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頓悟黃芽理,陰陽稟自然。”詩句出處:《五言》;是唐朝詩人呂巖的作品。
悟瞭長生理,秋蓮處處開。金童登錦帳,玉女下香階。 虎嘯天魂住,龍吟地魄來。有人明此道,立使返嬰孩。 姹女住南方,身邊產太陽。蟾宮烹玉液,坎戶煉瓊漿。 過去神仙餌,今來到我嘗。一杯延萬紀,物外任翱翔。 頓悟黃芽理,陰陽稟自然。乾坤爐裡煉,日月鼎中煎。 木產長生汞,金烹續命鉛。世人明此道,立便返童顏。 宇宙產黃芽,經爐煅作砂。陰陽烹五彩,水火煉三花。 鼎內龍降虎,壺中龜遣蛇。功成歸物外,自在樂煙霞。 要覓長生路,除非認本元。都來一味藥,剛道數千般。 丹鼎烹成汞,爐中煉就鉛。依時服一粒,白日上沖天。 姹女住瑤臺,仙花滿地開。金苗從此出,玉蕊自天來。 鳳舞長生曲,鸞歌續命杯。有人明此道,海變已千回。 古往諸仙子,根元占甲庚。水中聞虎嘯,火裡見龍行。 進退窮三候,相吞用八纮。沖天功行滿,寒暑不能爭。 我悟長生理,太陽伏太陰。離宮生白玉,坎戶產黃金。 要主君臣義,須存子母心。九重神室內,虎嘯與龍吟。 靈丹產太虛,九轉入重爐。浴就紅蓮顆,燒成白玉珠。 水中鉛一兩,火內汞三銖。吃瞭瑤臺寶,升天任海枯。 姹女住離宮,身邊產雌雄。爐中七返畢,鼎內九還終。 悟瞭魚投水,迷因鳥在籠。耄年服一粒,立地變沖童。 盜得乾坤祖,陰陽是本宗。天魂生白虎,地魄產青龍。 運寶泥丸在,搬精入上宮。有人明此法,萬載貌如童。 要覓金丹理,根元不易逢。三才七返足,四象九還終。 浴就微微白,燒成漸漸紅。一丸延萬紀,物外去沖沖。 個個覓長生,根元不易尋。要貪天上寶,須去世間琛。 煉就水中火,燒成陽內陰。祖師親有語,一味水中金。 萬物皆生土,如人得本元。青龍精是汞,白虎水為鉛。 悟者子投母,迷應地是天。將來物外客,個個補丹田。 二十四神清,三千功行成。寒雲連地轉,聖日滿天明。 玉子偏宜種,金田豈在耕。此中真妙理,誰道不長生。 妙妙妙中妙,玄玄玄更玄。動言俱演道,語默盡神仙。 在掌如珠異,當空似月圓。他時功滿後,直入大羅天。
|
【註釋】:
頓:
(一)①以頭或腳叩地。《史記·秦始皇本紀》:“群臣皆頓首。”②跺;踏。杜甫《兵車行》:“牽衣頓足攔道哭,哭聲直上幹雲霄。”③安頓;安置。陸機《演連珠》:“頓網探淵。”《荀子·勸學》:“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④停頓。白居易《小童薛陽陶吹觱栗(bì lì)歌》:“有時婉軟無筋骨,有時頓挫生棱節。”(觱栗:樂器名。)⑤止宿;屯駐;停留。《漢書·李廣傳》:“就善水草頓舍。”又止宿之處。《隋書·煬帝紀下》:“每之一所,輒數道置頓。”(之:到。)⑥困頓。《荀子·仲尼》:“頓窮則從之,疾力以申重之。”⑦倒下。《漢書·陳遵傳》:“遵起舞跳梁,頓仆坐上。”⑧通“鈍”。不鋒利。《史記· 屈原賈生列傳》:“莫邪(yé)為頓兮。”(莫邪:劍名。)⑨損壞;挫敗。《孫子·謀攻》:“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⑩量詞。相當於“次”。《世說新語·任誕》:“欲乞一頓食耳。”(11)副詞。立刻;馬上。《漢書·賈誼傳》:“賤人安宜得如此而頓辱之哉?”(安:怎麼。)《列子·天瑞》:“凡一氣不頓進,一形不頓虧。” (二)dú[冒頓(mò dú)]人名。漢初匈奴的單於。《漢書·匈奴傳上》:“單於有太子,名曰冒頓。”悟:
①理解;明白。班彪《王命論》:“悟戍卒之言,斷懷土之情。”②醒悟;覺悟。《史紀·秦始皇本紀》:“三主惑而終身不悟,亡不亦宜呼!”③使醒悟。司馬相如《長門賦序》:“而相如為文以悟主上。”④通“寤”。睡醒。《論語·問孔》:“適有臥厭不悟者。”黃:
①黃色。《詩經·邶風·綠衣》:“綠兮衣兮,綠衣黃裳(cháng)。”(裳:下衣;下裙。)楊臣源《城東早春》:“綠柳才黃半未勻。”②變黃。韋應物《答鄭騎曹青橘絕句》:“憐君臥病思新橘,試摘猶酸亦未黃。”③黃帝的簡稱。陶潛《時運》:“清琴橫床,濁酒半壺。黃唐莫逮(dài),慨獨在餘。”(黃:黃帝。唐:唐堯。逮:及。)④雌黃,古人用作塗抹文字,點校書籍的顏料。陶翰《贈鄭員外》:“何必守章句,終年事鉛黃。”[黃口]幼兒。《淮南子·汜論》:“古之伐國不殺黃口。”[黃耈(gǒu)]老人。《詩經·小雅·南山有臺》:“樂隻君子,遐不黃耈。”理:
①雕琢;加工玉石。《韓非子·和氏》:“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寶焉。”②治理;整治。《漢書·食貨志》:“理民之道,地著為本。”③整理;修整。古樂府《木蘭詩》:“阿姊聞妹來,當戶理紅妝。”歸子慕《壬寅正月西村築室成》:“農人理耰(yōu)鋤,念此歲供早。”(耰:弄碎土塊平整土地的農具。)④練習;溫習。王維《洛陽女兒行》:“戲罷曾無理曲時,妝成隻是薰香坐。”⑤紋理;條理。劉禹錫《砥石賦》:“圭形石質,蒼色膩理。”⑥規律;道理。《荀子· 解蔽》:“以可以知人之性,求可以知物之理。”《莊子·養生主》:“依乎天理。”⑦古代的法官。《禮記·月令》:“命理瞻傷,察創,視折。”《左傳·昭公十四年》:“叔魚攝理。”⑧申辯,辯白。《抱樸子·譏惑》:“雖見恥笑,餘亦不理也。”⑨順。賈誼《新書·胎教》:“正其本而萬物理。”⑩使者。《左傳·昭公十三年》:“行理之命,無月不至。”陰:
(一)①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孟子·萬章上》:“益避禹之子於箕山之陰。”《韓非子·說林上》:“夏居山之陰。”②陽光、月亮、星星被遮擋的天氣。李東陽《蜀葵》:“縱教雨黑天陰夜,不是南枝不放花。”③背面。吳曾《能改齋漫錄·樂府一》:“政和中,一中貴人使越州回,得詞於古碑陰,無名無譜,不知何人作也。”④陰影;樹陰。辛棄疾《水龍吟· 甲辰歲壽韓南澗尚書》:“對桐陰滿庭清晝。”⑤陰森;陰冷。龔鼎孳《遊七星巖》:“花月炎蒸偏五嶺,乍來陰洞逼秋看。”⑥暗中;暗地裡。《三國志·魏志·武帝紀》:“備之未東也,陰與董承等謀反。”⑦詭詐。《新唐書·李林甫傳》:“性陰密,忍誅殺,不見喜怒。”⑧男女生殖器的通稱。《史記· 呂不韋列傳》:“私求大陰人嫪毐為舍人。”⑨古代哲學概念。 與“陽”相對。用以概括諸事物兩大對立面的一個方面。柳宗元《天說》:“寒而暑者,世謂之陰陽。”⑩時光。《晉書·陶侃傳》:“大禹聖者,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11)通“蔭yìn”。庇蔭;庇護。《詩經·大雅·桑柔》:“既之陰女,反予來赫。”(予:我。赫:拒絕。) (二)ān [亮陰]指帝王居喪。《尚書·說命上》:“王宅憂,亮陰三祀。”(祀:年。)又《無逸》:“乃或亮陰,三年不言。”陽:
①山的南面或水的北面。《尚書·禹貢》:“岷山之陽,至於衡山。”《詩經·秦風·渭陽》:“我送舅氏,曰至渭陽。”(曰:句首助詞。無義。)地名第二個字為“陽”的,一般都來自這個意義。②太陽;陽光。《詩經·小雅 ·湛露》:“匪陽不晞。”(匪:非。晞:曬幹。)《孟子 · 滕文公上》:“秋陽以暴(pù)之。”(暴:曬。)③溫暖。《管子 ·地數》:“陽春農事方作。”④鮮明;明亮。《詩經·豳風·七月》:“我朱孔陽。”(朱:紅色。孔:甚。)⑤表面上;假裝。《韓非子·說難》:“則陽收其身,而實疏之。”⑥古代哲學概念。與“陰”相對。用以概括諸事物兩大對立面的一個方面。《楚辭·九章·涉江》:“陰陽易位,時不當兮。”(時不當:生不逢時。)⑦通“佯”。假裝。《漢書·田儋傳》:“儋陽為縛其奴。”⑧古邑名。春秋燕地。在今河北省唐縣東。稟:
(一)①賦予;給予。《漢書·禮樂志》:“人函天地陰陽之氣,有喜怒哀樂之情,天稟其性而不能節也,聖人能為之節,而不能絕也。”(函:包含。)②承受;領受。《左傳·昭公二十六年》:“先王所稟於天地,以其為民也。” (二)lǐn 同“廩”。①糧倉。《新唐書·李密傳》:“今稟無見(xiàn)糧,難以持久。”(見:現成的。)②給予谷物。仲長統《昌言·損益》:“天災流行,開倉庫以稟貸。”(貸:借。)自:
①自己。《詩經·大雅·文王》:“永言配命,自求多福。”(言:通“焉”。配命:合乎天命。)《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②親自。宋濂《送東陽馬生序》:“每假借於藏書之傢,手自筆錄,計日以還。”《史記·蕭相國世傢》:“高祖自將。”③自然。《史記·李將軍列傳》:“諺曰:‘桃李無言,下自成蹊。’”(蹊:小徑;小路。)④介詞。1.從。《孟子·滕文公上》:“有為神農之言者許行,自楚之滕。”(神農:傳說為古代造耒耜、興農業的帝王。許行:當時的農學傢。)《論語·學而》:“有朋自遠方來。”2. 由於。《史記·屈原賈生列傳》:“屈平之作《離騷》,蓋自怨生也。”《漢書·灌夫傳》:“侯自我得之,自我捐之,無所恨。”⑤連詞。表示假設。可譯為假如。《左傳·成公十六年》:“唯聖人能內外無患,自非聖人,外寧必有內憂。”⑥連詞。表示假設的讓步。可譯為即使。《漢書·高祖紀下》:“高祖不修文學,而性明達,好謀能聽,自監門戍卒,見之如舊。”又《杜周傳》:“自京師不曉,況於遠方?”自然:
①理所當然。《史記·孝文本紀》:“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者,奚可甚哀。”②不造作的,非勉強的。《後漢書·郎傳》:“耽道樂術,清亮~~。”③天然的。《老子》:“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然:
①燃燒。後來寫作“燃”。《孟子·公孫醜上》:“若火之始然,泉之始達。”②代詞。如此;這樣。《呂氏春秋·用眾》:“物固莫不有長,莫不有短,人亦然。”③對;贊同。《論語·雍也》:“子曰:‘雍之言然。’”④副詞。1.表示出乎意料,相當於“乃”、“竟”。《漢書·丙吉傳》:“君侯為漢相,奸吏成其私,然無所懲艾(yì)。”(艾:治。)2. 表示順承關系。相當於“便”、“就”。《莊子·外物》:“吾得鬥升之水然活耳。”⑤連詞。1.表示轉折關系,相當於“然而”。《左傳·僖公三十年》:“然鄭亡,子亦有不利焉!”2.表示讓步關系,相當於“雖然”。董解元《西廂記諸宮調》卷七:“然憔悴,尚天真,纖腰細褪羅裙。”⑥助詞。1.用作形容詞或副詞詞尾,表示狀態,“……的樣子”。《詩經· 小雅·南有嘉魚》:“南有嘉魚,烝然罩罩。”2. 用於句末,表示比擬。《孟子·盡心上》:“道則高矣,美矣,宜若登天然。”3. 用於句末,表示斷定,相當於“焉”、“也”。《論語·先進》:“若由也,不得其死然。”