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2022-11-10 可可诗词网-壮志难酬 https://www.kekeshici.com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诗句】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出处】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
 
【译注】总是因为浮云能遮蔽太阳, 看不见京城长安使人发愁。
 
【鉴赏1】 凤凰台: 在今南京城内西南隅。据说,南朝宋代元嘉十六年,有三彩色鸟集于山间,时人谓之凤凰。因起台于该处,谓之凤凰台。吴: 指东吴孙权建都于建业 (即今南京),孙皓曾大建宫室于此。三山: 据 “江南通志”:三山在江宁府西南五十七里。山临大江,三峰行列,南北相连。二水: 秦淮河流到南京附近就分为两支,一入城,一绕城外,共夹一洲叫 “白鹭洲”: 李白此诗颇似崔颢的 《黄鹤楼》 一诗,而崔颢诗的末句是: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说的是游子思乡。此诗末句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感情层次要比个人的哀愁更为深广。“总为浮云能蔽日” 常用来比喻小人奸党的破坏横阻,使好人不能接近 “青天”; “长安不见使人愁” 含有去国怀乡的忧思。
 
【鉴赏2】乌云将太阳遮蔽了,所以无论如何都望不见长安城,这种情景使得我心情日益沉重,内心的忧愁也更深了。
 
“日”是比喻天子;而遮住太阳的浮云是指朝廷中的恶臣。当时作者李白因罪被迫离开长安京城而流放在外,而天子的明智早已被无知庸俗的小人所蒙蔽,不禁引起李白的感叹而作此诗。
 
【用法例释】
 
一、用以形容看不到家 乡、亲人等而心中忧愁。[例]云横而不 见家,亦不见长安:“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何况天子更在“九 重”之上,岂能体恤下情? 他此时不独 系念家人,更多的是伤怀国事。(萧涤 非等《唐诗鉴赏辞典》)
 
二、用以比喻坏 人当道,一手遮天,情形令人忧愁。 [例]“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 愁”。祸国殃民的“四人帮”像是浮云蔽 日,疯狂一时,他们大搞极左,大搞形式 主义,啥事都要“一刀切”,硬是逼迫凤 凰台生产队放弃种植历史上沿袭下来 的大白芒稻子,更换了品种,结果米粒 小了,味道也没有以前香了。(刘长贺 《凤台秋色》)
 
 
【全诗】
 
.[唐].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
 
①江:指长江。②吴宫:三国时吴国的宫苑。③晋代衣冠:指东晋时的达官贵人。衣冠:指世族、士绅。丘:坟墓。④三山:在今南京市西,长江南岸,山有三峰相接,为南京西南屏障,六朝时称护国山。⑤白鹭洲:古代靠秦淮河口的一个沙洲,因有白鹭聚集而得名。此句言长江被白鹭洲分割为两道(后来江流改变,白鹭洲与陆地连接)。⑥浮云蔽日:暗示奸邪得势,皇帝被邪恶势力包围,自己报国无门。语出陆贾《新语·慎微篇》:“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鉴赏】
 
    这是一首怀古伤今的律诗。情怀由登临引起。登临有所见,是景。只是客观的景不能成诗;写诗, 情是主, 景是宾。写法可以灵活, 或寓情于景,或触景生情。重要的是作者和读者都要有所感,或者说, 都能因诗句而进入诗境。这首诗很有名, 就是因为有这样的力量。
 
    诗题是传统惯用的一路。写这首诗,来由是登凤凰台,所写之事、之情,也是登凤凰台,所以就用“登金陵凤凰台”。金陵,用的是战国时的古名,如果不求古雅, 本来是应该写江宁的。古为什么雅?因为时代远, 希有,而且华年易去,逝者如斯, 人总是难于忘怀过去的。这样说, 诗题中用古地名也不妨算作优点。
 
    律诗四联, 第一联通常是扣紧题目写。这首诗也是这样,第一句写凤凰台的由来,那是传说, 南朝宋文帝元嘉年间, 有几只凤凰落在建康(宋都城,今南京) 西南的小山上, 为了纪念这希有的祥瑞, 在山上筑台, 并称台为凤凰台, 山为凤台山。第一句等于重述传说,是写古。第二句可以顺承而下,仍写古。但沿袭不如变化, 因为惟有变化, 才能用有限的字写出更多的内容, 才可以由景跳到情。于是转而写今, 凤飞去, 台上空无所有,只有长江, 不管人事代谢, 还在流。这第二句是寓情于景, 所寓的情是伤逝。
 
    依照律诗的习惯布局法,第二联要承上,进一步发挥,所以仍是写伤逝。还要照应题目的“登”字,伤逝就由所见写。三国吴 (都建业,今南京)远去了, 昔日的宫苑,小路上长满野草( “花草”重在草);东晋(都建康, 今南京; 西晋都城不在这里) 的上层人物 (着袍服加冠的人) 没有了, 剩下的只是一些年代久远的坟墓。到此, 诗写了一半, 所及景物, 没有一种快意的, 为什么?这是全诗的情怀决定的,诗必用的手法是,景物要为情怀服务。
 
     但这也不宜于千篇一律,所以第三联又变。一种是意境变, 由怅惘变为观赏; 一种是章法变, 由写时变为写地。两句都写地,但又有变化。前一句写远景,西南几十里外的三山 (三峰并立)若隐若现(半落, 即看不清);后一句写近景,城南的秦淮河分支,中间夹着白鹭洲。诗写登临,登临不能无所见, 所以这一联也是照应题目写。
 
     前三联准备完毕,于是第四联就可以正面并集中地写情怀。写情怀,两句有明暗二意。明是因为天上有浮云蔽日,光不够, 想望见旧游之地长安(唐都城)而做不到。暗是浮云蔽日比喻小人蒙蔽君主,看不见长安暗指不能受重用, 施展才能, 实现治国的大志。当然, 明是陪衬, 暗是本意。这表现的是有大抱负的人的烦闷与愁苦。就章法说,这第四联是水到渠成的写法, 因为登临望远, 怀古思今, 不能不想到身世, 而想到的情况是, 长安不见,壮志难酬, 自然就不能不愁苦满怀了。这样的愁,与“出师未捷身先死”的痛心是一类,其结果当然就会“长使英雄泪满襟”,读者也不能不陪着洒同情之泪了。总之,诗所写的愁苦情怀正大(不是儿女情长),能够使读者深有所感, 所以我们说这首诗是唐诗中的佳作。
 
       佳也有来由,传说他是学崔颢的名作 《黄鹤楼》诗。这大概不是无中生有。崔诗由黄鹤起,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白诗变为由凤凰起,也是往者已矣,一切成空,意境一样,连韵也是用十一尤(就平水韵说)。小异是白诗两句写了崔诗四句的内涵, 可是章法较散,气势差一些。后四句几乎是照猫画虎,崔诗第三联也是写地,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白诗连韵脚 “洲”字也用了。第四联就更象了,崔诗是,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意境是看不见, 因想而愁, 白诗也是, 而且连 “使人愁”也照抄了。这样好不好?我觉得也没有什么不可以, 因为表达工具是公有的,只要所表达的内容好, 值得吟味, 用什么形式, 甚至用什么词句, 究竟关系不大。
 
     何况李白这首诗还不是始作俑者。据说崔颢的 《黄鹤楼》诗是学沈佺期的 《龙池篇》,沈诗前四句是: “龙池跃龙龙已飞,龙德先天天不违。池开天汉分黄道,龙向天门入紫微。”这种词语不避重复,格调高亢而一气呵成的写法,沈德潜《说诗晬语》称赞说: “意得象先,纵笔所到,遂擅古今之奇,所谓章法之妙不见句法,句法之妙不见字法者也。”意思是,看似不循规蹈矩, 反而更好。
 
    不过李白这首诗还是当作严格的律诗写的。这表现在全诗八句都是律句(辨平仄)。但李白是惯于并长于写古风的, 写律诗, 或者由于不在意,有时就不免闯破格律。如这一首的第二联失粘 (应仄起 [第二字仄声],“吴宫” 是平起); 单就承接第二联说, 第三联也失粘。他还有一首七律《别中都明府兄》,也是两次失粘, 同这一首一样。作者生在近体诗格律已经形成的盛唐,写律诗而不很注意格律,要怎样解释?我想,这是因为他才气横溢,情意横溢,拿起笔,就如晁补之评论苏东坡词所说, 曲子就缚不住了。
 
 
【赏析】
 
    李白才气横溢,热情奔放,兴之所至,往往任情高歌。这种粗犷豪放的个性,使他作诗时更愿选择古体。因此,他的诗集中古诗多而律诗少。虽然如此,李白的律诗同样达到极高的艺术造诣。《登金陵凤凰台》就是其中杰出的代表。
 
   天宝元年,唐玄宗下诏征李白赴长安,一时李白声名大振,他觉得从此可以一试身手,大展鸿图了。但是,现实是严酷的,唐玄宗只是把李白当作点缀升平的御用文人,并不想予以重用。这使李白非常失望。同时,李白蔑视权贵的傲岸个性,又招致权贵们的谗毁。这一切终于使李白明白,长安不是久留之地。于是,他上书告退,漫游于齐鲁吴越之地。这首诗,就是他漫游途中与友人崔宗之同游金陵凤凰台留下的杰作。
 
    首联“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依据传说而写。许多评论都强调此处三次出现“凤”字,不避重复而别具一番艺术感染力,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李白在这里流露的情绪,更多的是对历史兴亡盛衰之感叹。金陵曾是六朝古都,有过兴盛辉煌的一页,“凤凰台上凤凰游”就是一个形象的说明。然而,六朝繁华如过眼烟云,现在展现在李白眼前的,只是凤去台空的一片废墟,只有浩荡的长江,亘古不变地向东流去。这种兴叹与李白愤然离开京城长安的心情不是有某种联系吗?
 
      颔联“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深化了首联流露的惆怅情绪。自三国东吴开始建都金陵,大开园囿,穷极奢欲。延至晋代,王、谢诸世家大族,更不可一世。可是,如今这种种繁华、权势只能埋入幽径,废成古丘,历史沧桑,俱成陈迹。李白这一联,写景感事,慨叹淋漓,深得吊古之义。
 
   李白的思绪,并没有一味沉浸在对历史的沉吟之中,他把深沉的目光转向眼前的景物。城外长江边上的三山,在烟霭笼罩之中若隐若现;江中的白鹭洲,把浩荡的江水一分为二。这一联 以写景联系了悠悠历史与现实环境,既是一种巧妙的过渡,迷濛的景色中又有意无意地融入了李白的愁绪,从而引出了尾联的直抒胸臆。
 
      尾联“浮云蔽日”化用了陆贾《新语·慎微篇》中“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一语,显然是直斥唐皇帝周围的奸邪。这是李白长安生活的亲身体验,是他愤而离京漫游各地的原因。而“长安不见”一句,是李白心系朝廷,关心国事的心情的直接流露。从六朝古都的兴衰,想到京城长安的现状,这样看来,李白在这首诗的结尾所叹之“愁”不是带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了吗?
 
【评说】
 
    瞿佑《归田诗话》:“崔颢题黄鹤楼,太白过之不更作,时人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讥。及登凤凰台作诗,可谓十倍曹丕矣。盖颢结句云‘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而太白结句云‘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爱国忧君之意,远过乡关之念。善占地步矣。”
 
   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崔颢题诗黄鹤楼,李白见之,去不复作。至金陵登凤凰台乃题此诗,传者以为拟崔而作,理或有之。崔诗直举胸臆,气体高浑,白诗寓目山河,别有怀抱,其言皆从心而发,即景而成,意象偶同,胜景各擅,论者不举其高情远意,而沾沾吹索于字句之间,固已蔽矣。至谓白实拟之以较胜负,并谬为‘搥碎黄鹤楼’等诗,鄙陋之谈,不值一噱也。”
 
   赵臣瑗《山满楼笺注唐诗七言律》:“若论作法,则崔之妙在凌驾,李之妙在安顿,岂相碍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