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2023-02-19 可可诗词网-民生政治 https://www.kekeshici.com

【诗句】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出处】唐·白居易《卖炭翁
 
【意思】满载的一车炭,估摸有一 千多斤吧?太监们驱赶着牛车毫不可惜。老人实在心疼,却不敢不照 办。最后,半匹薄红纱,一丈粗绫罗,不值多少铜钱,被系在牛角上,充当 “收购”那车炭的价钱。今年的衣食怎么办啊?老人绝望地踯躅(zhízhú) 在寒冷的街市上……
 
【全诗】
 
《卖炭翁》
.[唐].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 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 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鉴赏】
《卖炭翁》是《新乐府》组诗中的第三十二首,自注云:“苦宫市也。”“宫市”的“宫”指皇宫,“市”是买的意思,也就是以太监为使者,到集市上为皇宫采购物品。但是“宫市”实际是一种公开的掠夺,卖主所得价钱极低,有时甚至分文不给。这首诗以一位卖炭翁的具体遭遇为例,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作了有力的鞭挞。
 
这是一首小型叙事诗,依据情节,可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着力写卖炭翁工作的勤苦,第二部分重点写宫市掠夺之苦。
 
开头四句,通过描写卖炭翁的形、色,从侧面渲染伐薪烧炭的艰难。在荒无人烟的南山中,老翁不是隐居,不是炼丹,而是辛苦烧炭,其中种种辛酸与不幸就尽在不言中了。为了烧炭,他必定要拼着老命干活,以致苦得不成人形了。“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诗人抓住最能表现人物特点的脸部、手指、鬓发,犹如炭笔素描,一下子就简炼地勾勒出了辛勤一生的老人形象。苍鬓与黑指,对比之中,潜露悲辛。那么,老人为什么要如此辛劳呢?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原来,烧炭是为了生活下去。这两句不仅点明了老人生活条件之简陋,生活愿望之简单,也交代了炭与老翁生计的密切关系,夺走他的炭无异于剥夺了他生存的权利,为下文揭示宫市之苦埋下了伏笔。接下来两句描写了老人急于卖炭得钱的心理。“可怜身上衣正单” 的老翁为了卖个好价钱,竟然产生了“心忧炭贱愿天寒”的奇特心理,这一有悖于普通事理的描写却符合老人特殊心理,入木三分地揭示了老人无可奈何的处境,“不为穷困宁有此”,诗人体贴入微,表现了对卖炭翁的深切同情。接下来四句,文势略为转折,欲抑而先扬: 老天似乎也同情老翁,“夜来城外一尺雪”,明天的炭肯定能得个好价钱了,人们不禁为老人松了口气。但,想到衣正单,雪正厚,又不禁要为老人打个寒颤。但老翁却为“天寒炭贵”的希望鼓舞,“晓驾炭车辗冰辙”,等不到天亮就驾着炭车出发了。这里,越是写老翁的兴奋,下面写炭车被抢的打击就越是惨重。接下来两句写途中辛劳,牛已困,人已饥,日已高,暂时在市南门外的泥中休息片刻。这两句在气势上稍平,但起到了过渡间歇的作用,为写下文的抢炭蓄势。
 
第二部分笔锋一转,开头四句节奏很快,只见翩翩两骑,飞速而来,走近一看,才知是黄衣太监,白衣听差,还没容老人清醒过来,只听见他们口称着皇宫命令,似乎没看见老人的存在,拉转牛头,吆喝着就走了。这一切是那么突然,那么不近人情,而宫使蛮不讲理,理所当然的神态表明他们是有恃无恐,别人奈何不得的。“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惜不得”三字反映出老人极端痛苦,但敢怒不敢言的心情。“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这半匹丝织品解决不了老人温饱,更抵不了血汗换来的一车炭,它只是宫使掩盖抢掠丑行的遮羞布。诗到这里,戛然而止。老翁未来的命运如何,留给读者去想象。这首诗不象白居易《新乐府》中的其它诗篇,“卒章显其志”,而是在矛盾的高潮中结束,显得很含蓄,也更能引人回味思索。
 
这首诗揭露黑暗现实,同情人民苦难,表现了诗人改革弊政,为民请命的进步思想。诗的语言十分平实,但渗透了作者深厚的感情。结构上层层深入,步步推进,有起伏,有高潮,表现了诗人长于叙事的艺术才能。
 
(史双元,常根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