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商孟卿家明皇合曲图》
元好问
海棠一株春一国,燕燕莺莺作寒食,
千古万古开元日。
三郎搦管仰面吹,天公大笑嗔不得。
宁王天人玉不如,番绰乐句不可无。
宫腰不按羽衣谱,疾舞底用牧猪奴?
风声水声閟清都,梦中令人羡华胥。
何时却并宫墙听?恨不将身作李谟。
商孟卿,是商平叔的长子,名挺,字孟卿。元好问曾为商平叔撰写过墓志,可见他与商家交游甚密,常来常往,商孟卿出示家藏的《明皇合曲图》,元好问鉴赏后,击节称好,因此题写这首诗。
《明皇合曲图》这幅人物画以春日景物为背景,诗先从描写背景入手。 “海棠一株春一国,燕燕莺莺作寒食”,这是写画面的自然背景, “一国”,指京城,古人称京城为“中国”,见《诗经·大雅·民劳》。两句是说海棠花开,满城春色,燕燕莺莺,飞舞碧空,迎接寒食节的到来。 “千古万古开元日”,这是写画面的历史背景。唐明皇开元时代,是唐王朝的全盛时期,杜甫《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元好问距唐开元时代不过五百年光景,诗称“千古万古”,是夸饰之词,借以称颂唐代开元盛世是我国千万年历史上最为辉煌的时代,正是这个时代,孕育了唐代繁荣昌盛的音乐艺术。
“三郎搦管”以下八句,接写《明皇合曲图》上的人物和合曲的动作,锲入正题。 “三郎搦管仰面吹,天公大笑嗔不得”,两句写唐明皇的艺术活动。三郎,即唐明皇, 崔令钦《教坊记》: “至戏日,上亲加策励,曰: ‘好好作,莫辱没三郎。’”唐玄宗善吹笛,南卓《羯鼓录》和李濬《松窗录》都说他喜爱调弄玉笛。图上的唐明皇手执玉笛,仰面吹奏,神思自得,他陶醉于美妙的乐曲声中,一曲终了,大笑不已。搦(nuo),执持。天公,唐明皇自称,据《羯鼓录》记载,春日,殿庭内柳杏初吐,唐明皇取羯鼓,奏一曲 《春光好》,柳杏因此而齐发,他笑着对嫔妃说:“此一事不唤我作天公可乎?” “宁王天人玉不如,番绰乐句不可无”,两句描写图上合曲的人,与唐明皇合曲的是宁王李宪和乐工黄幡绰。番绰,即幡绰。天人,指出类拔萃的人,三国时代,邯郸淳称曹植为天人,见《三国志·魏书·王粲传》裴松之注。本诗形容宁王人才出众。宁王,即李宪,睿宗长子,明皇长兄,因为弟李隆基平韦氏有功,辞让储位,封宁王,死后封让皇帝。他识曲辨声,常与唐明皇合曲,乐史《杨太真外传》: “就按于清元小殿,宁王吹玉笛,上羯鼓,妃琵琶,马仙期方响, 李龟年觱篥,张野狐箜篌,贺怀智拍板,自旦至午,欢洽异常。”元好问诗称宁王为“天人”,亦有所本,杜甫《八哀诗·赠太子太师汝阳郡王琎》: “汝阳让帝子,眉宇真天人。”李琎即宁王之子。乐句,指乐曲的节奏段落,唐代牛僧儒以拍板定乐音缓速起讫为句,见《唐摭言》。画上诸人合的是什么乐曲呢?“宫腰不案”以下四句,便回答了这个问题。 “宫腰不案羽衣谱,疾舞底用牧猪奴?”这是说宫中舞女的腰肢不是按照《霓裳羽衣舞》的节奏摆动,快疾的舞蹈动作何用安禄山跳的那种胡旋舞。牧猪奴,借用《晋书·陶侃传》的成语, 代指安禄山。 《杨太真外传》说: “禄山醉卧,化为一猪而龙首。”又云: “禄山晚年益肥,垂肚过膝, 自秤得三百五十斤,于上前舞胡旋舞,疾如风焉。”底用,何用。本诗以两个否定句,指出图上诸人所合之曲,既不是《霓裳羽衣曲》,也不是《胡旋舞曲》。诗人按照图上人物调弄乐器的动作和姿势,指出他们吹奏的是龟兹乐。 “风声水声閟清都,梦中令人羡华胥”,乐曲声里的风声水声充满着整个皇宫,令人在梦中都向往着华胥国。閟(bi),关闭,止息,引申为弥漫。清都,皇帝居住的地方。华胥国,传说中的理想国, 《列子·黄帝》: “(帝)昼寝而梦,游于华胥氏之国。”据蔡绦《西清诗话》记载,龟兹国王与臣庶知乐者,于大山间听风水声,均节成音,因而造作诸曲,后翻入中国。 “风声水声閟清都”句,点明图上诸人所合曲为龟兹乐。
本诗的结尾饶有意味,通过细节动作,表述诗人听乐的愿望,从而写出自己读画的观感。并(pang),依傍, 见《史记·秦始皇本纪》引服虔注: “并音傍,傍依也。”这里用了唐代善于吹笛的长安少年李謩的故事。元鸲连昌宫词》:“李谟擫笛傍宫墙,偷得新翻数般曲”,自注: “明皇尝于上阳宫夜后按新翻一曲。属明夕正月十五日,潜游灯下,忽闻酒楼上有笛奏前夕新曲,大骇之。明日密遣捕捉笛者,诘验之,自云:其夕窃于天津桥玩月,闻宫中度曲,遂于桥柱上插谱记之,臣即长安少年善笛者李谟也。明皇异而遣之。”结尾处,诗人没有发表抽象性的感慨,却是借助李谟偷听唐明皇乐曲的典故,巧妙地写出《明皇合曲图》的艺术效果,传达出自己爱赏此画的深层心理。
这首诗与一般题画诗迥然不同,因为它融合了音乐、绘画、诗歌三种艺术。用绘画表现诉诸听觉的音乐艺术,确实很困难,宋代沈括曾经发表过一个观点,说“凡画奏乐,止能画一声”(《梦溪笔谈》卷十七),要画连续性的声音,就困难了,唐代方干说过: “犹嫌瀑布画声难” (《项洙处士画水墨钓台》),他说的是实话。元好问却用诗歌语言,弥补了“画难绘声”的短处。 “三郎搦管仰天吹”,画上唐明皇吹玉笛“止一声”,只有一刹那间的景象,而诗歌意象却能表现唐明皇全神贯注地仰面吹着优雅动听的曲子。 “风声水声閟清都”,无形无影的乐声,回荡在空中,如风声谡谡,如水流潺潺,弥漫在宫殿的每个空间。这种情景,画家画不出而诗人说得出。将抽象的音乐艺术,转化为具有色彩、画像的绘画艺术,这是画家的功绩。而使只能“描绘出一片景象在空间里的铺展”的绘画艺术,转化成为“描绘出一串活动在时间里的发展”的诗歌艺术,使静止景象转化为动态景象,无声景象转化为有声景象,这便是题画诗人的功绩。元好问的《题商孟卿家明皇合曲图》,正是一首题咏以音乐艺术为描画对象的绘画作品的绝妙好诗。
-
《丁卯新正三日写梅》
[2019-05-12]
-
《丹崖翠壑图》
[2019-05-12]
-
《丹桂图》
[2019-05-12]
-
《山阴不见换鹅经》
[2019-05-12]
-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201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