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柏舟

2024-01-12 可可诗词网-诗经鉴赏 https://www.kekeshici.com

        
        汎彼柏舟,①    摇晃着的柏木小船,
        在彼中河。②    仍在河中打转。
        髧彼两髦,③    那个垂发少年郎,
        实维我仪。④    是我心中的对象。
        之死矢靡它!⑤   我誓死不会变心肠!
        母也天只,⑥    母亲啊,上天啊,
        不谅人只!     为何对我不体谅!
        
        汎彼柏舟,     摇晃着的柏木小船,
        在彼河侧。     仍在河边打转。
        髧彼两髦,     那个垂发少年郎,
        实维我特。⑦    就是我苦恋的对象。
        之死矢靡慝⑧    我至死也不会有他想!
        母也天只,     母亲啊,上天啊,
        不谅人只!     为何对我不体谅!

        
        【注】 ①汎:即汎汎,飘浮的样子。②中河: 河中。③髧(dan): 发下垂貌。两髦: 古代男子未成年时头发式样,前额头发分向两边披着,长齐眉毛; 额后则扎成两绺,左右各一,叫做两髦。④实: 是,这。维: 为,是。仪: 匹配,对象。⑤之: 到。矢:誓。靡: 无。⑥也、只: 语气词。⑦特: 匹配。⑧慝 (te):更改。
        
        古人称妇之丧夫为“柏舟之痛”,夫死而妇不嫁为“柏舟之节”。均由《诗序》误解这首《柏舟》诗意而致。按照“毛序”的解说,“《柏舟》,共姜自誓也。卫世子共伯蚤死,其妻守义; 父母欲夺而嫁之,誓而弗许,故作是诗以绝。”但我们从诗中体会到的,似乎不是所谓“贞妇自誓”之辞,而是一位希冀冲破父母之命的束缚、追求恋爱自主的少女,唱出的一曲情意绵绵、矢志不移的哀怨之歌。
        在春秋以前,礼教的约束力尚未强固,周代的民间婚姻,还保持着一定的自由。《周礼·地官》就有这样的记述: “媒氏掌万民之判。” “中春之月,令会男女。于是时也,奔者不禁。”但这正如郑注所说,毕竟“非正礼”,“正礼”则须听从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倘若不从父母,亦会遭到众人的非议,致使情窦初开的痴情者常常有“畏我父母” (《将仲子》) 的悲叹!《柏舟》的女主人公就正苦恋着情人,而又承受着父母“不谅”的痛苦煎熬!
        全诗分二章,两章字句、诗意基本相同。诗的开头二句“汎彼柏舟,在彼中河”,以失控的河中小船起兴,披露了女主人公彷徨苦闷的心理状态: 她已有了情郎,而母亲又强迫另嫁他人! 男女之情,父母之命,熬煎着少女的灵府。在这极度痛苦之时,她心中大声呼喊: “髧彼两髦,实维我仪! ”那个垂发少年,就是我日夜思念的对象! 对情人的炽热恋情,使少女立下了重誓: “之死矢靡它! ”这五个字清明透亮地写出了她爱情的纯洁和坚决! 爱的力量使少女坚强了起来,但父母之命的压力又不能不让少女感到前路的艰辛和渺茫! 她悲怆! 她不满! 终于发出了撕心裂肺的呼喊: “母也天只,不谅人只! ”这直抒胸臆、痛彻脏腑的悲悽怨语,道出了许许多多爱情不自由者的心声! 这是对父母扼杀子女婚姻幸福的强烈不满,是对社会压抑人性的有力控诉!
        一章完毕,诗人犹感不足,又采用民歌常用的复沓形式,再次咏唱。每反复一句,少女矛盾痛苦的心情就向前推进了一步,笼罩在他们爱情自由上的阴影就增加了一层,而少女对恋人的情意也更显浓烈和坚定。在这重复叠唱中,我们仿佛看到自由婚姻上空飘荡的阴云,仿佛看到那少女在父母之命压力下极其忧伤的神情。这首诗言尽而意未尽: 少女的恋爱结果如何?她将怎样去反抗父母的逼迫?给读者留下了无穷的想象,引起人们对女主人公命运的深切关注。
今日更新
今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