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调歌头》 - 宋·苏轼

2024-03-29 可可诗词网-亲情友谊诗 https://www.kekeshici.com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子由〕苏轼之弟苏辙,字子由。此时兄弟分别七年。〔琼楼玉宇〕喻宫殿之美丽,此处指月中的宫殿。〔婵娟〕这里指月亮。

宋神宗熙宁九年(1076),苏轼在密州知州任上。这年中秋节日,在痛饮酣醉之后,作此抒怀之作。其主旨在于借怀念弟弟子由,抒发自己政治上失意的感慨以及客居他乡的寂寥情怀,显现出作者内心的出世与入世思想冲突、感情与理智矛盾的复杂态势。此词运用形象的手法,烘托出了一种皓月当空、清冷旷远的情感氛围,美丽的神话传说与作者缠绵惋恻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人生在大自然身上寻求到了最美妙的契合点。

我们知道,苏轼一生多在地方任职,这主要是因为他在朝中与王安石政见在一些方面不合。政治上的失意,使他的心境一直处于压抑愁闷状态,外表的旷达难以遮掩住心灵深处的忧愤。这首词实际上也是苦中作乐,可以看作是作者在仕途中酸苦体验的升华与总结。同时,也反映出了作者在受挫失意之际,有归依于老庄思想的趋向。

这首词全篇都没有离开“月”。上阕写中秋赏月,对月饮酒,以明月比喻自己的孤高;下阕则用月圆来映衬别离之情,感人生离合无常。上阕可分为三层,首四句为一层,开篇即扣住“中秋”,以月起兴,突发奇问,笔锋直入,深刻表达了作者对理想境界的追求和向往。用“几时”、“何年”这样的疑问语气,赞美了宇宙的博大和悠久,显示出了作者理想境界的超凡。次三句又间接表现出了作者在天上、人间,也即在“出世”与“入世”之间的矛盾心态,既有追求,又有徬徨,入世不易,出世更难。“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则由幻想的境界又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入世思想最终否定了出世思想,还是在现实社会中好自为之吧!玉宇虽清虚,高寒也堪虑,倒不如起舞弄影,尽享人间的欢乐。作者的想象离奇跳跃,令人难以捉摸。

下阕则是对月怀人,化景物为情思。也可分为三层。开头的三句,仍是颂月,月光照着华美的楼阁、窗户,同时也照着无眠之意的作者,叹月光之无私,使人间普沐清辉。“不应有恨”等五句,是“无眠”的作者生出的议论,既写人,又夹写月,以自然规律的变幻,说明人间自古也是合少离多,借以宽慰自己。最后两句,向人世间的离别的亲人表达了诚挚的祝愿,以己推及普天下之人。借月照心,使全词的境界上升到更加清远澄澈的地步,具有崇高的美感。

这篇作品是苏轼词的代表作之一,它以月贯穿全词,并逐层加深,构思巧妙,写得挥洒自如,将作者内心的那种情感波澜,委婉曲折地表现出来了,缠绵惋恻之思,愈转愈曲,愈曲愈深,各层紧密相衔,以虚转实,虚实交错。再者,浓重的浪漫主义色彩,想象高妙奇特,意境空灵清藉,也是该词的艺术特征之一。作者既借用了唐代诗人李白咏月诗的意思,同时又将前人关于月亮的美丽的神话传说,巧妙地提炼融铸,使这些神话和传说,无不与作者此时的感情变化、心态跌宕相契合,人与月形成了完美的艺术整体。

还应当提及的是,该词流畅的语言、铿锵的音调,既近似口语,又合乎此调格律,有着无穷的韵致。整篇作品,好象作者与明月的对话,极为洗炼,在遣词用典上,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全词乐感极强,不仅按律押韵,并间有暗韵,如“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字”、“人有悲欢离和,月有阴晴圆缺”等句即是暗韵。全词随着作者的心态嬗变,形成高低回环的情韵。

正由于这首词在艺术上的超凡,情感的深挚、意境的清远以及乐观思绪的表达,故被誉为中秋词的千古绝唱,有着永久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