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帛精粗不中数,幅广狭不中量,不粥(音yu,誉)于市。 《礼记·王制》 吴起,卫左氏中人也,使其妻织组而幅狭于度,吴子使更之,其妻曰:“诺”,及成复度之,果不中度,吴子大怒,其妻对曰:“吾始经之,而不可更也”。吴子出之。 《韩非子·外储说》 【评】上文表明我国二...
改机故用五层,明弘治间,有林洪者,工杼柚。谓吴中多重锦,闽织不逮。遂改段(缎)机为四层,故名改机。 明《福州府志·食货志·物产》 【评】把用五层经线织制的织品改用四层经线,织成比过去细薄实用的新品种,是明代丝织工艺技术的又一发展创新。这是关于“改机”...
花之式样,随人所便,乃江南织工以丝线盘结而成者,其价上好花样三两有余,其余小花不过一两有余。织时一人做在花楼之上,手提渠(衢)线,一人坐在卷幅之后,以脚次第蹑竿,旋提旋织,自然成花。 清·杨屾《豳风广义》卷下 经缕卷在(滕)(音 sheng,胜)子上,便可授之机杼...
凡左右手各用一梭交互织者,曰绉纱。凡单经曰罗地,双经曰绢地,五经曰绫地。凡花分实地与绫地,绫地者光,实地者暗。先染丝而后织者曰缎(北土屯绢,亦先染丝)。就丝绸机上织时,两梭轻,一梭重,空出稀路者,名曰秋罗,此法亦起近代。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乃服》 【...
凡绵羊剪毳,粗者为毡,细者为绒。毡皆剪烧沸汤,投于其中搓洗,俟其粘合,以木板定物式,铺绒(毛)其上,运轴赶(擀)成。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乃服》 【评】古代这种利用羊毛在湿、热、挤压等物理作用下发生变化的制毡方法,仍为现代机器生产毛毡的基本工艺。...
又煮成张绵,亦可干纺,其法将好蛾空子,温水浸湿,翻在箸头上,口小难翻者剪破。厚者二、三个一套,稍薄者三、四个一套,随翻随卸,浸温水盆中数日,换水数次,揉洗令净,每斤用蒲碱四两,滚水三、四升化开,煮之两钟茶时取出,再用清水淋去碱气,悬干收贮。 凡欲作绵 (装)...
近来北方多吉贝,而不便纺织者,以北土风气高燥,绵毳断续,不得成缕,纵能作布,亦虚疏不堪用耳。南人寓都下者,多朝夕就露下纺,日中阴雨亦纺。不则徙业矣。南方卑湿,故作缕紧细,布亦坚实。今肃宁人乃多穿地窖,深数尺,作屋其上,檐高于平地仅二尺许,作窗棂以通日光。...
其染纱不存素质者,用牛胶水 ① 为之,名曰清胶纱。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乃服·过糊》 [注] ①牛胶水:用牛骨或牛皮熬成的胶水。 【评】 这是使用动物胶浆纱的唯一记载。...
糊浆承于筘上,推移染 ① 透,推移就干。天气暗[晴]明,顷刻而燥,阴天必借风力之吹也。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乃服·过糊》 [注] ①染:沾。 【评】 因丝织物价格贵重,且蚕丝较细,易断,过浆时必须浆透,又不得浆得过重,更不能用刷子力刷,故以竹筘来回推移,使之浆...
南中用糊有两法:其一,先将绵繀作绞,糊盆度过,复于拨车转轮作繀;次用经车萦回成紝,吴语谓之浆纱。其一,先将绵繀入经车成紝,次用糊盆度过,竹木作架,两端用繂急维,竹帚痛刷,候干上机,吴语谓之刷纱。南布之佳者,皆刷纱也。 明·徐光启《农政全书》卷三五 【评】上...
凡糊,用面筋 ① 内小粉 ② 为质,纱罗者所必用,绫绸或用或不用。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乃服·过糊》 浆必细白好面,调法不可太熟,熟则令纱色黑,不可太生,生则令纱不紧。 清·诸华《木棉谱》 [注] ①面筋:小麦粉中的胶质部分,主要成份是不溶性蛋白质。②小粉:...
凡丝议织时,最先用调。透光檐端宇下,以木架铺地,植竹四根于上,名曰络笃。丝匡竹上,其傍倚柱高八尺处,钉具斜安小竹偃月挂钩,悬搭丝于钩内,手中执篗旋缠,以俟牵经织纬之用。小竹坠石为活头,接断之时,扳之即下。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乃服》 【评】这种方法由...
综俗呼为缯,综制用木五根,径六分,造成方架,阔长各二尺,中安一梁,二人对坐,以综线二环相套,缚于架上,或一千、或千五、或二千,足数而止。再用细竹竿两根,大如小指,长二尺二寸,将综线两边领起,卸去综架,挂在机顶罗面桄之上。每综一付,下用脚竿棍一根,安在机之中...
织必用纬,其法用细竹筒,壮如箸子,长三寸,贯在纬车铁锭之上。用丝篗两个,以水润湿,将两头提起,穿过竿上铁环。以右手搅轮,左手捻摇丝头,缠在纬筒上,约如大指壮,便可卸下。纬车之制,兹不详解,见图自明,但轮径一尺二寸为则。纬简已就,然后贯在铁梭内,穿经往来,自...
凡工匠结花本 ① 者,心计最精巧。画师先画何等花色于纸上,结本者以丝线随画量度,筭计分杪[秒]忽而结成之。张悬花楼 ② 之上,即织者不知成何花色,穿综带经,随其尺寸度数提起衢脚,梭过之后居然花现。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乃服》 [注] ①结花本:根据图案用丝...
丝已上篗,方可经缕,而经必有其具,先造经牙一副。(用方桩二根,长八尺,密锭 ① 二寸长木橛一行,相去寸余,每根可锭橛六七十。上下安撑桄二道,阔一丈。左边木桩外侧近顶五寸,锭一木橛,下去地五寸,亦锭一木橛。)用时倚墙斜立,经牙之下,近右桩一尺五六寸地上,置交橔...
先排丝箄于下,上架横竹,列环以引众绪,总于架前经箄[牌],一人往来,挽而归之紖轴,然后授之机杼。 元《王祯农书》卷二一 【评】上文所记的整经方法,对于丝、毛、麻、棉等线均适用,流传也较广,在近代土布生产中仍可看到。这里是最早的文字记载。...
凡丝既篗之后,牵经就织。以直竹竿穿眼三十余,透过篾圈,名曰溜眼 ① 。竿横架柱上,丝从圈透过掌扇 ② ,然后缠绕经耙 ③ 之上。度数既足,将印架捆卷。既捆,中以交竹二度,一上一下间丝,然后极于筘内(此筘非织筘)。极筘之后,以的扛 ④ 与印架相望,登开五、七丈。...
以木为之,下作方座,长阔尺余,卧列四繀。座上,凿置独柱,高可二尺余。柱下横木长可二尺,用竹篾均列四弯,内引下座四缕,纺于车上,即成绵线。旧法,先将此繀络于篗上,然后纺合。今得此制,甚为速妙。 元《王祯农书》卷二一 【评】使用这种工具并合棉纱,可以省去络篗...
络车,《方言》曰:河济之间,络谓之“给”。《说文》云:车柎为柅。《易》姤曰:“系于金柅”。《通俗文》曰:张丝曰“柅”,盖以脱軠之丝张于柅上,上作悬钩,引致绪端,逗于车上。其车之制,必以细轴穿篗,措于车座两柱之间(谓一柱独高,中为通槽,以贯其篗轴之首。一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