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而江河,小而涧溪,均为流水,其外动而性静,其质柔而气刚,与湖泽陂塘止水不同。然江河之水浊,涧溪之水清,性色迥别,淬剑染帛,各色不同。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卷五 【评】 明代人已注意到水质对练染质量的影响。...
七月鸣鵙 ① ,八月载绩。载玄载黄,我朱孔阳,为公子裳。 《诗经·豳风·七月》 是月也,命妇官染采黼黻 ② 文章,必以法故,无或差贷。 《礼记·月令·季夏》 [注] ①:伯劳鸟。学名 Lanius bueepnalus。②黼黻(fu fu府弗):古代礼服上所绣花纹。 【评】 周代由于还...
欲织绵绸者,如以生丝作经,以所纺者纬之,既省功,且光平,亦更耐久。练法:每生丝经绵绸一斤,用蒲碱三两,水五大碗化开,入绵绸在内提缀,煮两钟茶时,以绸柔软色变为佳,取出,将猪胰子用稻草裹揉成腻汁,将绸浸入胰汁内一半时,但看绸上发光时明亮即取出,再用清水洗数次...
若乃广储悬月,晖木流清,桂露朝满,凉衿夕轻,改容饰而相命,卷霜帛而下庭,曳罗裙之绮靡,振琼佩之精鸣,若乃盼睐生姿,动容多制,弱态含羞,妖风靡丽,于是投香杵,叩玟玷,择鸾声,争凤音,格沿虚而调远,挂田贞而响沉,散繁轻而浮捷,节疏亮而清深,调非常律,声无定本,任落手...
古之女子对立各执一杵,上下捣练于砧,其丁东之声,互相应答。今易作卧杵,对座捣之,又便且速,易成帛也。 元《王祯农书》卷二一 【评】 宋以后出现的这种捣练方式可以减轻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生产率,是丝绸精练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月落中庭捣衣石,掩帷下堂来捣帛,妇姑相对神力生,双揎白腕调杵声,高楼敲玉节会成,家家不睡复起听。秋天丁丁复东东,玉钗低昂衣带动,夜深月落冷如刀,湿著一双纤手痛。回偏易裂看生熟,鸳鸯纹成水波曲,重烧熨斗帖两头,与郎裁作迎寒裘。 唐·王建《捣衣曲》(《全唐...
凡帛织就,犹是生丝,煮练方熟。练用稻稿灰入水煮,以猪胰脂陈宿一晚,入汤浣之,宝色烨然。或用乌梅者,宝色略减。凡早丝为经,晚丝为纬者,练熟之时,每十两轻去三两。经纬皆美好早丝,轻化只二两。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乃服·熟练》 【评】 明代我国人民不仅熟练...
凡织绒褐机,大于布机,用综八扇,穿经度缕,下施四踏,轮踏起经,隔二抛纬,故织出文成斜现。其梭长一尺二寸。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乃服》 【评】 这是有关宋以后之织褐机的唯一记载。...
凡织杭西、罗地等绢,轻、素等绸,银条、巾、帽等纱,不必用花机,只用小机。织匠以熟皮一方置坐下。其力全在腰尻之上,故名腰机。普天织葛、苎、棉布者,用此机法,布帛更整齐、坚泽。惜今传之犹未广也。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乃服》 【评】 这种机型是明代布机的...
凡机子 ① 制度内,或织纱,则用白踏 ② ,或素物,只用扯子 ③ 。 元·薛景石《梓人遗志·华机子》(《永乐大典》卷一八二四五) 凡罗中空小路以透风凉,其消息全在软棕之中。衮头两扇打综,一软一硬。凡五梭、三梭(最厚者七梭)之后,踏起软综,自然纠转诸经,空路不粘...
凡花机,通身度长一丈六尺,隆起花楼 ① ,中托衢盘 ② ,下垂衢脚 ③ (水磨竹棍为之,计一千八百根)。对花楼下堀坑二尺许,以藏衢脚(地气湿者,架棚二尺代之)。 提花小厮坐立花楼架木上。机末以的杠 ④ 卷丝,中用叠助木 ⑤ 两枝,直穿二木,约四尺长,其尖插于筘两头。...
帝轩龙跃,庶业是昌,府覃圣恩,仰览三光,爰制布帛,始垂衣裳,于是取衡山之孤桐,南岳之洪樟,结灵根于盘石,托九层于岩傍,性条畅以端直,贯云表而剀仓,仪凤晨鸣翔其上,怪兽群萃而陆梁,于是乃命匠人,潜江奋骧,逾五岭,越九冈,斩伐剖析,拟度短长,胜复回转,克像乾形,大匡...
霍光妻遗淳于衍蒲桃锦二十四匹,散花绫二十五匹。绫出巨鹿陈宝光家,宝光妻传其法。霍显召入其第使作之。机用一百二十蹑,六十日成一匹,匹直(值)万钱。 《西京杂记》卷一 【评】 《杂记》所记一百二十蹑织机,是传说中的中国古代织机综片之最多者,但此书属于说部,...
旧机,五十综者五十蹑,六十综者六十蹑。马生者 ① ,天下之名巧也,患其遗日丧功,乃易以十二蹑。今红女织缯,惟用二蹑,又为简要。凡人之衣被于身者,皆其所自出也。 元《王祯农书》农器图谱集之十八 [注] ①马生即马钧。 【评】 《农书》上的这段话,常为人引用,其...
旧绫机五十综者五十蹑 ① ;六十综者六十蹑。 《三国志·魏志·方技传》裴松之注 [注] ①蹑:古代织机的脚踏杆。 【评】 这种以综片显花的古代提花机,其开始出现时间已不可考,这里是现存关于这种织机的最早记载。...
凡织帛,罗纱筘以八百尺为率,绫绢筘以一千二百齿为率 ① ,每筘齿中度经过糊者,四缕合为二缕,罗纱经计三千二百缕,绫绸经计五千、六千缕。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乃服》 凡帛,不论绫罗,皆别牵边 ① 。两傍各二十馀缕。边缕必过糊,用筘推移梳干。凡绫罗必三十丈...
经纬安放妥当,一人足蹑踏竿,推撞抛梭,自然成幅,野丝性濇(音 se,涩),筘齿往来,必滑以油,(今用石油濯之即脱。)随织随卷,至将濇子上经缕织完,尚有尺余不能织者,用刀割断,俗谓之割机头,大约每匹准裁尺五十一二尺,幅宽一尺五寸。 清·王元綎《野蚕录》卷四 【评】...
经缕卷在子 ① 上,然后授之机,机制甚多,高机平机俱可。织用综二付,先将经缕根根穿过综环,又将经缕前后两根相并,穿过筘齿,以数丝挽一结,贯在小竹棍上,牵引经缕,缚在卷幅上面,用撑幅二根撑紧,以免松漫之...
上山采蘼芜,下山逢故夫,长跪问故夫,新人复何如?新人虽言好,未若故人姝,颜色类相似,手爪不相如。新人从门入,故人从閤去。新人工织缣,故人工织素,织缣日一匹,织素五丈余,将缣来比素,新人不如故。 《玉台新咏·上山采蘼芜》 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十三能织素,...
毛施布法:拣一色白苎麻,水润,分成缕,粗细任意,旋缉旋搓。本俗于脚上搓作缕,逗成铺,不必车纺,亦勿熟沤,只经生 论帖穿苎如常法。以发过稀糊调细豆面刷过,更用油水刷之。于天气湿润时,不透风处或地窖子中洒地令湿,经织为佳。若风日高燥,则 缕干脆难织。每织必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