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简兮
简兮简兮,① 敲起鼓来咚咚响,
方将万舞。② 万舞演出就开场。
日之方中, 太阳高高正中央,
在前上处。 舞师排在最前行。
硕人俣俣,③ 身材高大又魁梧,
公庭万舞。 公庭前面演万舞。
有力如虎, 扮成武士力如虎,
执辔如组。④ 手拿韁绳赛丝组。
左手执龠,⑤ 左手握着笛儿吹,
右手秉翟。⑥ 右手挥起野鸡尾。
赫如渥赭,⑦ 脸儿通红象染色,
公言锡爵。⑧ 卫公教赏酒满杯。
山有榛, 榛树生在高山顶,
隰有苓。 低地里有草苓。
云谁之思? 是谁占领我的心?
西方美人。 是那健美西方人。
彼美人兮, 美人美人难忘怀,
西方之人兮! 他是西方周邑人!
(程俊英译)
【注】 ①简: 鼓声; 一说武勇之貌,亦通。②万舞: 周天子宗庙舞名, 内容分文舞、武舞两部分。③硕人: 指舞师。俣俣 (yu) : 身体魁梧的样子。④辔:马韁绳。组: 用丝织成的宽带子。⑤龠(yue) : 古代乐器名,如笛,三孔。⑥秉: 拿。翟 (di): 舞师指挥的野鸡尾。⑦赫: 红色。渥; 涂抹。赭 (zhe) : 红土。⑧锡: 赐。爵: 酒器。
现代研究者多断言此诗写的是“一个女子爱上了一位躯体高大的舞师,这里是她对于那位舞师的赞美和热恋的歌声。” “这是一个女子观看舞师表演万舞并对他产生爱慕之情的诗。”类似之说,尚不仅此。
关于“一个女子”,或逐章逐句逐字的反复推敲,或透过纸背的发掘,都难以探测到一丝倩影、半点芳踪。那么,“一个女子”爱慕舞师这个论断究竟从何而来呢?它可能来自末章: 起兴二句以榛喻男、以苓喻女为隐语,“云谁之思”的“思”,即隐喻的女性在“思”,所“思”的“谁”指“西方美人” (即伶人) 。
当代注家多同意余冠英先生的“隐语说”,可惜此说缺乏有力的证明,似不足为凭。至于 “西方美人”的解释,明、清以来即出现一些曲解,当代则大半断为舞师 (伶人) ,几成定论。
其实,以“西方美人”指“公言锡爵”的卫公,较合诗的原意。“美人” 比喻君主屡见于《离骚》:“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王逸《章句》指出: “美人谓怀王也。人君服饰美好,故言美人也。” 《离骚·序》亦云: “灵脩美人,以媲于君。”朱熹《集注》说: “美人,谓美好之妇人,盖词而寄意于君也。” 《九歌·少司命》中的“望美人兮未来”,《章句》又引五臣云: “以喻望君之使未至。” “西方”指卫国西边的周室,因卫是武王分封其弟康叔的国土,卫在东,周邑在西,所以称卫公是来自周室的“西方美人”。《集传》云: “西方美人,托言以指西周之盛王。” 《列子·仲尼》云: “西方之人,有圣者焉。”有的诗歌表面上似有断裂之处,但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想象来牵线搭桥。倘若其间突然冒出一个什么来,牵强附会,就会觉得一脉不和,周身不遂了。“云谁之思?西方美人。”当对应、紧扣“赫如渥赭,公言锡爵。”方丝丝入扣,顺理成章。
从此可见,此诗所表现的根本不是什么“一个女子”爱慕之情,而主要是“硕人俣俣”的精神面貌。首章着重从侧面描绘舞师:那雷动震耳的鼓声,那当顶的红彤彤的太阳,烘托出庙堂万舞即将开演的隆重、热烈的气氛,这种气氛和舞师的高大形象是十分协调的。同时,“万舞”重复两次,引人特别注意: 能够领衔主演这种大规模舞蹈的,正是挺立在最前行的那位气势昂扬的伶官。第二章则正面描写他的精湛舞技:他既能武舞又能文舞,多才多艺。当他进行武舞时,他有老虎那样的力气,韁绳在他手中好象成了柔软的丝带。当他进行文舞时,左手执笛吹奏,右手挥舞雉尾,态度从容,动作灵活。舞蹈完毕,他满面红光,热气腾腾。于是卫公赐酒,备加赞扬。末章写舞师对卫公的感激: 首二句以榛苓起兴,前人说:“山之有榛,隰之有苓草,各得其所。”这正是隐喻舞师受到卫公的赏识。最后两句反复强调“美人”、“西方”,则表达了舞师心目中洋溢着对卫公的感激之情,实质上也就是对西周盛王的称颂。
这里必须指出: 《简兮》的章句排列也出现了不同形式。除了陈子展《诗经直解》分为三章六句与《毛诗正义》 (见《十三经注疏附校勘记》相同外,几乎所有《诗经》译注都分为四章,前三章各为四句,末章为六句。不同的形式影响着同一内容的差异。管见以为三章六句能较好地对舞师形象进行概括集中的描绘,而四章的前三章各为四句,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形象体系和层次结构的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