮以半夏汤一剂,阴阳已通,其卧立至。黄帝曰:善。此所谓决渎壅塞,经络大通,阴阳得和者也,愿闻其方。伯高曰:其汤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扬之万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苇薪,火沸,置秫米一升,治半夏五合,徐炊,令竭为一升半,去其滓,饮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为度。故其病新发者,复杯则卧,汗出则已矣;久者,三饮而已也。
《灵枢经·邪客篇》
岐伯曰:痈发于嗌中,名曰猛疽。猛疽不治,化为脓,脓不泻,塞咽,半日死;其化为脓者,泻已则含豕膏,无冷食,三日而已。……发于腋下赤坚者,名曰米疽。治之以砭石,欲细而长,疏砭之,涂以豕膏,六日已,勿裹之。
发于胁,名曰败疵。败疵者,女子之病也,久之,其病大痈脓,其中乃有生肉,大如赤小豆。剉䔖草根各一升,以水一斗六升煮之,竭为取三升,则强饮厚衣,坐于釜上,令汗出至足已。
《灵枢经·痈疽篇》
【评】以上奇方,汤液醪醴、生铁落饮、左角发酒、鸡矢醴、兰草汤、豕膏饮属奇方,寒痹药熨、泽泻饮、乌鲗骨丸、连翘饮、半夏秫米汤、马膏膏法、小金丹属偶方,这就是我国文献最早的,著名的《内经》十三方。
治久咳上气,喉中如百虫鸣状,卅岁以上方:茈胡、桔梗、蜀椒,各二分,桂、乌喙、姜,各一分,凡六物冶合和丸,以白蜜大如樱桃,昼夜含三丸,消,咽其汁甚良。
治金疮止痛方:石膏一分,姜二分,甘草一分,桂一分,凡四物皆冶合和,以方寸匕,酢浆饮之,日再,夜一,良。甚勿传也。
东汉·佚名《武威汉代医简》
[注]茈胡:即柴胡。乌喙:即草乌头。酢浆:醋,一说是“酸酒”。甚:原书误,当作“慎”。
【评】1972年甘肃武威旱滩坡出土了九十二枚医药简牍,载较完整的药方三十余首,现在选其中二首。这是迄今较早的医方实物资料和考古的重大收获。
帝曰:非调气而得者,治之奈何?有毒无毒,何先何后?愿闻其道。岐伯曰:有毒无毒,所治为主,适大小为制也。帝曰:请言其制。岐伯曰:君一臣二,制之小也;君一臣三佐五,制之中也;君一臣三佐九,制之大也。
《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
【评】根据不同的病情,裁定制剂的大小,这段论说既是最早的,也是最有代表性的。
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辩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及失其宜者,以热益热,以寒增寒,精气内伤,不见于外,是所独失也。故谚曰:有病不治,常得中医。
《前汉书·艺文志》卷三○
【评】《艺文志》把方技分为四家,而经方家独得其一,古人把方书看成很重要的医学书籍。
长桑君亦知扁鹊非常人也,出入十余年,乃呼扁鹊私坐,问与语曰:“我有禁方,年老,欲传与公,公毋泄。”……
其后,扁鹊过虢 ,虢太子死,扁鹊至虢宫门下,问中庶子喜方者曰:……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姓淳于氏,名意。少而喜医方术。高后八年,更受师同郡元里公乘阳庆。庆年七十余,无子,使意尽去其故方,更悉以禁方予之,……
《史记·扁鹊仓公列传》
【评】传统医学,师传相受。师傅的配方是传授弟子的重要内容,从此条看出方书在中医学里的位置。
制方之体,宣、通、补、泻、轻、重、涩、滑、燥、湿,十剂是也。制方之用,大、小、缓、急、奇、偶、复,七方是也。是以制方之体,欲成七方之用者,必本于气味生成,而制方成焉。其寒、热、温、凉四气者,生乎天,酸、苦、辛、咸、甘、淡,六味者,成乎地。生成而阴阳造化之机存焉。是以一物之内,气味兼有,一药之中,理具性矣,主对治疗,由是而出,斟酌其宜,参合为用,君臣佐使,各以相宜,宣摄变化,不可胜量。一千四百五十三病之方,悉自此而始矣。其所谓君臣佐使者,非特谓上药一百二十种为君;中药一百二十种为臣;下药一百二十五种为佐使,三品之君臣也。制方之妙的,与病相对,有毒无毒,所治为病主。
金·成无己《伤寒明理论·药方论序》
【评】“十剂”分类的方法,有认为是起自成无已者。上述有关“七方十剂”的说法,是现存文献中最早的论述之一。
得之也生,失之也死;得之也死,失之也生:药也。其实堇也,桔梗也,鸡也,豕零也,是时为帝者也,何可胜言。
《庄子·徐无鬼》
[注]堇:紫堇,有毒。鸡:鸡头米,即芡实。豕零:猪苓。
【评】药方配伍中含君、臣、佐、使的意义。这段文字是有关配方最早的文献。
余年十五志医术,逮今十有八稔,惧辱医名,蚤夜遑遑,惟经论是搜,不敢自是,游海内者数年,就有道者而贽谒之,见贱工什九,良工什一,不惟上古之经论眛焉,虽中古之方犹弗达也。弗明方之旨与方之证,及诸药升降浮沉、寒热温平,良毒之性,与夫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反正类从之理,而徒执方以疗病,恶能保其不殃人乎?
明·吴昆《医方考》序
【评】吴氏的《医方考》总结明以前精粹之方,他的议论,很合乎医理。
内经,医之奥旨也。诸方,医之粗迹也。近代时医,相率以方授受,而求经论者无之,舍奥旨而务粗迹,安望其术之神良乎?虽然方亦何可废也,方以立法,法以制宜,譬之工倕,匠心独创,断未有偭规矩而为之者。特神而明之,存乎其人焉耳。古昔方书得人而传,扁鹊、仓公皆称禁方,秘不轻受,所以汉时以前成方绝少,而仲景为方之祖也。仲景以后,方书充栋,无如制方者日益多,而注方者不少概见。
清·吴仪洛《成方切用》序
【评】近世医家称《内经》、《伤寒》、《金匮》之方为“经方”,其后方书所载之方为“时方”,且互有争论。
七方:大、小、缓、急、奇、偶、复。
大方之说有二:病有兼证而邪不专,宜君一臣三佐九之大方。病在肾肝之下而远者,宜分两多而顿服之。
小方之说有二:病无兼证而邪气专,宜君一臣二之小方。病在肺之上者,宜分两少而频服之。
缓方之说有五:有“甘以缓之”之缓方,如糖、蜜、枣、葵、甘草之属,取其甜能恋膈也;有“丸以缓之”之缓,方盖丸之比汤、散气力宣行迟,故也;“有无毒”治病之缓方,盖性无毒则功自缓矣;有“品件群众”之缓方,如万病丸,七、八十味,更相拘制,各不得骋其性也;有“补上治上”之缓方,补上治上制之以缓,故曰:治心肺之病,不厌频而少。
急方之说有五:有“急病急攻”之急方,如中风牙关紧急,浆粥不入,用急风散之属是也;有“药性急烈”之急方,如溲便闭塞,借备急丹以攻之是也;有“汤散荡涤”之急方,汤、散之比丸,下咽易散故也;有“药性有毒”之急方,盖有毒之药,能上涌下泄可以夺病之大势也;有“补下治下”之急方,盖补下治下,制之以急,故曰:治肝肾之病,不厌顿而多。
奇方之说有二:古之单方之奇方,独用一物是也;有数合阳数之奇方,一、三、五、七、九皆阳数也,故奇方宜下不宜汗。
偶方之说有二:有古之“复方”之偶方,两物相配是也;有数合阴数之偶方,二、四、六、八、十皆阴数也,故偶方宜汗不宜下。
复方之说有二:有二方、三方之复方,如胃承气汤加连翘,黄芩,栀子,薄荷为凉膈散,再加防风.荆芥,石膏,滑石,桔梗,川芎,麻黄,当归,芍药,白术为通圣散;有分两均齐病复方,如胃风汤各等分是也。
十剂
宣、通、补、泻、轻、重、滑、涩、燥、湿。
宣:郁而不散为壅,必宣剂以散之。生姜、橘皮之属是也。又曰,以君召臣曰宣。宣则涌剂,如瓜蒂散亦宣剂也。
通:留而不行为滞,必通剂以行之,防己,木通之属是也。又曰,溲便淋闭宜用八正散以通之,亦通剂也。通为轻而泻为重也。
补:不足为弱,必补剂以扶之,黄芪、羊肉之属是也。又曰,阳虚则补以干姜、附子,阴虚则补以大黄、硝石,亦补剂也。
泻:有余为塞,必泻剂以逐之,如大黄、巴豆之属是也。又曰甘遂、牵牛亦泻剂也。
轻:实则为壅,必轻剂以扬之,麻黄、葛根之属是也。又曰,如啑药。解表亦轻剂也。
重:怯则气浮,必重剂以镇之,如磁石、铁粉之属是也。又曰,如痫疾、涎疾,宜代赭石以缒之,亦重剂也。
滑:涩则气著,必滑剂以利之,如冬葵、榆皮之属是也。又曰,大便燥结,治以桃仁,郁李,小便淋涩治以车前、滑石,亦滑剂也。
涩:滑则气脱,必涩剂以救之,如龙骨、牡蛎之属是也。又曰,如寝汗不止,涩以麻黄根、防己。滑泄不止,涩以枯白矾、罂粟壳。如喘嗽上奔,以齑汁、乌梅煎宁肺散,亦涩剂也。
燥:湿气淫胜,必燥剂以除之,如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也。又曰,如干姜,官桂能治积寒久冷,如苍术、白术、陈皮、木香皆能除湿,如黄连、黄柏、黄芩、山栀子味苦属火,苦能燥湿,亦燥剂也。
湿:津耗为枯,必湿剂以润之,如紫石英之属是也。又曰,硝,味咸寒,本属真阴之水,诚濡枯之上药,亦湿剂也。
明·李汤卿《心印绀珠经》下卷
〔注〕啑药:疑误为嚏药《证治准绳》有“嚏惊散”方。
【评】明李氏的七方十剂,上溯于金代成无已,而且有所发挥,内容亦详细。
太岁庚辰,隐居曰:余宅身幽岭,迄将十载,虽每植德施功,多止一时之设,可以传方远裔者,莫过于撰述。见葛氏《肘后救卒》殊足申一隅之思。夫生人所为大患,莫急于疾,疾而不治,犹救火而不以水也。今辇掖左右,药师易寻,郊郭之外,已似难值,况穷村迥野遥山绝浦其间,枉夭安可胜言。方术之书,卷轴徒烦,拯济殊寡,欲就披览,迷惑多端。抱朴此制实为深益,然尚阙漏未尽,辄更采集补阙凡一百一首,以朱书甄别为《肘后百一方》于杂病单治,略为周遍矣。
刘宋·陶弘景《肘后备急方》华阳隐居补阙肘后百一方序
【评】方书传世,除《伤寒论》、《金匮要略》以外,葛洪著《肘后方》为最早的方书。
盖前人作法,后人因焉。创始者难为力,后起者易为功。取古人已验之成规而斟酌用之,为效不既易乎!然而执方医病而病不能瘳,甚或反以杀人者,又何以说焉?则以脉候未辨,药性未明,惑于似而反失其真,知有方而不知方解故也。方之有解始于陈无择,无择慨仲景之书,后人罕识,爰取《伤寒论》而训诂之,诠证释方使观者有所循入,诚哉仲景之功臣,而后觉之先导矣。
清·汪昂《医方集解》序
补养之剂:补者,补其所不足也。养者,栽培之,将护之,使得生遂条达,而不受戕贼之患也。人之气禀罕得其平,有偏于阳而阴不足者,有偏于阴而阳不足者,故必假药以滋助之。而又须优游安舒,假之岁月,使气血归于和平,乃能形神俱茂,而疾病不生也。
发表之剂:升之、散之、汗之也。表者,对里而言也。……治病者,当及其在表而汗之、散之,使不至于传经入里,则病易已矣。若表邪未尽而遽下之,则表邪乘虚入里。或误补之,则内邪壅闭不出,变成坏证者,多矣。
涌吐之剂:邪在表宜汗,在上焦宜吐,在中、下宜下,此汗吐下三法也。若邪在上焦而反下之,则逆其性矣。经曰:其高者因而越之。又曰:在上者涌之,是也。先贤用此法者最多,今人惟知汗下,而吐法绝置不用,遇当吐者而不行涌越,使邪气壅结而不散,轻病致重,重病致死者多矣。
攻里之剂:邪在表宜汗,邪在里宜下,人之一身,元气周流,不能容纤芥之邪,稍有滞碍则壅塞经络,隔遏阴阳而为病矣。或寒或热,或气或血,或痰或食,为证不一。轻则消而导之,使垢瘀尽去,而后正气可复。然攻下之剂须适事为宜,如邪胜而剂轻,则邪不服;邪轻而剂重,则伤元气,不可不审也。
表里之剂:至于表证未除,里证又急者,仲景复立大柴胡。葛根、黄芩等法,合表里而兼治之。后人师其意,则有防风通圣,参苏,五积诸剂。
和解之剂:邪在表宜汗,在上宜吐,在里宜下,若在半表半里,则从中治宜和解,故仲景于少阳证而以汗吐下三者为戒也。……由是观之,和解之剂用以分理阴阳,调和营卫,顾不重欤!
理气之剂:人身有宗气、营气、卫气、中气、元气、胃气、冲和之气、上升之气,而宗气尤为主。及其为病则为冷气、滞气、上气、逆气、气虚诸变证矣。无病之时宜保之养之,和之顺之,病作之时当审其何经何证,寒热虚实而补泻之。
理血之剂:血盛则形盛,血弱则形衰,血者难成而易亏,可不谨养乎?阴气一伤,诸变立至。妄行于上则吐衄,妄行于下则肠风,衰涸于内则虚劳,枯槁于外则消瘦,移热于膀胱则溺血,阴虚阳搏则崩中,湿蒸热瘀则血痢。火极似水则色黑,热胜于阴,发为疮疡。湿滞于血则为瘾疹,凝涩于皮肤则为冷痹。蓄血在上则善忘,蓄血在下则如狂,跌仆损伤则瘀恶内聚。此皆失于摄养变为诸病也。
祛风之剂:盖天地间唯风无所不入,人受之者轻为感冒,重则为伤,又重则为中。然必其人真气先虚,营卫空疏,然后外邪乘虚而入。《经》所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是也。故中风之证,河间以为将息失宜心火暴甚;丹溪以为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东垣以为本气自病,若以风为虚象者。所以治之有清热、化痰、养血、顺气之不同,而不专用祛风之药也。按,《内经》“风论”、“痿论”、“痹论”分为三篇,病原不同,治法亦异,丹溪常著论辨之。然岐伯曰:中风大法有四,风痹其一也,故治痹诸方,亦次本门。
祛寒之剂:寒中于表宜汗,寒中于里宜温。盖人之一身,以阳气为主。《经》曰: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寒者,阴惨肃杀之气也,阴盛则阳衰,迨至阳竭阴绝则死矣。仲景著书先从伤寒以立论,诚欲以寒病为纲而明其例也。其在三阳者,则用桂、麻、柴、葛之辛温以散之;其在三阴者,非假姜、附、桂、萸之辛热,参、术、甘草之甘温,则无以祛其阴冷之邪沴,而复其若天与日之元阳也。诸伤寒湿者,皆视此为治矣。
清暑之剂:暑为阳邪,心属离火,故暑先入心,从其类也。巳月六阳,尽出于地上,此气之浮也。……洁古曰:中热为阳证,为有余;中暑为阴证,为不足。盖肺主气,夏月火盛灼金,则肺受伤而气虚故多不足。凡中暑者,不可作中风治。
利湿之剂:湿为阴邪,《经》曰:地之湿气,感则害皮肉筋脉。……湿在表在上宜发汗,在里在下宜渗泄,里虚者宜实脾,挟风而外感者宜解肌,挟寒而在半表半里者宜温散。凡中湿者,不可作中风治。
润燥之剂:诸涩枯涸、干劲皴揭,皆属于燥,乃肺与大肠阳明燥金之气也。金为生水之源,寒水生化之源绝,不能溉灌周身荣养百骸,故枯槁而无润泽也。或因汗下亡津、或因房劳虚竭、或因服饵金石、或因浓酒厚味,皆能助狂火而损真阴也。燥在外则皮肤皱揭、在内则津少烦渴、在上则咽焦鼻干、在下则肠枯便秘、在手足则痿弱无力,在脉则细涩而微,皆阴血为火热所伤也。治宜甘寒滋润之剂,甘能生血,寒能胜热,润能去燥,使金旺而水生则火平而燥退矣。
泻火之剂:火者,气之不得其平者也。五脏六腑各得其平则荣卫冲和,经脉调畅,何火之有?一失常度则冲射搏击而为火矣。故丹溪曰:气有余便是火也。……有以泻为泻者,大黄、芒硝、芩、连、栀、柏之类是也。有以散为泻者,羌、防、柴、葛升阳散火之类是也。有以滋养为泻者,地黄、天冬、元参、知母之类,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是也。有以补为泻者,参、芪、甘草泻火之圣药是也。
除痰之剂:痰之源不一,有因热而生痰者,有因痰而生热者。有因气而生者,有因风而生者,有因寒而生者,有因湿而生者,有因暑而生者,有因惊而生者,有多食而成者,有伤冷物而成者,有嗜酒而成者,有脾虚而成者。俗云:百病皆由痰起。……治痰宜先补脾,脾复健运之常而痰自化矣。
消导之剂:消者,散其积也,导者,行其气也。脾虚不运则气不流行,气不流行则停滞而为积。或作泻痢、或成症瘕,以致饮食减少五脏无所资禀,血气日以虚衰因致危困者,多矣,故必消而导之。轻则用和解之常剂,重必假峻下之汤丸,盖浊阴不降则清阳不升客垢不除,则真元不复,如戡定祸乱,然后可以致太平也。峻剂见攻里门。兹集缓攻平治消补兼施者,为消导之剂。
收涩之剂:滑则气脱,脱则散而不收,必得酸涩之药敛其耗散,而后发者可返,脱者可收也。如汗出亡阳,精滑不禁,泄痢不止,大便不固,小便自遗,久嗽亡津此气脱也。若亡血不已,崩中暴下,诸大吐衄此血脱也。十剂曰:涩可去脱,牡蛎、龙骨之属是也。气脱兼以气药,血脱兼以血药,亦兼气药,气者血之帅也。阳脱者妄见,阴脱者目盲,此神脱也。当补阳助阴,非涩剂所能收也。
杀虫之剂:万物有依人身以为生者,是吾身一小天地也。蛲蛔为人所常有之虫,傥寒侵火迫则不安其位,亦能为病。若饮食不慎,气血虚衰又能变生诸虫,不可名状。如发症、鳖瘕、劳瘵、传尸之类,至于杀身灭门。虫之为患,若人不能杀虫,则虫必且杀人矣。
明目之剂:目之在人,特五官之一耳。而古人立有专科。盖以余窍各主一脏,或兼二脏,目虽为肝窍,而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睛,……眼具五脏六腑也,故其证多而方亦广。兹集限于篇章,故略录专治目疾者数方以备采用。
痈疡之剂:外科方证至为繁多,兹取可通用者量录数方以备缓急,其余各证各有专方,不能多录。若夫泻热解毒,活血托里之剂多散见于诸门。
经产之剂:妇人之病与男子同,惟行经、妊娠则不可以例治。故取胎产经带数方以备采用。
救急良方:人有暴横之遭,大如缢、溺、砒、蛊、蛇、犬之伤,小如骨哽、刀斧、汤火之害,坐视其转死而莫之能救者多矣。兹取简便良方以备缓急。
清·汪昂《医方集解》
【评】汪氏《集解》流传甚广影响很大,现代中医的“方剂学”分类方法,多参考他的这种分类方法。
药性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
华佗曰:汤可以荡涤脏腑,开通经络,调品阴阳。丸可以逐风冷、破坚积、进饮食。散可以去风寒暑湿之邪,散五脏之结伏,开肠利胃。杲曰: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丸者,缓也,舒缓而治之也。凡治至高之病,加酒煎。去湿,以生姜。补元气,以大枣。发散风寒,以葱白。去膈上痰,以蜜。细末者,不循经络,止去胃中及脏腑之积。气味厚者,白汤调;气味薄者,煎之,和渣服。去下部之痰,其丸极大而光且圆,治中焦者,次之,治上焦者,极小。稠面糊取其迟化,直至中、下。或酒、或醋,取其散之义也。凡半夏、南星欲去湿者,凡以姜汁稀糊,取其易化也,水浸宿,炊饼,又易化。滴水丸,又易化。炼蜜丸者,取其迟化而气循经络也。蜡丸取其难化而旋旋取效,或毒药不伤脾胃也。
清·鲁永斌《法古录·用药总议》
【评】用药剂型不同,取效不一,本条所述很有代表性。
诸病处方遵古法,仲景外感,东垣内伤,河间攻击,丹溪之大成,以为典要。以运气、风土、禀赋为之权衡。且如朔漠之人,有《惠民局方》,多辛热、脑、麝之剂,北人本气自寒,食专腥膻,与之宜也。丹溪僻处东南,辨论不置。予尝比病为《易》卦,方为“爻词”,占者有吉凶悔吝之殊,夫然后医不执方之义明矣。
阅古方,必如亲见其人禀赋与当时运气风土,始可以得作者之意。有可为典要者,处方之起剂也;有一时权衡者,处方之参考也。全在真知药性,灼见病情。……
君臣佐使之外,有一标使。如剂中合从辛以达金,则取引经一味,辛者倍加之.故其效速。
明·韩《韩氏医通·处方章》
【评】韩氏议论处方,是他经验所得,很有实际临床意义。
然自创局以来,所有之方,或取于鬻药之家,或取于陈献之士,未经参订,不无舛讹,虽尝镂板颁行,未免传疑承误。故有药味脱漏,铢两过差,制作多不依经,祖袭间有伪妄。至于贴榜,谬戾尤多,殆不可以一二举也。顷因条具,上达朝廷,继而被命,遴选通医,俾之刊正。于是请书监之秘文,采名贤之别录,公私众本,搜猎靡遗,事阙所从,无不研核。或端本以正末,或溯流以寻源,订其讹谬,折其淆乱。遗佚者补之,重复者削之,未阅岁而书成,缮写甫毕,谨献于朝。将见合和者得十全之效,饮饵者无纤芥之疑,颁此成书,惠及区宇。
宋·裴宗元等《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进表
【评】宋代《和剂局方》不仅在中国医学史方面,而且在方剂整理、流传,使用方面,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发挥重要作用。
论及医事之要,无出三因。辨因之初,无逾脉息,遂举《脉经》曰: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盖以人迎候外因,气口候内因,其不应人迎气口,皆不内外因。傥识三因,病无余蕴,故曰:医事之要,无出此也。因编集应用诸方,类分一百八十门,得方一千五十余道,题曰:三因极一病源论粹。
宋·陈言《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序
【评】对于方剂的应用和组成加以评述,陈氏的方论可以认为是较早的文献。
医者,意也。夫以意为文犹自误,以意为方则误人,方可废乎。但释方与用方者,不免毗于阴阳耳。仲景之有内台方也,人尽习之,至建安许宏之有方议,未流传也。余得而谛观之,虚实强弱有禀,燥湿寒热有气,君臣佐使有序,因革损益有宜。大都问答彷仿之《素问》,释疑仿仿之《难经》。令不知医者,自病自药,简方俱可无误;令深于医者,鉴轻重权衡,毫厘千里之辨,不敢轻下一匕。譬之解经者,订注疏之也,亦补经传之缺,以仁术生人,较之以学术杀人者,不大有补于世哉。
明·冯士仁《金镜内台方议》序
【评】张仲景《伤寒论》之方称“内台方”,《金匮要略方》称“外台方”,评论经方最早的医书,以此为最早。
余因选古方之得宜者,共若干首,列为八阵已不为不多矣,第以余观之,若夫,犹有未尽,因复制新方八阵。此其中有心得焉,有经验焉,有补古之未备焉。……
一、补略:补方之制补其虚也。凡气虚者宜补其上,人参、黄芪之属是也;精虚者宜补其下,熟地、枸杞之属是也;阳虚者宜补而兼暖,桂、附、干姜之属是也;阴虚者宜补而兼清,门冬、芍药、生地之属是也,此固阴之治辨也。
二、和略:和方之制和其不和者也。凡病兼虚者,补而和之;兼滞者,行而和之;兼寒者,温而和之;兼热者,凉而和之,和之为义,广矣。
三、攻略:攻方之制攻其实也。凡攻气者,攻其聚,聚可散也;攻血者,攻其瘀,瘀可通也。攻积者,攻其坚,在脏者可破、可培,在经者,可针、可灸也。攻痰者,攻其急;真实者,暂宜解标;多虚者,只宜求本也。但诸病之实,有微、甚,用攻之法,分重、轻。大实者,攻之未及可以再加;微实者,攻之太过每因致害,所当慎也。
四、散略:用散者散表证也。观仲景太阳证用麻黄汤;阳明证用升麻、葛根汤;少阳证用小柴胡汤,此表散之准绳也。后世宗之,而不能用之,盖不得其意耳。
五、寒略:寒方之制为清火也,为除热也。夫火有阴阳,热分上下,据古方书咸谓黄连清心,黄芩清肺,石斛、芍药清脾,龙胆清肝、黄柏清肾。今之用者,多守此法,是亦胶柱法也。大凡寒凉之物,皆能泻火,岂有凉此而不凉彼者?但当分其轻清重浊,性力微甚用之得宜则善矣。
六、热略:热方之制为除寒也。夫寒之为病有寒邪犯于肌表者,有生冷伤于脾胃者,有阴寒中于脏腑者,此皆外来之寒。去所从来,则其治也,是皆人所易知者。至于本来之寒,生于无形无响之间,初无所感,莫测其因,人之病此者最多;人之知此者最少。果何谓哉?观丹溪曰:气有余便是火。余续曰:气不足便是寒。
七、固略:固方之制固其泄也。……总之,在上者,在表者皆宜固气,气主在肺也;在下者,在里者皆宜固精,精主在肾也。然虚者可固,实者不可固;久者可固,暴者不可固。当固不固,则沧海亦将竭;不当固而固,则闭门延寇也。二者俱当详酌之。
八、因略:因方之制因其可因者也。凡病有相同者,皆可按证而用之,是谓因方。如痈毒之起肿可敷也,蛇虫之患毒可解也,汤火伤其肌肤热可散也,跌打伤其筋骨,断可续也。凡此之类,皆因证而可药者也。
明·张景岳《景岳全书》卷五○《新方八阵略》
【评】张氏在方剂分类方面创立了新的学说。
太阳病,其证备,身体强几几,然脉反沉迟,此为痉。括蒌桂枝汤主之。
括蒌桂枝汤方
括蒌根二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右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卷上《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百合病,一月不解,变成渴者,百合洗方主之。
百合洗方
右以百合一升,以水一斗,渍之一宿,以洗身。洗已,食饼,勿以盐豉也。
百合病,渴不差者,用后方主之。
括蒌牡蛎散方
括蒌根 牡蛎 熬等分
右为细末,饮服方寸匕。日三服。
狐惑之为病,状如伤寒……蚀于喉为惑,蚀于阴为狐……蚀于上部则声喝。
蚀于下部则咽干,苦参汤洗之。
蚀于肛者,雄黄熏之。
右一味为末,筒瓦一枚,合之烧,向肛熏之。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卷上《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证治第三》
咳逆上气,时时吐浊,但坐不得眠,皂荚丸主之。
皂荚丸方
皂荚八两,刮去皮,用酥炙。
右一味,末之,蜜丸,梧子大。以枣膏和汤服三丸。日三,夜一服。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卷上《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治第七》
妇人经水闭,不利,藏坚癖不止,中有干血,下白物。矾石丸主之。
矾石丸方
矾石三分烧 杏仁一分
右二味,末之,炼蜜和丸,枣核大,内脏中,剧者再内之。
妇人六十二种风,及腹中血气剌痛,红兰花酒主之。
红兰花一两
右一味,以酒一大升,煎减半,顿服一半,未止,再服。
小儿疳虫蚀齿方
雄黄 葶苈
右二味,末之,取腊日猪脂熔。以槐枝,绵裹头四、五枚,点药烙之。
汉·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卷下《妇人杂病脉证并治第二十二》
[注]右:原书为“右”,横排版应改为“上”。但是为了保持原文面貌,依原字样录写。
【评】张仲景被后人称为医方之祖,他所著的《伤寒杂病论》里的方剂,被称为经方。从剂型方面可以看到,不仅有汤剂、散剂、丸剂,而且有洗剂,酒浸剂、熏剂、外用点药、阴道坐药等等。可以看出,两千多年以前的医药水平仅制剂种类上,已经具备如此高的程度。
发布时间:2019-07-17 文章来源: 可可诗词网 https://www.kekeshici.com/
原文地址:https://www.kekeshici.com/shicidiangu/ciyu/227144.html,转载请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