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写谢朓楼的诗词有哪些?

2018-04-15 可可诗词网-名诗赏析 https://www.kekeshici.com

      1. 地理上的意义
 
 
        谢朓楼位于安徽省东南部的宣城, 是谢朓在宣城期间, 在郡治之北的陵阳峰上建造的一所居室, 取名高斋。根据光绪《宣城县志》记载:谢朓楼是谢朓任宣城太守时所建, 称为高斋, 以此作为处理事物、衣食起居之所。因其在郡属之北, 也叫北楼, 也称为谢朓楼, 谢公楼。谢朓楼现成为宣城的著名的人文景观。
 
 
        2. 文学上的意义
 
 
        中国历史上许多建筑多是因为名人所题的词赋传世而闻名天下, 谢朓楼作为江南四大名楼之一, 也不例外。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为谢朓楼做了很大的宣传。后代诗人也多慕名登上谢朓楼题诗, 谢朓楼便成为著名的人文类文学景观。曾大兴先生说过:“文学家观景时, 因个人感受、情感、思想、文化程度、生活经历、审美趣味等的差异, 以及时代、民族、地域、宗教信仰等的差异, 甚至因为观景的时间、角度 (地点) 、方式的差异, 都会有不同的‘观感’, 从而赋予文学景观各种不同的意义。”[6]44-45正是历朝历代的诗人写诗的时候的情况和角度不同使谢朓楼的意义有了多重性, 下面就按照时间顺序, 对谢朓楼的文化意义做一个梳理。
 
 
        (1) 魏晋南北朝
 
 
        最先在谢朓楼上开始歌咏的是谢朓本人的《高斋视事》“披衣就清盥, 凭轩方秉笔”。[1]280
 
 
        这首诗就是写了谢朓的生活日常, 披上衣服, 洗漱完之后, 执笔处理日常事务。在谢朓的笔下, 谢朓楼还只是居住办公的地方, 并没有太多的文化意义。
 
 
        (2) 唐代
 
 
        李白追随谢朓来到宣城, 谢朓楼便成为李白之于谢朓的情感载体。《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蓬莱文章建安骨, 中间小谢又清发”[2]737, 可见李白登上谢朓楼还是在于对谢朓诗歌风格的肯定。又如《秋登宣城谢朓北楼》:
 
 
        江城如画里, 山晓望晴空。
 
 
        两水夹明镜, 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 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 临风怀谢公。[2]544
 
 
        诗人登上谢朓楼观望远处的景色, 明山秀水, 山色空蒙, 雨后彩虹, 秋景似画。先写景, 后抒情, 最后两句点明诗人的情感归宿是怀念谢朓。可以看出李白的这首诗少了他历来具有的大气磅礴, 反而有一种小家碧玉式的清新之气扑面而来, 颇符合谢朓清新俊秀的诗歌风格。
 
 
        唐代诗人中除了李白对谢朓无比仰慕崇拜外, 比较突出的还有白居易。白居易于唐贞元十五年 (799) , 在哥哥白幼文和任宣州溧水县令的叔叔白季康的介绍下, 参加了宣歙观察使崔衍举行的乡贡考试, 应试中是五言排律《窗中列远岫诗》和《宣州试射中正鹄赋》, 白居易以扎实的文字功底和对诗歌的独特领悟获得赏识, 而获推举去长安参加进士考试, 从此开始多彩人生。《窗外列远岫诗》就是从谢朓楼的窗户上向远处望美景并发表感慨的诗歌。所以白居易之于谢朓情感渊源颇为深厚。其在诗歌《宣州崔大夫阁老忽以近诗数十首见示吟讽之下窃有所喜因成长句寄题郡斋》中表达:“忽惊歌雪今朝至, 必恐文星昨夜还。再喜宣城章句动, 飞觞遥贺敬亭山。”[7]2421在白居易的眼里, 谢朓是文曲星下凡, 其对于谢朓才华的钦佩是不言而喻的。在这里白居易怀念的是谢朓的文人身份, 崇拜的是谢朓过人的文学才华, 赞美其为宣城留下了一笔笔宝贵的文字财富。唐人郑准《题宛陵北楼》:“若遣谢宣城不死, 必应吟尽夕阳川。”[3]1253郑准的这首诗也是在怀念谢朓, 在这样的高楼上, 如果谢朓还活着的话, 那么他一定会将他所看到的景物化为诗歌对着夕阳歌唱吟诵, 所以诗人赞美和钦佩的是谢朓的诗歌成就。唐代诗人在谢朓楼上赋诗, 多是表达对谢朓写诗才华的赞赏, 突出的是对其文人身份的肯定和怀念。当然也有一些诗人借景观抒发个人的小情绪, 但总体来说唐人对于文学怀有一颗非常纯粹的赤子之心, 他们对于文人身份的肯定其实就是对于其文学价值的肯定, 显示出唐代文人在文学上独立而高贵的精神追求。
 
 
        (3) 宋代
 
 
        唐代诗人笔下的谢朓楼作为唐诗的一部分, 整体情绪是昂扬向上的, 而宋代诗人对待谢朓楼的情绪则变得内敛了许多。
 
 
        宋祁《叠嶂楼》:
 
 
        霍射盘西北, 高楼胜览并。
 
 
        景闲思谢守, 名重拟宣城。
 
 
        天阙云来缓, 风微鸟去轻。
 
 
        客忧销更有, 须到此中倾。[4]2367
 
 
        同样作为官员的宋祁在这首诗里表达了对谢朓的怀念, 肯定谢朓为宣城太守期间政绩突出。为官太守, 治理宣城, 发展经济;作为文化名人, 教化百姓, 起到榜样和示范的作用, 使当地文化得以发展, 所以宣城的发展兴盛与谢朓是分不开的。
 
 
        诗人在谢朓楼作诗并不都是为了纪念谢朓, 也有单纯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看法的, 比如张耒的《病愈登叠嶂楼》:诗人“沉疴幸萧散”, 所以“登览慰无聊”, 看到初春时节, “野梅临风谢, 溪澌映日消。晴林鸟声乐, 幽墅水文摇”, 一片充满生机的景色, 顿时“新年人意乐”[4]1337。这首诗没有缅怀谢朓, 诗人大病初愈登上谢朓楼看到初春时节焕发生机的景象, 表达欣喜之情。
 
 
        (4) 元代
 
 
        元代以后诗人们对于谢朓楼的感情基本上还是在怀念李白和谢朓。如梅致和的《寿宪使继学王公》“迭嶂清风凛凛寒, 绣衣于此偶跻攀。宦名不在姚卢下, 诗律仍居李谢间。”叠嶂楼似乎只是一个旁观者, 诗人站在叠嶂楼前认为朋友“诗律仍居李谢间”, 从侧面反映出对于谢、李诗歌才学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