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题朱泽民先生画山水图》
李祁
洞庭之南湘水东,青山奕奕蟠苍龙①。
云阳峰高七十二②,欲与衡岳争为雄③。
我家近在云阳下,来往看山如看画。
十年尘土走西风,每忆云阳动悲咤。
吴中胜士朱隐居④,笔墨精妙天下闻。
画图画出湘江水,青山上有云阳云。
云阳山高湘水绿,十年不见劳心目。
只今看画如看山,万里归情寄鸿鹄。
【注释】
①奕奕:高大美盛貌。②云阳:山名,在衡州茶陵境内。王存《元丰九域志》卷六:“衡州茶陵,有云阳山、茶水。” ③衡岳:即衡山,五岳之一,在今湖南衡山县西,俯瞰湘江。④吴中胜士朱隐居:朱德润祖籍为睢阳人,后寓居苏州,年轻时受知于元英宗,英宗崩,朱德润退隐家居三十年。本图当是朱德润退隐时作,故称“朱隐居”。
【评说】
本诗选自顾嗣立《元诗选初集·云阳集》、陈邦彦《历代题画诗类》卷一一。
李祁(约1296—约1373),元代诗人,字一初,号希蘧,茶陵(今属湖南)人。元顺帝元统元年(1333)进士及第,授应奉翰林文字,历仕婺源州同知、浙江儒学副提举,因母忧解职,后退隐永新山中。明初不出仕,自号“不二心老人”。以诗名,有《云阳集》。
朱泽民,即元代画家朱德润。朱德润的后裔朱宾之从昆山许翀处乞得李祁《奉题朱泽民先生山水图》诗的手墨,以未得族高祖原画为憾事。后陆简偶然收得此图,遂归赠之。陆简的题跋详细记载了朱画、李诗复还朱氏后嗣的本事,云:“宾之学士得其先世一初提举手墨一纸于厚博所,意谓安得朱画以成二美。予时偶收此幅,遂以归之,装潢为一,俾识所自。夫诗图沦落海内百余年,复还其嗣人之手,亦奇矣。泽民亦尝为儒学提举,今诗称隐君,当是未仕时笔。公隐永新山中三十年,而诗有风尘之叹,岂其供奉翰林及出为提举时耶?公著有《希蘧集》,惜此诗散逸不收。”(《元诗纪事》卷一八引)
李祁家在茶陵云阳山麓,他为朱泽民的云阳山水图题诗,先从真山谈起。诗人用全诗一半笔墨,描写家乡云阳山的地理位置、雄浑气势,龙蟠形胜。他在这“天开图画”的环境里,来往看山,领略这如画美景。 离家十年,忆起云阳,动乡思,悲伤。八句诗全从真山着笔,为朱泽民画山的出现张本,也为评说朱泽民山水图“画如真山”蓄足了势。
诗的下半首才进入正题,写到画家及其山水图。吴中隐士朱德润,画艺精妙,名扬天下。他在画面上画出湘江水、云阳山,我十年不见家乡的山水,现今一看朱泽民的山水图,就牵动乡思。最后以乡思结穴,由观画而兴起的“万里归情”,只得寄托给归鸿。全诗以云阳山为主线,实现了“以真如画”和“以画作真”的两次转换,使云阳山和朱泽民的山水图浑然一体。诗篇从“来往看山”的热爱家山之情,到“忆云阳”的触动悲伤之情,再到“看画似看山”兴起万里归乡之情,诗人尽情地抒发了自己深深的思乡情,也使这首题画诗充满诗人的主观情感,充满了诗情。
-
《丁卯新正三日写梅》
[2019-05-12]
-
《丹崖翠壑图》
[2019-05-12]
-
《丹桂图》
[2019-05-12]
-
《山阴不见换鹅经》
[2019-05-12]
-
《丹青引赠曹将军霸》
[2019-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