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祖至元四年,扎马鲁丁造西域仪象: 咱秃哈剌吉,汉言混天仪也。其制以铜为之,平设单环,刻周天度,画十二辰位,以准地面。侧立双环而结于平环之子午,半入地下,以分天度。内第二双环,亦刻周天度,而参差相交,以结于侧双环,去地平三十六度以为南北极,可以旋转,以象天...
正方案,方四尺,厚一寸。四周去边五分为水渠。先定中心,画为十字,外抵水渠。去心一寸,画为圆规,自外寸规之,凡十九规。外规内三分,画为重规,遍布周天度。中为圆,径二寸,高亦如之。中心洞底植臬,高一尺五寸,南至则减五寸,北至则倍之。 凡欲正四方,置案平地,注水...
闚几之制,长六尺,广二尺,高倍之。下为趺,广三寸,厚二寸,上闚广四寸,厚如趺。以板为面,厚及寸,四隅为足,撑以斜木,务取正方。面中开明窍,长四尺,广二寸。近窍两旁一寸分画为尺,内三寸刻为细分,下应圭面。几面上至梁心二十六尺,取以为准。闚限各长二尺四寸,广二...
姜子发云:“曾闻朱未孩言:‘火炮中弹子,必于沙中磨之极圆,出炮门后,空中之气不能阻碍,其去必远。’” 清·刘献庭《广阳杂记》卷三...
瓶存二窍,以水实之,倒泻,闭一则水不下,盖不升则不降。井虽千仞,汲之水上,盖不降则不升。 《关尹子·九药篇》 【评】这是中国古代关于大气压力方面内容的最早文献之一。 夫窍横者,皆有出入去来之气,窍竖者,皆有阴阳升降之气,往复于中。何以明之?则壁窗户牖两面...
《虏庭杂记》所载,晋出帝既迁黄龙府,虏主新立,召与相见,帝因以金碗、鱼盆为献。金碗半犹是磁,云是唐明皇令道士叶法静治化金药成,点磁盆试之者。鱼盆则一木素盆也,方圆二尺,中有木纹,成二鱼状,鳞鬣毕俱,长五寸许。若贮水用,则双鱼隐然涌起,顷之,遂成真鱼;覆水,...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庄子·逍遥游》 鸿毛之囊,可以渡江。注曰:盛鸿毛于缣囊,可以渡江不溺也。 《淮南万毕术》(《太平御览》卷九一六《羽族部》)...
陵云台楼观精巧。先称平众木轻重,然后造构,乃无锱铢相负。揭台虽高峻,常随风摇动,而终无倾倒之理。魏明帝登台,惧其势危,别以大材扶持之,楼即颓坏。论者谓轻重力偏故也。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第二十一》 【评】这是关于力的平衡问题的具体生动的事...
水之性,不杂则清,莫动则平,郁闭而不流。 《庄子·刻意》。 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 《庄子·天道》 匠人建国,水地以悬。 《考工记·匠人》 立者中悬,衡者中水。 《考工记·舆人》 水之,以眡其平沈之均也。 《考工记·轮人》 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
均,天下之至理也。连于形物亦然。均发均悬,轻重而发绝,发不均也。(张湛注:发甚微脆而至不绝者,至均故也。今所以绝者,犹轻重相倾,有不均处也。)均也,其绝也,莫绝。(张湛注:若其均也,宁有绝理?言不绝也。)人以为不然,自有知其然者也。 晋·张湛注《列子·汤问》...
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 《孙子·势篇》 胜者之战民也。若决积水于千仞之溪者,形也。(曹公曰:决水千仞,其势疾也。) 《孙子·形篇》 水因地而制流。 《孙子·虚实篇》 任势者,其战人也如转木石。木石之性安则静,危则动,方则止,圆则行。 《孙子·势篇》 是...
合与一,或复否 ① 。说在拒。 《墨经·经下》 [注]①合即合数力,一即一力。复即反向之力。拒原意为抵御,即几个力相互作用的结果。 【评】这是中国古代关于合力概念的最早表述,“合”指的是同向或反向的力的作用。 智均不相使,力均不相胜。 唐·马总《意林》卷...
动,或徙也。 动:偏祭徙,若户枢免瑟。 《墨经·经上,经说上》 止,以久也。 止:无久之不止。当牛非马,若矢过楹。有久之不止,当马非马,若人过梁。 《墨经·经上,经说上》 动重学之率凡三:曰力,曰质,曰速。力同,则质小者速大,质大者速小;质同,则力小者速小,力大者...
以为乐器,凡声,高声,正声缓,下声肆,坡声散,险声敛,达声赢,微声韽,回声衍,侈声筰,弇声郁,薄声甄,厚声石。 《周礼·春官·典同》 【评】本文详细记述各种钟类弯曲板的振动及其发声效果之关系。 钟已厚则石,已薄则播,侈则柞,弇则郁,长甬则震。 《考工记·凫氏》...
鱼长一尺,动于水中,振旁侧之中,不过数尺,大若不过与人同,所振荡者不过百步,而一里之外淡然澄清,离之远也。今人操行变气远近,宜与鱼等;气应而变,宜与水均。 汉·王充《论衡·变虚篇》 物之冲气也,如其激水然。气如水,同一易动之物。以石投水,水面迎石之位,一拳...
律者,率也,清浊之管也。 律者,清浊之率法也。声之清浊,以管之长短为度。 汉·蔡邕《月令章句》(《汉魏遗书钞·经翼》第二册) 乐也者,声音之学也;律也者,数度之学也。 明·朱载堉《律吕精义·序》 【评】由此定义可知声学是中国的传统学科之一。 创立新法:置一...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荀子·劝学篇》 方诸取水。注曰:方诸形若杯,以五石合治,以十二月夜半作之,以承,水即来。 《淮南万毕术》(《太平御览》卷五八《地部》) 【评】方诸之取水可能是由于南方冬夜露凝为水的缘故。 雨从地上,不从天下。...
悬羽与炭,而知燥湿之气。(东汉·高诱注:燥故炭轻,湿故炭重。) 《淮南子·说山训》 政治感阴阳,犹铁炭之低印,见效可信也。(唐·颜师古注:孟康曰:“《天文志》云‘悬土炭’也,以铁易土耳。先冬夏至,悬铁炭于衡,各一端,令适停。冬,阳气至,炭仰而铁低。夏,阴气至,...
艾火令鸡子飞。注曰:取鸡子去汁,燃艾火,内空中,疾风高举,自飞去 ① 。 汉·刘安《淮南万毕术》(《太平御览》卷七三六《方术部》) [注]①“自飞去”三字在《太平御览》卷九二八“羽族部”作“因与之飞”。 【评】此文献所述的是古人对热气流的一种认识,但空鸡...
夫近水则寒,近火则温,远之渐微。何则?气之所加,远近有差也。成事,火位在南,水位在北;北边则寒,南极则热。火之在炉,水之在沟,气之在躯,其实一也。 汉·王充《论衡·寒温篇》 【评】此段文献表明汉时己把气做为热的传递媒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