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2023-06-30 可可诗词网-旅行游玩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句】二十四桥明月夜 玉人何处教吹箫 
 
【出处】唐·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
 
【意思】 二十四桥: 故址在扬州西门外,一名红藥桥,相传古代曾有二十四位美人吹箫于此,故名。另一说,指扬州的二十四座桥。玉人: 美人,这里指歌女。句意: 在二十四桥风清月明之夜,不知你在哪里教歌女吹箫作乐呢? 表现了诗人对扬州美丽风光的眷恋和对扬州游乐生活的怀念,同时从侧面反映出了唐代扬州的繁华。
 
【提示1】二十四桥,是扬州最热闹处,相传古代有二十四 个美人吹箫于此,故名。玉人,喻风流才子韩绰,作者的友 人。这两句的意思是: 在明月高照的秋夜,扬州二十四桥还 是那样热闹非凡吧?朋友啊,此时此刻你在什么地方教歌妓 吹箫呢?诗句表现了诗人与友人韩绰亲密无间的感情,也流 露出对扬州旖旎风光和游乐生活的怀念。
 
【提示2】二十四桥:即吴家砖桥,又名红药桥。相传有二十四位美女曾 在此吹箫,故名。玉人:美人,这里指歌女。吹箫:泛指欢娱。
此联的意思是:在二十四桥的明月之夜,那些歌女在何处 为你而轻歌曼舞呢?后用来表达一种优美的意境。
 
【鉴赏1】江南佳景颇多,但诗人印象最 深的还是在扬州“月明桥上看神仙”的景致。所以,他用玩笑的口吻问 朋友韩绰在月光笼罩二十四桥之上时,于何处教妓女们歌吹取乐?诗人 在此处巧妙地把二十四位美人吹箫于桥上的美丽传说与“月明桥上看神 仙”的现实生活融为一体,读之使人如见吹箫的美人身披银辉,立于二十 四桥之上; 使人如闻呜咽悠扬的箫声飘散在江南的暮秋之夜,回荡于青 山绿水之间。这种优美的意境所唤起的联想并不是诗人那放荡的生活, 而是对江南风光的深深怀恋。
 
 
【鉴赏2】在那扬州二十四桥的明月夜下,你在何处指点佳人吹箫呢?玉人:指的是判官韩绰。原诗前两句是描写秋日江南的美丽风光,山明水秀,草木茂盛;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两句诗,是作者怀念在扬州的朋友。在诗句的字里行间中,处处表现出作者对朋友深挚的问候情意。
 
 
 
【全诗】
《寄扬州韩绰判官》
.[唐].杜牧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
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注释】
①隐隐:不分明貌。迢迢:远貌。②未:一作“木”。 ③二十四桥:唐时扬州城内共有二十四桥,宋沈括《梦溪笔谈·补笔谈》卷三曾略记其名。一说桥名二十四,清李斗《扬州画舫录》卷十五:“廿四桥即吴家砖桥,一名红药桥,在熙春台后。”又一说,因古有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故名。④玉人:指韩绰。唐时称才子为“玉人”,如元稹《莺莺传》有“疑是玉人来”句。教吹箫:教歌妓音乐,暗指风流韵事。
 
【解题】
此诗作年不详。文宗大和七年至九年(833—835),杜牧曾在扬州淮南节度使牛僧孺幕中为掌书记。韩绰:生平不详。判官:节度使僚属,时韩绰为淮南节度判官,与杜牧曾为同僚。此诗当是杜牧离开扬州后所作。诗中前二句写江南秋景,寄寓怀念江南的深情。后二句选取诗人最恋念的扬州景点,以调笑的口吻询问韩绰每夜取乐情景,将韩绰风流倜傥的形象鲜明地勾勒了出来。词语清丽,风调俊爽,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全诗鉴赏】
 
   唐诗篇名。七绝。杜牧作。见《樊川诗集》卷四。诗人于大和七年至九年(833—835)在扬州牛僧儒淮南节度使府作幕僚,韩绰为其同事。此诗当作于离开扬州之后,表现对扬州和故友的怀念之情:“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一本作‘草木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前两句以清丽之笔描写江南秋景,后两句用调侃口吻询问友人近况,均寄有一片深情。诗中“情虽切而辞不露”(谢枋得《注解选唐诗》卷三)。显得风调俊爽,寓意蕴藉。“二十四桥明月夜”,是广为传诵的咏扬州名句,宋姜夔词《扬州慢》中的句子“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即由此演化而成。
 
【全诗点评】
   此诗被认为是杜牧离别扬州后的寄赠挚友韩绰之作,其意义却又远远超脱了寄赠的个人生活的追忆怀恋。如清人黄叔灿所评:“‘二十四桥’二句,有神往之致,借韩以发之。”(《唐诗笺注》)诗人以轻松、浪漫的笔法,融古迹与现实、今时与往事于一体,令人想往扬州的风光、青春的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