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诗词网

这个世界除了苟且,
还有诗和远方!
  • 繁体
  • 简体
  • 拼音
  • 終當學自乳,起坐常相隨。

    “終當學自乳,起坐常相隨。”詩句出處:《寄義興小女子》;是唐朝詩人孟郊的作品。

    江南莊宅淺,所固唯疏籬。小女未解行,酒弟老更癡。
    傢中多吳語,教爾遙可知。山怪夜動門,水妖時弄池。
    所憂癡酒腸,不解委曲辭。漁妾性崛強,耕童手皴厘。
    想茲為襁褓,如鳥拾柴枝。我詠元魯山,胸臆流甘滋。
    終當學自乳,起坐常相隨。

    【註釋】:

    終:

    ①終瞭;結束。《詩經·大雅·蕩》:“靡(mí)不有初,鮮(xiǎn)克有終。”(靡:無。鮮:少。克:能。)《孫子兵法·勢篇》:“終而復始,日月是也。”②生命完結;死。《史記·刺客列傳》:“老母今以天年終,政將為知己者用。”(政:人名。)③自始至終。《戰國策·魏策四》:“受地於先王,願終守之。”④副詞。終歸;終於。《戰國策·齊策二》:“為蛇足者,終亡其酒。”⑤盡;全。《老子》:“驟雨不終日。”[終……且……]既……又……。《詩經·邶風·終風》:“終風且暴。”(暴:急雨。)

    當:

    (一)①面對;面向。王充《論衡·變動》:“盛夏之時,當風而立。”②正在某處。《墨子·兼愛下》:“然當今之時。”③相當於;抵得上。《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張儀)乃曰:‘以一(張)儀而當漢中地,臣請往如楚。’”(如:到。)④抵擋;抵抗。《戰國策·齊策一》:“必一而當十,十而當百,百而當千。”⑤遮擋;擋住。《莊子·人間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當車轍。”⑥擔當;承受。《宋史·蕭註傳》:“敢當天下大事。”⑦擔任;充當。《晉書·熊遠傳》:“今當官者以理事為俗吏,奉法為苛刻。”⑧主管;掌管。《左傳·襄公二年》:“於是子罕當國。”⑨判決定罪。《史記·蒙恬列傳》:“當高罪死。”⑩適應;符合。《漢書·蓋寬饒傳》:“以言事不當意,而為文吏所詆挫。”(挫:屈辱。)(11)應該;應當。《後漢書·馬援傳》:“窮當益堅,老當益壯。”(12)介詞。引進時間或處所。相當於“就在”。《史記·項羽本紀》:“當是時,秦嘉已立景駒為楚王。”(是:此。) (二)dàng ①恰當;得當。《禮記· 樂記》:“古者天地順而四時當。”②當做。《戰國策·齊策四》:“安步以當車。”③器物的底部或頂端。《韓非子·外儲說右上》:“今有千金之玉卮(zhī),通而無當,可以盛水乎?”(卮:酒杯。)

    學:

    (一)①學習。《論語·季氏》:“不學,無以言。”②仿效。③學校。《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學則三代共之。”④學問;學識。《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其學甚博。”⑤學說;學派。《韓非子·顯學》:“世之顯學,儒墨也。” (二)jiào 教導。後作“教”。《墨子·魯問》:“魯人有因子墨子而學其子者。”

    自:

    ①自己。《詩經·大雅·文王》:“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言:通“焉”。配命:合乎天命。)《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②親自。宋濂《送東陽馬生序》:“每假借於藏書之傢,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史記·蕭相國世傢》:“高祖自將。”③自然。《史記·李將軍列傳》:“諺曰:‘桃李無言,下自成蹊。’”(蹊:小徑;小路。)④介詞。1.從。《孟子·滕文公上》:“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自楚之滕。”(神農:傳說為古代造耒耜、興農業的帝王。許行:當時的農學傢。)《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2. 由於。《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漢書·灌夫傳》:“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無所恨。”⑤連詞。表示假設。可譯為假如。《左傳·成公十六年》:“唯聖人能內外無患,自非聖人,外寧必有內憂。”⑥連詞。表示假設的讓步。可譯為即使。《漢書·高祖紀下》:“高祖不修文學,而性明達,好謀能聽,自監門戍卒,見之如舊。”又《杜周傳》:“自京師不曉,況於遠方?”

    乳:

    ①哺育;喂奶。《左傳·宣公四年》:“虎乳之。”林嗣環《口技》:“婦撫兒乳。”②乳汁;奶水。《史記·張丞相列傳》:“老,口中無齒,食乳。”③像奶汁的東西。庾信《奉和趙王隱士》:“石乳滴窗前。”④乳房。《宋史·楊慶傳》:“久之,乳復生。”⑤像乳頭的東西。蘇軾《鐵柱杖》:“千年老根生乳節。”⑥生子。指胎生。《呂氏春秋·音初》:“入於民室,主人方乳。”⑦卵生;孵化。《魏書·律歷志上》:“立春,雞始乳。”⑧正在哺乳期的。杜甫《課伐木》:“乳獸待人肉。”⑨初生的;幼小的。《新書·胎教》:“無養乳虎,將傷天下。”

    起:

    ①[動]站起,起來。《莊子·齊物論》:“曩子坐,今子~。”②[動]起床。《孟子·盡心上》:“雞鳴而~。”③[動]起身,出發。《墨子·公輸》:“子墨子聞之,~於魯。”④[動]興起。《荀子·天論》:“一廢一~,應子以貫,理貫不亂。”⑤[動]發動。賈誼《論積貯疏》:“遠方之能疑者,並舉而爭~矣。”⑥[動]起用。《泰州海陵縣主薄許君墓志銘》:“有拔而~之。”⑦[動]修建。李華《吊古戰場文》:“秦~長城,竟海為關。”⑧[動]開始。《史記·李斯列傳》:“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⑨[動]出身。《漢書·蕭何曹參傳》:“蕭何曹參皆~刀筆吏。”

    坐:

    ①坐。古人席地而坐;兩膝著地;臀部放在腳跟上。《左傳·宣公二年》:“坐而假寐。”《呂氏春秋·離俗》:“終日坐,不自快。”②座位。後來寫作“座”。《韓非子·外儲說左上》:“鄭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史記·項羽本紀》:“請以舞劍,因擊沛公於坐。”又比喻容易,不費力。《孟子·離婁下》:“天之高也,星辰之遠也,茍求其敵,千歲之日至,可坐而致也。”(日至:指冬至。)③據守;堅守。《左傳·桓公十二年》:“楚人坐其北門。”④訴訟人對質;對證。《左傳·僖公二十八年》:“莊子為坐。”(莊子:人名。)⑤犯罪;囚犯……獲罪。《晏子春秋·雜下》:“王曰:‘何坐?’曰:‘坐盜’”《史記·魏其武安侯列傳》:“數歲,坐法去官,傢居長安。”也指判罪,定罪。《漢書·霍光傳》:“敢有毀者,坐之!”⑥徒然;白白地。李白《蜀道難》:“以手撫膺坐長嘆。”⑦因為;由於。古詩《陌上桑》:“來歸相怨怒,但坐觀羅敷。”(羅敷:美女名。)杜牧《山行》:“停車坐愛楓林晚。”⑧居住;停留。歸莊《黃孝子傳》:“父子坐旅中倘怳(tǎng huǎng)累月,因留過歲。”(惝怳:失意。累:數。)

    常:

    ①恒久不變的;固定的。《孫子·虛實》:“四時無常位。”(四時:四季。)《韓非子·五蠹》:“不期修古,不法常可。”②一定的準則或制度。《周易·系辭上》:“動靜有常。”《國語·楚語上》:“民不廢時務,官不易朝常。”③指由習慣而形成的常規、慣例。《管子·幼官》:“明法審數,立常備能,則治。”④特指封建社會倫理道德的最高準則。《論衡·問孔》:“五常之道,仁、義、禮、智、信也。”⑤平凡的;普通的。《史記·扁鵲傳》:“扁鵲,非常人也。”⑥日常;平時。《晉書·何曾傳》:“未嘗聞經國遠圖,惟說平生常事。”(經:治理。)⑦副詞。經常;常常。《列子·天瑞》:“常生常化者,無時不生,無時不化。”⑧古代長度單位。八尺為尋,兩尋為常。《韓非子·揚權》:“上失扶寸,下得尋常。”⑨通“嘗”。曾經。《荀子·天論》:“夫日月之有蝕,風雨之不時,怪星之黨(tǎng)見(xiàn),是無世而不常有之。”(黨:偶然。)

    相:

    (一)①互相;相互。《左傳·隱公元年》:“不及黃泉,無相見也。”②遞相;一方對另一方有所動作。《呂氏春秋·疑似》:“為高葆禱於璐,置鼓其上,遠近相聞。”③質地;實質。劉峻《辯命論》:“昔之玉質金相,英髦秀達,皆擯斥於當年,韞(yùn)奇才而莫用。”(髦:俊傑。韞:藏。)[相對]相向。元稹《與李十二夜飲》:“寒夜燈前賴酒壺,與君相對興(xìng)猶孤。”(二)xiàng ①察看;仔細看。《詩經·大雅·公劉》:“相其陰陽,觀其流泉。”②占視。迷信者看外形而斷定人與事的吉兇禍福。《荀子·非相》:“相人之形狀顏色,而知其吉兇妖祥。”③相貌;形貌。《荀子·非相》:“形相雖善而心術惡。”④輔佐;扶助。《論語·季氏》:“今由與求也,相夫子。”⑤官名。1. 輔佐君主掌管國事的最高官吏。《史記·魏世傢》:“傢貧則思良妻,國亂則思賢相。”2.漢代另指諸侯國的實際執政者,地位相當於郡太守。《後漢書·張衡傳》:“永和初,出為河間相。”又使為相。《續資治通鑒長編·宋仁宗至和二年》:“帝新相文彥博、富弼,意甚自得。”⑥司儀贊禮者。《淮南子·主術》:“口能言而行人稱辭,足能行而相者先導。”(行人:古時的外交官。)⑦選擇。王實甫《西廂記》第五本第四折:“自古相女配夫,新狀元花生滿路。”

    隨:

    ①跟隨。《莊子·人間世》:“自吾執斧斤以隨夫子,未嘗見材如此其美也。”②沿著;順著。《范子》:“聖人之變,如水隨形。”③順應。《淮南子·齊俗》:“故聖人論世而立法,隨時而舉事。”④聽任;放任。韓愈《進學解》:“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⑤追逐;追求。《周易·隨》:“隨有求得。”(追逐而有所求則必得。)⑥副詞。隨即;接著。《史記·留侯世傢》:“(張)良殊大驚,隨目之。”(殊:非常。目:用目看。)⑦周代侯國名。在今湖北省隨縣。⑧春秋邑名。在今山西省介休縣。


    上一篇:嘉会绛河内,相与乐朱英。

    下一篇:西明寺后穷瞎张太祝,纵尔有眼谁尔珍。
  • 终当学自乳,起坐常相随。

    “终当学自乳,起坐常相随。”诗句出处:《寄义兴小女子》;是唐朝诗人孟郊的作品。

    江南庄宅浅,所固唯疏篱。小女未解行,酒弟老更痴。
    家中多吴语,教尔遥可知。山怪夜动门,水妖时弄池。
    所忧痴酒肠,不解委曲辞。渔妾性崛强,耕童手皴厘。
    想兹为襁褓,如鸟拾柴枝。我咏元鲁山,胸臆流甘滋。
    终当学自乳,起坐常相随。

    【注释】:

    终:

    ①终了;结束。《诗经·大雅·荡》:“靡(mí)不有初,鲜(xiǎn)克有终。”(靡:无。鲜:少。克:能。)《孙子兵法·势篇》:“终而复始,日月是也。”②生命完结;死。《史记·刺客列传》:“老母今以天年终,政将为知己者用。”(政:人名。)③自始至终。《战国策·魏策四》:“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④副词。终归;终于。《战国策·齐策二》:“为蛇足者,终亡其酒。”⑤尽;全。《老子》:“骤雨不终日。”[终……且……]既……又……。《诗经·邶风·终风》:“终风且暴。”(暴:急雨。)

    当:

    (一)①面对;面向。王充《论衡·变动》:“盛夏之时,当风而立。”②正在某处。《墨子·兼爱下》:“然当今之时。”③相当于;抵得上。《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张仪)乃曰:‘以一(张)仪而当汉中地,臣请往如楚。’”(如:到。)④抵挡;抵抗。《战国策·齐策一》:“必一而当十,十而当百,百而当千。”⑤遮挡;挡住。《庄子·人间世》:“汝不知夫螳螂乎,怒其臂以当车辙。”⑥担当;承受。《宋史·萧注传》:“敢当天下大事。”⑦担任;充当。《晋书·熊远传》:“今当官者以理事为俗吏,奉法为苛刻。”⑧主管;掌管。《左传·襄公二年》:“于是子罕当国。”⑨判决定罪。《史记·蒙恬列传》:“当高罪死。”⑩适应;符合。《汉书·盖宽饶传》:“以言事不当意,而为文吏所诋挫。”(挫:屈辱。)(11)应该;应当。《后汉书·马援传》:“穷当益坚,老当益壮。”(12)介词。引进时间或处所。相当于“就在”。《史记·项羽本纪》:“当是时,秦嘉已立景驹为楚王。”(是:此。) (二)dàng ①恰当;得当。《礼记· 乐记》:“古者天地顺而四时当。”②当做。《战国策·齐策四》:“安步以当车。”③器物的底部或顶端。《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今有千金之玉卮(zhī),通而无当,可以盛水乎?”(卮:酒杯。)

    学:

    (一)①学习。《论语·季氏》:“不学,无以言。”②仿效。③学校。《孟子·滕文公上》:“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④学问;学识。《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其学甚博。”⑤学说;学派。《韩非子·显学》:“世之显学,儒墨也。” (二)jiào 教导。后作“教”。《墨子·鲁问》:“鲁人有因子墨子而学其子者。”

    自:

    ①自己。《诗经·大雅·文王》:“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言:通“焉”。配命:合乎天命。)《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②亲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史记·萧相国世家》:“高祖自将。”③自然。《史记·李将军列传》:“谚曰:‘桃李无言,下自成蹊。’”(蹊:小径;小路。)④介词。1.从。《孟子·滕文公上》:“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自楚之滕。”(神农:传说为古代造耒耜、兴农业的帝王。许行:当时的农学家。)《论语·学而》:“有朋自远方来。”2. 由于。《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汉书·灌夫传》:“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无所恨。”⑤连词。表示假设。可译为假如。《左传·成公十六年》:“唯圣人能内外无患,自非圣人,外宁必有内忧。”⑥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可译为即使。《汉书·高祖纪下》:“高祖不修文学,而性明达,好谋能听,自监门戍卒,见之如旧。”又《杜周传》:“自京师不晓,况于远方?”

    乳:

    ①哺育;喂奶。《左传·宣公四年》:“虎乳之。”林嗣环《口技》:“妇抚儿乳。”②乳汁;奶水。《史记·张丞相列传》:“老,口中无齿,食乳。”③像奶汁的东西。庾信《奉和赵王隐士》:“石乳滴窗前。”④乳房。《宋史·杨庆传》:“久之,乳复生。”⑤像乳头的东西。苏轼《铁柱杖》:“千年老根生乳节。”⑥生子。指胎生。《吕氏春秋·音初》:“入于民室,主人方乳。”⑦卵生;孵化。《魏书·律历志上》:“立春,鸡始乳。”⑧正在哺乳期的。杜甫《课伐木》:“乳兽待人肉。”⑨初生的;幼小的。《新书·胎教》:“无养乳虎,将伤天下。”

    起:

    ①[动]站起,起来。《庄子·齐物论》:“曩子坐,今子~。”②[动]起床。《孟子·尽心上》:“鸡鸣而~。”③[动]起身,出发。《墨子·公输》:“子墨子闻之,~于鲁。”④[动]兴起。《荀子·天论》:“一废一~,应子以贯,理贯不乱。”⑤[动]发动。贾谊《论积贮疏》:“远方之能疑者,并举而争~矣。”⑥[动]起用。《泰州海陵县主薄许君墓志铭》:“有拔而~之。”⑦[动]修建。李华《吊古战场文》:“秦~长城,竟海为关。”⑧[动]开始。《史记·李斯列传》:“明法度,定律令,皆以始皇~。”⑨[动]出身。《汉书·萧何曹参传》:“萧何曹参皆~刀笔吏。”

    坐:

    ①坐。古人席地而坐;两膝着地;臀部放在脚跟上。《左传·宣公二年》:“坐而假寐。”《吕氏春秋·离俗》:“终日坐,不自快。”②座位。后来写作“座”。《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郑人有且置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史记·项羽本纪》:“请以舞剑,因击沛公于坐。”又比喻容易,不费力。《孟子·离娄下》:“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敌,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日至:指冬至。)③据守;坚守。《左传·桓公十二年》:“楚人坐其北门。”④诉讼人对质;对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庄子为坐。”(庄子:人名。)⑤犯罪;囚犯……获罪。《晏子春秋·杂下》:“王曰:‘何坐?’曰:‘坐盗’”《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数岁,坐法去官,家居长安。”也指判罪,定罪。《汉书·霍光传》:“敢有毁者,坐之!”⑥徒然;白白地。李白《蜀道难》:“以手抚膺坐长叹。”⑦因为;由于。古诗《陌上桑》:“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罗敷:美女名。)杜牧《山行》:“停车坐爱枫林晚。”⑧居住;停留。归庄《黄孝子传》:“父子坐旅中倘怳(tǎng huǎng)累月,因留过岁。”(惝怳:失意。累:数。)

    常:

    ①恒久不变的;固定的。《孙子·虚实》:“四时无常位。”(四时:四季。)《韩非子·五蠹》:“不期修古,不法常可。”②一定的准则或制度。《周易·系辞上》:“动静有常。”《国语·楚语上》:“民不废时务,官不易朝常。”③指由习惯而形成的常规、惯例。《管子·幼官》:“明法审数,立常备能,则治。”④特指封建社会伦理道德的最高准则。《论衡·问孔》:“五常之道,仁、义、礼、智、信也。”⑤平凡的;普通的。《史记·扁鹊传》:“扁鹊,非常人也。”⑥日常;平时。《晋书·何曾传》:“未尝闻经国远图,惟说平生常事。”(经:治理。)⑦副词。经常;常常。《列子·天瑞》:“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⑧古代长度单位。八尺为寻,两寻为常。《韩非子·扬权》:“上失扶寸,下得寻常。”⑨通“尝”。曾经。《荀子·天论》:“夫日月之有蚀,风雨之不时,怪星之党(tǎng)见(xiàn),是无世而不常有之。”(党:偶然。)

    相:

    (一)①互相;相互。《左传·隐公元年》:“不及黄泉,无相见也。”②递相;一方对另一方有所动作。《吕氏春秋·疑似》:“为高葆祷于璐,置鼓其上,远近相闻。”③质地;实质。刘峻《辩命论》:“昔之玉质金相,英髦秀达,皆摈斥于当年,韫(yùn)奇才而莫用。”(髦:俊杰。韫:藏。)[相对]相向。元稹《与李十二夜饮》:“寒夜灯前赖酒壶,与君相对兴(xìng)犹孤。”(二)xiàng ①察看;仔细看。《诗经·大雅·公刘》:“相其阴阳,观其流泉。”②占视。迷信者看外形而断定人与事的吉凶祸福。《荀子·非相》:“相人之形状颜色,而知其吉凶妖祥。”③相貌;形貌。《荀子·非相》:“形相虽善而心术恶。”④辅佐;扶助。《论语·季氏》:“今由与求也,相夫子。”⑤官名。1. 辅佐君主掌管国事的最高官吏。《史记·魏世家》:“家贫则思良妻,国乱则思贤相。”2.汉代另指诸侯国的实际执政者,地位相当于郡太守。《后汉书·张衡传》:“永和初,出为河间相。”又使为相。《续资治通鉴长编·宋仁宗至和二年》:“帝新相文彦博、富弼,意甚自得。”⑥司仪赞礼者。《淮南子·主术》:“口能言而行人称辞,足能行而相者先导。”(行人:古时的外交官。)⑦选择。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自古相女配夫,新状元花生满路。”

    随:

    ①跟随。《庄子·人间世》:“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②沿着;顺着。《范子》:“圣人之变,如水随形。”③顺应。《淮南子·齐俗》:“故圣人论世而立法,随时而举事。”④听任;放任。韩愈《进学解》:“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⑤追逐;追求。《周易·随》:“随有求得。”(追逐而有所求则必得。)⑥副词。随即;接着。《史记·留侯世家》:“(张)良殊大惊,随目之。”(殊:非常。目:用目看。)⑦周代侯国名。在今湖北省随县。⑧春秋邑名。在今山西省介休县。


    上一篇:嘉会绛河内,相与乐朱英。

    下一篇:西明寺后穷瞎张太祝,纵尔有眼谁尔珍。

  • 上一篇:嘉会绛河内,相与乐朱英。

    下一篇:西明寺后穷瞎张太祝,纵尔有眼谁尔珍。
可可诗词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