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旱柳的诗词大全

2018-07-19 可可诗词网-自然山水 https://www.kekeshici.com

杨柳科。落叶乔木。小枝直立或斜展。分布自东北至长江流域。用材树。薪材树。园林树。

[释名]杨(《诗经》)。《诗草木今释》释。又名蒲、官柳、河柳、江柳、北京柳、言叶柳。《尔雅·释木》:“杨,蒲柳。”《古今注》:“蒲柳生水边,叶似青杨,一曰蒲杨。”“水杨,蒲杨也,枝劲韧,任大用。”

[概述]《诗经·车邻》:“阪有桑,隰有杨。”《南山有台》:“南山有桑,北山有杨。”

杨柳分布土壤:《管子·地员》:“山之上,其木乃柳。”“山之上,其木乃杨。”“五粟之土,其槐其杨。”“五沃之土,其槐其杨。”“五位之土,榆桃柳楝。”

柳树萌芽力强。《战国策·魏策·田需贵于魏王》:“田需贵于魏王,惠子曰:‘子必善左右。今夫杨,横树之则生,倒树之则生,折而树之又生。然使十人树杨,一人拔之,则无生杨矣。故以十人之众,树易生之物,然而不胜一人者,何也?树之难而去之易也。今子虽自树于王,而欲去子者众,则子必危矣。’”(《韩非子·说林》为“陈轸贵于魏王”。)

《山海经》记杨柳分布。《山海经·中山经》:“廆山,其木多柳楮。”“熊山,多樗柳。”“风伯之山,其木多柳杻檀楮。”“尧山,其木多荆芑柳檀。”“即公之山,其木多柳杻檀桑。”“真陵之山,其木多榖(木名,即构或楮)柞柳杻。”“柴桑之山,其木多柳芑楮桑。”“风雨之山,其木多杨。”《山海经·海外北经》:“平丘,爰有杨柳。”《山海经·大荒西经》:“有沃之国,沃民是处……爰有甘柤、白柳。”

《西溪丛语》:“杨、柳二种。杨树叶短,柳树叶长,花即初发时,黄蕊子为飞絮。今絮中有小青子,著水泥沙滩上,即生小青芽,乃柳之苗也。东坡谓絮化为浮萍,误矣。”

《纲目》:“杨枝硬而扬起,故谓之杨,柳枝弱而垂流,故谓之柳,盖一类二种也。”“杨柳纵横倒顺,插之皆生。春初生葇荑,即开黄蕊花,至春晚叶长成后,花中结细黑子,蕊落而絮出如白绒,因风而飞。”

[材料]杨舟。《诗经·菁菁者莪》:“泛泛杨舟,载沉载浮。既见君子,我心则休。”

杨楯。《左传·定公六年》:“赵简子逆,而饮之酒于绵上,献杨楯六十于简子。”

箭杆。《尔雅》郭璞注:“(蒲柳)可以为箭,《左传》所谓董泽之蒲。”

《左传》:“楚熊负羁囚知罃,知庄子以其族反之,厨武子御,下军之士多从之,每射抽矢菆纳诸厨子之房,厨子怒曰:‘非子之求,而蒲之爱,董泽之蒲,可胜既乎?’”

《齐民要术》记柳树材用、薪用。《齐民要术·种柳》:“(种柳)三年成椽,比之余木虽微脆,一足堪事。一亩二千六百六十根,三十亩六万四千八百根,根直八钱,合收钱五十一万八千四百文。百树得柴一载,合柴六百四十八载,直钱一百文,柴合收钱六万四千八百文,都合收钱五十八万三千二百文。岁种三十亩,三年种九十亩,岁卖三十亩,终岁无穷。……(箕柳春种)至秋任为簸箕,五条一钱,一亩岁收万钱。(山柳赤而脆,河柳白而韧。)……陶朱公术曰:‘种柳千树则足柴,十年以后髡一树,得一载,岁髡二百树,五年一周。’”

[园林·园柳]柳篱。《诗经·东方未明》:“折柳樊圃,狂夫瞿瞿。”《西京赋》:“周以金堤,树以杞、柳。”《三辅黄图》:“长安御沟谓之杨沟,谓植高杨于其上也。”

晋私家园林中的杨柳。晋潘安仁《闲居赋》(并序):“……于是览止足之分,庶浮云之志,筑室种树,逍遥自得。……其辞曰:傲坟素之场圃,步先哲之高衢。虽吾颜之云厚,犹内愧于宁蘧。有道吾不仕,无道吾不愚。何巧智之不足,而拙艰之有余也。

“于是退而闲居,于洛之涘。身齐逸民,名缀下士。陪京泝伊,面郊后市。浮梁黝以径度,灵台杰其高峙。窥天文之秘奥,究人事之终始。其西则有元戎禁营,玄幙绿徽。溪子巨黍,异絭同机。炮石雷骇,激矢虻飞。以先启行,耀我皇威。其东则有明堂辟雍,清穆敞闲。环林萦映,圆海回渊。聿追孝以严父,宗文考以配天。祇圣敬以明顺,养更老以崇年。

“若乃背冬涉春,阴谢阳施。天子有事于柴燎,以郊祖而展义。张均天之《广乐》,备千乘之万骑。服振振以齐玄,管啾啾而并吹。煌煌乎,隐隐乎,兹礼容之壮观,而王制之巨丽也。两学齐列,双宇如一。右延国胄,左纳良逸。祁祁生徒、济济儒术。或升之堂,或入之室。教无常师,道在则是。故髦士投绂,名王怀玺。训若风行,应如草靡。此里仁所以为美,孟母所以三徙也。

“爰足我居,筑室穿池。长杨映沼,芳枳树篱。游鳞瀺灂,菡萏敷披。竹木蓊霭,灵果参差。张公大谷之梨,梁侯乌椑之柿,周文弱枝之枣,房陵、朱仲之李,靡不毕殖。三桃表樱胡之别,二柰曜丹白之色。石榴蒲陶之珍,磊落蔓衍乎其侧。梅杏郁棣之属,繁荣丽藻之饰。华实照烂,言所不能极也。莱则葱韭蒜芋,青笋紫姜。堇荠甘旨,蓼荾芬芳。蘘荷依阴,时藿向阳。绿葵含露,白薤负霜。于是凛秋暑退,熙春寒往。微雨新晴,六合清朗。太夫人乃御版舆,升轻轩,远览王畿,近周家园。体以行和,药以劳宣。常膳载加,旧疴有痊。席长筵,列孙子。柳垂阴,车结轨。陆擿紫房,水挂赪鲤。或宴于林,或禊于汜。昆弟班白,儿童稚齿。称万寿以献觞,咸一惧而一喜。寿觞举,慈颜和。浮杯乐饮,丝竹骈罗。顿足起舞,抗音高歌。人生安乐,孰知其佗?退求己而自省,信用薄而才劣。奉周任之格言,敢陈力而就列。几陋身之不保,尚奚拟于明哲。仰众妙而绝思,终优游以养拙。”

南北朝宫苑柳。南朝齐谢朓《入朝曲》:“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唐私家园池柳。唐王绩《在京思故园见乡人问》:“旅泊多年岁,老去不知回。忽逢门前客,道发故乡来。敛眉俱握手,破涕共衔杯。殷勤访朋旧,屈曲问童孩。衰宗多弟侄,若个赏池台?旧园今在否?新树也应栽。柳行疏密布,茅斋宽窄裁。经移何处竹?别种几株梅?渠当无绝水?石计总生苔?院果谁先熟?林花那后开?羁心只欲问,为报不须猜。行当驱下泽,去剪故园菜。”

唐宫苑柳。唐王建《华清宫前柳》:“杨柳宫前忽地春,在先惊动探春人。晓来唯欠骊山雨,洗却枝头绿上尘。”

《南村辍耕录》:“记宋宫殿。入门,垂杨夹道。”

宋沈园(公园)柳。宋陆游《沈园》:“梦断香销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西门庆花园柳。《金瓶梅·第19回》:“端的好座花园。但见……弄风杨柳纵蛾眉,带雨海棠陪嫩脸。”

大观园柳。《红楼梦·第59回》:“一面行走,一面说笑,不觉到了柳叶渚。顺着柳堤走来,因见叶才点碧,丝若垂金。”

《花镜》:“(柳)虽无香艳,而微风摇荡,每为黄莺交语之乡,吟蝉托息之所,人皆取以悦耳娱目,乃园林必须之木也。”

《水浒传》北方庄院园林中的柳树。史家庄。“(王进)转入林子里来看时,却是一所大庄院,一周遭都是土墙,墙外却有二三百株大柳树。看那庄院,但见:前临官道,后靠溪冈。一周遭青缕如烟,四下里绿阴似染。”(《水浒传·第2回》)柴进庄院。“林冲等谢了店主人,三个出门,果然三二里,见座大石桥。过得桥来,一条平坦大路,早望见绿柳阴中显出那座庄院。四下一周遭一条涧河,两岸边都是垂杨大树,树阴中一遭粉墙。”(《水浒传·第9回》)李家庄。“三个离了村店,便引杨雄、石秀来到李家庄上。杨雄看时,真个好大庄院,外面周回一遭阔港,粉墙旁岸,有数百株合抱不交的大柳树,门外一座吊桥,接着庄门。”(《水浒传·第47回》)祝家庄。“独龙山前独龙冈,独龙冈上祝家庄。绕冈一带长流水,周遭环匝皆垂杨。”(《水浒传·第48回》)

绿杨村,扬州瘦西湖景点。

柳荫公园。北京。

[园林·柳桃·柳杏]

柳桃、柳杏。晋谢尚《大道曲》:“青阳二三月,柳青复桃红。车马不相识,音落黄埃中。”

唐王维《春园即事》:“宿雨乘轻屐,春寒着弊袍。开畦分白水,间柳发红桃,草际成棋局,林端举桔槔。还将鹿皮几,日暮隐蓬蒿。”

《西厢记·寄生草》:“兰麝香仍在,佩环声渐远,东风摇曳垂杨线,游丝牵惹桃花片,珠帘掩映芙蓉面。你道是河中开府相公家,我道是南海水月观音现。”

《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西湖十里天连水,一株杨柳一株桃。”

唐牛峤《更漏子》:“星渐稀,漏频传。何外《轮台》声怨。香阁掩,杏花红。月明杨柳风。  挑锦字。记情事。唯愿两心相似。收泪语,背灯眠。玉钗横枕边。”

宋苏轼《点绛唇》:“红杏飘香,柳含烟翠拖金缕。水边朱户,门掩黄昏雨。烛影摇风,一枕伤春绪。归不去,凤楼何处,芳草迷归路。”

[园林·星月柳]《诗经·东门之杨》:“东门之杨,其叶牂牂。昏以为期,明星煌煌。东门之杨,其叶肺肺。昏以为期,明星晳晳。”

宋欧阳修《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西厢记·小桃红》:“当日个月明才上柳梢头,却早人约黄昏后。羞的我脑背后将牙儿衬着衫儿袖。看时节则是鞋底尖而瘦。”

朱自清《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她晚妆才罢,盈盈的上了柳梢头。天是蓝得可爱,仿佛一汪水似的;月儿便更出落得精神了。岸上原有三株两株的垂杨树,淡淡的影子,在水里摇曳着。它们那柔细的枝条浴着月光,就像一支支美人的臂膊,交互的缠着,挽着;又像是月儿披着的发。”

[园林·柳·禽(虫)]柳蝉。《诗经·小弁》:“苑彼柳斯,鸣蜩嘒嘒。有漼者渊,萑苇淠淠。譬彼舟流,不知所届。心之忧矣,不遑假寐。”

晋陆机《拟明月何皎皎》:“安寝北堂上,明月入我牖。照之有余晖,揽之不盈手。凉风绕曲房,寒蝉鸣高柳。踟蹰感节物,我行永已久。游宦会无成,离思难常守。”

柳·鸟。《枚乘·忘忧馆柳赋》:“既上下而好音,亦黄衣而绛足。”

北齐童谣歌《杨叛儿》:“暂出白门前,杨柳可藏乌。欢作沈水香,侬作博山炉。”

唐李白《杨叛儿》:“君歌杨叛儿,妾劝新丰酒。何许最关人,乌啼白门柳。乌啼隐杨花,君醉留妾家。博山炉中沈香火,双烟一气凌紫霞。”

唐杜甫《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园林·庭柳]庭院植柳,已见于汉魏。三国魏曹丕《柳赋》:“应隆时而繁育兮,扬翠叶之清纯。修士偃蹇以虹指兮,柔条婀娜而蛇伸。上扶疏而施散兮,下交错而龙鳞。在余年之二七,植斯柳乎中庭。始围寸而高尺,今连拱而九成。”

晋陶潜《拟古》:“荣荣窗下兰,密密堂前柳。初与君别时,不谓行当久。出门万里客,中道逢嘉友。未言心相醉,不在接杯酒。兰枯柳亦衰,遂令此言负。多谢诸少年,相知不忠厚。意气倾人命,离隔复何有。”

宋欧阳修《去思堂手植双柳》:“曲栏高柳拂层檐,却忆初栽映碧潭。人昔共游今孰在,树犹如此我何堪。壮心无复身从老,世事都销酒半酣。后日更来知有几,攀条莫惜驻征骖。”

[园林·行道柳]《晋书·符坚载记》:“王猛整齐风俗,自长安至于诸州,皆夹路树槐柳。百姓歌之曰,长安大街,夹树杨槐,下走朱轮,上有鸾栖,英彦云集,诲我萌黎。”

《唐书·辛仲甫传》:“乾德五年入拜右补阙出知光州,六年移知彭州,先是州少种树,暑无所休,仲甫课民栽柳荫行路,郡人德之,名为补阙柳。”

唐黄甫冉《门柳》:“接影武昌城,分行汉南道。何时闲门外,空对青山老。”

[园林·堤柳]《开河记》:“时恐盛暑,翰林学士虞世基献计,请用垂柳栽于汴渠两堤上。一则树根四散,鞠护河堤;二乃牵船之人,护其阴凉;三则牵舟之羊食其叶。上大喜,诏民间有柳一株,赏十缣。百姓竞献之。又令亲种,帝自种一株,群臣次第种,方及百姓。时有谣言曰:‘天子先栽,然后万姓栽。’栽毕,帝御笔写赐垂杨柳姓杨,曰杨柳也。”

唐白居易《隋堤柳》:“隋堤柳,岁久年深尽衰朽。风飘飘兮雨潇潇,三株两株汴河口。老枝病叶愁杀人,曾经大业年中春。大业年中炀天子,种柳成行夹流水。西自黄河东至淮,绿影一千三百里。大业末年春暮月,柳色如烟絮如雪。南幸江都恣佚游,应将此柳系龙舟。紫髯郎将护锦缆,青蛾御史直迷楼。海内财力此时竭,舟中歌笑何日休?上荒下困势不久,宗社之危如缀旒。炀天子,自言福祚长无穷,岂知皇子封酅公?龙舟未过彭城阁,义旗已入长安宫。萧墙祸生人事变,晏驾不能归秦中。土坟数尺何处葬?吴公台下多悲风。二百年来汴河路,沙草和烟朝复暮。后王何以鉴前王,请看隋堤亡国树!”

[园林·高楼垂柳]杨柳配植于歌舞场所楼前,既增风景,又能遮阳及便于游人系马。见王维诗。

唐王维《少年行》:“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元关汉卿《大德歌·夏》:“俏冤家,在天涯。偏那里绿杨堪系马。困坐南窗下,数对清风想念他。蛾眉淡了教谁画,瘦岩岩羞带石榴花。”

[园林·杨柳秋千]杨柳配植于秋千场所。“杨柳秋千”组成一幅青春图画。唐王维《寒食城东即事》:“清溪一道穿桃李,演漾绿蒲涵白芷。溪上人家凡几家,落花半落东流水。蹴鞠屡过飞鸟上,秋千竞出垂杨里。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

元白朴《天净沙·春》:“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

[园林·杨柳岸]杨柳配植于水路的岸头、渡口。由于此亦是迎送之处,人之思绪亦常系于岸头杨柳。

宋柳永《雨霖铃·秋别》:“寒蝉凄切,对长亭晚,聚雨初歇。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咽。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此处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宋宴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一棹碧涛春水路,过尽晓莺啼处。  波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

元张可久《蟾宫曲·西陵送别》:“画船儿载不起离愁,人到西陵,恨满东州。懒上归鞍,慵开泪眼,怕倚层楼。春去春来,管送别依依岸柳;潮生潮落,会忘机泛泛沙鸥。烟水悠悠,有句相酬,无计相留。”

[园林·柳园]习家池柳。湖北襄阳城南5公里。东汉初襄阳侯习郁私家园池。西晋永嘉年间山简守襄阳,尝饮宴于此,改名高阳池馆。东晋时习郁后裔习凿齿读书著《汉晋春秋》于此。楼馆台榭,流泉池水,垂柳绿荷,景致天然。唐孟浩然《高阳池送朱二》:“当昔襄阳雄盛时,山公常醉习家池。池边钓女自相随,妆成照影竞来窥。澄波淡淡芙蓉发,绿岸毵毵杨柳垂。一朝物变人亦非,四面荒凉人住稀。意气豪华何处在?空余草露湿罗衣。此地朝来饯行者,翻向此中牧征马。征马分飞日渐斜,见此空为人所嗟。殷勤为访桃源路,予亦归来松子家。”

阅武堂柳。南朝齐江孝嗣《东昏时百姓歌》:“阅武堂,种杨柳,至尊屠肉,潘妃沽酒。”(注:东昏侯即台城阅武堂为芳乐苑,又于苑中立店肆,以潘妃为市令。)

[柳园·流]唐皇家园林曲江池是柳树较突出的园林。《群芳谱》:“唐曲江池畔多柳,号为柳衙,谓成行列如排衙也。”

唐王维《游人春辞》:“曲江丝柳变烟条,寒谷冰随暖气销。才见春光生绮陌,已闻清乐动云韶。”

唐白居易《曲江早春》:“曲江柳条渐无力,杏园伯劳初有声。可怜春浅游人少,好傍池边下马行。”

《敦煌曲子词·望江南》:“莫攀我,攀我太心偏。我是曲江临池柳,者人折了那人攀,恩爱一时间。”

《长生殿·禊游》:“……环曲岸,环曲岸,红酣绿匀。环曲水,环曲水,柳细蒲新。”

辋川柳。唐王维《辋川柳浪》分行接绮树,倒影入清漪。不学御沟上,春风伤别离。

明白石庄柳。明刘侗《白石庄》:“白石桥北,万驸马庄焉,曰白石庄。庄所取韵,皆柳。柳色时变,闲者惊之;声亦时变也,静者省之。春,黄浅而芽,绿浅而眉,深而眼;春老,絮而白。夏,丝迢迢以风,阴隆隆以日。秋,叶黄而落,而坠条当当,而霜柯鸣于树。

“柳絮之中,门临轩对。一松虬,一亭小,立柳中。亭后,台三絫,竹一湾,曰‘爽阁’。台后,池而荷,桥河之上。亭桥之西,柳又环之。一往竹篱内,堂三楹。松亦虬,海棠花时,朱丝亦竟丈,老槐虽孤,其齿尊,其势出林表。后堂北,老松五,其与槐引年。松后一往为土山,步芍药、牡丹圃良久,南登‘郁冈亭’,俯‘翳月池’,又柳也。”

清万柳堂柳。清朱彝尊《万柳堂记》:“度隙地广三十亩,为园京城东南隅。聚土以为山,不必帖以石也,捎沟以为池,不必甃以砖也。短垣以缭之,骑者可望。即其中境转而益深。园无杂树,迤逦下上皆柳,故其堂曰:‘万柳之堂。’今文华殿大学士益都冯公,取元野云廉公宴游旧地以名之也。”

《南村辍耕录·万柳堂》:“京师城外万柳堂,亦一宴游处也。野云廉公,一日于中置酒,招疏斋尹公、松雪赵公同饮。”

[园林·瓶柳]《瓶花谱》:“六品四命:柳芽。”

贾平凹《五味巷》:“城内大街是少栽柳的,这巷里柳就觉得稀奇。冬天过去,春天几时到来,城里没有山河草林,唯有这巷子最知道。忽有一日,从远远的地方向巷中一望,一巷迷迷的黄绿,忍不住叫一声‘春来了!’巷里人倒觉得来的突然,近看那柳枝却不见一片绿叶,以为是迷了眼儿。再从远处看,那黄黄的,绿绿的,又弥漫在巷中。这奇观儿曾惹得好多人来,看了就叹,叹了就折,巷中人就有了制度:君子动眼不动手。只有远道的客人难得来了,才折一枝二枝送去瓶插,瓶要瓷瓶,水要净水,在茶桌几案上置了,一夜来皮儿全绿,一天便嫩芽暴绽,三天吐出几片绿叶,一直可以长出五指长短,不肯脱落,秀娟如美人的长眉。”

[园林·杨柳姿色]杨柳的浓郁美已见于《诗经》。《诗经·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菀柳》:“有菀者柳,不尚息焉?上帝甚蹈,无自暱焉。俾予靖之,后予极焉。有菀者柳,不尚愒焉?上帝甚蹈,无自瘵焉。俾予靖之,后予迈焉。有鸟高飞,亦傅于天。彼人之心,于何其臻。曷予靖之,居以凶矜。”

汉枚乘《忘忧馆柳赋》:“忘忧之馆,垂条之木。枝逶迤而含紫,叶萋萋而吐绿。出入风云,来去羽族;既上下而好音,亦黄衣而绛足。蜩螗厉响,蜘蛛吐丝。阶草漠漠,白日迟迟。于嗟细柳,流乱轻丝。君王渊穆其度,御群英而玩之。小臣瞽聩。于此陈辞。于嗟乐兮,于是樽盈缥玉之酒,爵献金浆之醪。庶羞千族,盈满六庖。弱丝清管,与风霜而共雕。锽啾唧,萧条寂寥。隽乂英髦,列襟联袍。小臣莫效于鸿毛,空衔鲜而嗽醪。虽复河清海竭,无增景于边橑。”

[杨柳枝色·流]唐贺知章咏柳姿色历来推为第一。

唐贺知章《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千条弱柳垂青琐。唐贾至《早朝大明宫》:“银烛朝天紫陌长,禁城春色晓苍苍。千条弱柳垂青琐,百啭流莺绕建章。剑佩声随玉墀步,衣冠身惹御炉香。共沐恩波凤池上,朝朝染翰侍君王。”

唐杜甫《柳边》:“只道梅花发,那知柳亦新。枝枝总到地,蕊蕊自开春。紫燕时翻翼,黄鹂不露身。汉南应老尽,霸上远愁人。”

唐李商隐《垂柳》:“娉婷小苑中,婀娜曲池东。朝珮皆垂地,仙衣尽带风。七贤宁占竹,三品且饶松,肠断灵和殿,先皇玉座空。”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柳色黄金嫩,梨花白色香。玉楼巢翡翠。珠殿锁鸳鸯。选姬随雕辇,徵歌出洞房。宫中谁第一?飞燕在昭阳。”

唐白居易《喜小楼西新柳抽条》:“一行弱柳前年种,数尺柔条今日新。渐欲拂他骑马客,未多遮得上楼人。须教碧玉羞眉黛,莫与红桃作曲尘。为报金堤千万树,饶伊未敢苦争春。”

唐李商隐《柳》:“江南江北雪初消,漠漠轻黄惹嫩条。灞岸已攀行客手,楚宫先骋舞姬腰。清明带雨临官道,晚日含风拂野桥。如线如丝正牵恨,王孙归路亦何遥。”

五代冯延巳《鹊踏枝》:“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去。”

宋苏轼《浣溪沙·游南山》:“细雨斜风作小寒,淡烟疏柳媚晴滩。入淮清洛渐漫漫。  雪沫乳花浮午盏,蓼芽蒿笋试春盘。人间有味是清欢。”

《西厢记》:“不近喧哗,嫩绿池塘藏睡鸭;自然幽雅,淡黄杨柳带栖鸦。金莲蹴损牡丹芽,玉簪抓住荼蘼架。夜凉苔径滑,露珠儿湿透了凌波袜。”

唐李白《金陵白下亭留别》:“驿亭三杨树,正当白下门。吴烟暝长条,汉水啮古根。向来送行处,回首阻笑颜。别后若见之,为余一攀翻。”

宋欧阳修《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  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宋李清照《永遇乐》:“落日熔金,暮云合璧,人在何处。染柳烟浓,吹梅笛怨,春意知几许?元宵佳节,融合天气,次第岂无风雨。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  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捻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霜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语。”

宋周邦彦《兰陵王》:“柳阴直,烟里丝丝弄碧。隋堤上,曾见几番,拂水飘绵送行色。登临望故国,谁识京华倦客?长亭路,年去岁来,应折柔条过千尺。  闲寻旧踪迹,又酒趁哀弦,灯照离席,梨花榆火催寒食。愁一箭风快,半蒿波暖,回首迢递便数驿,望人在天北。  悽恻,恨堆积。渐别浦萦回,津堠岑寂,斜阳冉冉春无极。念月榭携手,露桥闻笛。沉思前事,似梦里,泪暗滴。”

宋范成大《秋日》:“碧芦青柳不宜霜,染作沧州一带黄。莫把江山夸北国,冷云寒水更荒凉。”(沧州,江南水乡)

宋曾巩咏柳诗逼真描写了柳树发叶及落叶(新柳—盛柳—秋柳)。原注为喻小人得势。宋曾巩《咏柳》:“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更狂。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园林·杨柳·春]杨柳是构成春景的主要园林因素之一。

南朝梁元帝《咏阳云楼檐柳》:“杨柳非花树,依楼自觉春。枝边通粉色,叶里映红巾。带日交簾影,因吹扫席尘。拂檐应有意,偏宜桃李人。”

唐王维《送邱为落第归江东》:“怜君不得意,况复柳条春。为客黄金尽,还家白发新。五湖三亩宅,万里一归人。知祢不能荐,羞为献纳臣。”

唐李白《宫中行乐词》:“寒雪梅中尽,春风柳上归。宫莺娇欲醉,檐燕语还飞。迟日明歌席,新花艳舞衣。晚来移彩仗,行乐好光辉。”

唐杜甫《腊日》:“腊日常年暖尚遥,今年腊日冻全消。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纵酒欲谋良夜醉,还家初散紫宸朝。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

唐杜牧《柳长句》:“日落水流西复东,春光不尽柳何穷。巫蛾庙里低含雨,宋玉宅前斜带风。莫将榆荚共争翠,深感杏花相映红。灞上汉南千万树,几人游宦别离中。”

宋宴几道《生查子》:“春从何处归,试向溪边问。岸柳弄娇黄,陇麦回青润。  多情美少年,屈指芳菲近。谁寄岭头梅?来报江南信。”

宋秦观《江城子》:“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  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

《金瓶梅·第89回》写清明节,写春天的柳。“出了城门,只见那郊原野旷,景物芳菲,花红柳绿,仕女游人不断。一年四季,无过春天正好景致。日谓之丽日,风谓之和风,吹柳眼,绽花心,拂香尘。天色暖,谓之暄,天色寒,谓之料峭。骑的马,谓之宝马。坐的车,谓之香车。行的路谓之芳径。地下飞的尘谓之香尘。千花发蕊,万草生芽,谓之春信。韶光明媚,淑景融和。小桃深妆脸妖娆,嫩柳袅宫腰细腻。百啭黄鹂惊回午梦,数声紫燕说破春愁。日舒长暖澡鸦黄,水渺茫浮香鸭绿。隔水不知谁院落,秋千高挂绿杨烟。端的春景果然是好。”

郭枫《老家的树·春柳,美丽的哀愁》:“老家的柳树,真是春之树。每年,当积沉的冷寒初减,冰封的大地开始解冻,泥土松软而潮润了;这时候,注意柳条儿的变化,就可以数得清春天的脚步。最初,柳条儿从僵直渐渐地变成柔软,渐渐地可以拂荡出优美的姿态了;然后,打尖端开始,深暗的苍灰色消退,活鲜的黛绿向上延伸;啊!什么时候细长的枝条上已缀满嫩的叶蕾了?只不过几天光景,又绽放成眉样的细叶。于是,千丝万缕的新绿,展示了一片耀眼的春光。”

[园林·柳风]唐李白《春日独坐寄郑明府》:“燕麦青青游子悲,河堤弱柳郁金枝。长条一拂春风去,尽日飘扬无定时。”

宋欧阳修《采桑子》:“群芳过后西湖好,狼藉残红,飞絮濛濛,垂柳阑干尽日风。  笙歌散尽游人去,始觉春空。垂下帘栊,双燕归来细雨中。”

宋晏几道《菩萨蛮》:“娇香淡染胭脂雪,愁春细画弯弯月。花月镜边人,浅妆匀未成。  佳期应有在,试倚秋千待。满地落英红,万条杨柳风。”

宋陈与义《清明》:“卷地风抛市井声,病夫危坐了清明。一帘晚日看收尽,杨柳微风百媚生。”

元刘庭信《一枝花》:“丝丝杨柳风,点点梨花雨。雨随花瓣落,风趁柳条疏。春事成虚,无奈春归去。春归何太速?试问东君,谁肯与莺花做主?”

[园林·女儿柳]杨柳摇曳于春风如女儿腰,见杜甫诗。唐杜甫《绝句漫兴》:“隔户杨柳弱袅袅,恰似十五女儿腰。谁谓朝来不作意,狂风挽断最长条。”

宋柳永《少年游》:“参差烟树灞陵桥,风物尽前朝。衰杨古柳,几经攀折,憔悴楚宫腰。  夕阳闲淡秋光老,离思满蘅皋。一曲阳关,断肠声尽,独自上兰桡。”

唐李绅《杨柳》:“千条杨柳拂金丝,日暖牵风叶学眉。愁见花狂飞不定,还同轻薄五陵儿。”

唐李商隐《二月二日》:“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雨夜声。”(注:唐二月二日为踏青节。)

[园林·风流树]“风流”是柳树园林美的极高境界,如牡丹之“国色天香”,源于《南史》。

《南史·张绪传》:“绪吐纳风流。……刘悛之为益州,献蜀柳数株,枝条甚长,状若丝缕。时旧宫芳林苑始成,武帝以植于太昌灵和殿前,常赏玩咨嗟,曰此杨柳风流可爱,似张绪当年时。”

唐张旭《柳》:“濯濯烟条拂地垂,城边楼畔结春思。请君细看风流意,未减灵和殿里时。”

唐司空图《杨柳枝》:“锦城分得映金沟,两岸年年引胜游。若似松篁须带雪,人间何处认风流。”

宋苏轼《洞仙歌·咏柳》:“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惟见金丝弄晴昼。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园林·杨柳春情]春天杨柳青青。闺中少妇独居伤春已见于汉。汉《古诗十九首》:“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盈盈楼上女,皎皎当窗牖。娥娥红粉妆,纤纤出素手。昔为倡家女,今为荡子妇。荡子行不归,空床难独守。”

唐王昌龄《闺怨》是著名的杨柳春情诗。“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唐王维《闺人春思》:“愁见遥空百丈丝,春风挽断更伤离。闲花落遍青苔地,尽日无人谁得知。”

唐王维《闺人赠远》:“花明绮陌春,柳拂御沟新。为报辽阳客,流芳不待人。”

唐李白《折杨柳》:“垂杨拂绿水,摇艳东风年。花明玉关雪,叶暖金窗烟。美人结长想,对此心凄然。攀条折春色,远寄龙亭前。”

唐孟浩然《春怨》:“佳人能画眉,妆罢出帘帷。照水空自爱,折花将遗谁?春情多艳逸,春意倍相思,愁心极杨柳,一种乱如丝。”

唐金昌绪《春怨》:“打起黄莺儿,莫叫枝上啼。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唐于《戍卒伤春》:“连年戍边塞,过却芳菲节。东风气力尽,不减阴山雪。萧条柳一株,南枝叶微发。为带故乡情,依依藉攀折。晚风吹碛沙,夜泪啼乡月。凌烟阁上人,未必皆忠烈。”

元张可久《清江引·春思》:“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梨花小窗人病酒。”

[园林·华夏柳色]北京柳色。北京园林植柳于明代已盛。《高梁桥记》:“高梁桥在西直门外,京师最胜地也,两水夹堤,垂杨十余里。”

明袁宗道《极乐寺纪游》:“高梁桥水,从西山深涧中来,道此入玉河。白练千匹,微风行水上,若罗纹纸。堤在水中,两波相夹,绿杨四行,树古叶繁,一树之荫,可覆数席,垂线长丈余。岸北佛庐道院甚众,朱门绀殿,亘数十里。对面远树,高下攒簇,间以水田,西山如螺髻,出于林水之间。

“极乐寺去桥可三里,路径亦佳,马行绿阴中,若张盖。殿前剔牙松数株,松身鲜翠嫩黄,斑驳若大鱼鳞,大可七八围许。暇日,曾与黄思立诸公游此。余弟中郎云:‘此地小似钱塘苏堤。’思立以为然。余因叹西湖胜境,入梦已久,何日挂进贤冠,作六桥下客子,了此山水一段情障乎?是日分韵,各赋一诗而别。”

知春亭柳。北京昆明湖小岛上。亭畔遍植垂柳,春来柳丝吐绿,取“见柳而知春”名亭。

唐李商隐《关门柳》:“永定河边一行柳,依依长发故年春。东来西去人情薄,不为清阴减路尘。”

芝径云堤柳,承德避暑山庄景,仿杭州西湖苏堤,堤岸垂柳成阴。

长安柳色。长安柳色,历史悠久,园林植柳已见于汉,盛于唐。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清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注:秦咸阳城,汉称渭城。)

唐白居易《长安春》:“青门柳枝软无力,东风吹作黄金色。街东酒薄醉易醒,满眼春愁销不得。”

南京柳色。南京柳色已盛于六朝。

唐韦庄《金陵图》:“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南京柳色集中于玄武湖公园、莫愁湖公园。

苏州柳。唐李白《苏台览古》:“旧苑荒台杨柳新,菱歌清唱不胜春。只今唯有江西月,曾照吴王宫里人。”唐白居易《苏州柳》:“金谷园中黄袅娜,曲江池畔碧毵娑。老来处处游行遍,不似苏州柳最多。絮扑白头条拂面,使君无计奈春何!”

扬州柳。唐杜牧《扬州》:“街垂千步柳,霞映两重城。天碧台阁丽,风凉歌管清。纤腰间长袖,玉佩杂繁缨。拖轴诚为壮,豪华不可名。自是荒淫罪,何妨作帝京。”

扬州瘦西湖柳色,湖长十余里,有绿杨村、长堤春柳柳景。清汪沆有诗:“垂杨不断接残芜,雁齿虹桥伊画图。也是销金一锅子,故应换作瘦西湖。”

洛阳柳色。洛阳柳色历史悠久,盛于唐宋。

唐温庭筠《清平乐》:“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  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千行。”

宋苏轼《一斛珠》:“洛城春晚,垂杨乱掩红楼半,小池轻浪汶如篆。烛下花前,曾醉离歌宴。  自惜风流云雨散,关山有限情无限。待君重见寻芳伴,为说相思,目断西楼燕。”

许昌小西湖柳。河南许昌。堤岸花柳掩映。宋僧建亭阁,名士云集。苏轼兄弟曾卜居于此,建水亭、梅花堂、鼓琴台、读书亭等。苏轼为官杭州,致函建议许州西湖改名小西湖。

开封柳。宋刘子翚《汴京纪事》:“空嗟覆鼎误前期,骨朽人间骂未销。夜月池台王傅宅,春风杨柳太师桥。”

杭州柳色。杭州柳色盛于唐、宋。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南宋时有西湖十景,现十景中的苏堤春晓、柳浪闻莺应是杭州著名柳色。元代钱塘十景有六桥烟柳一景。现在杭州西湖柳风景点有柳浪闻莺、白堤(桃柳成行)、苏堤(桃红柳绿)。

福州西湖柳色。晋代开凿,现有湖面275亩,有柳堤,称小西湖。《闽部疏》:“闽部最少杨柳,福州城中上大夫园,池边间有一两株,作长条拂地,不能拱把。”

武汉柳色。武汉柳色见李白诗。

唐李白《早春寄王汉阳》:“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昨夜东风入武昌,陌上杨柳黄金色。”

唐李白《望汉阳柳色寄王宰》:“汉阳江上柳,望客引东枝。树树花如雪,纷纷乱若丝。春风传我意,草木度前知。寄谢弦歌宰,西来定未迟。”

武汉柳色在东湖。东湖33平方公里,湖堤湖岸,杨柳依依。

长沙橘子洲柳色。湖南长沙湘江中橘子洲洲头洲岸及城内清水塘畔园林布置中均配植垂柳,疏淡雅致。

南昌柳色。

唐杜牧《怀钟陵旧游》:“十顷平湖堤柳合,岸秋兰芷绿纤纤。一声明月采莲女,四面朱楼卷画帘。白鹭烟分光的的,微涟风定翠。(疑为湉,水声。)斜晖更落西山影,千步虹桥气象兼。”(钟陵,即今南昌。)

孺子亭柳。南昌西湖。东汉徐墀字孺子。明嘉靖年徐樟立亭祀祖先徐墀。湖畔垂柳成行。“徐亭烟柳”为豫章十景之一。

合肥柳色。宋姜夔《淡黄柳·客合肥》:“空城晓角,吹入垂杨陌。马上单衣寒恻恻,看尽鹅黄嫩绿,都是江南旧相识。  正岑寂,明朝又寒食。强携洒,小桥宅,怕梨花落尽成秋色。燕燕飞来,问春何在,惟有池塘自碧。”

合肥市的包湖公园、逍遥津公园,芜湖市的镜湖公园园林中的柳色较著名。

济南柳色。《老残游记》:“到了济南府,进得城来,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比那江南风景,觉得更为有趣。”

清人刘凤诰咏大明湖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清铁保书于大明湖亭园“小沧浪”门楹。大明湖内“历下亭”有近人郭沫若楹联:“杨柳春风万方极乐;芙蕖秋水一片大明。”

成都柳色。唐王维《送王尊师归蜀中》:“大罗天上神仙客,濯锦江头花柳春。不为碧鸡称使者,惟令白鹤报乡人。”

邛海柳。四川西昌。邛海面积31平方公里。“湖中小岛错列,杨柳依依。”

唐李商隐《巴江柳》:“巴江可惜柳,柳色绿侵江。好向金銮殿,移阴入绮窗。”

他山柳色。贵州余庆县蒲村。明末四川巡按使钱邦芑隐居于上,辟百亩柳湖自娱。现有堤柳数百章,大可合抱。

招堤柳。贵州安龙县城外。清康熙三十三年(公元1694年)总兵招国遴倡创建,因名。石堤长约300米。高宽各4米。依地势建牌楼、亭、阁,广植花木杨柳,1980年于池中修曲桥、湖心亭。春深垂杨夹岸,芰荷飘香。

粤海柳色。桂林雁山公园。“山上山下,桂树成林;山边柳径,一边是奇石巉岩,一边是翠莲曲港,格外幽静。”

惠州西湖柳。广东省惠州市。面积约24平方公里。宋绍圣元年(公元1094年),苏轼谪惠州,捐款助修湖堤(苏堤),现湖内洲渚交错,竹岸杨堤。

《广东新语·名园》:“广州旧多名园,其在城东者,曰乐皋别业。陈大令之所营也。……湖中有楼,环以芙蓉、杨柳。”

香港宋城柳。香港九龙荔枝角。1979年仿《清明上河图》建旅游点:宋城。城内小河贯穿南北,两岸绿柳垂杨。

滇池柳色。“大观楼楹联”写滇池柳色:“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翥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孤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昆明翠湖柳。原吴三桂王府。清道光总督阮元筑南北长堤,1919年滇军都督唐继尧筑东西长堤。有联:十面荷花鱼世界;半城杨柳拂楼台。

蒙自南湖柳。有“十顷平湖堤柳合”之称。

盐城柳色。唐李益《盐州过胡儿饮马泉》:“绿杨著水草如烟,旧是胡儿饮马泉,几处吹笳明月夜,何人倚剑白云天。从来冻合关山路,今日分流汉使前。莫道行人照容鬓,恐惊憔悴入新年。”(盐州,今内蒙五原)

太原柳色。《太原府志》:“柳溪在府城西,太守陈尧佐筑堤植柳数万,有亭有阁,率部僚上巳泛舟于此。”

酒泉柳色。《平凉府志》:“柳湖在府城北三十里,宋守蔡挺建湖畔柳数千株,绿荫平堤,湖光可挹。”

酒泉公园“湖面有知春、湖心、湖堤三水亭。雕梁画栋,小桥曲廊,柳荫泛舟,如入画中。”

新疆柳色。按唐王之涣诗,新疆(寒外)应有杨柳。清左宗棠戍疆栽了不少杨柳。

唐王之涣《凉州词》:“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茅盾《新疆风土杂忆》:“前清末年,左宗棠平定回乱,大军西征,沿途筑路栽树,其所植之柳,今尚有存者。那时湘人杨某(忘其名)曾有诗曰:‘大将西征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但左宗棠带给新疆的,尚不止此。现在新疆地主引水灌田的所谓‘坎儿井’据说也是左公教给他们的。”

鉴湖柳。新疆乌鲁木齐。俗称“海子”,1987年改名鉴湖。湖周垂杨摇曳。湖南岸有阅微草堂以纪念纪晓岚。

[园林·杨花]

白门柳花满店香。唐李白《金陵酒肆留别》:“白门(风吹)柳花满店香,吴姬压酒劝客尝。金陵子弟来相送,欲行不行各尽觞。请君问取(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

杜甫诗斥柳花:颠狂柳絮因风舞。唐杜甫《绝句漫兴》:“肠断春江欲尽头,杖藜徐步立芳洲。颠狂柳絮随风去,轻薄桃花逐水流。”

唐刘禹锡《柳花词》(三首):“开从绿条上,散逐香风远。故取花落时,悠扬占春晚。

“轻飞不假风,轻落不委地,撩乱舞晴空,发人无限思。

“晴天黯黯雪,来送青春暮。无意似多情,千家万家去。”

宋苏轼《少年游》:“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  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是姮娥冷双燕,分明照、画梁斜。”

宋苏轼《水龙吟·杨花词》:“似花还是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街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明庄盘珠《苏幕遮·柳絮》:“早抽条,迟作絮,不见花开,只见花飞处。绕砌萦帘刚欲住,打个盘旋,又被风吹去。野祟村,荒草渡,离却枝头,总是伤心路。待趁残春春不顾,葬尔清池,恨结苹无数。”

[图腾·国名]。杨为周诸侯国名。《国语·郑语·史伯论兴衰》:“史伯对曰:‘王室将卑,戎狄必昌,不可逼也。当成周者,南有荆蛮,申、吕、应、邓、陈、蔡、随、唐;北有卫、燕、狄、鲜虞、潞、洛、泉、徐、蒲;西有虞、虢、晋、隗、霍、杨、魏、芮;东有齐、鲁、曹、滕、薛、邹、莒;是非王之支子母弟甥舅也,则皆蛮、荆、戎、狄之人也。’”

[图腾·市树]垂柳:扬州、芜湖、漯河、咸阳市树。

柳树:西宁市树。

[地名]柳地名见于周。柳棼。《左传·宣公九年》:“晋郤缺救郑,郑伯败楚师于柳棼。”杨水(《山海经·中山经》)。高柳(《山海经·海内西经》)。

《汉书·地理志》载县级柳地名:杨,属河东郡。杨氏,属巨鹿郡。柳(侯国),属勃海郡。柳泉(侯国),属北海郡。高柳(西部都尉治),属代郡。柳城(西部都尉治),属辽西郡。扶柳,属信都国。

现代沿用柳地名。柳林县(山西省),柳河县(吉林省),柳州市(广西)。乡镇:柳川镇(贵州剑河县治),杨柳青(天津),柳泉、垂杨(河北),柳树口(山西),大柳屯(辽宁),双柳河(黑龙江),柳泉(江苏),沙柳(浙江),杨柳浦(安徽),古柳树、杨柳店(山东),杨柳池(河南),柳林(湖北),杨柳街(贵州),杨柳井(云南),大柳塔(陕西),柳园(甘肃),柳杨堡(宁夏),柳树泉(新疆)。

柳絮泉。济南名泉名。宋词人李清照故宅传在柳絮泉与漱玉泉附近。清田雯有《柳絮泉访李易安故宅》诗:“跳波溅客衣,演漾回塘路。清照昔年人,门外垂杨树。沙禽一只飞,独向前洲去。”现代郭沫若有句:“大明湖畔趵突泉边故居在垂杨深处;漱玉集中金石录里文采有后主遗风。”

柳泉。山东淄博。传清蒲松龄在此设茶待客,泉流谷地底,谷内绿柳成阴。始称蒲井。蒲自号柳泉先生,后人曰“柳泉”。1979年文人沈雁冰题石。

[营名·细柳营]细柳营是西汉防匈奴的三大边防营地之一,以地名细柳冠名;细柳营治军严肃,为后世纪律严明、战备不懈的军队的同义语。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乎,此真将军矣!’”

唐王维《塞下曲》:“辛勤几出黄花戎,迢递初随细柳营。塞晚每愁残月苦,边愁更逐断蓬惊。”

元马谦斋《柳营曲·叹世》:“手日搓,剑频磨,古来丈夫天下多。青镜摩挲,白首蹉跎,失志困衡窝。有声名谁识廉颇,广才学不用萧何。忙忙的逃海滨,急急的隐山阿。今日个,平地起风波。”

[人名]柳,姓氏。周公后代食采于柳下,遂姓柳氏(《元和姓纂》)。

柳下惠。《论语·微子》:“柳下惠为士师,三黜。”《淮南子注》:“展禽之家有柳树,身行惠德,因号柳下惠。亦曰邑名。”

寺人柳。《左传·昭公六年》:“宋寺人柳有宠,太子佐恶之。”

子柳。《左传·昭公十六年》:“子柳赋《萚兮》。”

杨,姓氏。周武王后,封为杨侯,以国为姓。周宣王后,封于杨,号杨,因为氏。

杨朱。《孟子·尽心》:“孟子曰:杨子取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

杨湖居士,宋·周林号。

杨、柳为《百家姓》姓氏之一。近代杨、柳为人名较多。

[人名·五柳先生]五柳先生。晋陶潜号。

晋陶潜《五柳先生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郄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萧统《陶渊明传》:渊明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陶渊明祠。江西九江。因陶自号“五柳先生”,祠外种柳甚多。

唐王维《田园乐》:“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一瓢颜回陋巷,五柳先生对门。”

元徐再思《红锦袍》:“那老子觑功名如梦蝶,五斗米腰懒折,百里侯心便舍。十年事可嗟,九日酒须赊,种着三径黄花,栽着五株杨柳,望东篱归直去也。”

[人名·杨白花]杨华,南北朝北魏人,以杨花(华)为名。

北魏胡太后《杨白花》:“阳春二三月,杨柳齐作花,春风一夜入闺闼。杨花飘荡落南家。含情出户脚无力,拾得杨花泪沾臆。春去秋来双燕子。愿衔杨花入窠里。”(注:《梁书》:杨华少有勇力,容貌雄伟,魏太后逼通之。华惧及祸,乃率其部曲降梁。太后思之,为作《杨白花歌》,使宫人连臂踏足歌之,声甚悽惋。)

唐柳宗元《杨白花》:“杨白花,风吹度江水。坐令宫树无颜色。摇荡春光千万里,茫茫晓日下长林,哀歌未断城鸦起。”

[室名]长杨,汉宫名(《长杨赋》)。

柳亭。唐白居易《题王家庄临水柳亭》:“弱柳缘堤种,虚亭压水开。条疑逐风去,波欲上阶来。翠羽偷鱼入,红腰学舞回。春愁正无绪,争不尽残杯。”

宋赵抃《柳轩》:“动入和风静惹烟,翠条疏处露池莲。林中尽是能吟物,春有黄鹂夏有蝉。”

苏堤杨柳院。《清平山堂话本·五戒禅师私红莲记》:“这苏东坡去西湖之上盖一所书院,门栽杨柳,园种百花,至今西湖号为苏堤杨柳院。”

杨柳楼台,清袁祖志室。

五当召,寺名。内蒙包头。五当蒙语为大柳树;召,蒙语为庙。建于清康熙年间。

[物名]柳,星宿名。《礼记·月令》:“季夏之月,日在柳。”

广柳车。《史记》注:“广辙车(服虔);丧车以柳为棺饰(邓展);大牛车,上覆柳(李奇);大车任载者,通名广柳车(瓒)。”《史记·季布栾布列传》:“季布者,楚人也,为气任侠,有名于楚。项籍使将兵,数窘汉王。及项羽灭,高祖购求布千金,敢有私匿,罪及三族。季布匿濮阳周氏。周氏曰:‘汉购将军急,迹且至臣家,将军能听臣,臣敢献计;即不能,愿先自刭。’季布许之。乃髡钳季布,衣褐衣,置广柳车中,并与其家童数十人,之鲁朱家所卖之。朱家心知是季布,乃买而置之田。诫其子曰:‘田事听此奴,必与同食。’”

马柳,系马桩。《三国志通俗演义·安喜郎张飞鞭督邮》:“(督邮)被张飞用手揪住头发,直扯出馆驿,径牵到县前马柳上缚住。飞攀下柳条,去督邮两腿上鞭打到二百,打折柳枝十数条。”

[篇名]

乐府横吹曲辞《折杨柳歌辞》:“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蹀座吹长笛,愁杀行客儿。腹中愁不乐,愿作郎马鞭。出入擐郎臂,蹀座郎膝边。放马两泉泽,忘不著连羁。担鞍逐马走,何得见马骑。遥看孟津河,杨柳郁婆娑。我是虏家儿,不解汉儿歌。健儿须快马,快马须健儿。跸跋黄尘下,然后别雄雌。”

乐府清商曲辞《月节折杨柳》:“正月歌:春风尚萧条,去故来入新。苦心非一朝,折杨柳,愁思满腹中,历乱不可数。二月歌:翩翩乌入乡,道逢双燕飞。劳君看三阳,折杨柳,寄言语侬欢,寻还不复久。三月歌:泛舟临曲池,仰头看春花。杜鹃纬林啼。折杨柳,双下俱徘徊,我与欢共取。四月歌:芙蓉始怀莲,何外觅同心。俱生世尊前。折杨柳,捻香散名花,志得长相取。五月歌:菰生四五尺,素身为谁珍。盛年将可惜。折杨柳,作得九子粽,思想劳欢手。六月歌:三伏热如火,笼窗开北牖。与郎对榻坐。折杨柳,铜塸贮蜜浆,不用水洗溴。七月歌:织女游河边,牵牛顾自叹。一会复周年。折杨柳,揽结长命草,同心不相负。八月歌:迎欢裁衣裳,日月流如水。白露凝庭霜。折杨柳。夜闻捣衣声,窈窕谁家妇?九月歌:甘菊吐黄花,非无杯觞用。当奈许寒何。折杨柳,授欢罗衣裳。含笑言不取。十月歌:大树转萧索,天阴不作雨。严霜半夜落。折杨柳,林中与松柏,岁寒不相负。十一月歌:素雪任风流,树木转枯悴。松柏无所忧。折杨柳。寒衣履薄冰。欢讵知侬否?十二月歌:天寒岁欲暮,春秋及冬夏。苦心停欲度。折杨柳,沈乱枕席间,缠绵不觉久。闰月歌:或闰暑与寒,春秋补小月。念子无时闲。折杨柳,阴阳推我去,那得有定主?”

“杨柳枝”,新乐府辞篇名。唐白居易《杨柳枝词》:“《六么》《水调》家家唱,《白雪》《梅花》处处欢。古歌旧曲君休听,听取新翻杨柳枝。陶令门前四五树,亚夫营里百千条。何似东郡正二月,黄金枝映洛阳桥。伊伊袅袅复青青,勾引清风无限情。白雪花繁空扑地,绿丝条弱不胜莺。红板江桥青酒旗,馆娃宫暖日斜时,可怜雨歇东风定,万树千条各自垂。苏州杨柳任君夸,更有钱塘胜馆娃。苦解多情寻小小,绿杨深处是苏家。苏家小女旧知名,杨柳风前别有情。剥条盘作银环样,卷叶吹为玉笛声。叶含浓露如啼眼,枝袅轻风似舞腰。小树不禁攀折苦,乞君留取两三条。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柳丝挽断肠牵断,彼此应无续得期。”

宋柳永《柳腰轻·赠妓》:“英英妙舞腰肢软,章台柳,昭阳燕。锦衣冠盖,绮堂筵宴,是处千金选。顾香砌,丝管初调,倚轻风,佩环微颤。  乍入霓裳促遍,逞盈盈,渐催檀板。慢垂霞袖,急趋莲步,进退奇容千变。笑何止、倾国倾城,暂回眸,万人肠断。”

宋柳永《柳初新》:“东郊向晓星杓亚,报帝里、春来也。柳抬烟眼,花匀露脸,渐觉绿娇红姹。妆点层台芳树,运神功,丹青无价。  别有尧阶试罢,新郎君、成行如画。杏园风细,桃花浪暖,竞喜羽迁鳞化。遍九陌、相将游冶,骤香尘、宝鞍娇马。”

宋秦观《柳梢青》:“岸草平沙,吴王故苑,柳袅烟斜。雨后寒轻,风前香软,春在梨花。  行人一棹天涯,酒醒处,残阳乱鸦。门外秋千,墙头红粉,深院谁家?”

《西厢记·张君瑞闹道场》:“《柳叶儿》呀,门掩着梨花深院,粉墙儿高似青天。恨天天不与人行方便,好着我难消遣,端的是怎留连。小姐呵,则被你兀的不引人意马心猿。”

“杨花曲”,乐府杂曲歌辞。南朝宋汤惠休《杨花曲》:“葳蕤华结情,宛转风含思。掩涕守春心,折兰还自遗。江南相思引,多叹不成音。黄鹤西北去,衔我千里心。深堤下生草,高城上入云。春人心生思,思心长为君。”

[图画]杨柳入画。已见晋顾恺之《洛神赋图》。

“平地楼台,偏宜高柳映人家;名山寺观,雅称奇杉衬楼阁。”(唐王维《画学秘诀》)

《柳鸦》(宋赵佶);《柳塘乳雀》(宋佚名)。

明董其昌《题画柳》:“摸索芳菲度画檐,烟线袅袅雨毵毵。幽人无复灵和梦,太守风流自汉南。”

《芥子园画谱·画柳各法》:“大抵唐人多勾勒,宋人多点叶,元人多渍染;其分枝取势得迎风摇扬之致一也。”“树中之柳,如人中之西子毛嫱,仙中之宓妃列子,其凌波御风之态掩映于水边林下,最不可少,故赵千里及赵松雪多画之。”

[语谚]柳,“丛、缕”意。《金瓶梅·第89回》:“玉楼把银子递与长老,使小沙弥领到后边白杨树下金莲坟上,见三尺坟堆,一堆黄土,数柳青蒿。”

树的影儿。《金瓶梅·第72回》:“金莲道:‘南京沈万三,北京枯柳树,人的名儿,树的影儿。怎么不晓得。’”

《醒世恒言·张廷秀逃生救父》:“常言道:‘着意栽花花不活,无心插柳柳成阴。’”

花柳上,半尖新,指编唱新词争取听众。

宋晏殊《山亭柳·赠歌者》:“家住西秦,赌薄艺随身。花柳上,斗尖新。偶学念奴声调,有时高遏行云。蜀锦缠头无数,不负辛勤。  数年来往咸京道,残杯冷炙谩消魂。衷肠事,托何人?若有知音见采,不辞编唱《阳春》。一曲当筵落泪,重掩罗巾。”

[语谚·花柳]花柳。代表园林植物;柳代表绿色。已见于《拾遗记·洞庭山》:“花芳柳暗,丹楼琼宇。”

唐杜甫《后游》:“寺忆新游处,桥怜再渡时。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野润烟光薄,沙暄日色迟。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

柳暗花明。唐王维《早朝》:“柳暗百花明,春深五凤城。城乌睥睨晓,宫井辘轳声。方朔金门侍,班姬玉辇迎。仍闻遣方土,东海访蓬瀛。”

唐李贺《三月》:“东方风来满眼春,花城柳暗愁杀人。复宫深殿竹风起,新翠舞衿净如水。光风转蕙百余里,暖雾驱云扑天地。军装宫妓扫娥浅,摇摇锦旗夹城暖。曲水飘香去不归,梨花落尽成秋苑。”

问柳寻花。唐杜甫《严中丞枉驾见过》:“元戎小队出郊垧,问柳寻花到野亭。川合东西瞻使节,地分南北任流萍。扁舟不独如张翰,白帽还应似管宁。寂寞江天云雾里,何人道有少微星。”

[花柳·流]宋柳永《红窗迥》:“小园东,花共柳。红紫又一齐开了,引将蜂蝶燕和莺,成阵价,忙忙走。  花心偏向蜂儿有,莺共燕、吃他拖逗、蜂儿却入、花里藏身,蝴蝶儿,你且退后。”

宋陆游《游山西村》:“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宠柳娇花。“宠柳娇花寒食近,种种恼人天气。”(宋李清照《念奴娇》)

宋程颢《春日偶成》:“云淡风轻近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春事到清明,十分花柳,唤得笙歌劝君酒。”(宋辛弃疾《感皇恩》)

元、明、清戏曲、说部写“花柳”。

“良久,见貂蝉分花拂柳而来,果然如月宫仙子。”(《三国志通俗演义·凤仪亭布戏貂蝉》)“分花拂柳”亦见《红楼梦·第77回》。《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不一时,引一队女子,分花约柳而来,与玄徽一一相见。”《警世通言·钱舍人题诗燕子楼》:“希白仔细定睛看之,转柳穿花而去。”《红楼梦·第23回》:“何不命他们进去居住,也不使佳人落魄,花柳无颜。”《红楼梦·第61回》:“趁黄昏人稀之时,自己花遮柳隐的来找芳官。”

[语谚·花街柳巷]“花柳”又指代歌姬地、歌姬。

唐李白《流夜郎赠崔判官》:“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贵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夫子红颜我少年,章台走马着金鞭。”

[花街柳巷·流]花街柳巷。《清平山堂话本·柳耆卿诗酒玩江楼记》:“专爱在花街柳巷,多少名姬喜欢他。”

花门柳户。《清平山堂话本·错认尸》:“且说乔俊在东京卖丝,与一个上厅行首沈瑞莲来往,倒身在他家使钱;因此,留恋在彼,全不管家中妻妾,只恋花门柳户,逍遥快乐。”

攀花折柳。元关汉卿《一枝花·不伏老》:“攀出墙朵朵花,折临路枝枝柳。花攀红蕊嫩,柳折翠条柔。浪子风流。凭着折柳攀花手,直煞得花残柳败休。半生来弄柳拈花,一世里眠花卧柳。”“我玩的是梁园月,饮的是东京酒。赏的是洛阳花,攀的是章台柳。”

拈花弄柳。《琵琶记》:“绿鬓仙郎,懒拈花弄柳,劝酒持觞。”花柳巷。《西游记·第9回》写长安:“三十六条花柳巷,七十二座管弦楼。”

眠花宿柳。《金瓶梅·第1回》:“(西门庆)自父母亡后,专一在外眠花宿柳,惹草招风。”

路柳墙花。《警世通言·苏知县罗衫再合》:“妾等乃巫山洛水之俦,非路柳墙花之比。”

花柳。《警世通言·赵春儿重旺曹家庄》:“你如今莫去花柳游荡,收心守分。”

迷花恋柳。《警世通言·杜十娘怒沉百宝箱》:“然尊大人所以怒兄者,不过为迷花恋柳,挥金如土,异日必为弃家荡产之人,未堪承继家业耳!”

问柳评花。《红楼梦·第1回》:“(金陵)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红楼梦·第75回》:“问柳评花的一干游侠纨裤。”

花柳病。以上花柳语词衍生,即在花柳地染上的性病。

[状人]柳腰。柳枝比女子腰肢。见于唐。“杨柳小蛮腰。”(唐白居易)

宋秦观《昭君怨》:“隔叶乳鸦声软,号断日斜阴转。杨柳小腰肢,画楼西。  役损风流心眼,眉上新愁无限。极目送云行,此时情。”

宋贺铸《木兰花》:“秦弦络络呈纤手,宝雁斜飞三十九。徵韶新谱日边来,倾耳呈娃惊未有。  文园老令难堪酒,蜜炬垂花知夜久。更须妩媚做腰肢,细学永丰坊畔柳。”

宋辛弃疾《婆罗门引》:“落星万点,一天宝焰下层霄。人间迭作仙鳌,最爱金莲侧畔,红粉袅花梢。更鸣鼍击鼓,喷玉吹箫。  曲江画桥,记花月、可怜宵。想见闲愁未了,宿酒才消。东风摇荡,似杨柳,十五女儿腰。人共柳,那个无聊。”

《西厢记》写张生初见崔莺莺:“恰便似呖呖莺声花外啭,行一步可人怜。解舞腰肢娇又软,千般袅娜,万般旖旎,似垂柳晚风前。”

《喻世明言·葛令公生遣弄珠儿》:“那弄珠儿生得如何:目如秋水,眉似远山;小口樱桃,细腰杨柳。”

柳眉。柳叶比女子秀眉,见于唐。

“眉欺杨柳叶,裙妒石榴花。”(唐白居易《和春深》)

宋晏几道《生查子》:“轻匀两脸花,淡扫双眉柳。会写彩笺时,学弄朱弦后。  今春玉钏宽,昨夜罗裙皱。无计耐情何?且醉金杯酒。”

《清平山堂话本·西湖三塔记》:“娘娘听了,柳眉倒竖,星眼圆睁道:‘你犹自思归。’”

《清平山堂话本·刎颈鸳鸯会》:“眉分柳叶,如柳叶犹细犹弯。”

《红楼梦》写贾宝玉初见林黛玉:“(林黛玉)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行风。”(《红楼梦·第3回》)“(夏金桂)一般是鲜花嫩柳,与众姊妹不差上下。”(《红楼梦·第80回》)

[状物]以柳絮状雪花。《世说新语》:“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儿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舞。’公大笑乐。即公大兄元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手里拿着花红柳绿的东西。”(《红楼梦·第73回》)

[故事·章台柳]《柳氏传》:“天宝中,昌黎韩翊有诗名,性颇落托,羁滞贫甚。有李生者,与翊友善,家累千金,负气爱才。其幸姬曰柳氏,艳绝一时,喜谈谑,善讴咏。李生居之别第,与翊为宴歌之地。而馆翊于其侧。翊素知名,其所候问,皆当时之彦。柳氏自门窥之,谓侍者曰:‘韩夫子岂长贫贱者乎!’遂属意焉。李生素重翊,无所吝惜。后知其意,乃具膳请翊饮,酒酣,李生曰:‘柳夫人容色非常,韩秀才文章特异。欲以柳荐枕于韩君,可乎?’翊惊栗,避席曰:‘蒙君之恩,解衣辍食久之。岂宜夺所爱乎?’李坚请之。柳氏知其意诚,乃再拜,引衣接席。李坐翊于客位,引满极欢。李生又以资三十万,佐翊之费。翊仰柳氏之色,柳氏慕翊之才,两情皆获,喜可知也。明年,礼部侍郎杨度擢翊上第,屏居间岁。柳氏谓翊曰:‘荣名及亲,昔人所尚。岂宜以濯浣之贱,稽采兰之美乎?且用器资物,足以待君之来也。’翊于是省亲于清池。岁余,乏食,鬻妆具以自给。天宝末,盗覆二京,士女奔骇。柳氏以艳独异,且惧不免,乃剪发毁形,寄迹法灵寺。是时侯希逸自平卢节度淄青,素藉翊名,请为书记。洎宣皇帝以神武返正,翊乃遣使间行求柳氏,以练囊盛麸金,题之曰:‘章台柳,章台柳!昔日青青今在否?纵使长条似旧垂,亦应攀折他人手。’柳氏捧金呜咽,左右凄悯,答之曰:‘杨柳枝,芳菲节,所恨年年赠离别。一叶随风忽报秋,纵使君来岂堪折!’无何,有蕃将沙吒利者,初立功,窃知柳氏之色,劫以归第,宠之专房。及希逸除左仆射,入觐,翊得从行。至京师,已失柳氏所止,叹想不已。偶于龙首冈见苍头以驳牛驾辎軿,从两女奴。翊偶随之。自车中问曰:‘得非韩员外乎?某乃柳氏也。’使女奴窃言失身沙吒利,阻同车者,请诘旦幸相待于道政里门。及期而往,以轻素结玉合,实以香膏,自车中授之,曰:‘当遂永诀,愿置诚念。’乃回车,以手挥之,轻袖摇摇,香车辚辚,目断意迷,失于惊尘。翊大不胜情。会淄青诸将合乐酒楼,使人请翊。翊强应之,然意色皆丧,音韵栖咽,有虞侯许俊者,以材力自负,抚剑言曰:‘必有故。愿一效用。’翊不得已,具已告之。俊曰:‘请足下数字,当立致之。’乃衣缦胡,佩双鞬,从一骑,径造沙吒利之第。候其出行里余,乃被衽执辔,犯关排闼,急趋而呼曰:‘将军中恶,使召夫人!’仆侍辟易,不敢仰视。遂升堂,出翊札示柳氏,挟之跨鞍马,逸尘断鞅,倏忽乃至。引裾而前曰:‘幸不辱命。’四座惊叹。柳氏与翊执手涕泣,相与罢酒。是时沙吒利恩宠殊等,翊俊惧祸,乃诣希逸。希逸大惊曰:‘吾平身所为事,俊乃能尔乎’,遂献状曰:‘检校尚书佥部员外郎兼御史韩翊,久列参佐,累彰勋效,顷从乡赋。有妾柳氏,阻绝凶寇,依止名尼。今文明抚运,遐尔悉化。将军沙吒利凶瓷挠法,凭恃微功,驱有志之妾,干无为之政。臣部将兼御史中丞许俊,族本幽蓟,雄心勇决,却夺柳氏,归于韩翊。义切中抱,虽昭感激之诚,事不先闻,固乏训齐之令。’寻有诏,柳氏宜归韩翊,沙吒利赐钱二百万。柳氏归翊;翊累迁至中书舍人。然即柳氏,志防闲而不克者;许俊,慕感激而不达者也。向使柳氏以色选,则当熊辞辇之诚可继,许俊以才举,则曹柯渑池之功可建。夫事由迹彰,功待事立。惜郁堙不偶,义勇徒激,皆不入于正。斯岂变之正乎?盖所遇然也。”

(章台,汉长安有章台街,歌舞伎居地。后人据《柳氏传》编有《章台柳传奇》。)

[故事·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故事见《水浒传·第7回》:“(众泼皮)正在那里喧哄,只听得门外老鸦哇哇的叫。众人有叩齿的,齐道:‘赤口上天,白舌入地。’智深道:‘你们做什么鸟乱?’众人道:‘老鸦叫,怕有口舌。’智深道:‘那里取这话?’那种地人笑道:‘墙角边绿杨树上新添了一个老鸦巢,每日只聒到晚。’众人道:‘把梯子去下面拆了那巢便了。’有几个道:‘我们便去。’

“智深也乘着酒兴,都到外面看时,果然绿杨树上一个老鸦巢。众人道:‘把梯子上去拆了,也得耳根清净。’李四便道:‘我与你盘上去,不要梯子。’智深相了一相,走到树前,把直裰脱了,用右手向下,把身倒缴着,却把左手拔住上截,把腰只一趁,将那株绿杨树带根拔起。众泼皮见了,一齐拜倒在地,只叫:‘师父非是凡人,正是真罗汉身体,无千万斤气力,如何拔得起?’”

[神异]《拾遗记·晋时事》:“武帝为抚军时,府内后堂砌下忽生草三株。……至惠帝元熙元年,三株草化为三树,枝叶似杨,树高五尺,以应三杨擅权之事。时有杨骏杨瑶杨济三弟兄号曰三杨。”

《搜神记·卷二》:“闽中有徐登者,女子化为丈夫,与东阳赵昞,并善方术。时遭兵乱,相遇于溪。各矜所能。登先禁溪水为不流,昞次禁杨柳为生悌。二人相视而笑。”

《搜神记·卷六》:“昭帝时,上林苑中大柳树断仆地,一朝起立生枝叶,有虫食其叶成文字,曰公孙病已立。”

《南材辍耕录》:“嘉兴枫泾镇戴君门首柳树若牛鸣者三,主人与仆从悉闻之,斩其树,不一日,苗军抄掠赀产。又两月,屋毁于兵。”

[占卜]杨柳为占卜之象始于《周易·大过》:“九二:枯杨生悌,老夫得其女妻。无不利。《象》曰:老夫女妻,过以相与也。……九五,枯杨生华,老妇得其士夫。无咎无誉。《象》曰:枯杨生华,何可久也?老妇士夫,亦可丑也。”

杨为正月当值树木。《淮南子·时则训》:“正月官司空,其树杨。”

柳星主草木。《史记·天官书》:“柳为鸟注,主木草。”按,《史记索隐》:“《尔雅》:‘鸟喙谓之柳。’孙炎:喙,朱鸟之口,柳其星聚也。以注(喙)为柳星,故主草木。《史记正义》:柳为朱鸟咮,天下厨宰,主尚食,和滋味。占以顺明为吉:金、火守之,国兵大起。”

《易林·蒙之讼》:“老杨日衰,条多枯枝。爵级不进,遂乃摧隤。”《易林·豫之晋》:“鹊巢柳树,鸠夺其处。任力德薄,天命不佑。”《易林·革之大有》:“南山之杨,其叶将将。嘉乐君子,为国宠光。”

《长门赋》:“白鹤噭以哀号兮,孤雌峙于枯杨。”唐李白《雉朝飞》:“枯杨枯杨尔生荑,我独七十而孤栖。”

[礼俗]柳为古代钻燧改火树种之一。《周书月令》:“春取榆柳之火。”

辽射柳祈雨。《辽史·礼志》:“辽国行瑟瑟仪,若天旱,前期置百柱天棚,乃射柳,皇帝再射,亲王宰执以次各一射,中柳者质志柳者冠服,不中者以冠幅质之,不胜者进饮于胜者,然后各归其冠服。又翼日,植柳天棚之东南,巫以酒醴黍稷荐植柳,祝之皇帝,皇后祭东方毕,子弟射柳,皇族国舅群臣与礼者赐礼物有差,既三日雨,则赐敌烈麻都马四匹,衣四袭,否则以水沃之。”

芒种节插花带柳。“只见几个丫头在那里打扫院子,都擦胭抹粉,插花带柳的。”(《红楼梦·第25回》)“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言芒种一过,便是夏日了,众花皆卸,花神退位,须要饯行。闺中更兴这种风俗,所以大观园中之人,都早起来了;那些女孩子们,或用花瓣柳枝编成轿马的,或用绫锦线罗叠成干旄旌幢的,都用彩线系了。每一个树头,每一枝花上,都系了这些物事。”(《红楼梦·第27回》)

柳春联。山清水秀;柳暗花明。春风杨柳;瑞气芝兰。春燕剪柳;喜鹊登梅。春回柳眼;红入桃腮。日丽柳生色;风和莺送声。青山四面景;绿柳万家春。一江嫩柳绿;四野梅花香。和风吹柳叶;春色泛桃花。

[礼俗·折柳送别]折柳送别风俗源于汉,在唐代以前的史料中多有表现,并形成了《折杨柳》等乐府歌曲。《三辅黄图·桥》:“霸桥在长安东,跨水作桥,汉人送客至此桥,折柳赠别。”

隋无名氏《送别诗》:“杨柳青青着地垂,杨花漫漫搅天飞。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

唐李白《忆秦娥》:“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秦楼月,年年柳色,霸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唐刘禹锡《杨柳枝》:“城外春风吹酒旗,行人挥袂日西时。长安陌上无穷树,唯有垂杨管别离。”

南京劳劳亭柳。李白诗注:劳劳亭在江宁县南十五里,古送别之所,一名临沧观。唐李白《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西厢记·滚绣球》:“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柳丝长玉骢难系,恨不倩疏林挂住斜晖。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却告了相思回避,破题儿又早别离。听得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元张可久《人月圆·春晚次韵》:“萋萋芳草春云乱,愁在夕阳中。短亭别酒,平湖画舫,垂柳骄骢。一声啼鸟,一番夜雨,一阵东风。桃花吹尽,佳人何在,门掩残红。”

[礼俗·门户插柳]《齐民要术》:“《术》曰,正月旦取杨柳著户上,百鬼不入家。”

唐代寒食节有折柳插门风俗。

唐韩竑《寒食》:“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续博物志·卷五》:“正月望祭门,以杨枝插门,随杨枝所指,以酒脯饮食及豆粥,插筯祭之。”

宋赵元镇《寒食》:“寂寂柴门村落里,也教插柳纪年华。禁烟不到粤人国,上冢亦携庞老家。汉寝唐陵无麦饭,山溪野径有梨花。一樽竟藉青苔卧,莫管城关奏暮笳。”

《桃花扇·访翠》:“(侯方域)今日清明佳节……竟到旧院一访……《锦缠道》:望平康,凤城东,千门绿杨。一路紫丝缰,引游郎,谁家乳燕双双。隔春波,碧烟染窗;倚晴天,红杏窥墙。一带板桥长,闲指点茶寮酒舫。听声声卖花忙,穿过了条条深巷。(你看这黑漆门上)插一枝带露柳娇黄。”

[墓树]杨柳为墓树已见《说文》、《白虎通德论》。但实际应用的文献罕见。《说文》“栾”注:“《礼》天子树松,诸侯伯,大夫栾,士杨。”

《白虎通德论》:“崩薨。春秋含文嘉曰,天子坟高三仞,树以松;诸侯半之,树以柏;大夫八尺,树以栾;士四尺,树以槐;庶人无坟,树以杨柳。”

鄂温克族巫师(萨满)墓顶柳条棚。萨满死了与一般人不同,要请一萨满跳神引路,尸体不能卧放,要使其坐着,也用“刚嘎”草煮水净身。其尸体要从蒙古包内西侧开个洞口抬出去,一般是堆石为墓。在墓顶上,搭一柳条棚,盖上白布或白色的毡子,把尸体坐放在里面。萨满的法器如鼓、鼓槌、法衣等,按他的遗嘱,在指定的松树上挂三天。

[博戏·百步穿杨]《战国策·东周策·苏厉谓周君》:“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杨叶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左右皆曰:‘善。’有一人过,曰:‘善射,可教射矣。’养由基曰:‘人皆善,子乃曰可教射。子何不代我射之也?’客曰:‘我不能教子支左屈右。夫射柳叶者,百发百中而不已善息,少焉气力倦,弓拨矢拘,一发不中,则功尽矣。’”

汉枚乘论百步穿杨。《汉书·枚乘传》:“(枚乘曰)养由基,楚之善射者也,去杨叶百步,百发百中,杨叶之大,加百中焉,可谓善射矣。然其所止,乃百步之内耳,比于臣乘,未知操弓持矢也。”

罗贯中写“百步穿杨”。《三国志通俗演义·曹操大宴铜雀台》:“操先观武官比试弓箭,便命近侍将西川红锦战袍一领,挂在垂杨枝上,下设一箭垛,离百步为界。……操传令曰:‘如有射中红心者,鸣金击鼓以应之,遂将红锦战袍以赏之;如射不中者,罚水一杯。能射者射之,不能射者听令押阵。’……(徐)晃曰:‘汝夺红心,何足道哉!看吾单取锦袍!’拈弓搭箭,一箭遥望柳条射之,射断柳条,锦袍坠下,徐晃飞取喏曰:‘谢丞相之袍!’众皆大惊。”

[古树]山西古县古旱柳。古县山头树。树高14米,胸径312厘米。

山西五台县古旱柳。五台县河北村。高25米,胸径229厘米,冠幅30米。树冠完整,浓阴覆地,生长极茂。

内蒙古旱柳。树高18米,胸径188厘米,人称“护渠神树”。

甘肃酒泉左公柳。1871年清陕甘总督左宗棠植。四株,大三人抱,有“左公柳”碑。

湖南永顺县古柳树。永顺县首车。高40多米,出土茎围11.7米,树冠占地1500平方米,全株材积40多立方米,树龄1500年。

[种植]柳的园艺种植见《诗经》:“杨园之道,猗于亩丘。寺人孟子,作为此诗。凡百君子,敬而听之。”(《诗经·巷伯》)

杨柳为《齐民要术》主要植树造林树种。《齐民要术·种柳》:“杨柳,下田停水之处,不得五谷者,可以种柳。八九月中水尽,燥湿得所时,急耕则钃楱之,至明年四月又耕熟,勿令有块。即作场垅,一亩三垅。一垅之中,逆顺各一,到场中宽狭,正似葱垅。从五月初尽七月末,每天雨时,即触雨折取,春生少枝长疾。”“种箕柳法。山涧河旁及下田,不得五谷之处,水尽干时,熟耕数遍,至春冻释,于山陂河坎之旁,刈取箕柳三寸绝之,漫散即劳,劳讫引水停之。”《齐民要术·园篱》:“其种柳作之者,一尺一树。初时斜插,插时即编。”

《清异录》:“新栽柳树必用泥封,其头颇类比丘顶。元伯玉宅前插柳,初春吐芽,伯玉曰,喜得漏春和尚一一无恙。盖取杜子美漏泄春光有柳条之句。”

《暇日记》:“孟伯饶说宋用臣种柳睿思殿,用常柳五株,批开急合为一,取圜直麻缕,系牛矢,泥固深栽之,一年有三年力。”

[种植·种柳诗]唐白居易《东涧种柳》:“野性爱栽植,种柳水中坻,乘春持斧斫,裁截而树之。长短既不一,高下随所宜。倚岸埋大干,临流插小枝。松柏不可待,楩楠固难移。不如种此树,此树易荣滋。无根亦可活,成阴况非迟。三年未离郡,可以见依依。种罢水边憩,仰头闲自思。富贵本非望,功名须待时。不种东溪柳,端坐欲何为?”

唐柳宗元《种柳戏题》:“柳州柳刺史,种柳柳江边。谈笑为故事,推移成昔年。垂阴当覆地,耸干会参天。好作思人树,惭无惠化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