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评论

2018-07-15 可可诗词网-文学评论 https://www.kekeshici.com

一、宁夏籍作家作品

丁朝君

作者简介:丁朝君,女,回族,宁夏银川人,生于1948年。大专文化程度,宁夏社会科学院工作,曾任《回族研究》编辑部副主任。二级作家。20世纪8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以文学评论为主,兼写散文、报告文学等。文学随笔评论集《爱我所爱》1994年5月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文学评论集《当代宁夏作家论》宁夏人民出版社2007年11月出版,文学作品合集《记忆中的绿叶》中国文化出版社2007年9月出版。

代表作:文学评论集《当代宁夏作家论》。

《当代宁夏作家论》梗概

文学评论集包括三部分内容:女作家论、回族作家论、其他名家论。在第一部分女作家论中,作者评论了吴音、李凝祥、吴善珍、冯剑华、余光慧、马青、哈若蕙、于秀兰、艾琳、刘晓霞等17位女作家的作品;在第二部分中,评论家王正伟、杨继国、马知遥、石舒清、杨少青、查舜、马宇桢等18位回族作家的作品;其他名家部分评论了刘和芳、牛撇捺、南台、段怀颖、高耀山、张武、吴江等17位作家的作品。被纳入书中研究论述的作家大都是宁夏境内有代表性的作家和有影响力的作品,填补了宁夏文学研究的空白,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研究价值。

潘自强

作者简介:潘自强,宁夏银川人,1950年出生,笔名达奇。1976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文学评论专业,被分配到《宁夏文艺》杂志社担任编辑。潘自强在宁夏工作十六年间,《宁夏文艺》经历了停刊、复刊之后,更名为《朔方》。他先后任《朔方》杂志社副主任、副主编、主编。1992年,潘自强离开《朔方》杂志社,到珠海从事与编辑、出版、发行有关的职业,现为珠海音像出版社社长、总编辑。

代表作:《塞上无处不飞花——回顾我区近两年来的文学创作》。

《塞上无处不飞花——回顾我区近两年来的文学创作》梗概

这篇论文刊于《朔方》1981年第6期。论文全面论述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短短两年时间里宁夏文学创作的繁荣局面,推出了两代作家,点评了重要作品。认为这两年间活跃在全区的作家大致分两类:一类是著名老作家,他们不遗余力地耕耘文坛,创作颇丰;一类是年富力强,精力充沛的文坛新秀,代表了宁夏文学的未来。文章点评了戈悟觉的《马龙来访》,张武的《看点日记》,张贤亮的《灵与肉》《邢老汉和狗的故事》《土牢情话》,李邦禹与冯剑华的报告文学《为真理而斗争》。还指出长篇小说《马鸿逵演义》的出现,填补了宁夏历史上没有长篇小说的空白。

王茂福

作者简介:王茂福,宁夏中宁县人,1950年生,曾经做过农民、教师、机关干部。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中国文学专业学习,1982年毕业,即入宁夏大学中文系从事中国古典文学的教学与研究工作,先后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曾获宁夏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宁夏回族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曾宪梓高等师范院校优秀教师三等奖、宁夏回族自治区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奖励,承担过多项省级课题。自1994年起任硕士研究生导师,共培养八届10余名研究生。2002年调入温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继续从事于中国古代文学的教学与研究。曾先后致力于汉魏六朝辞赋、唐诗、明清文言小说和地方文史的研究,出版过《汉魏六朝名赋诗译》《皮陆诗传》两部专著,在《文史》《文献》《文艺研究》《明清小说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30余篇。《宁夏历史上的第一位文学家——梁竦及其〈悼骚赋〉考释》刊《固原师专学报》1998年第5期。《傅玄傅咸傅亮籍贯考辨》刊《文史》2000年第三辑。《傅玄家世生平考》刊《宁夏大学学报》1997年第3期。

代表作:《宁夏历史上的第一位文学家——梁竦及其〈悼骚赋〉考释》

《宁夏历史上的第一位文学家——梁竦及其〈悼骚赋〉考释》梗概

梁竦,为东汉光武帝时太中大夫梁统之子,“安定乌氏人”,乌氏县在今宁夏固原市南。著有《七序》一书。梁竦是宁夏第一位有著作传世的文学家。书中主要论述梁竦的文学成就以及对其《悼骚赋》进行了考释。

魏 兰

作者简介:魏兰,女,1963年5月出生。宁夏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教学,开设选修课《回族文学研究》。

代表作:《为女性的隐痛而创作——铁凝小说创作的另一种解读》《走出尴尬把握教学——女性私人化写作的教学思考》《繁荣的背后——回族文学发展现状思考》。

《宁夏城市问题缺失现象浅论》梗概

新时期以来,宁夏的文学创作已成为宣传宁夏的一张“名片”。但是,宁夏作家似乎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乡土情结,致使宁夏至今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城市文学”。作为对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提出的“小省干大事,小省出大文化”战略的一种回应与期待,宁夏作家必须正视当下的城市心灵,思考应该如何超越农村和切入城市生活,或在城市与农村之间找到可以沟通的途径,从而超越作家自己的存在半径,创作出具有宁夏特色的“城市文学”。

钟正平

作者简介:钟正平,生于1963年3月,宁夏固原市人。中共党员,教授,文学学士。1983年7月毕业于陕西师大中文系。曾任宁夏师范学院中文系主任,现任宁夏师范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兼任固原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名誉主席、宁夏文联委员、作协理事、宁夏社会科学专家人才库成员、宁夏社科联学术委员会委员、宁夏高等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宁夏高等学校学科建设和科研项目评审专家库专家、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理事、全国高等学校教学研究会理事等。2007年入选自治区“新世纪313人才工程”。主要从事新时期文学和“西海固文学”研究。发表学术论文和文学评论40多篇,参编《20世纪中国文学名作导读》《中国百部长篇小说研究》等高教参考书籍3部。获学校优秀教学成果奖3次,多篇学术论文先后多次荣获校级优秀论文奖、省市级优秀文学评论奖、自治区级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和中国文联“全国优秀文学评论奖”等。

代表作:《苦土上的岁月与人生——评石舒清的小说集〈苦土〉》《诗化的现实主义——孙犁创作艺术论》《琐细而智性的写作——评季栋梁的小说创作》《世纪末文坛现象个案反刍——茅盾文学奖二题》,文学评论集有《文学的触须》等。

《诗化的现实主义——孙犁创作艺术论》梗概

孙犁是一位才情卓异的作家。他的创作活动跨越两个时代,却保持了一贯的风格特色。本文认为,现实主义的灵魂内核、诗化生活的创作方法、浪漫主义的诗情画意,是构成孙犁艺术——诗化现实主义的三要素。这种缘于作家审美理想和个性气质的艺术追求,是孙犁对现实主义艺术的独特贡献,拓展和丰富了现实主义的艺术内涵。

王岩森

作者简介:王岩森,宁夏盐池县人,1965年3月出生。宁夏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教授。1986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现为宁夏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中文系主任,中国写作学会理事。在国内外公开刊物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专著《游弋于历史与现实之间》获自治区第九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宁夏第七次文学艺术奖二等奖。论文《艺术化的批判:当代诗人,小说家,戏剧家的杂文创作》获自治区第八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论文《世纪末的杂言》获宁夏第六次文学艺术奖二等奖。

代表作:《艺术化的批判:当代诗人,小说家,戏剧家的杂文创作》

《艺术化的批判:当代诗人,小说家,戏剧家的杂文创作》梗概

对新时期以来的中国诗人、小说家、戏剧家的杂文创作状况进行了相当细致的研究。指出这是一种艺术化了的批判。

武淑莲

作者简介:武淑莲,女,1966年11月出生,宁夏固原市人。文学硕士,教授。1990年7月毕业于宁夏大学中文系。2003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国现当代文学硕士专业。系固原市作协会员、理事、副主席。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会员。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以及“西海固”文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曾在《宁夏师范学院学报》《宁夏社会科学》《陕西师大学报》《宁夏大学学报》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心灵探寻与乡土诗意》一部。曾获固原市文学论一等奖、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三等奖、宁夏全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等奖项。

代表作:《心灵探寻与乡土诗意》

《心灵探寻与乡土诗意》梗概

全书共有“理论篇”“心灵篇”“阅读鲁迅”“当代作家拾零”“宁夏乡土小说”和“诗性散文评鉴”等六个部分。全书内容,既涉及了中国现代作家的苦闷期心理及创作研究,又对现当代文学史上著名作家作品予以解读剖析,并对宁夏近年来的文学创作进行点评、剖析。作者是以“织毛衣”的方式结构诸章节的内容。从中可以看出作者的治学“路线图”:首先,选定现代作家“苦闷期”创作现象作为研究切入点,把鲁迅、郭沫若等九位作家予以剖析观照;其次,将视野扩展到整个现当代文学,对作者欣赏的作家作品进行不拘一格地批评研究;再次,将文学史研究与本土作家作品批评相结合,关注宁夏作家的创作。本著的主要观点是:一、提出文学对人的精神苦闷现象具有治疗功能,凸显出文学对人类的终极关怀价值。二、在观照评论对象时,围绕着文学的本体因素展开,探寻作家或作品中人物的感情、心理,细致分析文学作品的审美特质,坚守文学本体的价值。三、本书的人文情怀体现在浓郁的“乡恋”情结:持续关注西海固乃至宁夏作家的创作,批评其得失、阐释其精粹,使其与现当代文学史学科知识发生理论共鸣。

牛学智

作者简介:牛学智,1973年8月出生于宁夏西吉县,硕士学位,现为宁夏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所副研究员、副所长,中国作协会员。主要从事中国当代文学及其批评理论、精神文化研究。在文学理论批评权威刊物、核心刊物《文学评论》《文艺理论研究》《读书》《当代作家评论》《南方文坛》《当代文坛》《文艺争鸣》《小说评论》《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名作欣赏》上先后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约100万字,文学理论批评著作《世纪之交的文学思考》,入选“21世纪文学之星丛书”2007年卷;获立中国作协重点扶持作品项目2项。

主要著作有:《世纪之交的文学思考》《寻找批评的灵魂》《当代批评的众神肖像》及其姊妹篇《当代批评的本土话语审视》等。

《世纪之交的文学思考》梗概

全书共22万字,由“时代、个人与思潮”“地域、个性与文学叙述”和“对话、理论与批评”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以新时期三十年来知识分子叙述上颇具代表性的长篇小说《活动变人形》《废都》《沧浪之水》等为个案,从倪藻、庄之蝶到池大为等知识分子角色形象透视了当代中国知识分子性格变化的动态图景。第二部分西部的传统与现代、历史与现实、苦难与信念、顽固与易碎,在一些代表性作家那里是混沌难辨的存在。陈继明宏阔而冷静,出没于城市与乡村之间,西部乡间成了精神苦熬的所在。第三部分通过对一些具体话语形式,或理论持见乃至文学观的对话、辨析和商榷,企图表达作者对现时代文学批评理论内部自相矛盾的一个看法。

附:宁夏籍作者文学评论目录

1.李树江:《美国和日本对中国回族民间文学的研究和出版》收入《宁夏文学作品精选·评论卷》。

2.马吉福(回族):《试论“西海固文学”的形成与发展》收入《宁夏文学作品·评论卷》。

3.杨森翔:《西部文学存在的理由与发展前景》收入《宁夏文学作品精选·评论卷》;《文学眼光和文化眼光》获宁夏第二届文学评论二等奖。

4.谢保国:《现实主义与政治》刊《宁夏社会科学通讯》1987年第2期。

5.彭生选:《思想深度和形式多样是文学创作的两翼》收入《宁夏文学作品精选·评论卷》。

6.蒋振邦:评论《漫话〈风尘岁月〉》刊《朔方》1998年第5期。

7.丁朝君(女,回族):

评论《喜看漫笔竞繁华——〈朔方〉1994年散文述评》,收入《宁夏文学作品精选·评论卷》。

《无忌无畏敢怒敢言——牛撇捺杂文集〈中国人生气了〉索解》,收入《宁夏文学作品精选·评论卷》(1999年11月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青山入梦情更浓——读吴淮生的〈梦里青山〉》刊《宁夏日报》1990年6月17日。

《戈悟觉笔下的女性形象》刊《宁夏文谈》1986年第4期。

《追逐岁月的步伐——论余光慧的报告文学》辑入《爱我所爱》宁夏人民出版社1994年出版。

《心底有盏灯正被点亮》刊《朔方》1997年第8期。

8.何克俭(回族):

《试论哈宽贵小说》刊《宁夏大学学报》1985年第1期。

9.潘自强:《视角,在选择中变化——试论回族作家马知遥近期小说的特色》收入《宁夏当代作家论》1988年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10.白草:《形态各异的三棵树——读“西北三棵树”丛书》刊《朔方》2001年第10期。

11.王锋(回族):评论《回族当代小说和民族生存方式的反思》收入《宁夏文学作品精选·评论卷》。

12.张九阳:《论张武小说的语言特色》载《朔方》1985年第9期。

13.钟虎:《南台小说散论》收入《宁夏当代作家论》,1988年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14.张铎:《用环境表现主题——读南台的两部中篇小说》收入《宁夏文学作品精选·评论卷》,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15.谢保国:《黄土地上沉重的寓言——读南台的长篇小说〈一朝县令〉》,刊《宁夏大学学报》1999年第1期。

16.段怀颖:《在生活中开掘提炼诗意》刊《宁夏大学学报》1985年3期。

17.薛正昌:《贾平凹创作的文化涵蕴》刊《青海师范大学学报》1997年第2期。

18.钟正平:

《苦土上的岁月与人生——评石舒清的小说集〈苦土〉》刊《固原师专学报》1998年第2期。

《“西海固文学”释义》刊《固原师专学报》2000年第1期。

《苦难生存中的灵魂救赎——释读被〈小说选刊〉选载的西海固作家的三篇小说》刊《当代文坛》2000年第6期。

《生存苦难与精神狂欢——西海固小说的题材与主题》刊《朔方》2000年第12期。

《血写的春秋悲壮的史诗——罗广斌、杨益言〈红岩〉研究》收入《中国长篇小说研究》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99年10月。

19.杨万仁(回族):《简论回族民间故事的民俗价值》收入《宁夏文学作品精选·评论卷》。

20.张光全:《评贾平凹的散文创作》收入《宁夏文学作品精选·评论卷》。

21.刘岳华:《民族性的多重透视》收入《宁夏文学作品精选·评论卷》。

22.牛学智:

《“低调”者何》发表于2003年1月21日《文艺报》。

《漠月小说中的“父亲”形象》发表于2005年第1期《小说评论》。

《西部文学:一种精神的高地》发表于2005年9月21日《文艺报》。

《王新军小说论》发表于2008年第1期《文艺争鸣》。

二、非宁夏籍作家作品

李镜如

作者简介:李镜如,1935年出生,河北人。1958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现为宁夏大学中文系教授。与田美琳是夫妇。二人合作写有《张武小说创作的新变》收入《宁夏文学作品精选·评论卷》(1999年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代表作:《张武小说创作的新变》

《张武小说创作的新变》梗概

全文分三个部分论述张武小说创作特色。第一部分:张武作品一直坚持反映社会的光明面,讴歌新人新事新气象,表现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的情绪。第二部分:张武站在时代的高度,俯视改革全局,创作体现改革开放时代精神的新人形象,细致全面地描写改革在人们社会心理、文化意识和情态上所产生的影响,使以改革为主题的作品表现出较浓厚的生活意蕴和思想内涵。第三部分:张武前期小说创作一直坚持现实主义方法,多从人物的对话和行动、生活事件和故事情节方面描写人物形象,如他自己所说:“用群众喜欢看和听的故事来反映生活”,较少揭示人物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后期小说创作注重结构形式的新变,利用多种方式、从各种视角展示人物的内心世界。在景物描写、气氛渲染、梦境幻境等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也显现出新的气息和特色。

高 嵩

作者简介:高嵩,1936年出生。河北阜城人。1960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1955年参加工作,历任西安人民歌舞剧团学员,银川中学教师,银川市文联干部,《新月》杂志干部,银川市文联副主席,自治区文联理论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宁夏政协常委,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一、二、三届理事。1956年开始发表作品。著有长篇小说《马嵬驿》,专著《李白杜甫诗选译》《敦煌唐人诗集残卷考释》《张贤亮小说论》《回回族源考论》,论文《论丁玲人格》《邵燕祥诗断议》《毛琦诗断议》《书法论》《诗论》等。《论赋的方法》获1980年宁夏文学三等奖,《狂泻的性灵》获1983年宁夏文学一等奖,《张贤亮小说论》获1989年宁夏社科优秀奖。

代表作:《张贤亮小说论》。

《张贤亮小说论》梗概

这本书由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5月出版。分绪论、创作论、风格论、跋语四个部分,论及张贤亮1979年至1984年6月所发表的小说,是宁夏第一部由本区评论家系统地研究本区作家作品的专著。

田美琳

作者简介:田美琳,女,祖籍河南,1939年出生。1963年毕业于宁夏大学中文系。曾为宁夏大学中文系教授。与李镜如(其夫)合写《张武小说创作的新变》收入《宁夏文学作品精选·评论卷》。著有《张贤亮小说创作》一书,30万字。

代表作:《张贤亮小说创作》。

《张贤亮小说创作》梗概

这本书由宁夏人民出版社1998年出版。全书共10章,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张贤亮的《邢老汉和狗的故事》《灵与肉》到90年代中后期的《我的菩提树》《无法苏醒》《普贤寺》,对张贤亮小说进行跟踪式的全面研究。

崔宝国

作者简介:崔宝国,1949年出生,陕西佳县人。1982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1988年东北师范大学研究生毕业获文学硕士学位。曾为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从事写作和语文教学研究。在宁夏大学先后讲授《基础写作》《公文写作》《文学写作》《现当代散文研究》等课程。编著有《基础写作》《公共关系写作》《阅读与写作》《写作训练教程》《看山集》。

代表作:《一种宁静肃穆的和谐——石舒清小说印象》。

《一种宁静肃穆的和谐——石舒清小说印象》梗概

这篇评论文章发表于《朔方》1994年第1期。是较早对石舒清小说创作给予高度关注的评论文章之一。该文评述了石舒清发表在《朔方》1993年第四期上的几篇小说,认为作者的作品展示了聚居在宁夏山区的回族农民生活的情形,更主要的是写出了构成这个民族精神、灵魂的一些东西——既是一个静穆和谐的世界又是一个充满矛盾的世界。

哈若蕙

作者简介:哈若蕙,女,回族,籍贯南京,生于北京。1978年10月考入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分配至宁夏广播电视大学,曾任讲师,副教授,文法系系主任。入选宁夏“313工程”跨世纪学术技术带头人。1999年3月调入宁夏人民出版社,曾任综合编辑室主任、总编辑助理,副社长,编审。现任宁夏回族自治区文联副主席。发表《灵魂的告白——卢梭〈忏悔录〉与巴金〈随想录〉比较谈》《现代文学历史分期之我见》《一个失去平衡的世界——庐隐悲剧创作初探》《一枝红杏出墙来——宁夏新时期女性文学浅议》等相关论文30余篇20余万字。出版文艺评论集《一片冰心》(宁夏人民出版社2010年出版)

代表作:文艺评论集《一片冰心》。

《一片冰心》梗概

本书以文学评论为主,涉及艺术实践、编辑出版。这本文集反映了作者从大学文科教师到编辑出版人角色转换的心灵轨迹。文集命名为《一片冰心》是想表达作者对于人生的感恩,寄寓了其对自己职业生涯、对因缘际会的所有作家作品的一片真挚之情、纯洁之心。

郎 伟

作者简介:郎伟,1962年出生,浙江富阳人。1984年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毕业。1988年在北大中文系攻读中国现代文学专业,1991年获文学硕士学位。任教于宁夏大学人文学院,教授,现任宁夏大学文学院院长。发表文学评论文章多篇。文学评论集《负重的文学》2002年3月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获第八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

代表作:评论文章《宁夏文学艺术事业发展透视》。

《宁夏文学艺术事业发展透视》梗概

文章全面回顾新世纪以来宁夏文学艺术事业取得的成就,总结宁夏文学艺术事业取得成绩的原因,立足宁夏文学艺术创作实践,理论思索深入。

李生滨

作者简介:李生滨,1966年9月生,青海湟水人,祖籍天津。本科、硕士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复旦大学文学博士。宁夏大学人文学院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导师、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郭沫若研究会、鲁迅研究会、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会会员;宁夏作协会员,《黄河文学》特约批评理事。先后求学于古城西安、上海复旦,游学于山东、四川、河南,访学于北京、英国。发表学术论文四十多篇,有专著《雕虫问学集》行世。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文学和乡土文学的批评研究,崇尚审美批评的“性情说”。

代表作:《沈从文与京派文人的魅力》

《沈从文与京派文人的魅力》梗概

李生滨十余年批评研读“京派”文学和“京派”文人,体贴入微地赞叹说:“冲淡平和不掩人性的光芒,拘谨狭小不伤做人的本分。”在这本书里,你会找到许多性情美好的人,他(她)们经历过曲折,但他(她)们的人生收获却五彩斑斓。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和大量珍贵的照片向读者展示了全新的“京派”文人及“京派”文人的艺术魅力。

附:非宁夏籍作者文学评论作品目录

1.王十仪:

《白居易研究》,上海文艺联合出版社1954年出版。

《白居易》,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出版。

《白居易生活系年》,宁夏人民出版社1981年出版。

2.李镜如:

《略谈〈夏桂〉的地方特色》刊《宁夏文艺》1962年第8期。

《张贤亮小说的现实主义特色》刊《宁夏大学学报》1983年第4期。

《论戈悟觉小说的创作特色》刊《朔方》1985年第10期。

《试论张武小说的地方特色》刊《宁夏大学学报》1986年第1期。

3.冬梧:《追随时代的足迹——吴淮生散文近作述评》(载《朔方》1985年第6期)。

4.刘绍智:

《一个西部作家的情愫——谈吴淮生的散文》(载1992年8月15日《文艺报》)。

《〈梦里青山〉的文本释义》(载《宁夏教育学院、银川师专学报》1993年第2期)。

《小说艺术道路是的艰难跋涉——张贤亮论》收入《宁夏当代作家论》,1988年出版。

5.吴音(女):《独具魅力的童话世界——浅谈路展的中篇童话〈雁翅下的星光〉》刊《朔方》1982年第6期。

6.田美琳(女)

《张贤亮小说语言的诗意美》收入《宁夏文学作品精选·评论卷》。

7.丽莹(女):《〈梦里青山〉及作者——记吴淮生》(载1990年3月28日《作家报》)。

8.何光汉:《论张武的小说创作》收入《宁夏当代作家论》,1988年宁夏人民出版社出版。

9.崔保国:

《看山集》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出版。

《沉重的真实——评石舒清小说意蕴》刊《朔方》1998年第11期。

10.郎伟(回族):

《老人的文体——孙犁新时期散文创作散论之一》刊《宁夏大学学报》1995年第3期。

《觉醒与成长:近20年中国文学的简单回顾》刊《宁夏大学学报(哲社版)》1998年第4期。

《依旧动人的乡土故事——读查舜小说〈风流云散〉》刊《朔方》1999年第9期。

《1995年以来的文学发展状况考察》刊《朔方》2001年第5~6期合刊。

《迷乱的星空——论“七十年代以后”作家的创作生成背景几缺陷》刊《文艺理论与批评》2001年第1期。

《乱花渐欲迷人眼——简论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宁夏文学创作》发表《宁夏文艺家》报2001年。

《偏远地区的文学新军》刊《小说选刊》2002年第1期。

《风正一帆悬——略说陈继明和他的小说创作》刊《宁夏日报》1996年11月13日。

《纷扰时期社会心理的惊人揭示》刊《当代文坛》1997年第3期。

《“西海固”之子和他的小说世界》刊《民族文学》2000年第1期。

《别一种叙事方式——读金瓯小说〈前面的路〉》刊《朔方》1999年第8期。

《少年岁月曾心痛——读金瓯小说〈刀锋与伤口〉》刊《朔方》1999年第10期。

《世俗风景里的童话——读金瓯小说〈鸡蛋的眼泪〉》刊《朔方》2000年第7期。

11.哈若蕙(女,回族)

(1)中国文学评论文章:

《现代文学历史分期之我见》载《宁夏教育学院》1986年第4期。

《一个失去平衡的世界——庐隐悲剧创作初探》首载《十九省市电大合办电大学报》1987年第1期(创刊号),再刊于《黄河文学》2005年第5期,获得宁夏第十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论文)三等奖。

《迷茫的追求凄婉的情——戴望舒诗〈寻梦者〉〈乐园鸟〉赏析》载《中国文学作品赏析》胡钢、韩士均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忧郁的诗神深沉的爱——艾青早期诗作〈北方〉〈我爱这土地〉赏析》载《中国文学作品赏析》胡钢、韩士均主编,天津人民出版社1993年出版。

《勇敢的登攀者——谈黄宗英对报告文学的探索》载《甘肃社会科学》1983年第4期,全文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J3,1983年第11期。

《西部,那长长的牵挂——梅洁〈创世纪情愫〉阅读随笔》载《朔方》2000年第7期。

(2)外国文学/比较文学

《灵魂的告白——卢梭〈忏悔录〉与巴金〈随想录〉比较谈》载《宁夏教育学院学报》1989年第4期,全文收入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J41990年第3期,获1991年宁夏文学学会文艺理论评奖论文一等奖。同时,本文获1992年宁夏第五届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收入《宁夏文学作品精选·评论卷》(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9月版)。

(3)宁夏作家作品评论

《一枝红杏出墙来——宁夏新时期十年女性文学浅议》收入《宁夏文学作品精选·评论卷》1999年9月版。

《走在“这一个位置上”——青年作家陈继明创作综述》原载《宁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年第3期。

《醉人的信天游——石舒清小说〈赶山〉漫议》载《朔方》1995年第2期。

《这一方水土这一方情——读李进祥的小说集〈换水〉》载《宁夏文艺家》2009年11月5日。

12.孟悦朴(女):《女人,是男人的一半!——从张贤亮前期作品看作家的男权意识》刊《营口师专学报》1995年第2期。

补注:

1.《宁夏文学十年》,王枝忠、吴淮生主编,宁夏人民出版社1989年3月出版。

2.《宁夏文学作品精选·评论卷》(宁夏人民出版社1999年11月出版)收入42位作者的53篇文学理论评论作品。主编王邦秀。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