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胜古迹与历史文化遗存
两湖地区地处长江中游,这里不仅有秀丽的 山川,丰饶的物产,还有在几千年的历史进程中留 下的许多名胜古迹和历史文化遗存,使人们在饱 览山川之美时,也能纵情领略历史文化之精华,发 思古之幽情,叹前人之造化,同时也激励我们为今 日两湖之奋飞,忝作奉献。
两湖地区的名胜古迹分为自然景观与人文景 观两大部分。其中自然景观发展到今日已增添了 不少人工的建造。
武昌黄鹤楼 黄鹤楼的历史,最早要追溯到 三国时期。公元223年,占据长江中下游的孙权, 出于军事上的需要,在长江南岸的武昌黄鹄矶上 建了一座瞭望楼,这就是最早的黄鹤楼的基址所 在,但准确地说那时还没有建楼。黄鹤楼之名的出 现,最早是在南北朝时。南朝梁武帝天监十三年 (514),安成康王萧秀在郢州任刺史,因夏口这个 地方经常成为战场,尸骨常暴露于此,萧秀把尸骨 收拢起来,埋于黄鹤楼下。可知此时黄鹤楼已建 立。自唐代诗人崔颢、李白、顾况、白居易等人反复 歌咏黄鹤楼后,它的名声开始远播。黄鹤之名原是 没有的,原本应为黄鹄,因它建于武昌黄鹄矶上。 但因诗人们自相延袭,使用黄鹤一词,于是黄鹤楼 便成定名。
北宋年间,江夏黄鹤楼杂诗碑刻有唐代十九 位诗人的三十七首诗,其中李白一人就占了十三 篇,但写得最好的当推唐代诗人崔颢的七律,诗 曰:“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 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 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后世重修的黄鹤楼,代有创新,各具神韵。宋、 元时期黄鹤楼风格隽永,明楼被誉为“全楚胜览”。 清代黄鹤楼再次重修,楼为三层,外圆内方,有的 史书说它其形正方,四望如一。民国初年,最后一 座黄鹤楼毁于一场大火。直到1981年重建黄鹤楼 工程正式破土动工,1985年落成。
重建的黄鹤楼有五层,高达51米,当代著名 书法家舒同题写的楼名临江高悬。新黄鹤楼的建 造兼具宋、元、明、清古楼的特色,古朴典雅,重檐 舒翼。楼前配以坊、亭、轩、廊,使黄鹤楼更显得雍 容华贵,超尘拔俗。楼的各层大小屋顶,皆用龙头 鱼尾式的翘角装饰,楼的第一层为大厅,两旁朱红 圆柱上书有一幅清楼旧联:“爽气西来云雾扫开天 地撼,大江东去波涛洗尽千古愁。”二楼再现了黄 鹤楼初建时的情形,三楼大厅嵌满书画诗联,着力 表现历代名人咏黄鹤楼的佳作和诗人神态。四楼 备有文房四宝,可供游人尽兴挥毫,黄鹤楼的顶层 可供游人鸟瞰大江波涛,三镇风光,并挂有九十平 方米的《长江万里图》,使人们尽情感受长江的壮 阔,气势磅礴,激励人心。
汉阳古琴台 汉阳龟山山麓,月湖之畔,有一 幽静的处所,里面亭台楼阁,建于一小丘之上。紧 傍月湖,有一红柱碧瓦、雕龙画凤的古式建筑,这 就是琴台纪念馆。在馆的左前方有一汉白玉的方 台,这便是流传千古的古琴台。古琴台又名伯牙 台,相传是战国时楚国的俞伯牙弹琴的地方。古书 上记载伯牙的琴弹得非常好,以致“伯牙鼓琴而六 马仰秣”。但苦于难寻知音,后砍柴樵夫钟子期听 了伯牙的琴,领会了伯牙的琴音,二人从此成为莫 逆之交。钟子期死后,伯牙失去知音,便把琴摔破, 终身不再抚琴,成为流传千古的佳话。后人为纪念 此事,便在二人相会之处修了这座琴台。琴台始建 年代大约早于北宋,南北朝时梁简文帝萧纲就写 过《登琴台诗》,诗曰:“芜阶残昔径,复想鸣琴游。 音容万春罢,高明千载留。”千余年来,琴台毁建交 错,至清嘉靖年间又重建和续建,辛亥革命时,起 义军总司令黄兴的司令部就设在琴台,抗日战争 时琴台半毁于兵燹。解放后,对琴台进行了全面重 建。修建后的琴台,楼台亭阁,错落相间,湖光山 色,交相辉映。琴台左面一个六角亭,玲珑精致,站 在亭中,可饱览月湖风光。每逢夏日,满湖荷花可 使人们领略“九夏芙蓉”之美景。
东湖 位于武汉市东郊。风景区面积约八十 七平方公里,是市区内最大的湖泊,仅湖面就有三 十三平方公里。东湖原来是一个敞水湖,滨临长 江,经青山港与长江相通,在江湖之间有一道河泥 淤积的自然堤防。堤内靠湖这一面原是一片淤积 凹地,每当长江汛期,水位高于地面时,凹地积水 无法外泄。于是湖面逐年扩大。以致形成现在的东 湖。它原是受长江水位涨落制约的天然湖,后来修 建了青山港武丰闸后,它就变成由人工控制的内 湖。东湖风景区根据自然环境,分为六个游览区, 即听涛区,磨山区、落雁区、白马区、吹笛区和珞洪 区。
在听涛小区内,有一座二层楼的水云乡临湖 而建,楼前楼后湖水环绕,登楼远眺,放眼几十里 水面的东湖,使人感到神清气爽,心旷神怡。听涛 区的另一座建筑为听涛轩,建于湖西岸长山上,松 竹掩映,清幽雅静,在此听涛,如入山水画景之中。 在听涛区的中心,有一座三层楼阁,耸立在“荷风” 和“落羽”两桥之间的湖岛上,这是为纪念楚国伟 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而建的行吟阁。阁前有屈 子全身塑像,昂首视天,飘然行吟。此阁取《楚辞· 渔父》“行吟泽畔”之意命名,由郭沫若手书“行吟 阁”三字匾额。湖西岸还有沧浪亭、濒湖画廊、展览 馆、长天楼等景点,这里是整个东湖游览的中心。 湖的东南边是三面环水、山峦重叠的磨山,磨山上 有老一辈革命家朱德题诗的“朱碑亭”,诗曰:“东 湖暂让西湖好,今后将比西湖强。”如今磨山经过 大规模重建,已建成为一座具有两湖地区特色的 楚文化风景名胜点,建有仿楚郢都复原所建的纪 南城,有楚式建筑风格土家吊脚楼的“楚市”,有楚 人始祖祝融观天的“观天台”,有代表楚文化特色 的巨大铜铸凤凰,立于观天台之下,还有众多楚国 的名相、名将、名人的大型浮雕,以及屈原纪念馆, 将毛泽东青年时手书的楚辞的《离骚》篆刻在一块 巨石上。
归元寺 归元寺始建于清顺治年间,原距汉 阳古城约二里,东望晴川阁,北对古琴台,南濒鹦 鹉洲,至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相传明末浙江霅 川(今苕溪)有两兄弟,双双出家为僧,一名白光, 法号德明,一名主峰,法号德昆。他俩云游至汉口、 汉阳,见到一些寺庙所藏经卷多半残破,甚感不 安,于是动手修补,费时三年,补好了全部经卷。人 们对此深深感动,纷纷捐资在明代王章甫葵元旧 址兴建新寺。白光、主峰均信奉佛教禅宗教派,故 将寺庙命名为归元禅寺。“归元”二字出自佛经《楞 严经》:“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归元寺从兴建 时起,时兴时衰,直到光绪十六年(1890),罗汉堂 建成后,归元寺的主体建筑才算完成。寺内有韦驮 殿、大雄宝殿、天王殿、地藏王殿、罗汉堂、藏经阁、 大土阁等。罗汉堂内释迦牟尼、观音大士、文殊、普 贤等佛像形体高大,神情肃穆。特别是五百罗汉, 起伏坐卧,喜怒哀乐,各具姿态,各有特色,具有浓 厚的生活气息,技艺极为精湛。藏经阁建筑绚丽, 装修典雅,其中保存着贝叶真经、藏经及象牙玉石 雕刻和铜铸造像等佛教经典与珍贵文物。藏经阁 自成一院,院内有翠微峰、翠微井,还有小亭、花坛 等,使归元寺成为一座具有园林特色的佛寺。
东坡赤壁 原名赤鼻矶,石壁垂直,颜色纯 赤,故名。它位于湖北省古城黄州古汉川门西面。 这里有二赋堂、酹江亭、坡仙亭、挹爽楼、留仙阁、 问鹤亭等古迹。二赋堂始建于清代康熙年间,因纪 念苏轼著名的赤壁二赋而得名,是东坡赤壁主要 建筑之一,前人称它是赤壁八景中的第一景。不知 是先有墨客骚人的附会,还是先有民间口头讹传, 人们把这黄州赤壁当作三国赤壁鏖战的赤壁了。 到了唐代,这种讹传已进入诗文。晚唐著名诗人杜 牧任黄州刺史时,明确地把黄州赤壁当作三国赤 壁写入诗篇。在他的《赤壁》一诗中更是写得有眉 有眼:“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 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宋著名文学家苏轼 因“乌台诗案”被贬到黄州的第三年,苏轼在赤壁 矶下泛舟,情凝笔端,先后写下了“留传万口中”的 《前赤壁赋》与《后赤壁赋》,才使得黄州赤壁名声 大震,成为湖北五赤壁之冠——翰墨飘香的“文赤 壁”。清康熙年间,在书画方面颇有造诣的郭朝祚 知黄州府便正式将黄州赤壁命名为“东坡赤壁”, 并书门额悬于正门之首。
玉泉寺 位于当阳市城西十五公里的群山 中。寺后有玉泉山,历史上素有“三楚名山”和“荆 楚丛林之冠”的美称。据《当阳县志》和《玉泉志》记 载,东汉建安年间(196—200),普净和尚结茅于玉 泉山下,隋开皇年间(581—600),智��禅师也在此 讲法。宋朝明肃皇后信仰佛教,在此大兴土木,使 寺院规模达到“为楼者九,为殿者十八,三千七百 僧舍”,占地前后十里,左右各五里,寺内常住和尚 千人,集会三千。抗战时期,大部分殿阁被毁,古玩 书画等珍贵艺术品被劫。解放后多次修葺,使千年 古寺面貌一新。寺内有珍珠泉,又名“珠泉跳玉”, 为玉泉胜景之首。泉水清澈见底,冬暖夏凉,水泡 像珍珠般冒出水面,玉泉山,玉泉寺也由此而得 名。珍贵古物有:隋朝的铁镬,吴道子所画石刻观 音像和玉泉铁塔等。铁塔位于三园门外,略朝北倾 斜。此塔建于北宋嘉祐六年(1061),是我国现存最 古老、最高的铁铸佛塔,显示了祖国古代建筑艺术 和冶金技术的高超成就。
武当山 在湖北丹江口市境内。方圆四百公 里,有七十二峰,三十六岩,二十四涧,七一洞,九 泉,八宫、二观等胜迹。主峰天柱峰海拔1613米, 鹤立于重峦迭嶂的群峰之上,被誉为“一柱擎天”。 天柱峰上建有金殿,因而峰顶俗称“金顶”。武当风 景之奇美,首先在于宏伟。七十二峰千姿百态,各 有其雄,但有一个统一的趋势,就是以天柱峰为核 心,形成“七十二峰朝大顶”的奇观。南岩是武当三 十六岩中最美的一处,在紫霄宫西约2.5公里处。 金殿在天柱峰极顶,是铜铸构件,通高5.5米,面 宽5.8米,进深4.2米,外鎏赤金,金光一片,毫无 铸凿痕。殿内供奉的“真武祖师大帝”铜像重达十 吨。武当山还是一座道教名山,以其珍贵的道教建 筑群驰名中外。武当山历史由来已久,早在唐贞观 年间均州太守姚简即在此建五龙祠,至宋代建筑 规模不断扩大。现在山上保留的多为明代所建。从 北端的净乐宫到天柱峰顶的金殿共七十余公里, 建成一批雄伟壮观,风格不一的建筑,计有房宇两 万多间,建筑面积达一百六十多万平方米,拥有八 宫、二观、三十六庵、七十二岩庙、十祠等庞大的道 教建筑群,其中紫霄宫是武当现存的规模最宏大、 保存最完整的道教建筑群,具有较高的艺术和历 史价值。
三游洞 位于宜昌市西北十公里的西陵山 腰,为一天然溶洞。相传唐元和十四年(819),著名 诗人白居易调任忠州刺史,偕其弟白行简同往,途 中遇诗人元稹,三人同游此洞,赋诗作序,刻于洞 壁上。“三游洞”由此而得名,俗称“前三游”。宋代 时,大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进京应试 途中,也到此一游,题诗洞壁上,人称“后三游”。洞 深约三十米,宽约二十三米,高约九米,是一个石 灰岩溶洞。洞内三根石柱把它隔成前后相通的两 室,前室内外有唐宋以来游人所作诗文的壁刻、碑 刻四十余幅。后室幽奥,洞顶有钟乳石,以石投之, 声如钟鸣,石子落地,响声如鼓,叫做“天钟地鼓”。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坝址位于宜昌西北部 的长江上,上距长江三峡出口南津关2.3公里,下 距宜昌市西约五公里。因坝址穿过江中小岛葛洲 坝而得名。是万里长江中第一座具有发电、通航、 调节水利和观光游览等综合效益的大坝。大坝全 长2561米,高70米,由一座二十七孔泄水闸,两 座电站厂房,三座船闸,两座冲沙闸组成,是世界 上最大的水坝之一。坝顶设有公路和铁路,既有用 于大坝的运行管理,又能沟通大江南北的交通。大 坝一、二号船闸可通过万吨级船队,三号船闸可通 过三千吨以下的客货船。电站装机二十一台,总容 量为271.5万瓩,年平均发电量为141亿量;整个 大坝完工后,将形成风景秀丽的水上公园。
三峡风光 在祖国的锦锈山河中,长江三峡 以其雄、险、奇、美的自然风光闻名古今,饮誉中 外。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西起四川 奉节的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的南津关。瞿塘峡居 西,巫峡居中,西陵峡居东,在湖北秭归、宜昌县 内。三峡全长193公里,其中在湖北境内134公 里。西陵峡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一峡。北宋欧阳修 曾盛赞:“西陵山水天下佳。”西陵峡之险,险在滩 多水急。穿峡东下,青滩是第一个著名的险滩,又 叫新滩。顺流而下,前面就是牛肝马肺峡;转过九 畹溪口,便是气势磅礴的崆岭峡;出崆岭峡,便进 入庙南宽谷。在陡然空阔的江面上,浮起一座引人 注目的江心绿洲——中堡岛。楚国先民曾在岛上 栖居。刚过中堡岛,一座耸入云天的高山便映入眼 帘。这就是“一江万里独当险,三峡千峰无此奇”的 黄牛岩。两岸群峰对峙,十分壮观;峰下溶洞很多, 洞洞藏着奇景。长江劈开崇山峻岭,冲过急流险 滩,出南津关口,三峡结束。
隆中 隆中在今襄樊市西十五公里处,因一 山“隆然冲起”而得名。它濒临汉水,风景优美,三 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诸葛亮曾隐居于此。诸葛 亮从十七岁到二十七岁在这里“躬耕”,“苦读”了 整整十年。公元207年冬刘备第三次登门求教时, 他纵论天下大事,向刘备提出了“东联孙吴,西据 荆益,南抚夷越,北拒曹操”的战略方针。山中名胜 古迹有“古隆中”石牌坊、诸葛武侯祠、三义殿、三 顾堂、抱膝亭、梁父岩和躬耕田等。从晋朝以来人 们便在隆中建祠立碑凭吊诸葛。隆中的主要建筑 武侯祠庄严地屹立在隆山东山梁上,为清朝康熙 年间所建:砖木结构,飞檐叠瓦,前后三进,中有庭 院,殿内有汉武侯像,为明万历年的雕刻。武侯祠 两边有三义殿和三顾堂,这是当时刘备、关羽、张 飞三人访孔明处。
>岳麓山 位于长沙市湘江西岸。山间森木葱 郁,流水潺潺,风景秀丽。岳麓山的爱晚亭是一所 两重飞檐的亭子,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 原名红叶亭,又叫清枫亭,枫叶亭,后来人们根据 唐朝诗人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 花”的诗句,更名为爱晚亭。1952年重修。四根朱 红色的圆柱支撑着亭子内部,四根花岗石方柱挺 立于外面,正前方屋檐下衬着一块红匾,上有毛泽 东同志题写的“爱晚亭”三个大字。岳麓山名胜古 迹颇多,有岳麓学院、麓山寺、舍利塔、道乡台、白 鹤泉、蟒蛇洞、李邕碑、禹王碑等,它们都有美丽的 风景和神话般的故事。
天心阁 位于长沙古城的东南角上,本属长 沙古城的一座城楼。它碧瓦飞檐,朱栏画栋,颇具 古色古香。天心阁由三座楼阁组成,三楼之间联以 复道,崇楼飞檐,气象万千。天心阁距今约有三百 多年以上历史。清朝时官府派兵把守,列为禁地。 抗战时期,长沙大火,高阁焚于一炬。长沙解放,天 心阁又获新生。天心阁的旧址已扩建为公园,面积 三十八亩,广植树木,有高阁、凉亭和阅览室。
岳阳楼 它座落在岳阳市西门城楼上。“洞庭 天下水,岳阳天下楼”。真可谓名不虚传。岳阳楼的 前身是三国时吴国鲁肃训练水兵时构筑的阅兵 台。公元716年,唐中书令张说谪守岳州,在阅兵 台旧址建一楼阁,定名为“岳阳楼”。唐朝诗人李 白、杜甫、白居易等都曾先后在此吟诗作赋,留下 千古佳句。宋庆历四年重修岳阳楼时,文学家范仲 淹应好友滕子京之邀,写下了《岳阳楼记》,岳阳楼 从此名声大震。现存岳阳楼是清同治六年(1867) 重建的,保持着宋代建筑风格。岳阳楼主楼三层三 檐,高19.72米,建筑精巧,气势雄伟。下瞰八百里 洞庭,烟波帆影,风景如画。岳阳楼全系纯木结构, 未用一钉一铆,且坚固异常,造型也很奇特,楼顶 四条垂脊,微弯、下垂、翘起,作将军盔状,乃别处 少见。主楼平面呈长方形,楼上挂有郭沫若手书的 “岳阳楼”金字巨匾,主楼两侧有两座辅亭,右侧叫 三醉亭,左侧称仙梅亭,皆因美丽动人的神话而得 名。
衡山 位于湖南衡山县境。古称南岳,素有 “五岳独秀”之美称。衡山群峰巍耸,山势雄伟,绵 延数百公里,著名山峰有七十二座,其中以祝融、 天柱、芙蓉、紫盖、石禀五峰最为有名。古时候,封 建统治者在衡山筑殿建庙,称衡山为“神”,给其封 号,按时祀典。唐玄宗曾在南岳建“真君祠”,元至 元二十二年修南岳庙,明正统三年修复了南岳祠。 衡山是南方佛、道教活动场所之一。前山、后山、山 上、山下,大小寺庙、道观数百处,可惜多有毁损, 其中以福严寺、南台寺、祝圣寺、上封寺、南岳大庙 以及黄庭观、九仙观、高贞观较为著名。衡山名胜 古迹甚多,南岳大庙是我国五岳寺庙中规模最大、 总体布局最完整的古建筑群之一。它位于衡山下 南岳镇上,前有寿水涧,后枕朱明峰,左右有络丝 潭水缠绕,前后深410米,占地面积98000平方 米。大门上写着“天下南岳”四个大字。正殿高二十 二米,内外七十二柱,象征着七十二峰。祝融峰、水 帘洞、方广寺、藏经阁号称衡山四绝。
洞庭湖 位于湖南省北部,北连长江,南接 湘、资、沅、澧四水,面积2820平方公里,号称“八 百里洞庭”,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素有“鱼米之 乡”的美誉。战国时已有洞庭之称。洞庭湖烟波浩 渺,港叉纵横,渚清沙白,芳草如茵,千百年的名胜 岳阳楼、慈氏塔、鲁肃墓、二妃墓、君山、柳毅井等 散布在湖畔,更增添了其诱人的魅力。
桃花源 位于湖南桃源城西南十五公里的水 溪附近。因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和《桃花 源诗》而得名。桃花源三面临山,山上古木参天,翠 竹深邃。进牌坊之后,一片桃林,红艳奇丽。向山峡 中伸展,溪畔有八角亭,亭周菊花丛丛,菊香扑鼻。 沿石阶上山,树荫修篁中有一石拱桥,称遇仙桥。 过小桥山路更加窄小陡峭,流水瀑布,小鸟鸣叫, 别有一番情趣。再向上攀登,可见一清澈池潭,名 “古桃花潭”,附近有一幽深古洞,有泉水自此流 出。山顶桃花观为桃花源之中心建筑。观左为延至 馆,右为息机别馆、蹑凤亭。观内楼阁清秀,殿宇雅 静,大有清高之气,亮节之风。
屈子祠 它座落在湖南汨罗市汨罗江边的玉 笥山上,为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而建。屈子祠 建于汉代,原在汨罗江边,清乾隆二十一年(1756) 移建于此。它建在山的正中央,占地约七八亩,墙 壁全用坚实的青砖砌成,屋顶上盖的是金黄色的 琉璃瓦。屈子祠一共三进正屋,中、后两进之间有 过亭。在过道的墙壁上镶嵌着介绍修祠经过和歌 颂屈原爱国精神的石碑。骚坛、独醒亭、望爷墩,加 上桃花洞、濯缨桥、绣花墩、寿星台和剪刀池,都被 称为玉笥山八景,它们都与屈原事迹有关,各具情 趣。
开福寺 位于湖南长沙市湘春街外,是一座 历经千年的佛教古刹。它创建于五代十国后唐明 宗天成二年(927)。其寺址原为楚王马殷的故居。 马殷当年曾在此设立会春园、嘉宴堂、祓禊亭等, 后以部分建筑布施给沙门保宁改成寺院。不久,马 殷之子马希范又扩建了会春园,并筑了紫微山、碧 浪湖、白莲池、龙泉井、鸳鸯井、放生池、木鱼岭、回 步桥等十六景。今存开福寺为民国所建。琉璃光彩 的开福寺依紫微山而立,背靠碧浪湖,古樟环抱其 间,碧水如带萦绕,风景幽美宜人。寺庙为宫殿式 建筑,现有面积一万六千平方米,恢宏壮观。殿宇 为黄绿色琉璃瓦顶,由多根圆石柱支撑。主要建筑 有三圣殿、大雄宝殿、毗卢殿及山门。大殿周围还 有客堂、斋堂、禅堂、说法堂、摩尼所、紫尾堂及藏 经阁,重重叠叠,清幽深邃。寺内收藏的大量珍贵 的历史文物多毁于十年动乱。
神农架 位于湖北神农架林区,横卧于三峡 以北的长江和汉水之间,方圆3250平方公里,平 均海拔1700米,3000米以上的高峰有六座,被称 为“华中屋脊”。最高峰神农架顶海拔3105.4米, 号称“华中第一峰”。相传是神农氏搭架登峰,采尝 百药之处,故名神农架。神农架林区为原始森林, 稀有野生植物和珍禽异兽十分丰富,号称“绿色宝 库”和“天然植物园”。神农架还因“野人之谜”而举 世瞩目。
曾侯乙墓 该墓位于湖北随州市城郊擂鼓墩 东面的团坡东端。墓主为战国初期的曾侯乙约葬 于楚惠王五十六年(前443)。序列擂鼓墩一号墓 1977年9月发现,出土文物七千余件,各种铭文 刻字在一万以上。大量的出土文物为金、玉、漆、木 器等。其中钟、磬、鼓、瑟、琴、箫、笛诸乐器,类全量 多,制作精巧,保存完好。曾侯乙墓青铜编钟六十 四件,分为钮钟、甬钟两种。深埋地下两千四百余 年,出土后仍能演奏古今乐曲,音色优美。
荆州古城 位于湖北荆州。相传城墙为三国 关羽所筑,后经历代增修,现存的砖城是在清朝依 明朝时的旧城基重建的。城墙高近九米,厚约十 米,周长九点三公里,东西长,南北短,呈多边形。 城墙、城门、敌台、堞垛等均保存较好,起伏曲折, 状若游龙,气势雄伟,古色盎然。六座城门之上曾 建有城楼,可惜大部废圯或改观。唯道光十八年 (1838)重修之景龙楼尚存古朴之制,屹立于拱极 门城头。城外护城河宛如玉带环绕,岸柳轻拂,颇 富诗情画意。
辛亥首义旧址 武昌蛇山南麓的阅马场公园 北边,座落着一座富有西欧古典风格的红色建筑 物,人称“红楼”。刻着“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九个 金色大字的白色大理石,镶嵌在红楼门前的红墙 上。当年起义军的十八星大旗插在门楼两旁,迎风 猎猎。红楼原是清末湖北咨议局。1911年10月11 日,即辛亥革命武昌首义的第二天,起义的革命党 人咨议员及绅商代表齐集红楼,开会讨论组织革 命军政府,会议决定实行共和制,定中国为中华民 国,宣布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选黎元洪为军政府都 督,汤化龙为民政总长。军政府成立后,发布《中华 民国军政府鄂军都督布告》,宣布辛亥革命武昌首 义成功。辛亥革命的领袖,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 孙中山先生的全身铜像矗立在红楼门前。
韶山 位于湖南湘潭县城西四十公里处。这 里群山起伏,气势磅礴,是南岳七十二峰之一。传 说虞舜南巡时,曾在此山奏过韶乐,因此得名。山 上建有凤音亭,其南有东台洞和桃花洞。山麓有毛 泽东故居,1893年12月26日,毛泽东同志诞生 在这里。解放后建有毛泽东旧居陈列馆,为便人们 前往参观,瞻仰,1967年修建了韶山铁路。此外, 还有毛泽东少年时代读书的私塾,1925年创办的 农民夜校,以及1927年考察湘潭农民运动的旧址 等等。如今新建成的毛泽东诗词碑林是这里的又 一大景观。
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旧址 位于武昌黉(红) 巷13号。原是清末张之洞创办的北路学堂,后为 湖北省甲种商业学校。1927年1月,国民政府由 广州北迁武昌后,在毛泽东同志的积极倡导和支 持下,于同年3月在此举办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 培养农民运动骨干。毛泽东负责领导所务并讲授 一些主要课程,曾向学生演讲《湖南农民运动考察 报告》。在此授课的还有瞿秋白、恽代英等人。旧址 自前至后有四栋旧式房屋,现已辟为纪念馆,除恢 复当年原貌外,还增设了史料陈列馆。门上匾额, 系周恩来同志亲笔所书。
八七会议旧址 位于汉口鄱阳街139号(原 三教街41号),是一幢三层楼房。这座公寓式楼房 是英国人在1920年修建的,当时叫怡和新房。北 伐军占领武汉后,原苏联援华农业顾问洛卓莫夫 住在这个公寓的二楼。1927年“八·七”会议就是 在二楼房间里召开的。参加大会的大约有二十多 人。瞿秋白代表中共中央临时常委在会上做了简 明扼要的报告。会议坚决地纠正和结束了陈独秀 的投降主义错误路线,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 对国民党反动派屠杀的总方针,在党的历史上具 有重要意义。会议还决定把发动农民举行秋收起 义作为当前党的最主要的任务。会议选出瞿秋白、 苏兆征等九人为中央临时政治局委员,毛泽东、周 恩来等七人为候补委员。现在这里已开辟为“八 七”会议纪念馆,作为“八七”会议会址的二楼那间 房子,已大体复原了当年会议召开时的陈列;一楼 为陈列室,展放着“八七”会议参加者的相片及文 献资料。
-
写楼兰古城遗址的诗词大全
[2018-10-10]
-
写交河故城遗址的诗词大全
[2018-10-10]
-
写乌鲁木齐的诗词大全
[2018-10-10]
-
写吐鲁番的诗词大全
[2018-10-10]
-
写哈密的诗词大全
[2018-1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